丁希勤
(安慶師范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安徽 安慶 24600)
歷史上有很多的陷湖神話,如安徽的麻湖、巢湖,江蘇的洪澤湖,浙江的柘湖、當(dāng)湖,江浙的太湖,上海的淀山湖,廣東的遂溪湖,湛江的瑪珥湖,西雙版納的瀘沽湖等,都是由陸地陷而為湖,后世創(chuàng)作了不少凄慘而動人的神話。其中,巢州的陷湖神話最具代表性,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目前學(xué)術(shù)界對巢州陷湖神話研究的不多,主要有何紅一的《災(zāi)異、征兆、犧牲——從“陷湖”傳說到“獻(xiàn)身”故事》[1]、傅光宇的《“陷湖”傳說之型式及其演變》[2],當(dāng)中涉及部分巢州陷湖神話,但還需要進(jìn)一步的探討。巢州陷湖神話主要圍繞栢枕、老姥和玉女而展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反映了中國古代歷史的發(fā)展情況,揭示了神話背后的歷史現(xiàn)實。
巢州陷湖發(fā)生在三國赤烏二年(239年)?!冻埠袕R志》曰:“赤烏二年七月二十三日戌時州陷?!盵3]11南朝時開始出現(xiàn)栢枕神話,《太平廣記》引《幽明錄》曰:
宋世焦湖廟有一栢枕,或云玉枕,枕有小坼。時單父縣人楊林為賈客,至廟祈求。廟巫謂曰:“君欲好婚否?”林曰:“幸甚。”巫即遣林近枕邊,因入坼中,遂見朱樓瓊室,有趙太尉在其中,即嫁女與林,生六子,皆為秘書郎。歷數(shù)十年,并無思?xì)w之志。忽如夢覺,猶在枕傍,林愴然久之。[4]131
《幽明錄》是南朝宋劉義慶所撰,從所言“宋世”來看,反映的是南朝宋時期的事情?!敖购?,道光《巢縣志》曰:“巢湖,一名樵湖,一名焦湖,云焦縣陷為湖。”[5]249“有一栢枕”,《類篇·木部》“栢”同“柏”。按東吳政權(quán)始自孫權(quán),終于孫皓,權(quán)從木,皓從白,木、白為柏。寫成“栢”,從百,指巢州自赤烏二年陷沒到南朝宋時已有百年?!罢怼笔桥R近的意思,《漢書·嚴(yán)助傳》:“會稽東接于海,南近諸越,北枕大江?!鳖亷煿抛ⅲ骸罢?,臨也。”指巢湖臨近魏國和東吳,是兩國交界之地?!盎蛟朴裾怼?,按赤烏二年是魏國景初三年(239年),當(dāng)時齊王芳即位,“玉”中王字,比喻齊王芳。“枕有小坼”,《說文》:“坼,裂也”,比喻巢州之陷?!皶r單父縣人楊林為賈客”反映了晉宋時期在巢湖僑置郡縣的歷史背景。道光《巢縣志》曰:
宋齊時為蘄,為扶陽,屬南譙郡,隸南豫州。宋《州郡志》南譙太守,晉孝武太元中于淮南僑立郡縣,領(lǐng)縣六,有蘄、扶陽、城父。南齊《州郡志》同,惟城父在梁郡。又《隋志》于襄安下注云,梁曰蘄,則梁之蘄當(dāng)即宋齊志之蘄,隋時改置襄安者,為巢縣地?zé)o疑,以有紫微、亞父、半湯、四鼎諸山可據(jù)也。扶陽本在沛郡,此為僑置,唐時亦嘗析置此縣,故址在州西北,皆古巢地。至城父,見于兩漢地理志者,春秋時古城父也,其地在今亳州東南七十里,宋齊志,南譙之城父,僑置者也,其地疑在巢湖北境而劉澄之《豫州記》所云有巢湖者,當(dāng)亦指僑置而言矣。[5]227
又曰:
按《宋書·州郡志》,南譙郡,晉太武中于淮南僑立。《廣輿記》云,南譙郡系巢湖縣,晉咸康中置郡于此。[5]485
以上交代了晉宋時期在巢湖僑立南譙郡,共領(lǐng)六縣,巢地有其中的“蘄、扶陽、城父”三縣。其中,“蘄”從單,“城父”有父字,合為“單父”?!胺鲫枴?,扶從扌,陽從昜,扌、昜為揚。揚音楊,變成了“單父縣人楊林”。楊林從木,比喻巢從木,《說文》:“鳥在木上曰巢。從木,象形?!薄百Z客”比喻僑居?!爸翉R祈求”,廟中朝字,朝音巢?!熬没榉瘛敝竷S人與本土人通婚。“巫即遣林近枕邊”,枕,如前所述,指巢湖是東吳與魏國的交界之地?!耙蛉脎逯小?,《說文》:“坼,裂也”,比喻巢陷。“遂見朱樓瓊室”,朱是赤色,比喻赤烏;“樓”中女字,比喻魏國,魏中女字;“瓊室”前后音齊,比喻魏齊王芳,隱喻巢州陷湖的時代背景,即東吳赤烏二年,也是魏齊王芳即位元年(239年)。“有趙太尉在其中”,趙從走,《玉篇·走部》:“走,去也?!北扔鞒蚕?;“尉”音未,指歲在赤烏二年己未(239年)?!凹醇夼c林,生六子”比喻南譙郡僑置六縣?!敖詾槊貢伞?,秘書郎是魏晉時官名,專掌圖書典籍,這里取圖書、地圖之意,比喻僑置版圖?!皻v數(shù)十年,并無思?xì)w之志”,指晉孝武帝太元中開始實施僑置郡縣,到南朝齊已經(jīng)幾十年?!昂鋈鐗粲X,猶在枕傍,林愴然久之”,指僑置于巢,不免思念故土。
巢湖老姥,又稱圣妃廟,始建于晉太康年間。按光緒《續(xù)修廬州府志》引《明隆慶志》曰:“巢湖圣妃廟,在姥山,廟晉時敕建?!盵6]299《江南通志》亦曰:“巢湖圣妃廟,在合肥縣姥山,晉太康中建。”老姥神話最初形成于何時,現(xiàn)已不可考。較早的記載見于五代以來,反映的是五代的開創(chuàng)者后梁的歷史情況。
南唐保大二年(944年)章震的《重建巢湖太姥廟記》曰:
太姥者,姓甯氏,則古巢州人也。當(dāng)漢末魏初之日,值吳強蜀霸之年,國既鼎分,雄爭虎踞,鳧毛墜地,鯨寇滔天,江淮競起于干戈,土地更時,神袛自顯。唯太姥心將陰契,道與冥符,遇圣者于華門,泄神機于語次。其后果見龍王作怒,鬼將興嗔,使巢城陷為湖水,樓閣皆沈于浩浪,黎民悉沒于洪波。而太姥先知,獨登高巘,生則免茲漂溺,歿則主此波濤,陰功大及于行人,靈驗尋興于廟宇。[6]300
當(dāng)中提到太姥、圣者(老叟)、龍王、城陷等細(xì)節(jié)。
北宋初年的《太平寰宇記》曰:
巢湖,在今縣東南六十里。耆老相傳曰,居巢縣地昔有一巫嫗,豫知未然,所說吉兇,咸有征驗。居巢門有石龜,巫云若龜出血,此地當(dāng)陷為湖。未幾之間,鄉(xiāng)邑祭祀,有人以豬血置龜口中。巫嫗見之南走,回顧其地,已陷為湖,人多賴之,為巫立廟,今湖中姥之廟是。[7]243
增加了“石龜”“豬血”等內(nèi)容。文中提到“《吳志》云”,“耆老相傳”,應(yīng)是老姥神話的原始形態(tài)。北宋初年的《元豐九域志》亦曰:“巢湖,吳志作剿,亦謂之焦者。有巫云,居巢縣門石龜口出血,當(dāng)陷為湖。未幾,鄉(xiāng)社有人以豬血置龜口,巫嫗見之南走,其地遂陷為湖。今湖且有妃廟?!盵8]114與《太平寰宇記》的記載相同。
到了北宋中葉,劉斧的《青瑣高議》中有一篇《大姆記:因食龍肉陷巢湖》,完整地記載了該神話:
究地理,今巢湖,古巢州也,或改為巢邑。一日江水暴泛,城幾沒。水復(fù)故道,城溝有巨魚,長數(shù)十丈,血鬣金鱗,電目赭尾,困臥淺水,傾郡人觀焉。后三日,魚乃死??と伺L其肉以歸,貨于市,人皆食之。有漁者與姆同里巷,以肉數(shù)斤遺姆,姆不食,懸之于門。一日,有老叟霜鬢雪須,行步語言甚異,詢姆曰:“人皆食魚之肉,爾獨不食懸之,何也?”姆曰:“我聞魚之?dāng)?shù)百斤者,皆異物也。今此魚萬斤,我恐是龍焉,固不可食?!臂旁唬骸按四宋嶙又庖?,不幸罹此大禍,反膏人口腹,痛淪骨髓,吾誓不舍食吾子之肉者也。爾獨不食,吾將厚報爾。吾又知爾善能拯救貧苦,若東寺門石龜目赤,此城當(dāng)陷。爾時候之,若然,爾當(dāng)急去無留也?!臂拍巳ァD啡胀?,有稚子訝母,問之,姆以實告。稚子欺人,乃以朱傅龜目。姆見,急去出城。俄有小青衣童子曰:“吾,龍之幼子。”引姆升山,回視全城陷于驚波巨浪,魚龍交現(xiàn)。大姆廟今存于湖邊,迄今漁者不敢釣于湖,簫鼓不敢作于船,天氣晴明,尚聞水下歌呼人物之聲。秋高水落,潦靜湖清,則屋宇階砌,尚隱見焉。居人則皆龍氏之族,他不可居,一何異哉![9]111
至南宋時,該神話進(jìn)一步精致化。南宋潘自牧的《記纂淵海》、祝穆的《古今事文類聚》以及明朝彭大翼的《山堂肆考》皆引《青瑣高議》曰:
《青瑣高議》,巢湖,即古巢縣。一日江漲,港有巨魚,合縣食之。有一老姥獨不食,遇老叟曰:“此吾子也,汝獨不食,吾厚報汝。若東門石龜目赤,城當(dāng)陷。”姥日往視,有稚子訝之。姥以實告,稚子欺之,以朱傅龜目。姥見,而急出城。有青衣童子曰:“吾,龍之子。”乃引姥登山,城遂陷為湖焉。[10]170
這三本書中老姥神話內(nèi)容基本一致,都交代引自《青瑣高議》。無獨有偶,《搜神記》中也出現(xiàn)了幾乎完全相同的記載:
古巢,一日江水暴漲,尋復(fù)故道。港有巨魚,重萬斤,三日乃死,合郡皆食之,一老姥獨不食。忽有老叟曰:“此吾子也,不幸罹此禍,汝獨不食,吾厚報汝。若東門石龜目赤,城當(dāng)陷?!崩讶胀?,有稚子訝之。姥以實告,稚子欺之,以朱傅龜目。姥見,急出城。有青衣童子曰:“吾,龍之子。”乃引姥登山,而城陷為湖。[11]465
《搜神記》一般認(rèn)為是晉代干寶的作品,然而歷史上屢有非議,認(rèn)為此書有后人增補的成分。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搜神記》中的老姥神話與《記纂淵?!贰豆沤袷挛念惥邸芬约啊渡教盟量肌分欣侠焉裨挼臄⑹路绞綆缀跸嗤?,唯增加了“尋復(fù)故道”“重萬斤,三日乃死”“不幸罹此禍”,增加的部分又與《青瑣高議》原文相同,表明《搜神記》中的老姥神話是宋明以來人們根據(jù)以上諸書增補的結(jié)果。
五代宋初的老姥神話是參照《淮南子》歷陽老嫗神話創(chuàng)作而成的?!痘茨献印m真訓(xùn)》曰:“夫歷陽之都,一夕反而為湖。”漢末高誘注曰:
歷陽,淮南國縣名。昔有老嫗,常行仁義,有二諸生過之,謂曰此國當(dāng)沒為湖,謂嫗視東城門閫有血,便走上北山,勿顧也。自此嫗便往視門閫,閽者問之,嫗對曰如是。其暮,門吏故殺雞血,涂門閫。明旦,老嫗早往視門,見血,便上北山,國沒為湖,與門吏言其事適一宿耳,一夕旦而為湖也。[12]529
歷陽湖又稱麻湖,其陷沒是在漢明帝時。《晉書·地理志》“歷陽,全椒,阜陵”下注:“漢明帝時淪為麻湖?!备哒T注中“二諸生”比喻明帝是東漢的第二個皇帝,揭示歷陽陷湖的時間是漢明帝之時?!半u血”比喻東漢滅于獻(xiàn)帝,獻(xiàn)帝生肖屬雞?!皷|城門”比喻東漢?!氨闵媳鄙健?,北對應(yīng)地支子,比喻建安元年丙子(196年),隱喻東漢滅于建安年間,具體而言是建安二十五年庚子(220年)。
巢州陷湖發(fā)生在吳赤烏二年,即魏明帝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與漢明帝謚號相同,都是第二個皇帝,因此仿照歷陽老嫗神話創(chuàng)造了一個巢湖老姥神話,二者的故事情節(jié)也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將“雞血”改成了“龜血”和“豬血”。根據(jù)下文的研究,“龜”音癸,與“未幾”合成癸未,比喻五代后梁滅于癸未(923年)。“豬”音朱,比喻后梁朱氏,皆為后梁歷史之陳設(shè)。
現(xiàn)對《青瑣高議》中的《大姆記:因食龍肉陷巢湖》神話進(jìn)行分析。
五代十國時,巢湖深受戰(zhàn)亂之苦?!耙蝗战┓骸保蝗罩钢鞙?,一名晃,溫、晃從日字;“江水”指溫為水,《說文》:“溫,水?!北扔髦鞙嘏d起,建立后梁,是五代十國的第一個政權(quán)?!俺菐讻]”,城從土,指朱友珪,珪從土,隱喻朱友珪弒殺朱溫?!八畯?fù)故道”指朱友珪之死,朱友貞即位。
“城溝有巨魚”,城指朱友珪,“溝”在城下,比喻朱友貞;“巨”音朱;“魚”上刀字,《說文》:“角,獸角也,象形。角與刀、魚相似。”指梁中刀字,隱喻梁末帝朱友貞?!伴L數(shù)十丈”指朱友貞在位十年(913-923年)而亡。“血鬣”,血從皿,指朱溫,溫中皿字。“金鱗”指后梁金德。《舊五代史·梁太祖本紀(jì)三》曰:“帝自謂以金德王,諸州相繼上白烏、白兔洎白蓮之合蒂者,以為金行應(yīng)運之兆?!盵13]56“電目”,《說文》電從申,指朱友貞生于戊申(888年)。“赭尾”,赭是朱色,尾是末尾,指朱友貞是梁朝末帝?!袄P淺水”指其父朱溫,《說文》:“溫,水?!薄皟A郡人觀焉”,傾郡是傾國的意思,比喻梁朝將滅?!昂笕?,魚乃死”比喻滅于龍德三年(923年)?!棒~重萬斤”,萬斤比喻萬歲,萬歲是對皇帝的稱呼,指朱友貞是梁朝的皇帝。“郡人臠其肉以歸”,歸音癸,指朱友貞死于龍德三年癸未(923年),后梁滅亡?!柏浻谑?,人皆食之”比喻五代十國政權(quán)相繼建立。
“有漁者”指后唐滅梁?!芭c姆同里巷”,姆從母,母是萬物開始的地方,比喻后梁是五代十國的第一個政權(quán);“同”指后唐的第一個年號同光;“巷”中巳字,指后梁龍德元年辛巳(921年),隱喻龍德三年(923年)后唐滅梁,改元同光?!耙匀鈹?shù)斤”比喻后梁數(shù)帝?!澳凡皇?,懸之于門”指后梁的第一個年號開平,開中門字?!耙蝗铡敝钢鞙匾幻?,溫、晃上日字?!袄羡拧敝钢鞙叵砟炅粴q?!八W雪須,行步語言甚異”是老年之象。姆曰:“今此魚萬斤,我恐是龍焉”指后梁滅于龍德。叟曰:“此乃吾子之肉也,不幸罹此大禍?!敝钢鞙刂又煊沿懯呛罅旱耐鰢!叭魱|寺門石龜目赤”,東為卯,“寺”是出家之人,指唐朝滅于天祐四年丁卯(907年),后梁建立;“門”指后梁改元開平,開從門;“石”指天祐,祐中石字;“龜”音癸,指后梁滅于癸未(923年)?!澳砍唷?,赤是朱色,指后梁朱氏。所以,“東寺門石龜目赤”指后梁建于天祐四年丁卯,滅于龍德三年癸未?!按顺钱?dāng)陷”一語雙關(guān),既指后梁滅于癸未,又指巢湖陷于己未(239年),同是未年。
“姆日往視,有稚子訝母”,稚從隹,《說文》:“隹,鳥之短尾總名也。”鳥象雞,雞為酉,指朱友貞即位于癸酉(913年)?!爸勺悠廴?,乃以朱傅龜目”,朱指朱友貞,龜音癸,指滅于癸未?!澳芬?,急去出城”指后梁滅于癸未,比喻巢湖陷于己未,同是未年?!岸碛行∏嘁峦印?,青五行屬木,指后唐李氏,李屬木;“童”音同,指后唐的第一個年號同光,“子”指李下子字。“吾,龍之幼子”,龍指龍德,幼子指龍德以下一個年號同光。另外,“幼”音友,指朱友貞,“子”指李下子,隱喻朱友貞被李氏所滅?!耙飞健敝负筇普?quán)建立。“回視全城陷于驚波巨浪,魚龍交現(xiàn)”,魚指梁,龍指龍德,指后梁滅于龍德。“大姆廟今存于湖邊……居人則皆龍氏之族”,附會后梁滅于龍德?!洞竽酚洠阂蚴除埲庀莩埠罚^“食龍肉”比喻后梁滅于龍德三年癸未,以此附會巢湖陷于赤烏二年己未,同是未年。
宋元之際,巢湖輸入泰山玉女碧霞元君。光緒《續(xù)修廬州府志》引《明隆慶志》曰:“中廟在巢湖北岸,地名鳳凰臺,元大德初建中廟,層樓屹立,為郡巨觀?!盵6]299《中廟玉女考》曰:
泰山玉女,何中廟亦得而崇奉之?而其所以崇奉于中廟者有由來矣。宋季有中廟羽士往泰山進(jìn)香,夜宿廟廡,寤寐間見有一神女謂己曰:“吾泰山玉女也,知巢湖旁有赤磧,鳳穴仙磯,非復(fù)人間恒境,吾欲坐鎮(zhèn)其上以庇江淮之民,可借汝之力而至斯焉?!毖援咃h飄然而去。羽士驚覺,不勝駭異,迨旦進(jìn)碧霞宮,遍視之,覩正龕右供一玉女如夢中所見,遂以腰中所系大布帶將所供木身請出,縛于背上,至中廟,神與人若從天而降。傳之四方,莫不驚喜而爭先瞻禮,由是崇奉之,歷千有余歲而朝中廟者俱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若朝泰山之神女者。[3]15
《玉女考》不著撰者姓名,從內(nèi)容看應(yīng)該是元明之際的作品,記載了泰山玉女神輸入巢湖的過程,是在“宋季”即南宋末年,其實是比喻元朝滅宋的過程。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元軍攻陷臨安,恭帝投降,被封為瀛國公。趙昰即位于福州,改元景炎。景炎三年(1278年),趙昰崩,趙昺即位于廣州,改元祥興。祥興二年(1279年),趙昺投海,南宋滅亡。
“泰山”是東岳,東對應(yīng)地支卯,指祥興二年歲在己卯?!坝衽?,玉中王字,指恭帝,女指恭帝封號瀛國公,瀛中女字。所以,“泰山玉女”指南宋之滅,始于恭帝,終于己卯(1279年)?!爸袕R”比喻中統(tǒng),是元世祖的年號,指元世祖滅宋?!坝鹗俊保鹗俏逡糁?,對應(yīng)北方地支子,指德祐二年丙子(1276年),南宋開始滅亡。“往泰山進(jìn)香”,泰山東岳,東為卯,指祥興二年己卯(1279年),南宋徹底滅亡?!耙顾迯R廡”,夜是末日之象?!板幻麻g見有一神女謂己曰”,神女指瀛國公,《史記·秦始皇本紀(jì)》:“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卞信郑c“神山”合稱神女。另外“寐”中未字,指恭帝生于辛未(1271年);“神”從申字,指趙昺生于壬申(1272年);“己”指趙昰生于己巳(1269年),隱喻南宋滅于恭帝、趙昰和趙昺?!拔崽┥接衽病比缟纤?,指南宋滅亡的時間?!爸埠杂谐啻儭保矎哪?,指宋中木字;“赤磧”屬火,指南宋火德。何喬新的《椒邱文集·元史論》曰:“(元)世祖取江南之時,有水竭火生之謠,蓋元以水徳王,宋以火徳王?!盵14]134另外,“赤磧”“仙磯”,磧、磯從石,指德祐,祐中石字,指南宋之滅,始于德祐?!傍P穴”,鳳是鳳凰,凰從皇,比喻皇帝;穴是墓穴,比喻皇帝之死?!胺菑?fù)人間恒境”比喻南宋滅亡。
明隆慶王之綱的《玉女傳》曰:
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黃帝時見,漢明帝時再見焉。按《玉女考》,李諤《瑤池記》云,黃帝嘗建岱岳觀,遣女七,云冠羽衣,焚修以迓西崑真人,玉女蓋七女中之一,其修而得道者?!队衽怼吩?,漢明帝時,西牛國孫寧府奉符縣善女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時生女,名玉葉,貌端而性穎,三歲解人倫,七歲輒聞法。嘗禮西王母,十七歲忽感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長指入天空山黃花洞修焉。天空蓋泰山,洞即石屋處也。三年丹就元積,發(fā)而光顯,遂依于泰山焉,泰山以此有玉女神,山頂故有池名玉女池,旁為玉女石像。宋真宗東封先營至,泉水忽瀑,清冽可鑒,味甘美。王欽若請浚之,像偶折,詔易以玉,復(fù)修石為龕,構(gòu)昭真祠祀焉,君龍謂世傳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之祠始此。國朝成化間拓建,改為宮。弘治間更名靈應(yīng)。嘉靖間再更碧霞,碧霞宮之名始此。累朝增葺,宮制愈闊而神之靈益顯,四方之瞻禮者益爭奔走焉,其于國家多庇護(hù)矣。[3]13
“玉女者,天仙神女也”如上所述,指瀛國公恭帝?!包S帝時見”,黃帝即皇帝,指恭帝。“漢明帝時再見焉”,即東漢明帝,東為卯,指己卯(1279年);“明”指炳,《說文》:“炳,明也。”《集韻·梗韻》:“炳,亦書作昺?!彪[喻南宋之滅,始于恭帝,終于趙昺己卯?!包S帝嘗建岱岳觀”,黃帝指恭帝,岱岳即東岳,東為卯,指己卯?!扒才摺敝腹У凼悄纤蔚谄叩?。“云冠羽衣”,冠中元字,指為元朝所滅;“羽”是五音之一,對應(yīng)于北方地支子,指恭帝德祐二年丙子(1276年),元軍攻陷臨安,封恭帝為瀛國公?!胺傩蕖北扔鞴У弁鰢??!耙藻挛鲘嬚嫒恕保瑣嫃睦?,《廣韻·魂韻》:“昆,兄也。”《爾雅·釋言》:“昆,后也?!惫弊ⅲ骸爸^先后?!敝腹У壑众w昰、趙昺先后即位。“玉女蓋七女中之一”指恭帝是南宋第七帝。“其修而得道者”,道,道德也,指恭帝年號德祐。另外,“道”從首,《爾雅·釋詁下》:“元,首也?!北扔髟?,指恭帝投降元朝,被封為瀛國公。
“漢明帝”如上所述,指趙昺及己卯?!拔髋鴮O寧府奉符縣”,牛為丑,寧中丁,指景炎二年丁丑(1277年)。“善女石守道妻”,善上羊,指祥興,祥從羊,隱喻景炎三年改元祥興元年;“石”指德祐,祐中石字,隱喻南宋滅于德祐、景炎和祥興?!敖鹗稀敝该稍?quán)建立者鐵木真,鐵從金,隱喻南宋被元朝所滅?!爸性吣辍闭f法有誤,漢明帝時沒有中元年號,應(yīng)是光武帝的建武中元,且建武中元只有二年,沒有七年?!爸性敝冈雷嬷薪y(tǒng)、至元,合為中元,隱喻至元年間滅宋?!捌吣辍敝腹У凼悄纤蔚谄叩邸!凹鬃印笔羌仔?1274年)、丙子(1276年),合為甲子,中夾乙亥(1275年),指恭帝德祐元年歲在乙亥(1275年)?!八脑隆北扔饕韵滤哪辏聪榕d二年(1279年),南宋滅亡。“十八日”比喻北宋九帝,南宋九帝,共有十八帝,也指第十八帝趙昺時宋朝滅亡?!白訒r生女”,子指德祐二年歲在丙子(1276年),元軍攻陷臨安,恭帝投降,被封為瀛國公,瀛中女字?!懊袢~”,玉中王,葉從木,木指宋,隱喻宋朝的國王?!懊捕恕敝付俗谮w昰即位。
“宋真宗”,宋指宋朝,真指蒙元政權(quán)建立者鐵木真,隱喻宋朝被元朝所滅。“東封”,東為卯,指歲在己卯(1279年)?!跋葼I”,營音瀛,指瀛國公恭帝。“泉水忽瀑”,泉水指元朝水德;“忽”指元世祖忽必烈滅宋;“瀑”從氵恭,指恭帝封號瀛國公?!扒遒设b,味甘美”,清從青,青是東方之色,東方為卯;“美”上羊字,指祥興,祥從羊,比喻滅于祥興己卯(1279年)?!巴鯕J若請浚之”,若從右,右音祐,指滅亡始于德祐?!跋衽颊邸北扔鞴У弁督?。“詔易以玉”,玉中王,指吉王趙昰即位?!皬?fù)修石為龕”,龕從龍,指趙昺即位于廣州,升廣州為翔龍府?!皹?gòu)昭真祠祀焉”,構(gòu)昭,反語趙構(gòu),是南宋的建立者;“真”指蒙元的建立者鐵木真,隱喻南宋被蒙元所滅?!熬垺敝改纤谓K于翔龍府?!笆纻魈煜捎衽敝稿瓏У邸!氨滔肌狈Q號始于明朝嘉靖年間,“元君”指元朝、至元,隱喻元朝至元年間滅宋。
三太守神話出現(xiàn)在明清時期,最早見于明末天啟元年郡人許汝蘭所撰《歷代修廟碑記》:“(中廟)廟制之設(shè),創(chuàng)于赤烏,構(gòu)于龍高,從來遠(yuǎn)矣?!盵3]20所謂龍高,即龍公、高公。約清代嘉慶年間里人撰寫的《三太守遺像記》曰:
吾里中有中廟者,蓋碧霞元君之殿宇也。而當(dāng)日自創(chuàng)建以及落成與夫中葉重新,則緣本郡太守,一曰龍公諱誥,一曰高公諱延,一曰吳公諱元昇。三先大人煞費苦心焉,里中人不敢忘其所自,始修其神座置諸廊廡,尸祝而崇奉之,數(shù)百年來香煙不絕。迨乾隆三十四年,陰雨淋漓,湖水泛漲,廟壁傾頹,三神座遂隨波而逝,盡入洪濤,幾歸無何有之鄉(xiāng)矣。[3]16
“三太守”其實是附會元朝滅宋,與上述《玉女考》《玉女傳》所指相同。“一曰龍公”比喻南宋最后的一個皇帝趙昺即位于廣州,改廣州為翔龍府?!爸M誥”,誥敕之意,指敕改翔龍府?!耙辉桓吖北扔髂纤蔚慕⒄吒咦谮w構(gòu)?!爸M延”指北宋滅亡,南宋延續(xù)。所以,“龍公”與“高公”比喻南宋始于高宗,終于翔龍?!耙辉粎枪?,《說文·矢部》:“吳,大言也。”《方言》卷十三:“吳,大也?!北扔髟稄V韻·元韻》:“元,大也”?!爸M元昇”比喻元朝。《三太守遺像記》還記述了乾隆三十五年有神靈多次附體,其中神靈“口稱先代工太守吳某,欲令裝修遺像?!北扔髟瘻缢?。于是,里人合力裝修,“吳公本係木主,至龍高二公僅留遺像。”木主指宋從木字?!皡枪緜S木主”比喻元朝由宋朝演變而來?!褒埜叨北扔髂纤问孜捕郏皟H留遺像”指南宋滅亡。
順治七年,中廟發(fā)生了三件神異?!吨亟ㄖ袕R正樓募疏》曰:
上庚寅元旦之夜,神示小黃冠夢曰:“歲當(dāng)劫厄,其善衛(wèi)我羽流?!便挡桓覀鳌e是镏鼐?,陰雨沉連,寒煙晦塞,日約甫昃,而火從天半種之,隱隱隆隆,焰不欲吐。曩者受夢羽童亟升樓負(fù)神以出,火遂燎然大作空中,圖畫須臾盡矣。夫神不靈則無事夢夢?既驗而憑依之神無恙,并奪級蹈火之羽童不傷尺寸之膚也,是其異也。旬日之間,江飚惡漲,蕪(湖)捆植權(quán)章資者無不蕩折,惟命一賈聞若有響,“某系元君庀材,其勿害?!敝獮橄蓴_見告,歡喜發(fā)施,未幾而大木數(shù)章集于廟磧之下,非神之靈而能不召而至乎?是又一異也。燬之日,火上澤下,風(fēng)縱其中,環(huán)廟之市,人手不及施,目亦無所見,頂樓巨梁一木若暗中攫之而去,飄焉忽焉,逾于南河而柱立焉,浮沉居半,標(biāo)識宛然。聞?wù)呔塾^加凜,非神之靈而能無翼而飛乎?是又一異也。合三異而論之,禍福前知。豈神能保萬象而不能保一宇耶?蓋事不能違天,而天不能違數(shù)耶?抑亦國家氣運聿新而廟貌之具瞻不欲仍舊耶?曩者事出非常,今茲工程最巨,所望憲郡公祖、各邑父母暨諸同志隨緣捐貲以創(chuàng)始期……順治七年歲次庚寅季冬朔告。[3]21
“上庚寅”比喻庚辰(1280年)、戊寅(1277年),合為庚寅,中夾己卯(1279年),指南宋滅于祥興二年歲在己卯?!霸┲埂北扔髟ⅰ!吧袷拘↑S冠夢”,神示指德祐,《說文》:“祐,助也,從示。”指南宋之滅,始于德祐;“黃”指末代趙昺即位于廣州,廣中黃字;“冠”中元字,指為元朝所滅?!皻q當(dāng)劫厄”指元滅宋?!捌渖菩l(wèi)我羽流”,善上羊字,指滅于趙昺祥興二年(1279年),祥從羊;“衛(wèi)”指趙昺封號衛(wèi)王;“羽”是五音之一,對應(yīng)于北方地支子,指德祐二年丙子(1276年),元軍攻陷臨安,端宗和趙昺先后即位。“迨秋之重九”比喻南宋九帝而滅?!瓣幱瓿吝B,寒煙晦塞”比喻元朝水德?!盎饛奶彀敕N之”,火指宋朝火德,天半指南宋是宋室的半壁江山。“曩者受夢羽童”,羽對于子,童中立甲,指元朝至元元年歲在甲子(1264年),隱喻至元年間滅宋?!柏缴龢秦?fù)神以出”,神,如上所述指恭帝,隱喻恭帝德祐二年,臨安失陷,恭帝出走元朝?!盎鹚炝侨淮笞骺罩?,圖畫須臾盡矣”比喻南宋火德之滅。
“旬日之間”,旬是十日,比喻十年,指恭帝即位于咸淳十年(1274年)。“江飚惡漲”,飚中三火,比喻末代三帝(恭帝、端宗和趙昺)。“蕪(湖)”,蕪從無,滅亡之意。“捆植權(quán)章資者無不蕩折”比喻滅亡?!拔┟毁Z聞若有響”,《爾雅·釋言》:“賈,市也?!背鍪壑?,比喻宋朝為元朝所滅。“某系元君庀材”,元君比喻元世祖,《集韻·紙韻》:“庀,治也?!辈膹哪荆杆沃心咀?,比喻元世祖滅宋?!拔磶锥竽緮?shù)章”比喻末代三帝,章從音十,比喻三帝都生于度宗咸淳十年之間。“集于廟磧之下”,磧音禥,指度宗趙禥,比喻三帝都是趙禥之子。“火上澤下”,火指南宋火德;澤屬水,指元朝水德。另外,火澤是暌卦,《周易》:“上火下澤,暌。君子以同而異?!北扔髟瘻缢??!绊敇蔷蘖阂荒救舭抵芯鹬ァ?,《國語·晉語二》:“夷吾逃于梁?!表f昭注:“梁,嬴姓之國?!北扔鞯碌v二年(1276年)元軍攻陷臨安,恭帝投降,朝于大都,被封為瀛國公,瀛從嬴?!帮h焉忽焉”指元世祖忽必烈?!坝庥谀虾佣⒀伞北扔髂纤?。“浮沉居半”是南宋是宋室半壁江山。“合三異而論之”比喻末代三帝。
綜上所述,東吳赤烏二年巢州陷湖以來,歷代為其創(chuàng)作了不少的神話,主要有魏晉南北朝的栢枕神話、五代以來的老姥神話、南宋末年的玉女神話,以及其他相關(guān)神話。從這些神話的內(nèi)容看,既有巢湖地方上的社會活動,也有國家層面的歷史變遷,反映了巢湖分屬于不同時代的歷史情況。一些時代如三國、東晉、后梁、南宋,在巢州陷湖神話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體現(xiàn)了對巢湖的深遠(yuǎn)的影響。巢湖地處長江之濱,是歷史上南北交通的咽喉,一旦國亂則深受其害,因此三國以來的亂世大都被寫進(jìn)巢州陷湖神話。這也使得該神話擁有長時段的中國古代史背景,是其長盛不衰、源遠(yuǎn)流長的一個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