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
摘要:目的:探討個案護理管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8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40例)和研究組(n=40例)。對照組實施精神科常規(guī)護理干預,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個案護理管理,比較兩組患者精神量表(PANSS)評分、兩組生活質量評分。結果:研究組護理周期4周、8周、12周后精神量表評分數值均顯著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后心理社會、癥狀與副反應、動力與精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實施精神科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基礎上,采用個案護理管理針對精神分裂癥的臨床護理效果顯著,改善精神功能評分指標,全面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穩(wěn)固生命體征,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個案護理管理;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功能評分;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4-195-01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病因不明確的慢性疾病,患者經常出現明顯妄想與幻覺。該病具有病程長,易復發(fā)的特點,給社會以及家庭帶來嚴重的影響[1-2]。在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通常采用藥物治療或是手術治療來緩解患者病情。本研究以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8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個案護理管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護理效果?,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8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齡(41-66)歲,平均(53.26±12.23)歲。研究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齡(42-57)歲,平均(49.51±7.17)歲。納入標準:①符合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5版(DSM-V)中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②病人用藥時間>3個月且處于疾病穩(wěn)定期( PANSS評分≤30分)③無認知功能障礙,能配合完成相關檢查及調查;④均在病人及其家屬同意下開展研究。排除標準:①處于腦部器質性病變及精神發(fā)育遲滯者;②存在嚴重危害機體生命安全的相關疾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者。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精神科常規(guī)護理干預,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個案護理管理。具體操作:
1.2.1 精神科常規(guī)護理干預。護理人員予以患者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宣傳、用藥指導等。
1.2.2 個案護理管理。(1)組建7人為一組的個案護理小組,組內成員有1名精神科主治醫(yī)師,1名高級心理咨詢師,5名護理人員。護理人員帶領來院患者以及家屬初步認識醫(yī)院基本環(huán)境,并詳細掌握患者基本信息,發(fā)病時長,病情嚴重程度、心理狀況等,予以一個有效的個案護理方案。(2)心理護理。由高級心理咨詢師進行患者心理康復,采用溫和的方式引導患者說出內心真實想法,并根據次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安慰,消除患者負面情緒,緩解其壓力。(3)加強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指導患者自主進行基礎活動,如掃地、疊被子、倒水、穿衣服、洗澡等,提高患者認知功能以及社會功能。
1.3 觀察指標
(1)精神量表(PANSS)評分比較情況,分量表項目共有焦慮、緊張、情感交流障礙、概念混亂、罪惡觀念等16個測評項目,以4個周期為一組進行時間推進,測評項目值降低越多說明患者情況好轉程度越顯著。(2)兩組社會功能比較,應用精神分裂癥病人生活質量量表(SQLS)-9對病人進行評價,該量表包括心理社會、癥狀與副反應、動力及精力等3個維度,每個維度采用百分制評分,分值越高提示病人生活質量越差。
1.4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x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表示,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精神量表(PANSS)評分比較情況
研究組護理周期4周、8周、12周后精神量表評分數值均顯著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兩組護理前心理社會、癥狀與副反應、動力與精力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后心理社會、癥狀與副反應、動力與精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患有精神分裂癥的患者,具有思維、知覺、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精神活動與環(huán)境不協(xié)調為特征。此外,部分精神分裂癥患者會出現嚴重的自殘或是出現傷害他人的行為,對社會、家庭以及自我產生抵觸情緒,出現抑郁、自暴自棄等不良情緒,嚴重后續(xù)的治療以及降低服藥依從性[3]。為了保障患者身心健康,減少患者自殘行為,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我院采用個案護理管理效果顯著。
本研究顯示,研究組護理周期4周、8周、12周后精神量表評分數值均顯著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后心理社會、癥狀與副反應、動力與精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采用個案護理管理具有眾多優(yōu)勢:該方案“以人為本”,尊重患者想法,有效緩解患者心理壓力,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增加患護之間之間配合、交流能力,促進之間感情增進;還能及時糾正患者產生的不良情緒、思維和行為方式,促進患者感情正常。
綜上所述,實施精神科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基礎上,采用個案護理管理針對精神分裂癥的臨床護理效果顯著,改善精神功能評分指標,全面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穩(wěn)固生命體征,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張嵐,劉曉聯(lián),錢程,等.精神分裂癥患者連續(xù)護理研究進展[J].護理管理雜志,2019,19(8):22-26.
[2]吳艷,王珍寶,馬貴君,等.精神分裂癥患者居家自我管理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9):1160-1165.
[3]朱曉潔,曹新妹,徐文靜,等.自我管理訓練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上海護理,2019,19(4):28-31.
武漢市優(yōu)撫醫(yī)院精神科一病區(qū)?43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