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璐
“重慶·城市之路”展廳里有一幅頗有詩意的畫卷——《增廣重慶地輿全圖》,這幅長151.5 厘米、寬85.5 厘米的畫卷描繪的是1888年重慶開埠前的面貌。在這幅圖上,重慶的母城——渝中半島還只是一座面積不足5 平方公里,人口不到25 萬的小城,古老的街道被17 座城門包裹其中。
回到130 多年前,我們一定要沿著重慶的老城墻走一圈喲,當然啦,這一圈可不短,要走大約10 公里呢!不過,自那時一直到130 多年后,這里的城墻、城門的名字,甚至碼頭的功能,竟然沒有發(fā)生大的改變。
當然,今天的重慶早已不是繞城10公里就能走完的地方啦!重慶是一座山城,如果沒有隧道,我們現(xiàn)代人即使有汽車,也要靠雙腿翻山越嶺才能逛遍整座城市。因此,在既沒有汽車,也沒有建設隧道的時候,人們把目光投向了長江,希望建立“水上通道”來縮短通行距離、節(jié)約時間。那時候,凡是可以下到水邊的灘涂地區(qū)都成了香餑餑。
“水上通道”的修建并沒有那么簡單:灘涂的泥巴太軟,人們還得修建木頭平臺,在平臺上上船、下船。碼頭就這樣形成了。
在重慶母城的17 座城門中,有9 座長期敞開,除了通遠門,朝天門、東水門、太平門、儲奇門、金子門、南紀門、臨江門、千廝門這8 座都設在江邊,城門外的江岸都有碼頭。
清代的時候,來來往往的水路運輸使重慶城的貿易非常發(fā)達。請你想象一下,無數(shù)的外地商人把糧食、布匹、絲綢、食鹽、茶葉、藥材等運到這里,再經由這里中轉,送往其他消費市場。這里該是怎樣一幅熱鬧的場景呀!
由于水路方便,這里的碼頭成了貨物集散地,廣西、廣東、湖南、湖北、山西、陜西、福建、江西等地的商人都來這里做生意,他們在這里陸續(xù)建立了多家會館。
那會館到底起什么作用呢?這些外地商人遠離家人朋友,順利時想找人分享快樂,遇到困難時想向同鄉(xiāng)尋求幫助,于是,來自同一個地方的人共同出錢,一起修一座漂亮的院落,這就是會館。作為辦事處,會館一般都會修得特別漂亮、舒適。后來,連外省官員來重慶“出差”,也常常選擇住在自己省修建的會館里。氣派的會館成了“聚人心,顯富貴”的地方。
有了外資的進入,國際貿易加快了重慶的發(fā)展進程,也促進了重慶碼頭的進一步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