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飛
梁昌宗是我認識多年的“北漂”朋友。他本科就讀于北京某高校軟件系,后考入國內頂尖大學的自動化系讀碩士。在遍地名校生的北京,自報家門時內行人會先問一句:“本科在哪讀的?”每每這時,他都會尷尬而不失禮貌地微笑。
他曾是我的朋友之一,不過后來逐漸沒了聯(lián)系。畢業(yè)后,我在北京工作過一段時間,擠在沙丁魚罐頭一般的海淀黃莊地鐵站,走在半夜燈火通明的大廈門口,拿著僅夠生存的工資時,我就會想到和他互相安慰下“北漂”的心酸。
碩士畢業(yè)時,這群意氣風發(fā)的天之驕子首先被租房搞掉了大半雄心壯志。梁昌宗畢業(yè)那年互聯(lián)網(wǎng)出現(xiàn)泡沫,他沒能進入全國頂尖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為了一個北京戶口,他先進了一家國有企業(yè),收入一般。男生對住宿的要求不高,他一開始住在北京昌平某村里,租房費用也高達四千元。昌宗在男多女少的高校待了七年都沒有找到女朋友,于是他熱衷于在社交平臺上發(fā)展愛情。
我的本科同學小悠就是這樣和他認識的。小悠和昌宗第一天約會回來,我問她感受如何。她用手術刀一般凌厲的話語剖析了一遍昌宗:“他社交資料上只填了碩士學校,說明他對本科學校比較自卑;為人真誠中帶一點傻氣,但是會疼人;老家農村的,單位也不是幾家有名的高薪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边@條件小悠顯然不是很滿意,但她話鋒一轉:“不過他長得還挺帥?!?/p>
他們第一次約會在商場吃了日本料理,還點了咖啡、甜品,昌宗很大方地買了單。不過我后來才知道:昌宗自己從不去商場消費;他在公司吃一日三餐,平時只花通勤的地鐵費用;周末他在出租屋做飯,兼職網(wǎng)上的代碼項目,去五道口聽講座或者打球時吃一碗二十元的螺螄粉……他對物質的欲望很低,見約會對象時一定會好好修飾自己,但也不買名牌。兩年了,他也沒有在社交平臺上收獲愛情。
我和他認識是因為他和小悠分手了。他請過我們兩個吃過飯:我在飯桌上當個合格的“電燈泡”,只管埋頭吃牛排;他們兩個就像一對小情侶一樣坐一起。不過我知道小悠不喜歡他,他就是魚塘里一條傻乎乎的魚,小悠的池子里魚多的是。
我覺得昌宗這個人還不錯,樂觀開朗,從不抱怨生活。于是,他偶爾聯(lián)系我一起去吃飯、打球,我也會欣然應允。有一年中秋節(jié),他叫了我還有一群朋友去他們的合租房玩。他的朋友也都是高材生,個個意氣風發(fā),那時候我驚訝于他們怎么會住在那樣糟糕的環(huán)境里。我倒了好多次地鐵到昌平,進了一棟舊筒子樓,爬上沒有電梯的房間,才在堆著一大堆雜物的鐵門前猶豫地敲了門。昌宗來開門,他的房間收拾得很整潔,有一些簡單的家具,還有許多學術海報。
那次我們開心地吃了火鍋,昌宗還炒了好多家鄉(xiāng)特色菜。昌宗告訴我們,他沒畢業(yè)時也是專心讀書,除了寫代碼什么都不會,畢業(yè)后掌握了不少生活技能,包括做飯。他們男生聚餐都在家搞定,隨隨便便就能整出一大桌子硬菜:皮皮蝦、老媽蹄花、江西米粉、川味水煮魚……這都是一趟趟騎著共享單車去菜市場實踐的結果,原因就是為了省錢。
我和他打交道近三年,他拿到北京戶口后去了一家外資醫(yī)療公司,周末還在一個創(chuàng)業(yè)公司兼職。后來我回上海了,聽說他還是找了幾個社交平臺上的姑娘交往。他從沒跟我說過他艱辛的工作,可能這比糟心的居住環(huán)境和屢屢受挫的愛情更難啟齒。
年輕的時候,我總以為北京的生活就是冬天去故宮看雪,隨時有暖氣;夏天約朋友看展覽,吃南門涮肉。后來才知道,畢業(yè)以后生活才對你露出波瀾起伏的一面,讓我們被溫飽、租房、戶口、衛(wèi)生、安全一系列小小的問題絆住雄心壯志。
昌宗一直在攢錢,可能再打拼幾年他就可以買房了。不過他的工作強度極大,每次看到他似乎都是筋疲力盡的狀態(tài)。他從未像瀟灑青年一樣裸辭過,為了社保不斷交,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我從前問他:“你能在北京扎根嗎?”他笑笑,列出了一堆他的優(yōu)勢,眼神堅定地說他可以。后來,我再問他這個問題,他的回答變成了:“先看看吧,要是不行就去二線城市發(fā)展吧?!边@時,他的眼神有些迷茫和無奈。
我最后想起一段話:“你在池塘里活得很好,泥鰍很丑但會說喜慶話,癩蛤蟆很馬虎但很有趣,田螺是個溫柔的自閉癥患者,小鯽魚是你們共同的‘女神。有一天,你聽說江河湖海,哪個都要更大、更好。你跳了出去,遇見了美麗的海豚,雄壯的白鯨,婀娜多姿的熱帶魚,的確都是好的,就是偶爾覺得世界很空,生活很咸?!?/p>
故事寫到這里本該結束,畢竟我們已經再難有交集。只是從日記里找到這篇文章時,我下意識地翻開了昌宗的微信朋友圈:主頁是一個眉目清秀、氣度翩翩的姑娘,看樣子應該是他的女朋友或者妻子;繼續(xù)往下翻,才得知他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被某知名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收購,得到的錢足夠他在北京買房定居。昌宗能有這樣的結局,不在我的意料之外。一路翻山越嶺的人或許會經歷短暫的迷茫與失落,但他們終究會被生活鍛造成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