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下,越來越多的學校意識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但家校共育的重點仍停留在問題的解決上,對家校共育存在認識上的偏差。家校共育不應只是家長單方面配合學校解決學生的“問題”,而應該是以學生發(fā)展為目的,有方法、講策略的家校合作。家校共育應從關注問題走向關注學生,學生的發(fā)展理應成為家校共育的出發(fā)點和目的地。
【關鍵詞】家校共育;學生中心;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63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32-0049-02
【作者簡介】劉贏,南京市中華中學(南京,210019)教師,一級教師。
“家長,您好。孩子最近學習狀態(tài)不太對,我想請您來校聊一聊?!?/p>
“小A媽媽,下午好。今天孩子和同學鬧矛盾,發(fā)生了點小沖突,麻煩您來學校一趟?!?/p>
這樣的開場白可能是一些班主任最熟悉的。我們好像已經習慣了“有問題找家長”的家校合作模式,可事實證明,這樣的合作方式,教育效果往往并不好。很多時候,我們都把“問題”看得太重,把“結果”看得太重,忽略了學生自身的發(fā)展。繁忙的工作節(jié)奏讓我們只想高效地解決問題,卻忘了問題背后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當共育雙方職責無法厘清,家校合作變成了家長單方面的配合,教書育人變成了單純的問題解決,家校共育就背離了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初衷。這樣的現(xiàn)狀促使我們反思,我們對家校共育的理解是不是產生了偏差。學生的問題無疑是重要的,但我們對問題和結果的關注從來都不應超過對學生本身的關注。如何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家校共育模式是值得每一個學校德育工作者認真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了解學生、研究學生
了解和研究自己的教育對象是班主任工作開展的基礎和前提。作為一名高中的班主任,筆者以為,我們既要研究高中階段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整體特點,也要用心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家庭教育狀況。主動學習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準確判斷問題的本質,判斷該不該家校合作、如何進行家校共育。例如:當家長反饋孩子產生“人生似乎沒什么意義”的想法時,班主任該如何處理。其實,高中生產生“人生似乎沒什么意義”的想法,是很正常的。高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構建的關鍵期,他們產生對人生意義的思考是很正常的,因為消解外界賦予的人生意義是重構自己人生意義的必經之路。但他們的身心發(fā)展還不成熟,這樣的思想困境是對他們身心健康的巨大挑戰(zhàn),這就需要教師和家長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有力的支持。如果家長和教師將之視作問題,過于恐慌,過度關注,反而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所以,教師如果不能緊跟時代,主動學習研究,就很容易把學生發(fā)展中正常的狀況當成問題,發(fā)生“處理問題”反而“造成問題”的狀況。此外,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是有個體差異的,學生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也往往各不相同。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班主任需要綜合多方面的信息,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精心規(guī)劃、審慎權衡家校共育策略,這樣才能更好地確定家校共育的邊界,以家校共育促學生成長。
二、建立家校長效溝通機制
教師和家長的溝通和交流往往由學生問題而起,但我們不能將家校溝通局限在學生問題上。因為學生是發(fā)展變化著的,所以家校之間定期的、長效的溝通交流非常有必要。只有家校之間經常性的信息交流,我們才能在“知其然”的同時“知其所以然”,了解學生問題形成的原因,判斷怎樣的處理方式更有助于問題的解決,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在家校溝通中,我們要做好每次家校溝通的詳細記錄。家校溝通記錄應該包括學生和家長兩個方面,既要記錄家長講述的與學生成長有關的重要信息,也要記錄教師在與家長交流過程中接收到的與家長、家庭教育環(huán)境相關的其他信息,以及教師根據(jù)交流情況分析出的相關信息,比如父母雙方的教育分工等。這些信息可以幫助教師全方位地了解學生,判斷和學生交流的最佳方式,掌握批評和鼓勵學生的合理尺度,了解家庭的合作能力和程度,從而明晰家校雙方的職責分工,避免后續(xù)的交流障礙,保證家校共育的順利開展。
三、突出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
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長期發(fā)展,并以此評價家校共育的成果,是家校共育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的重要保障。當我們的目光聚焦在問題上時,我們看到的是結果;當我們把目光轉移到學生身上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立體的人。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因此,我們的評價標準也應該是多元的,應該更加注重過程性的評價。比如我們可以在學校的評獎評優(yōu)體系中增加對學生的過程性表彰項目,鼓勵各方面有進步的學生;改變家校溝通中的“報憂不報喜”,在學生有進步的時候,主動聯(lián)系家長告知孩子的情況。我們不能強求學生短期內發(fā)生巨大的改變,一定要尊重教育的規(guī)律。家校雙方突出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有助于家長和學生建立自信,也有助于和諧的親子關系和家校關系的構建,最終實現(xiàn)三方共贏。
以學生為中心的家校共育符合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要求,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多研究學生,從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看“問題”,把和家長的溝通交流工作做得更長效、更細致,學會多角度鼓勵學生、調動家長,嘗試從多個角度努力探索,從而能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家校共育之路上走得更遠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