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君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清明時節(jié),人們會踏青,掃墓,紀念那些故去的親人,表達對逝者的哀思和懷念。今年的清明,分外凝重。上午10:00整,舉國上下,停止一切活動,降半旗致哀,表達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斗爭中犧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的哀悼之情。
回想2020年1月至今,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太多太多。全國人民齊心抗疫,傳統(tǒng)佳節(jié)倏忽過。面對日益肆虐的病毒,總有一批“負重前行的逆行者”擋在我們前面。除夕前夜, 84歲的院士鐘南山迎難逆行,因沒買到赴武漢的高鐵座票,只能借餐車座位打盹,那緊鎖的眉宇、那疲憊的面容令人難忘。73歲的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毅然西行同期抵漢,她不避艱險的犧牲精神和醫(yī)者仁心令人欽佩。他們進醫(yī)院、查病例、問疫情,為抗擊疫情盡心盡力。
“應收盡收,應治盡治”,黨中央國務院的諾言擲地有聲。4萬多名“白衣天使” 主動請纓從全國各地逆行而至,他們同湖北50多萬名“白衣戰(zhàn)士”一道共戰(zhàn)疫情。他們中有年過花甲、年逾古稀的退休醫(yī)生,有正值桃李年華的逐夢少女,有兒女尚幼的年輕媽媽……面對疫情,他們的防護服就是戰(zhàn)袍,戰(zhàn)場就在病房。當她們?nèi)∠驴谡趾妥o目鏡,臉上露出道道勒痕時,我看到的是世界上最美的紋,那是跟病魔爭奪生命的印記,那是與時間賽跑的佐證,那是與死神決斗的符號……
村道上,小區(qū)里,有數(shù)以萬計的社區(qū)工作者和志愿者。他們活躍在基層,為社區(qū)居民服務,他們工作強度大,覆蓋范圍廣,接觸人群復雜;他們承受著無以言狀的身心壓力,卻牢牢守住了防疫抗疫的生命線。
這是一次人類與病魔的激戰(zhàn),這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一百多個日日夜夜的殊死搏殺,白衣天使們拯救了數(shù)萬患者的生命,但中華大地上仍有生命隕落在了星空里。這些隕落的生命,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是國之基石;有奮戰(zhàn)一線的“白衣天使”,更有許多我們連名字都不知道的普通民眾。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在全民同舟共濟,共克疫情的努力下,我們?nèi)〉昧丝箵粢咔樽钃魬?zhàn)的階段性勝利。面對來之不易的戰(zhàn)果,我們不能忘記耄耋老人為了人民舍生忘死,我們不能忘記那一張張疲憊但堅毅的面容,我們同樣也不能忘記那些為我們付出生命的英雄和同胞。這個清明節(jié),我們要為犧牲的“戰(zhàn)”疫英雄們致哀,也要為在疫情中逝去的同胞致哀。國旗為他們而降,汽笛為他們而鳴,哀曲為他們而奏。我們要永遠銘記他們的名字,一個名字就是一段歷史,一個名字就是一座豐碑。
因這個特殊的時期,我懂得了人生的意義,我看到了英雄的偉大, “雖千萬人吾往矣”,即便是平凡中的一員,在危難關頭也能挺身而出,一往無前;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貴,每一個生命都是厚重的,災難中逝去的普通生命,和英雄同樣值得我們尊重和懷念。
指導教師點評: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作者以清明為契機,回顧剛剛過去的這場特殊戰(zhàn)役:有人鐵肩擔義,有人舍生忘死,有人永遠離去;有溫暖,有感動,有悲情。一場浩劫帶給我們的有反思,更有追憶。清明之殤,人性之光,中華之強。尺幅間,語出肺腑,蕩氣回腸。行文方面,文章先是對生者的敬仰,再論于逝者的緬懷,結(jié)尾處更見清明深意——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結(jié)構(gòu)謹嚴,脈絡清晰。語言表達上,古詩文化用無痕,彰顯文采與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