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道謀,鐘麗花,陳彩華
(海南省婦女兒童醫(yī)學中心 1.急診科,2.新生兒科,海南 海口 570000)
新生兒敗血癥是新生兒期嚴重的感染性疾病,易導致多器官衰竭和死亡[1]。尤其是晚發(fā)型敗血癥(late-onset sepsis,LOS)患兒(出生72 h后發(fā)生,多見于極低體重新生兒),病情進展迅速且腎損傷發(fā)生風險比早發(fā)型敗血癥更高。目前關于 LOS患兒早期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AKI)診斷的相關研究數(shù)據(jù)尚少,血清肌酐測定和利尿監(jiān)測對于新生兒腎功能下降的評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尋找準確、可靠、敏感、特異的新生兒AKI的生物標志物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其中血清和尿樣本中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脂質運載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3]、胱抑素C(cystatin C,CysC)[4]、腎損傷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5]較其他指標受到更多的關注。但是尚沒有研究系統(tǒng)比較血液樣本和尿液樣本NGAL、CysC、KIM-1對LOS患兒AKI的早期預警價值。在本研究中,我們將回顧性分析120例LOS患兒血清和尿NGAL、KIM-1及CysC水平與早期AKI發(fā)生的關系,并進一步比較兩種樣本檢測對早期AKI預警的靈敏度、特異度的差異,從而為臨床檢驗提供循證醫(yī)學證據(jù)支持。
回顧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LOS患兒的臨床資料,所有患兒都是日齡3~14 d(中位日齡8 d)入住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在出生≥72 h后懷疑局部感染(肺炎、泌尿道感染)或出現(xiàn)臨床異常表現(xiàn)(主要是高熱、呼吸窘迫、高膽紅素血癥和發(fā)育停滯等),被臨床診斷為敗血癥;其中53例患兒并發(fā)兩個或兩個以上器官或系統(tǒng)功能障礙,出現(xiàn)血壓下降和(或)外周血灌注減少的癥狀,被診斷為嚴重敗血癥/敗血性休克。入選標準為胎齡≥34周,出生3 d以上,具備新生兒敗血癥的體征和癥狀。所有患兒均按照醫(yī)療標準進行治療,血液和尿液樣本在-80 ℃保存用于進一步生化分析。排除尿道系統(tǒng)畸形、先天性疾病和確診為嚴重圍產期窒息的患兒以及確診AKI之前死亡的患兒。120例LOS患兒中男76例,女44例,中位胎齡37周(34~41周),中位出生體重2 780 g(1 320~4 790 g),中位Apgar 1 min評分6分(3~8 分),中位 Apgar 5 min評分8分(5~10分)。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住院原因包括高膽紅素血癥、發(fā)育停滯、呼吸窘迫和疑似感染。用改良AKIN分期系統(tǒng)進行評估,將患兒分為分為AKI組(n=23)和非AKI組(n=97)。
使用改良AKIN分期系統(tǒng)進行評估:以入院當天的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作為基礎值,入院48 h內SCr值較基礎值升高≥26.5 mol·L-1(≥0.3 mg·dl-1);或者入院7 d內經推測或經明確后新生兒出現(xiàn)腎損害,SCr升高至≥1.5倍基礎數(shù)值;或持續(xù)6 h的尿量<0.5 ml·kg-1·h-1。另外根據(jù)AKI分級標準,將患兒AKI程度分為Ⅰ、Ⅱ、Ⅲ級。Ⅰ級:48 h內SCr值較基礎值升高≥26.5 mol·L-1(≥0.3 mg·dl-1),或SCr升高至1.5~1.9倍基礎數(shù)值,尿量<0.5 ml·kg-1·h-1且持續(xù)6~12 h;Ⅱ級:SCr升高至2.0~2.9倍基礎數(shù)值,尿量<0.5 ml·kg-1·h-1且持續(xù)>12 h;Ⅲ級:SCr升高至≥3.0倍基礎數(shù)值,或Scr≥353.6 μmol·L-1,或無尿時間超過12 h。
(1) 所有新生兒在入院時進行一系列實驗室檢查,包括全血細胞計數(shù)、C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葡萄糖、電解質和血培養(yǎng),以及必要的生化評估和動脈血氣分析;還進行了尿液分析和尿液培養(yǎng)。以上所有報告的數(shù)據(jù)均由我院檢驗科醫(yī)師審核后出具。(2)血清和尿NAGL、CysC、KIM-1水平檢測:血液和尿液樣本在入院后2 d內采集4次(0、12、24、48 h),置于冰箱中直至離心。離心后將上清液在-80 ℃下保存。采用Maglumi2000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和ELISA試劑盒檢測血清和尿中NGAL、CysC、KIM-1水平。NGAL試劑盒購于南京諾唯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板內、板間變異系數(shù)分別為3.6%和7.9%);KIM-1試劑盒購于瑞士澳斯邦公司(板內、板間變異系數(shù)分別為4.4%和4.9%);CysC試劑盒購于北京世紀沃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板內、板間變異系數(shù)分別為4.2%和7.2%);Maglumi2000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購于深圳市新產業(yè)生物醫(yī)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KI組和非AKI組患兒的性別、胎齡、日齡、出生體重、Apgar 1 min評分、Apgar 5 min評分、白細胞計數(shù)、CRP、血清肌酐(SCr)、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等基礎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KI組患兒發(fā)生嚴重敗血癥/敗血性休克的比例高于非AKI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LOS患兒一般資料的比較
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比較兩組患兒各時間點血清和尿NGAL、KIM-1、CysC水平:(1)不同時間點血清和尿NGAL(F時間=19.241、37.385,P<0.001)、KIM-1(F時間=8.135、11.469,P<0.05)、CysC(F時間=6.544、9.308,P<0.05)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 兩組患兒血清和尿NGAL(F組別=25.736、78.915,P<0.001)、KIM-1(F組別=14.208、29.414,P<0.001)、CysC(F組別=8.717、13.218,P<0.05)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入院后2 d內AKI組患兒血清和尿NGAL、KIM-1、CysC水平均高于非AKI組(P<0.05)。(3) 兩組患兒血清和尿NGAL(F組別×時間=51.305、130.472,P<0.001)、KIM-1(F組別×時間=9.445、7.381,P<0.05)、CysC(F組別×時間=11.459、19.374,P<0.05)水平變化趨勢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入院2 d內血清和尿NGAL、KIM-1、CysC水平變化
以發(fā)生AKI作為因變量,將性別,胎齡,日齡,出生時體重,Apgar 1 min評分,Apgar 5 min評分,白細胞計數(shù),CRP,SCr,eGFR,入院時尿NGAL、KIM-1、CysC水平等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的變量納入回歸方程,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尿NGAL、KIM-1及CysC水平升高是LOS患兒繼發(fā)AKI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3 LOS患兒繼發(fā)AKI的危險因素
根據(jù)AKI分級標準,Ⅰ、Ⅱ、Ⅲ級分別有12、7、4例患兒,Ⅲ級組患兒血清NGAL水平及尿NGAL、KIM-1水平高于Ⅰ級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不同AKI分級患兒入院時血清和尿NGAL、KIM-1、CysC水平差異
入院時血清和尿NGAL、KIM-1、CysC水平對LOS患兒AKI發(fā)生的預測價值分析見表5、圖1。尿NGAL的AUC大于血清NGAL,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Z=-7.835,P<0.05)。而血清和尿KIM-1、CysC預測AKI的AU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2.315、-1.683,P>0.05)。血清和尿NGAL、KIM-1、CysC的AUC值均>0.7,提示血清和尿中這3個指標的預警效能良好。Spearman相關分析顯示,血清和尿NGAL、KIM-1水平與實際結果的rs值均>0.4,且P值均<0.05,尤其是尿NGAL水平與實際結果的相關性最高。血清和尿NGAL、KIM-1、CysC經H-L擬合優(yōu)度檢驗,P值均>0.05,提示各指標的預測效果與實際結果擬合度良好。
圖1 血清NGAL、KIM-1、CysC診斷LOS患兒早期AKI的ROC曲線
表5 入院時血清和尿NGAL、KIM-1、CysC水平對AKI的預警價值
新生兒敗血癥是新生兒時期一種嚴重的感染性疾病,因病原體侵入新生兒血液中并且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癥反應[6]。新生兒敗血癥往往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但進展迅速,病情險惡,因此提高新生兒敗血癥的診斷水平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新生兒敗血癥分為早發(fā)型和晚發(fā)型。早發(fā)型多在出生后72 h內起病,感染多發(fā)生于出生前或出生時,病原菌以大腸桿菌等格蘭陰性桿菌為主,多系統(tǒng)受累、病死率高[7]。而晚發(fā)型在出生72 h后起病,感染發(fā)生在出生時或出生后,病原體以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為主,多出現(xiàn)臍炎、肺炎等局部感染病灶[8]。與成人相比,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的新生兒患兒有著獨特的AKI危險因素,這可能與不成熟的腎臟生理、母體環(huán)境、圍產期事件及醫(yī)源性損傷等有關。早產腎有一個出生后腎小球發(fā)生的短窗口,早產和足月腎都有一個固有的低腎小球濾過率(GFR),易發(fā)生AKI[9]。敗血癥能夠通過不同的病理生理途徑引起AKI,在早產兒中新生兒敗血癥引起的AKI發(fā)病率更高,約為75.6%[10]。
AKI是各種嚴重疾病中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早期診斷對于AKI的治療至關重要[11]。AKI以前被稱為急性腎功能衰竭,其定義是腎功能突然下降,伴有SCr水平的急性和可逆性升高,并且與尿量減少有關,易導致液體平衡、電解質和廢物清除率紊亂。因此目前關于AKI的診斷基本是依賴于SCr水平的升高或尿量的減少,這兩者都是腎損傷的標志性指標。但是由于新生兒腎小管功能尚未發(fā)育完全,通常會出現(xiàn)非少尿性AKI,因此Ueno等[12]建議采用改良AKIN定義,不將尿量作為新生兒的診斷標準。AKI的早期診斷對于治療是至關重要的,但是連續(xù)測量SCr水平對于評估腎功能的下降程度具有一定的滯后性。而且SCr是作為一種反映腎功能情況的標志分子,只是表示GFR降低后內源性標志物的積累情況,并不代表腎組織損傷程度[13]。此外,新生兒在分娩后前7 d SCr反映了母體肌酐成分的胎盤轉移,因此,新生兒SCr水平的升高通常在出生后前7 d持續(xù)存在,并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目前大量的研究致力于制定一個更加標準化和準確的AKI定義,以提高新生兒AKI的早期診斷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早期LOS患兒入院時血清和尿NGAL、KIM-1、CysC水平升高對于繼發(fā)性AKI的發(fā)生具有一定的預警效能。AKI組患兒入院48 h內血清和尿NGAL、KIM-1、CysC水平普遍升高,并且升高趨勢相較于非AKI組更明顯;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入院時血清和尿NGAL、KIM-1、CysC水平升高是LOS患兒繼發(fā)性AKI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且隨著AKI嚴重程度增加,Ⅲ級組患兒血清NGAL水平和尿NGAL、KIM-1水平高于Ⅰ級組。新生兒敗血癥被認為是通過多種不同的病理生理途徑導致AKI。首先,全身炎癥反應導致低血壓、腎低灌注和繼發(fā)性急性腎小管壞死。其次,微血管功能障礙被認為是在腎血流量正?;蛟黾拥那闆r下發(fā)生的,表現(xiàn)為GFR降低和腎小管功能不全,這在組織學上與急性腎小管壞死不同。此外,腎盂腎炎通常伴有潛在的腎道異常和先天性感染,可導致AKI。在早產兒中,由于新生兒敗血癥引起的AKI的發(fā)生率遠遠高于足月新生兒。眾多研究證實,與腎損傷有關的分子如NGAL、KIM-1、CysC可用于預測新生兒敗血癥繼發(fā)性AKI,但是其可靠性尚存有爭議。El-Farghali等[14]研究發(fā)現(xiàn),非敗血癥(n=35)和敗血癥(n=25)危重患兒sNGAL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與無AKI組相比,AKI患兒sNGAL水平顯著升高,表明NGAL是AKI的標志物,其水平升高并非敗血癥所致。此外,很多學者認為一些AKI的新型標志物如NGAL、KIM-1、CysC等,在直接反映腎臟損傷方面優(yōu)于SCr。Shang等[15]研究表明,NGAL與腎損傷密切相關,腎損傷患者尿和血清NGAL的表達顯著增加。KIM-1是一種黏附分子,也是一種跨膜蛋白,由334個氨基酸殘基組成,一般由受損的近曲小管上皮細胞所表達。在正常的腎組織中,KIM-1幾乎是不表達的,但是當腎臟組織缺血或腎毒性損傷后,KIM-1在損傷后的近端小管中水平明顯上調。KIM-1可介導吞噬凋亡細胞并抑制免疫損傷和炎癥反應等,進而作為一種保護性細胞因子參與腎損傷修復過程[16]。因此,在腎小管早期損傷的時候,KIM-1的敏感性、特異性均較高。CysC是包含120個氨基酸的小分子堿性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在體內表達相對穩(wěn)定,一般情況下其在血液中的濃度變動很小。腎小管不主動分泌CysC,但CysC可自由透過腎小球濾過膜,并且在近曲小管處被分解和重吸收,因此CysC水平變化也可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損害[17]。在本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AKI組LOS患兒血清和尿NGAL、KIM-1及CysC的水平均顯著升高,并且在入院48 h內持續(xù)升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和尿NGAL、CysC、NGAL對于LOS患兒繼發(fā)性AKI都有一定的預警價值,且血清和尿NGAL、KIM-1、CysC的H-L擬合優(yōu)度檢驗顯示,均P>0.05,提示各指標的預測效果與實際結果擬合度良好。但是尿NGAL的預警效能大于血清NGAL,而且與實際結果的相關性更高;而血清和尿KIM-1或CysC對AKI的預警效能基本一致。NGAL被稱為lipocalin2,最初被描述為一種由多種人類細胞表達的癌基因,包括上皮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可通過腎臟被迅速排出,半衰期為10~20 min[18]。因此相較于血清NGAL,尿NGAL水平升高更能夠反映腎小管內皮細胞的損傷情況,但是并不能反映GFR的下降。此外NGAL也是中性粒細胞活化的重要標志物,血清NGAL水平升高易受到其他炎癥感染因素的影響,因此若要進一步證實尿NGAL相較于血清NGAL對LOS患兒繼發(fā)AKI的預警效能更高,則需要從NGAL的起源和作用機制、代謝特點等方面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綜上所述,LOS繼發(fā)性AKI患兒表現(xiàn)為早期血清和尿NGAL、KIM-1、CysC水平普遍升高,相較于血清NGAL,檢測尿NGAL水平對于AKI的預警效能更高,而對于KIM-1和CysC指標,我們并未發(fā)現(xiàn)血清和尿預警效能的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