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愛清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510120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HD)的簡稱,主要是指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后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壞死而引發(fā)的心臟疾病,是一種高發(fā)、病程長且并發(fā)癥多的心血管疾病〔1〕。冠心病的發(fā)生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高血壓、高血糖及血脂異常等均是其高危因素,此外,肥胖、鍛煉少、不良飲食等也是其常見的危險因素,因此,除了有效的治療外,冠心病的護理工作也十分重要〔2〕。協(xié)同護理(CCM)是在責任制護理的基礎上,護士通過扮演教育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來充分發(fā)揮和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這種方式不需要額外增加護理人員,就可以最大限度讓患者積極參與到自身疾病的護理管理工作中來〔3〕,進而控制其疾病的發(fā)展。該模式近年來在臨床中應用較多,席明霞等〔4〕、張艷等〔5〕將其應用在不同的慢性疾病中,結果顯示,該種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本文擬探討門診協(xié)同護理聯(lián)合心理干預對冠心病門診患者不良情緒、生活質量及自我效能的影響。
選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門診接診的冠心病患者18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90例。納入標準:①參照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臟病診斷標準”〔6〕,結合患者臨床癥狀,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心電圖、實驗室檢查等確診為冠心病;②按照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心功能分級(NYHA),患者心功能Ⅰ~Ⅲ級;③病情處于穩(wěn)定期;④有家屬陪同。排除標準:①合并有肝腎臟器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嚴重疾病者,②合并房顫、心瓣膜病等者,③既往有精神病史者,④存在嚴重視聽障礙、心理障礙和認知障礙者,⑤獨居患者。本研究經(jīng)該院倫理委員會同意,入選患者均簽署了研究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分型、心功能分級和基礎疾病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
1.2.1對照組 實施門診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冠心病的用藥指導、病情監(jiān)測、生活和飲食調(diào)整等。
1.2.2試驗組 在常規(guī)干預的基礎上結合門診協(xié)同護理模式進行干預:(1)門診協(xié)同護理團隊建設:組織開展協(xié)同護理模式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使門診護士對協(xié)同護理理念有充分認識,然后再對其進行冠心病相關知識和護理技能培訓,提高門診護士的護理能力。(2)心理干預:護理人員應認真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況,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顧慮,并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對于焦慮、緊張情緒嚴重的患者,耐心向其解釋不良心理對疾病的影響,認真解答患者的疑慮,給予患者充足、正確的疾病知識,以改善其焦慮狀態(tài);對于抑郁、憂思情緒嚴重的患者,通過向患者介紹成功病例和先進治療手段來提高其疾病治療信心,同時指導家屬多給予患者情感支持,發(fā)揮親情作用,多陪伴患者,避免任何會對患者造成刺激的言行,多帶患者參加社會活動,改善患者的消極心態(tài)。(3)疾病知識宣教:為患者發(fā)放冠心病疾病宣教手冊,并向患者和家屬詳細講解冠心病發(fā)病原因、高危因素、治療方式、疾病類型和進展等,使患者對自身疾病有充分、正確的認識,同時告知患者如何進行血壓、心率、脈搏等的測量,加強對疾病的監(jiān)測。(4)疾病教育:①用藥指導:向患者強調(diào)冠心病的用藥特點和用藥原則,詳細向患者講解其所服藥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項以及各種藥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等,指導患者加強用藥監(jiān)測,教會患者如何識別和預防不良反應;告知患者遵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指導家屬加強對患者的用藥監(jiān)督和記錄,避免漏服、錯服;告知患者醫(yī)師需根據(jù)患者定期復查結果調(diào)整藥物及用量,因此需要按時復查。②運動指導:告知患者適當運動可以降壓,增加心肌供氧,促進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huán),對改善動脈硬化具有積極作用,指導患者日常應該進行適當?shù)?、有?guī)律的運動鍛煉,向患者介紹不同心功能分級適宜的運動項目及強度,告知患者鍛煉應考慮病情,避免大量活動和完全不活動。③飲食指導:冠心病發(fā)病與不良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因此首先要詳細了解患者的日常飲食習慣,并糾正其不良飲食喜好,告知患者飲食既要保證營養(yǎng)充足,還應做到清淡、少食、多餐、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避免濃茶咖啡、辛辣刺激的食物,過度肥胖患者指導其通過適當減少飲食和增加鍛煉來控制體重,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充足維生素的食物。④生活指導:吸煙也與冠心病密切相關,因此應向患者講明煙酒對疾病發(fā)展的危害,指導患者戒煙限酒,同時指導家屬對患者進行監(jiān)督,告知患者平時應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規(guī)律作息,避免產(chǎn)生或加重精神壓力,保持愉悅的心情和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⑤急性發(fā)作指導:向患者講解冠心病各種分型急性起病時的常見誘因、前驅癥狀和典型癥狀,提高患者的預防和識別能力。同時向患者示范急性胸痛時應該如何應對,包括立即停止活動、原位平臥休息、保持鎮(zhèn)靜、口服硝酸甘油、測量生命體征和立即就醫(yī)等,提高患者應急能力。(5)隨訪:建立隨訪機制并告知患者隨訪時間和方式,以取得患者配合,隨訪以電話隨訪為主,每次隨訪問詢患者用藥情況,并糾正患者的不良生活行為,耐心勸導患者,同時督促患者定時復查。
1.3.1不良情緒 選用Zung〔7〕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8〕評估患者不良情緒。每個量表有20個條目、4級評分,得分>50提示存在焦慮、抑郁情緒,且得分越高提示越嚴重。
1.3.2自我效能 選用Yamashita〔9〕編制的自我護理能測定量表(ESCA)評估患者的自我效能。該量表含4個方面,分別為自我護理技能、自我責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識水平,共43個條目,每個條目計0~4分,得分越高提示自我效能越高。
1.3.3生活質量 選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 LI-74)〔10〕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該量表有4個維度,分別為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生活,共74個條目,每個條目計1~5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好。
護士用統(tǒng)一性語言向患者解釋量表內(nèi)容,指導患者真實填寫作答,不良情緒于就診時、干預后1 w和干預后2 w評估,自我效能和生活質量于就診時和干預后2 w評估。
就診時,兩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試驗組患者干預后1 w和2 w時的焦慮、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情緒比較
就診時,兩組患者自我效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干預后2 w時的自我效能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自我效能比較
就診時,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干預后2 w時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協(xié)同護理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能夠在護士和患者協(xié)同護理的過程中為患者提供其需要的疾病知識和護理技能,以幫助患者更好地去應對疾病。冠心病作為一種發(fā)病危險因素與長期不良生活行為密切相關的心血管疾病,更需要患者去進行自我護理。張靜和張曉燕〔11〕研究發(fā)現(xiàn),協(xié)同護理通過對冠心病患者進行疾病教育和指導,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度和治療依從性,進而促進其生活質量的改善。本研究通過對該院近期接診的門診冠心病患者進行門診協(xié)同護理聯(lián)合心理干預,結果證實,該方式對患者心理、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均具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冠心病作為一種心身疾病,在老年群體中更為多見,但老年患者喜靜多慮、多疑怕孤的心理較為嚴重,因此心理較為脆弱,一旦患病,會導致其心理和精神壓力急劇增加,不利于冠心病的發(fā)展。本次研究中,試驗組患者通過進行門診協(xié)同護理和心理干預后,其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這是因為我們首先改善了患者面對疾病的心態(tài),進而通過提高疾病認識,充分滿足了患者的疾病知識需求,進而促進其不良情緒的緩解。韓穎等〔12〕研究指出,心理干預在冠心病患者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進而促進治療的順利開展,這一結論與本文一致。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通過門診協(xié)同護理聯(lián)合心理干預,其冠心病自我效能明顯高于對照組,這一結果與劉少輝等、郭暉等〔13-14〕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協(xié)同護理重視患者對疾病的參與,其初衷就是通過指導患者積極參與疾病的健康護理中,來逐步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本次研究通過對患者進行了疾病各方面的指導,使患者充分認識到如何進行冠心病和防護,進而提高其自我效能。
李莎莎和陳琛〔15〕研究指出,協(xié)同護理通過讓患者充分發(fā)揮其自我護理能力,不僅可減輕患者的疾病不良情緒,還能夠提高患者的疾病防護能力,進而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這一結論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證實。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在經(jīng)過門診協(xié)同護理干預后,其生活質量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究其原因,是因為通過門診協(xié)同護理,既減輕了患者的不良情緒,又提高了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促使患者生理和心理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進而使得其生活質量得到了提升。
綜上所述,對冠心病門診患者進行門診協(xié)同護理聯(lián)合心理干預,可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其生活質量。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