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心
“惜花晨起早”“弄花香滿衣”“無事為花忙”……花是上蒼賜予人間的禮物,世上之人大抵沒有不愛花的。人們愛花姣美的容顏,愛花曼妙的姿態(tài),愛花鮮艷的色彩,愛花馥郁的芳香,愛花美好的意蘊……
我喜歡紅色的花,因為那一抹紅是心的顏色。紅色的花熱烈張揚,就像一團燃燒的火焰,恰似我們充滿激情的青春,永不言棄,永遠追求,向上再向上;我喜歡青色的花,因為青色是大山的顏色。青色的花柔軟清亮,好比潺潺的流水,總叫人感受著清涼中的那一絲感性,冷冽中的那一縷溫暖;我喜歡藍色的花,因為藍色是浪漫與唯美的融合。藍色的花冷靜深沉,叫人在世俗中懂得堅定,讓我們在塵世喧囂中獲得舒心的悠然……我喜歡各種顏色的花,碰到花我就會停下腳步細細觀賞,久久不愿離去?;ǖ馁挥俺T谖业膲糁懈‖F?;?,已然成了我精神的寄托,它如陽光般溫暖我、慰藉我。
每種花都有自己的花語,如,百合花語:順利、心想事成;康乃馨花語:真情、母親我愛你;四葉草花語:幸運、幸?!@是它們的靈魂在敘說生命的美好,這是人們的愿望借助花兒來表達,人們用花傳遞心中幽深的美好和愛。
花兒綻放,吐露芬芳,嫩葉也跟著展露芳華。這是向上的希望,是躍動的活力,花將美好送給每一個駐足觀賞的愛花人?;ㄊ鞘郎侠寺拇?,它熱烈開放,給人們帶來了希望、信念和夢想。正因為這樣,人們無比喜愛花,享受它的美,它也因此拂去人們心中的疲憊和苦澀,治愈人們心靈的創(chuàng)傷。生活中有各種不堪和茍且,可只要有花在,人們依舊覺得人間值得。
因為有花的陪伴,人們才有了信仰,生命和世界才變得更有價值、更有意義。周敦頤愛蓮,陶淵明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之所以各有所愛,只因心中的信仰和追求各不相同。周敦頤愛蓮,愛的是蓮之清新脫俗;陶淵明愛菊,傾心的是菊的傲然獨立;世人甚愛牡丹,只因心中熱烈追求富貴。從古至今,愛花之人不計其數,只因心中的那朵花帶給自己信仰與寄托,激勵著自己為所愛之事不斷努力奮進。
靜下心來,觀賞花的笑顏,聆聽花開的聲音,體味花之意蘊,便可去除心中的浮躁,遠離膚淺,收獲寧靜、恬淡、溫馨與美好。人生充滿悲歡離合、失意坎坷,但哪怕風的狂虐、雨的敲打、雪的吞噬,心中的那朵花,都像一盞明燈燃燒著,雖隨風搖曳卻從不熄滅?;ㄔ陲L中、在雨中靜默而堅強地綻放,讓內心的那份痛楚成為自己的魅力所在。花固然渺茫,但讓人有了向往,就如孤寂旅人身旁的那團明火。走向花,便是走向一種寄托。一朵花不會像天上的太陽那樣有永恒的光芒,但它總熬盡心血,伴著愛花之人走過一生……
心中有花,花便伴你同行,美麗便裝點著你的夢境。(指導老師:何文魁)
【簡評】本文以流暢優(yōu)美的語言,娓娓道出花之內蘊,逐層言說花的象征意義、花的內涵、花帶給人的積極作用,讓人心生美好。“景有景之言,花有花之語”,“花蘊”所體現的是一種精神的渴求與寄托。文章立意深刻,內容豐富,主題積極。
【他山之玉】有一種花,叫爆仗花,我真喜歡那名字——因為有顏色,有聲音,而且還幾乎是一種進行時的動詞。
那種花,香港比較多見,屬于爬藤類,花不大,橙黃橙黃的仿佛千足的金子,開起來就狠狠地開滿一架子,真仿佛屋子里有什么喜事,所以那樣一路噼里啪啦地聲勢壯烈地燃響那歡愉的色彩。
還有一種花的名字也取得好,叫一丈紅,很古典,又很潑悍。
其實那花倒也平常,只是因為那么好的名字,看起來只覺得是仰天沖起的一柱紅噴泉,從下往上噴,噴成一丈,噴成千仞,噴成一個人想象的極限。
我只愿意愛鮮花,愛那明天就握不住的顏色、氣息和形狀——由于它明天就要消失了,所以我必須在今天用來不及的愛去愛它。我要好好地注視它,它的每一剎那的美其實都是它唯一一次的美,下一剎,或開或闔,它已是另一朵了。
…………
我所夢想的花是那種可以猛悍得在春天早晨把你大聲喊醒的梔子,或是走過郊野時鬧得人招架不住的油菜花,或是清明節(jié)逼得雨中行人連魂夢都走投無路的杏花,或是那些各式各流的日本花道納不進去的、市價標不出來的、不肯許身就范于園藝雜志的那一種未經世故的花。
讓大地是眾水浩渺中浮出來的一項意外,讓百花是莽莽大地上揚起來的一聲歡呼!
——張曉風《花之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