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玉”“石”之辯:賈寶玉前世探析

2021-06-15 04:14:33凃皓文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1年5期
關鍵詞:版本紅樓夢

凃皓文

內(nèi)容摘要:賈寶玉前世問題,在《紅樓夢》刻本、鈔本甚至鈔本內(nèi)部不同的版本中,相關內(nèi)容的描寫存在相當大的差異。由于存在異文,歷來眾多讀者和研究者對于賈寶玉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這一人物在全書中的具體功能多有分歧。賈寶玉的身份,究竟是刻本系統(tǒng)中神瑛侍者和補天頑石合而為一的凡間化身,還是脂鈔本中僅僅是神瑛侍者入世的凡身。如果不能厘清這一看似細微的異文問題,就很容易對全書結構和作者意圖等方面做出較大誤讀。本文從版本問題入手,在分析各版本差異之上,又考察了文本本身中“‘玉‘石為一”論的漏洞,進而具體論述“玉”“石”實各獨立之觀點。

關鍵詞:“玉”“石”之辯 《紅樓夢》版本 神話敘事

賈寶玉的前世問題,若簡單概括,即為“玉”“石”之辯,即第一話“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出現(xiàn)的神瑛侍者、補天頑石之區(qū)分。辭、此問題起源于《紅樓夢》抄本系統(tǒng)、刻本系統(tǒng)的異文,試舉刻本系統(tǒng)中程乙本,鈔本系統(tǒng)中甲戌本、庚辰本二本i中關于二者關系的文本為例:

誰知此石自經(jīng)鍛煉之后,靈性已通,自去自來,可大可小?!硪娨簧坏?,遠遠而來,……見著這塊鮮瑩明潔的石頭,且又縮成扇墜一般。甚屬可愛……那僧道:“此事說來好笑。只因當年這個石頭,媧皇未用,自己卻也落得逍遙自在,各處去游玩,……因留他在赤霞宮中,名他為赤霞宮神瑛侍者。”(程乙本)

誰知此石自經(jīng)鍛煉之后,靈性已通,……俄見一僧一道遠遠而來,……后便說到紅塵中榮華富貴。此石聽了,不覺打動凡心,也想要到人間去享一享這榮華富貴。但自恨粗蠢,不得己,便口吐人言,……那僧便念咒書符,大展幻術,將一塊大石登時變成一塊鮮瑩明潔的美玉,且又縮成扇墜大小的可佩可拿。……“趁此機會,就將此蠢物夾帶于中,使他去經(jīng)歷經(jīng)歷?!薄巧溃骸按耸抡f來好笑……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丈耒陶叻残呐紵?,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歷幻緣……”(甲戌本)

誰知此石自經(jīng)鍛煉之后,靈性已通……俄見一僧一道,遠遠而來……見著這塊鮮瑩明潔的石頭,且又縮成扇墜大小的可佩可拿……“趁此機會,就將此蠢物夾帶于中,使他去經(jīng)歷經(jīng)歷?!薄巧溃骸按耸抡f來好笑……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恰近日這神瑛侍者凡心偶熾,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歷幻緣……”(庚辰本)

比較上文所引三個版本,對二者的描寫輕則略有差別,重則截然不同。程乙本中,補天頑石在未遇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之前,便化身為神瑛侍者,與絳珠仙草結下“木石前盟”的緣分。隨后因一僧一道的言論對凡間心生向往,故而入世;而刻本中則是一僧一道攜著化成美玉的石頭,在神瑛侍者下凡之時,“趁此機會,就將此蠢物夾帶于中,使他去經(jīng)歷經(jīng)歷”。只是甲戌本中石頭思凡之心更為熾烈,并多了些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勸阻之語??偠灾篌w可以歸納為兩種觀點:

1.神瑛侍者與頑石為一體,即“玉”“石”同一;

2.神瑛侍者與頑石各為獨立個體,即“玉”“石”不同;

20世紀20年代以來,在以胡適為代表的新紅學的理論ii影響下,《紅樓夢》研究便是重鈔本而輕刻本,而根據(jù)大部分《紅樓夢》研究者的共識,脂鈔本最為真實,庚辰本又是其中最貼近作者本意的一個鈔本,即馮其庸先生所言“曹雪芹生前最后一個本子”iii。以此觀之,則最可信的應該是庚辰本中“玉”“石”不為一體的文本。長期以來,許多學者的分析都是以“玉”“石”為一的觀點進行論述,雖然論證詳細精密,但由于版本之誤,部分論點也隨之偏離正確的方向。筆者查閱參考了眾多相關論文,發(fā)現(xiàn)許多論點都建立在“玉”“石”為一論點的基礎上,而這以臺灣紅樓夢研究界最為普遍,如歐麗娟、白先勇等紅學界專家,都以刻本中頑石神瑛為一體作為其論點的基礎,此外多是同時考慮到續(xù)書40回,以程乙本120回《紅樓夢》為整體進行研究。雖然研究《紅樓夢》不能專以近世再發(fā)現(xiàn)的脂本系統(tǒng)為底本,應該同時顧及到在其問世以后風行全國幾百年的刻本系統(tǒng);然而二者研究的重點不能偏移。就文本本身情節(jié)與曹雪芹原意貼合程度來看,脂鈔本系統(tǒng)最合曹公原意,已是上世紀紅學界泰斗經(jīng)過詳細考證所得出的結論,故而研究情節(jié)和文本結構應偏重脂本,盡可能剝除續(xù)書40回和刻本中遭受妄改的前80回部分內(nèi)容的影響;而針對刻本系統(tǒng)的研究,則應該注重其在流傳過程中的更名現(xiàn)象(如《金玉緣》書名的出現(xiàn))等來探查讀者接受問題,以探求清代社會價值觀念的發(fā)展狀況等文本結構、情節(jié)以外的問題。然而,僅僅憑借版本來判斷未免失之武斷,不足以證明“玉”“石”不為一的觀點。筆者在本文中試圖于結合版本之基礎上,通過對《紅樓夢》文本的分析、結合學者對《紅樓夢》全書結構、敘述方法的探析,力求客觀論證“玉”“石”非一體,并反駁“玉”“石”一體的論點。

一.“玉”“石”為一的漏洞

從《紅樓夢》問世以來,直到脂本系統(tǒng)被再發(fā)現(xiàn)之前,程刻本系統(tǒng)流行于世。由于80回后的文稿遺失,萃文書屋程偉元、高鶚等人為了出版一部完整的《紅樓夢》,便自行續(xù)書付梓出版,即如今的程甲本、程乙本等刻本系統(tǒng)內(nèi)的《紅樓夢》本子。程刻本明顯將“神瑛侍者”轉世的賈寶玉同幻形入世的“通靈寶玉”相混淆。在程乙本《紅樓夢》第95回“因訛成實元妃薨逝,以假混真寶玉瘋顛”中,寶玉在賞玩海棠花之后,其佩戴的通靈寶玉不翼而飛,隨后不久,寶玉的神智也逐漸失常,“終日懶怠走動,說話也糊涂了?!眎v

同時,為了貼合后文續(xù)書的內(nèi)容,高鶚等人也對曹雪芹前80回原稿進行了“妄改”,出現(xiàn)了同脂本系統(tǒng)具有很大不同的神話敘事:補天頑石在太虛幻境成為神瑛侍者,在一僧一道的協(xié)助下下界轉世為賈寶玉。

程本系統(tǒng)看似達到了邏輯自洽,但是仍然具有諸多漏洞。首先是神瑛侍者和補天頑石兩者的所指為何的問題。古人對“瑛”解釋大體有二:一為“玉光也”(《說文·玉部》);二為“美石似玉,水精(“水精”意為水晶,即現(xiàn)在所謂石英)謂之玉瑛也”(《玉篇·玉部》)。玉在古代被認為具有某種神秘學的意義,而被廣泛用于祭祀天地等重大場合。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認為神瑛侍者是具有神性的,而補天頑石則僅僅是一塊被棄之不用的石頭。在第一回的神話敘事中,實際上存在著兩個神話體系:一是女媧煉石補天棄置的頑石在一僧一道的幫助下幻形入世;二是神瑛侍者下凡歷劫,勾動“一干風流冤家”同時下世,絳珠仙草下凡還淚。這兩個神話,就如今的脂本系統(tǒng)看來,是彼此獨立的兩個體系,僅僅只是由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二人勾連在一起而已。從文本看,頑石下凡,是因為向往世俗社會的聲色貨利,不顧看破紅塵、超脫俗世的“佛”“道”二者的勸誡而執(zhí)意下凡;而神瑛侍者下凡,雖只提及了“凡心偶熾”,并未明說原因,但從警幻仙子詢問絳珠仙草一事v看,神瑛侍者的下凡更多是為了報償絳珠仙草“木石前盟”的灌溉之恩。至于其它趁此機會紛紛轉世投胎的“風流冤家”,于此處論述無關,壓下不表。在這里,神瑛侍者代表了神性,而頑石代表了俗性。將兩者合而為一,那么便將神性和俗性雜糅至一處,打亂了原書的條理。按照原書之意,頑石神話,應當是“度脫模式”,即頑石在歷世的過程中逐漸看破俗世而明了一僧一道所謂“美中不足、好事多磨”的箴言,重回道家“逍遙”的狀態(tài)。其本身自成一體,若再糅合“木石前盟”的神話,有畫蛇添足之嫌。

此外,若是神瑛侍者和頑石真為一體,何必下凡歷劫時又刻意使賈寶玉銜玉而生,一個個體強拆為兩個個體?為何在下世之后反而要使得通靈寶玉被割裂出來?《紅樓夢》全書遵循著二元補襯的美學結構,任何“成雙”的形象必定是詳細考量,不會隨意而為。在《紅樓夢》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中,賈寶玉被賈雨村評價為“正邪兩賦之人”。賈寶玉一人而秉持正邪兩氣,成為賈雨村所言“置之于萬萬人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tài),又在萬萬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癡情種”vi之人。這“正邪兩氣”當是在賈寶玉一人之內(nèi),而不應該割裂開看。而賈寶玉和通靈寶玉的關系,即“玉”“石”之辯,并非正邪對立,而是神俗之辯。

二.“玉”“石”不同一的證據(jù)與論述

浦安迪在其著作《中國敘事學》中提到:

中國傳統(tǒng)陰陽互補的‘二元思維方式的原型,滲透到文學創(chuàng)作的原型中,很早就形成了源遠流長的‘對偶美學。中國文學最明顯的特色之一,是遲早總不免表現(xiàn)出對偶結構的趨勢;它不僅是閱讀和詮釋古典詩文的關鍵,更是作者架構作品的中心原則。vii

同時,劉勰在《文心雕龍·麗辭》內(nèi)亦提及:

造化附形,支體必雙,神理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辭,運裁百慮,高下相須,自然成對。viii

由上面舉出的部分論述可以得知,二元性一直是中國古代文學一個重要的特點。在紅樓夢里,這一結構首先則是被運用在了“玉”“石”關系上,這里的二元性是彼此獨立,由外在而對立的二元,而不是賈雨村“正邪兩賦”論中的內(nèi)在二元統(tǒng)一。如前面所說,“玉”“石”之辯其本質是“神”“俗”之辯,就下凡的目的而言,神瑛侍者為“神性”,補天頑石為“俗性”。這二者在人間則為賈寶玉和通靈寶玉。賈寶玉對于自己出生時銜下的這塊寶玉,總體態(tài)度是抱持較大的敵意,其集中表現(xiàn)在《紅樓夢》第三回和第二十九回賈寶玉氣急摔玉的情節(jié)上。這樣的敵意,是二者在不同角度上的對立所導致。

其一,也是最大的對立,即前文的“神”“俗”對立。賈寶玉為人處世,厭惡仕途經(jīng)濟,而好讀詩詞歌賦,尤其是晚唐宋初以降文辭典雅、靡麗婉約一類的作品;此外還好讀佛道一類封建社會晚期儒家士大夫以“雜書”目之的與科舉入仕無關的書籍。這種閱讀偏好是賈寶玉前世神瑛侍者所具有的神性的潛意識表現(xiàn)。而通靈寶玉,其外表所鐫刻的吉祥文字,代表著世俗社會對人生美滿的祈禱,在賈府乃至于賈府以外,都被視作一種“稀世奇珍”,從賈母王夫人等再到丫鬟婆子,甚至襲人母兄等賈府以外的人無不稀罕好奇,將通靈寶玉看作是“升官發(fā)財”“大富大貴”的吉兆,這便是“俗”的表征,同時也暗合補天頑石對人間繁華富貴的戀慕。而這種俗性,是賈寶玉無法容忍的,他也因此在深層意識里始終保留著這一敵意,在情節(jié)發(fā)展過程中,當寶玉情緒失控時,這種敵意就會突破潛意識的壓制,而使得寶玉做出摔玉的行為。

其二,是由“神”“俗”對立具體化而衍生出的“木石前盟”“金玉良緣”的對立?!都t樓夢》全書體現(xiàn)著深厚的宿命論思想,此為中國古代循環(huán)美學的一大表現(xiàn)?!澳臼懊恕焙汀敖鹩窳季墶睆牟煌慕嵌葹樽x者展示出《紅樓夢》的宿命論結構。于“木石前盟”,是寶黛前世神瑛侍者和絳珠仙草的灌溉之恩,是前生今世的宿命,所謂“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ix;而“金玉良緣”,則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婚姻觀的體現(xiàn),即唐傳奇里所提及的“乃至陰鷙之定,不可變也”的姻緣命定觀。x而這兩者其一所指“愛情”,其一所指“婚姻”,同樣彼此獨立形成二元對立。這一層面上的二元對立較為復雜:在文本本身的角度上,寶黛愛情(木石)是前世所致,沒有世俗的牽絆,因第一回的神話敘事而代表了神性;二寶姻緣(金玉)則是世俗社會以人力帶來的結果,代表了“俗性”。然而,從另一個角度——即《紅樓夢》對才子佳人小說的悖逆角度——來看,這兩者所指卻截然相反。寶黛二人的愛情,類似于傳統(tǒng)才子佳人的感情模式(雖然他們愛情的發(fā)展和才子佳人小說的模式已經(jīng)有很大不同),他們試圖以家庭的認同來實際掌握婚姻的自主。然而,“金玉良緣”則是用姻緣天定的觀念來打破這一努力,二寶的結合是必然趨勢,而寶黛的愛情只能以失敗告終。在這一現(xiàn)實意義上,木石前盟象征的愛情則成為“俗性”,而金玉良緣象征的婚姻反倒成為“神性”了。當然,這是曹雪芹所處封建時代婚姻思想的影響以及曹雪芹本人有意悖逆?zhèn)鹘y(tǒng)才子佳人小說模式的意圖所導致的偏差。如薛姨媽在寬慰黛玉時的一番話:

自古道:‘千里姻緣一線牽。管姻緣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預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紅絲把這兩個人的腳絆住,憑你兩家隔著海,隔著國,有世仇的,也終久有機會作了夫婦。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憑父母本人都愿意了,或是年年在一處的,以為是定了的親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的,再不能到一處。xi

其三,在敘事視角上,也可推斷“玉”“石”彼此的獨立?!都t樓夢》的敘述視角,是雙層嵌套式的。外層是中國古代白話小說一脈相承的說書人視角,而里層則是以說書人轉述補天頑石“復還本質”后所刻在身上的“故事”。實際上說書人視角只是曹雪芹尊重文學傳統(tǒng)而使用,除前幾回說書人偶爾顯現(xiàn)出來和每回頭尾的說書人套話外,基本沒有其他的體現(xiàn)。而真正使用的敘述視角,當是補天頑石的視角。按照福斯特在《小說面面觀》中所言,是一種全知全能的內(nèi)部視角。xii補天頑石所幻化的通靈寶玉在《紅樓夢》故事內(nèi)部充當著旁觀者的角色,因此它的敘述總體上相對全面。賈寶玉是全書主人公,但《紅樓夢》的情節(jié)并未始終跟隨他而發(fā)展,如果以每回為單位,全書完全以賈寶玉行蹤為線索的情節(jié)展開并不算太多,不過諸多主要線索的一支而已。這樣看來,通靈寶玉雖為敘述者,但并非主人公;而賈寶玉雖為主人公,卻并非敘述者。在敘事結構的意義上,二者也是割裂的,彼此獨立的。

綜合以上的論述內(nèi)容,我們可以得到這幾點結論:

1.“玉”“石”為一的論點本于刻本系統(tǒng),是受程偉元、高鶚等人改寫之后的影響導致的。如果將脂本、刻本系統(tǒng)相關具體文本(尤其是第一回)兩相比較,那么這一論點的問題就清晰的暴露出來。

2.“玉”“石”問題所在的神話敘事中,存在兩個互相獨立的神話系統(tǒng)(木石前盟和頑石入世),兩個系統(tǒng)僅僅被一僧一道的行蹤所連接。“玉”“石”為一的論點將二者雜糅在一起,使得“正邪兩賦”的主體混亂,破壞了《紅樓夢》的二元結構。

3.“玉”“石”的彼此獨立是中國古代“對偶美學”的表現(xiàn)之一,二者互相對立。最大的對立來自于神性和俗性的對抗,而這一對抗往下繼續(xù)衍生,延伸出了“金玉良緣”“木石前盟”的二元對立,在文本意義和結構模式這兩種意義上,二者所指的神俗對立是交叉相反的。

4.在敘述視角上,通靈寶玉為敘述者但非主人公;賈寶玉為主人公但非敘述者。二者割裂。

梳理出以上結論,其目的在于從文本的角度,對版本差異所表現(xiàn)出的證據(jù)加以補充,以避免孤證不立的嫌疑。確定“玉”“石”彼此獨立的觀點,對于更好理解曹雪芹寫作本意以及《紅樓夢》全書結構有著較大意義。首先,在全書的結構上,“玉”“石”的彼此獨立,正好符合《紅樓夢》全書的二元性結構,符合中國傳統(tǒng)陰陽式的對偶審美。賈寶玉的神性與通靈寶玉的俗性互相矛盾沖突,以達到其后賈寶玉的最終“懸崖撒手”、通靈寶玉“劫終復還本質”的情節(jié)發(fā)展;其次,在文本意義的解讀上,筆者認為“玉”“石”的獨立,可以幫助讀者更好的認清《紅樓夢》寫作的真正意圖在于“懺悔”,而非現(xiàn)代以來詮釋的“反封建禮教”。第一回的回前批“作者自云”一節(jié),實已明確表明其懺悔意識。作者隱藏在這個看似不偏不倚的敘述者補天石之后,實際上對于寶玉的富貴生活時有批判之舉。至于寶黛的愛情,作者為了批駁才子佳人小說的模式,對戀愛自由和婚姻自由實際上也是加以排斥的。并非作者想要重點突出的情節(jié)。如果讀者將“玉”“石”合而為一的看待,則很容易理解為作者更重視“木石前盟”的發(fā)展,將閱讀的重心移至寶黛愛情上,而忽略了真正的懺悔主題。

參考文獻

1.孫遜主編.紅樓夢鑒賞辭典[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5.

2.周汝昌主編.紅樓夢辭典[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

3.胡適.紅樓夢考證[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5.01.

4.馮其庸.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會校[M],北京:中華書局,2008.04.

5.曹雪芹著;程偉元,高鶚整理;啟功注評.紅樓夢 程乙本校注版[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6.曹雪芹著.脂硯齋批評本 紅樓夢 [M].長沙:岳麓書社.2006.

7.(美)浦安迪著.中國敘事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8.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 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9.(英)愛·摩·佛斯特著.小說面面觀[M].廣州:花城出版社.1981.

10.歐麗娟著.紅樓夢人物立體論[M].里仁書局.2006.

11.歐麗娟.論《紅樓夢》中的隱讖系譜與主要表述策略[J].淡江中文學報;23期(2010/12/01),P55-97.

注 釋

i.在《紅樓夢》程本流行之前,甚至于曹雪芹在世時,便有鈔本流傳于世。曹雪芹死后大約28年,才有共120回的程本《紅樓夢》問世,此后刻本系統(tǒng)成為近二百年來最為流行的版本。兩個系統(tǒng)內(nèi)部皆有眾多互有特點的版本,這里所舉出的三個版本,其中脂本系統(tǒng)甲戌本是周汝昌先生所言“底本的底本”,其年代當屬現(xiàn)存最早;庚辰本在被發(fā)現(xiàn)后不斷經(jīng)過前人的校訂和比較,整理工作在脂本系統(tǒng)中可算是最為完備;而刻本系統(tǒng)中的程乙本,作為日后傳布范圍最廣、影響最為廣泛的版本,也具有極大的代表性。故而《紅樓夢》版本雖然繁雜,此處之舉出三種最具代表性的版本以作為例證。關于《紅樓夢》各版本的具體介紹,可參考:孫遜主編.紅樓夢鑒賞辭典[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5.以及周汝昌主編.紅樓夢辭典[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

ii.胡適.紅樓夢考證[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5.01,64頁.

iii.馮其庸.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會校[M],北京:中華書局,2008.04,序言第4頁.

iv.曹雪芹著;程偉元,高鶚整理;啟功注評.紅樓夢 下 程乙本校注版[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1441頁.

v.曹雪芹著.脂硯齋批評本 紅樓夢 上[M].長沙:岳麓書社.2006,6頁.

vi.雪芹著.脂硯齋批評本 紅樓夢 上[M].長沙:岳麓書社.2006,20頁.

vii.(美)浦安迪著.中國敘事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58-59頁.

viii.劉勰著.文心雕龍[M].北京:中華書局,1985,236頁.

ix.曹雪芹著.脂硯齋批評本 紅樓夢 上[M].長沙:岳麓書社.2006,55頁.

x.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 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451-453頁.

xi.曹雪芹著.脂硯齋批評本 紅樓夢 上[M].長沙:岳麓書社.2006,546頁.

xii.(英)愛·摩·佛斯特著.小說面面觀[M].廣州:花城出版社.1981.

(作者單位:西南大學文學院)

猜你喜歡
版本紅樓夢
《紅樓夢》處處都是慈悲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3:18
論《紅樓夢》中的賭博之風
紅樓夢學刊(2020年4期)2020-11-20 05:52:38
從《紅樓夢》看養(yǎng)生
海峽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2
話中話:《紅樓夢》直接引語中的元話語分析
《〈紅樓夢〉寫作之美》序
紅樓夢學刊(2020年3期)2020-02-06 06:16:54
別樣解讀《紅樓夢》
海峽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10
淺談《紅樓夢》的版本
人間(2016年31期)2016-12-17 18:33:29
《全宋文》所收陳師道《答張文潛書》??笔斑z
古籍版本鑒定
《李賀歌詩編》密韻樓叢書本提要
横山县| 溆浦县| 潮安县| 施秉县| 如皋市| 涿州市| 双鸭山市| 滨州市| 黄骅市| 柳江县| 巢湖市| 子长县| 阿尔山市| 安义县| 临武县| 安龙县| 炎陵县| 蕲春县| 泗洪县| 汪清县| 浦城县| 诏安县| 东乌珠穆沁旗| 古蔺县| 青州市| 文水县| 都兰县| 织金县| 潜江市| 报价| 柞水县| 嵊泗县| 汾阳市| 阳谷县| 静宁县| 来安县| 定日县| 黔南| 阜平县| 合阳县| 四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