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閃閃
(郟縣中醫(yī)院 藥劑科,河南 平頂山 467100)
注射用燈盞花素為中藥注射劑,主要成分為野黃苓苷,可減弱血管阻力,增加腦血流灌注量,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血小板凝集,在心腦血管疾病治療中具有良好作用[1],且近年來相關研究證實,注射用燈盞花素亦可用于肝損傷、糖尿病腎病、骨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的輔助治療[2]。但中藥注射劑易與溶媒產(chǎn)生配伍禁忌,選擇合適溶媒配伍可保證用藥安全,隨注射用燈盞花素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其輸液不穩(wěn)定、藥品不良反應的相關報道也逐漸增多[3]。目前臨床對注射用燈盞花素所選溶媒存在多樣性,本研究分析50 mg劑量下該藥物與不同溶媒配伍后的穩(wěn)定性,以期為臨床提供有效參考。
1.1 實驗儀器(1)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型號:1260型);(2)pH計(德國梅特勒托利多,型號:ELTA32);(3)電子天平(賽多利斯,型號:CPA225D);(4)紫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型號:UV2450);(5)不溶解性微粒分析儀(天河醫(yī)療儀器,型號:GWF-8JD)。
1.2 藥品與試劑注射用燈盞花素(湖南恒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43021046);9 g·L-1氯化鈉注射液、50 g·L-1葡萄糖注射液、100 g·L-1葡萄糖注射液、50 g·L-1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均由四川科倫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野黃芩苷對照品由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提供;水為純化水;甲醇為色譜純(美國Fisher公司)。
2.1 溶液配置方法
2.1.1配伍溶液 確認藥品包裝、性狀、有效期符合標準后,使用一次性無菌注射器抽取滅菌注射用水注入50 mg注射用燈盞花素中搖勻,待藥物完全溶解后分別加至250 mL 9 g·L-1氯化鈉注射液、50 g·L-1葡萄糖注射液、100 g·L-1葡萄糖注射液、50 g·L-1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中,混合均勻,室溫避光密封保存,待用。
2.1.2對照品溶液 野黃芩苷對照品真空干燥24 h后,取適量精密稱定,置于1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超聲處理30 min,制成每1 mL含野黃芩苷0.2 mg的溶液,混合均勻,室溫避光密封保存,待用。溶液配制操作均嚴格遵守臨床用藥配制原則在100級層流潔凈工作臺上規(guī)范進行。
2.2 觀察指標分別于0、2、4、6、8 h取樣,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4]中方法評估各配伍溶液穩(wěn)定性,包括外觀、pH值、不溶性微粒、有效成分(野黃芩苷)、雜質變化情況,各溶液樣本均連續(xù)檢測3次,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1)外觀。于白色、黑色背景下肉眼觀察各配伍溶液標本顏色、澄清度等外觀性狀變化。(2)pH值。采用pH計平行測定各溶液標本pH值,各時間點數(shù)據(jù)相對標準偏差<5.0%即未出現(xiàn)明顯變化。(3)不溶性微粒。將溶液標本置于燒杯中,采用不溶解性微粒分析儀測定不溶性微粒數(shù)量。每1 mL中含≥10 μm的微粒數(shù)不得超過25粒,含≥25 μm的微粒數(shù)不得超過3粒。(4)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方法的建立。①色譜條件:Ultimate XB-C 18色譜柱(250.0 mm×4.6 mm,5 μm),流動相為甲醇-質量分數(shù)為0.1%磷酸溶液(體積比為40∶60),流速為1.0 mL·min-1,柱溫為30 ℃,進樣量為5 μL,檢測波長為335 nm,理論板數(shù)按野黃芩苷峰計算應≥5 000。②線性關系:取對照品溶液,至進樣器小瓶自動進樣檢測,以進樣量(x,μg)為橫坐標,峰面積(y)為縱坐標,進行線性回歸,根據(jù)所得線性回歸方程,計算得出所測成分。(5)野黃芩苷。精密吸取溶液標本自動進樣,測定其峰面積,計算野黃芩苷,以 0 h為100%,計算各時間點相對百分。(6)雜質。精密吸取溶液標本自動進樣,按面積歸一化法計算,各雜質峰面積之和需≤總峰面積2%。
3.1 外觀變化觀察結果顯示,僅100 g·L-1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溶液標本于放置8 h時出現(xiàn)輕微渾濁,其他各時間點各溶液標本均呈現(xiàn)出淡黃色、澄明狀態(tài),顏色無明顯變化,未見沉淀、氣泡生成。
3.2 pH值各溶液標本8 h內pH值在正常范圍內有輕微變化,變化幅度不明顯,pH值穩(wěn)定,且均在靜脈輸液允許范圍內。見表1。
表1 溶液標本pH值變化
3.3 不溶性微粒100 g·L-1葡萄糖注射液、50 g·L-1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配伍溶液標本放置8 h時,含≥10 μm的微粒數(shù)超過每毫升25粒,其他各時間點各溶液標本微粒數(shù)均符合規(guī)定。見表2。
表2 不溶性微粒變化(粒·mL-1)
3.4 野黃芩苷各溶液標本8 h內野黃芩苷在正常范圍內有輕微變化,變化幅度不明顯,穩(wěn)定。見表3。
表3 溶液標本8 h內野黃芩苷變化
3.5 雜質各溶液標本8 h內總雜質未見明顯變化,且均在靜脈輸液允許范圍內。見表4。
表4 溶液標本8 h內總雜質變化
與片劑、膠囊等燈盞花素其他劑型比較,注射用燈盞花素具有藥效迅速、可滿足急、重癥患者需求的特點,臨床應用較為廣泛,但易因配伍不當、配伍溶液放置時間過長影響治療效果及安全性[5]。
相關藥理研究表明,野黃芩苷是注射用燈盞花素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屬于黃酮苷類化合物,療效確切[6],故本研究將其作為目標有效成分,選擇甲醇進行溶解實施測定。結果顯示,各溶液標本8 h內野黃芩苷在正常范圍內有輕微變化,變化幅度不明顯,性質穩(wěn)定,均符合供注射用≥98.0%的要求。此外,外觀、pH值、不溶性微粒、雜質變化等亦是反映配伍溶液穩(wěn)定性的重要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注射用燈盞花素與9 g·L-1氯化鈉注射液、50 g·L-1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8 h內各穩(wěn)定性指標均無明顯變化,與100 g·L-1葡萄糖注射液、50 g·L-1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配伍后6 h內各穩(wěn)定性指標均無明顯變化,但8 h時100 g·L-1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溶液標本出現(xiàn)輕微渾濁,與50 g·L-1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配伍溶液標本含≥10 μm的微粒數(shù)均超過每毫升25粒。野黃芩苷中含有酚羥基,顯酸性[7],注射用燈盞花素說明書中指出其與PH<4.2的酸性溶媒配伍時易使藥物析出,而氯化鈉注射液的pH值范圍為4.5~7.0,葡萄糖注射液pH值范圍為3.2~6.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pH值范圍為3.5~5.5[8],雖然說明書中注射用燈盞花素溶媒包括葡萄糖注射液,但其pH值難以保證均在4.2及以上,仍存在藥物析出、渾濁等潛在性安全隱患,因此建議臨床最好選擇9 g·L-1氯化鈉注射液配伍使用,并盡量在8 h內輸注完畢,不建議與100 g·L-1葡萄糖注射液、50 g·L-1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配伍使用,同時盡量避免與50 g·L-1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綜上可知,9 g·L-1氯化鈉注射液是注射用燈盞花素最佳配伍溶媒,為避免降效、藥液變質,臨床還應注意該藥與其他藥物混合使用時應先用注射用水、9 g·L-1氯化鈉注射液溶解后再與其他藥物混合,發(fā)現(xiàn)渾濁、藥物析出時立即停用,且不得與pH值<4.2的藥物聯(lián)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