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麗萍 蔣麗琴 陳家華 劉洪軍 陳麗娟
摘要:目的:探討立位血漿醛固酮/腎素濃度比值(aldosterone-renin ratio,ARR) 在內分泌性高血壓的高危人群中初篩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primary aldoteronism,PA) 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將2020年6月~2021年5月在豐都縣人民醫(yī)院門診就診的內分泌性高血壓的高危人群中選擇符合納入標準的120例高血壓患者,分別測定ARR、電解質、血糖、血脂、血肌酐、尿常規(guī)、心電圖,對ARR > 3.7(ng/dl) /(mU/L) 的患者轉上級醫(yī)院進一步行PA確診。隨訪患者到上級醫(yī)院最后診斷情況分為PA組和原發(fā)性高血壓(essential hypertension,EH) 組,對兩組一般資料及生化指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觀察內分泌性高血壓的高危人群中PA的發(fā)生率及比較兩組生化指標的差異情況。結果:門診就診的內分泌性高血壓的高危人群中PA患者占9 %。PA組收縮壓、舒張壓、脈壓、ARR與EH組相比均高于EH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可在門診內分泌性高血壓的高危人群中采用立位ARR作為一項便捷的篩查PA的可靠指標,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血漿醛固酮/腎素濃度比值;內分泌性高血壓
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PA) 是常見的內分泌性高血壓,占高血壓人群的5 %~10 %[1]。其病理生理機制是腎上腺皮質球狀帶腺瘤或增生性病變導致醛固酮自主分泌,出現以血漿醛固酮升高和腎素降低為主要特征。PA的診斷流程包括:篩查、確診、分型[2]。大量的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被淹沒在高血壓患者中未被診斷,存在高患病率、低發(fā)現率、高心血管風險特點,主要原因是對其認識和重視不夠、血漿醛固酮/腎素比值(ARR) 未廣泛開展、各個實驗室測定ARR診斷切點標準不一、后續(xù)的確診分型流程復雜及耗費大,而測定立位2 h ARR可篩選出95 %以上的PA患者[3]。因此,在高血壓患者中積極行ARR篩查非常必要?,F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20年6月~2021年5月在豐都縣人民醫(yī)院內科系統(tǒng)門診就診的內分泌高血壓高?;颊?20名,其中男性58例,女性62例,年齡29~71歲,平均年齡46.2歲。納入標準:(1) 血壓持續(xù)升高[血壓≥150 mmHg(收縮壓) 和/或100 mmHg(舒張壓) ]的患者;(2) 對三種常規(guī)抗高血壓藥物包括利尿劑治療效果不佳的高血壓(BP> 140/90 mmHg) 患者;(3) 使用四種或更多種抗高血壓藥物進行控制的高血壓患者;(4) 高血壓合并自發(fā)或利尿誘導的低鉀血癥;(5) 高血壓合并腎上腺意外瘤;(6)高血壓合并OSA;(7) 高血壓合并有的早發(fā)( < 40歲) 高血壓或腦血管意外家族史;(8) PA患者的高血壓一級親屬。排除標準:(1) 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2) 不配合完善相關檢查者;(3) 合并惡性腫瘤患者。本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審查委員會批準和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
1.2 方法
患者檢查前3 d進普鈉飲食(若患者正在服用降壓藥,利尿劑至少停用4周,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可樂定等至少停用2周,選擇特拉唑嗪、維拉帕米緩釋劑控制血壓) ,臥床過夜(入睡不要晚于午夜) ,次晨空腹讓患者直立(即可以是坐著、站立或行走) 2 h后,坐位采集血液,分別送檢醛固酮、腎素濃度、電解質、空腹血糖、血脂、血肌酐、尿常規(guī),同時測定患者身高、體質量,據血肌酐結果計算內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 。采用邁瑞公司生產的CL6000i化學發(fā)光分析儀測定血漿醛固酮、腎素濃度,計算ARR值。對ARR > 3.7(ng/dl) /(mU/L) 的患者予轉上級醫(yī)院進一步行PA確診及分型,電話隨訪就診結果。共入組120例患者,ARR > 3.7(ng/dl) /(mU/L) 共24例(到上級醫(yī)院確診為PA共19例,隨訪丟失3例,2例診斷為EH) ,ARR≤3.7(ng/dl) /(mU/L) 共96例。對上級醫(yī)院確診為PA的19患者納入PA組,ARR≤3.7(ng/dl) /(mU/L) 的且排除了其他繼發(fā)性高血壓的患者96例納入EH組。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9.0軟件對臨床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用(%) 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 表示,行t檢驗,P < 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與生化指標比較
PA組與EH組相比,PA組收縮壓、舒張壓、脈壓差較EH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兩組年齡、性別、空腹血糖(FPG) 、甘油三酯(TG) 、總膽固醇(TCH) 、低密度脂蛋白(LDL) 、血鉀、內生肌酐清除率估算值Ccr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見表1。
2.2 兩組醛固酮、腎素濃度、ARR比較
PA組與EH組相比,PA組醛固酮、ARR較EH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腎素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