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
說起順路搭便車,大家肯定不陌生,上下班、逛街、旅行……生活中,誰還沒搭過便車呢!
可是,一旦搭便車的過程中,發(fā)生了交通事故,造成了人員傷亡,這責任應該怎么劃分呢?好心搭載他人的司機要不要承擔賠償責任呢?
【案例一】張某駕車下班,邀請王某搭便車,王某欣然接受。張某行使途中未注意避讓正在直行的余某,導致兩車相撞損壞并致王某嚴重受傷。交通隊認定張某承擔事故全部責任,余某無責任。王某將張某訴至法院,要求其賠償自己的全部損失。最終法院判決王某的損失由其自行承擔20%,張某承擔80%。
【案例二】陳某和魯某是同學。陳某免費搭載魯某自駕游。路上,陳某駕車撞到旅游區(qū)距離標志桿上,造成二人受傷,車輛損壞。事故發(fā)生后,魯某被送至醫(yī)院救治,共花費醫(yī)療費用20余萬元。法院判決魯某的損失由其自行承擔20%,陳某承擔80%。
【案例三】余某駕駛電動三輪載貨摩托車好意搭載陳某,車輛行駛過程中與林某駕駛的電動三輪車發(fā)生碰撞,陳某與林某在交通事故中受傷。陳某將余某和林某訴至法院。法院認為,原告乘坐不能載人的貨箱出行也存在過錯,且被告系好意搭載。法院判決余某承擔35%的賠償責任,林某承擔45%的賠償責任,陳某自行承擔20%的費用。
【法律提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217條規(guī)定:非營運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無償搭乘人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應當減輕其賠償責任,但是機動車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
【法官解析】
“好意同乘”也稱搭便車,是指駕駛人出于好意,無償地邀請或允許他人搭乘自己車輛的非運營行為。生活中的“好意同乘”無處不在,比如順路捎帶朋友、同事,應陌生人請求搭載陌生人等?!昂靡馔恕弊鳛橐环N善意施惠、助人為樂的行為,屬于互幫互助的傳統(tǒng)美德范疇,發(fā)生交通事故后讓駕駛人承擔全部責任,不利于傳統(tǒng)美德的弘揚。
在《民法典》制定前,尚無關于“好意同乘”的明確法律規(guī)范。根據相關審理指導意見的精神,“好意同乘”造成乘客損害,駕駛人有過錯的應承擔賠償責任,但可以適當減輕其責任,乘客有過錯的,應當減輕駕駛人的責任。
《民法典》明確了“好意同乘”的法律規(guī)則,規(guī)定“非營運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無償搭乘人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應當減輕其賠償責任,但是機動車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p>
“好意同乘”是車輛駕駛人“無償”的施惠行為,不向同乘者收取任何費用。如果乘車人向駕駛人支付報酬,應該認為是雙方的一種“有償”合同關系。何謂“有償”,何謂“無償”,必須看車輛駕駛人是否以營利為目的。對于某些人出于朋友關系而為的請客吃飯,或者自愿承擔部分路費油費,雖然同乘者也支付了一定的費用,仍應認為屬于“好意同乘”的范疇。
“好意同乘”中乘車人與車輛駕駛人應出于不同的目的。車輛駕駛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而行使,同乘者出于某種便利搭乘駕駛人的車輛。駕駛人與同乘者的目的可以相似,但不必一致。這也是“好意同乘”區(qū)別于“專程運送”之所在。機動車基于經營目的而提供無償搭車的,如酒店、超市促進經營提供免費班車,不屬于“好意同乘”。同理對于出租車、滴滴快車等從事運營的機動車,即使乘客無償搭乘也不適用該條規(guī)定以減輕其責任。
同時,“好意同乘”必須經好意駕駛人同意。只有經過車輛駕駛人邀請或允許的同乘才能構成“好意同乘”,未經同意而搭乘不構成“好意同乘”。車輛駕駛人一經同意捎帶同乘者,即負有將同乘者安全送達目的地的義務,如果途中因為車輛駕駛人的過錯造成同乘者損失,駕駛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如果駕駛人不知道搭乘人搭車,或者明確拒絕搭車人請求的,對于發(fā)生的機動車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害,不適用“好意同乘”的規(guī)則。
“好意同乘”雖然值得提倡和鼓勵,但無論是開車人還是乘車人,都應提高自己的交通安全意識。作為開車人,應在駕駛中盡到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義務;作為乘車人,應當確認駕駛人的駕駛情況是否安全可靠再進行搭乘。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乘車時系好安全帶,下車時注意過往行人和車輛,文明駕駛,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