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鑫,蔡大靜,楊 濤,陳 強
(貴州航天林泉電機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0)
燃氣閥是火箭固體姿控系統(tǒng)的關鍵組成部分,用于控制高溫高壓燃氣的流量和通斷,高溫燃氣閥閥體一般由高溫合金材料通過機械加工或3D打印加工而成。燃氣閥工作工況惡劣,其中閥體需要能夠承受高溫(1000 ℃以上)高壓(10 MPa以上)燃氣沖刷和產(chǎn)生的應力,并確保結構強度安全可靠。閥體設計時需要了解閥體工作時溫度分布情況,閥體的熱量來源于閥體內部流過的高溫燃氣,熱量由燃氣傳遞給閥體內壁包括對流傳熱和熱輻射過程,然后熱量由閥體內壁傳向外表面為熱傳導過程。由于閥體內壁屬于強制對流,壁面?zhèn)鳠嵯禂?shù)變化范圍較大(為500~35000 W/(m2·K))[1],因此需要對壁面?zhèn)鳠嵯禂?shù)進行研究,壁面?zhèn)鳠嵯禂?shù)是表征傳熱過程強烈程度的標尺,傳熱過程越強烈,傳熱系數(shù)越大,反之則越小。閥體壁面?zhèn)鳠嵯禂?shù)與燃氣的溫度、壓強、流速、流量、流動狀態(tài)等因素有密切關系。獲得傳熱系數(shù)的方法大致分為五種:分析法、實驗法、比擬法、數(shù)值法、仿真法。分析法和比擬法一般無法獲得較為準確的傳熱系數(shù),數(shù)值法計算傳熱系數(shù)較為復雜,因此以下采用實驗與仿真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閥體壁面復合傳熱系數(shù)研究。
該閥體為一體化閥體,采用3D打印技術完成加工,結構模型如圖1所示。所用材料為鎳基高溫合金GH3536。
圖1 閥體結構模型
該閥體作為燃氣閥的組成部分,入口與燃氣發(fā)生器連接,出口與噴管連接,閥體兩端連電磁鐵。在燃氣閥工作時,高溫(1050 ℃±50 ℃)高壓(4~11 MPa)燃氣由入口進入閥體內部,從兩個出口流出。
在進行熱試車試驗時,通過熱電偶檢測了閥體表面13個點位(T01~T03)溫度隨時間變化情況,其中(T02/T03)、(T04/T05)、(T06/T07)、(T08/T09)、(T10/T11)、(T12/T13)為對稱點,點位布置如圖1,溫度變化檢測結果如圖2。燃氣流量0.33~0.66 kg/s,燃氣壓強4~11 MPa,燃氣溫度1050 ℃±50 ℃,環(huán)境溫度18 ℃,高溫燃氣持續(xù)時間80 s。
圖2 溫度變化實驗檢測結果
根據(jù)實驗測試結果,閥體入口表面(T01)溫度升高最快,在34 s時達到1040 ℃左右,溫度上升速度依次是閥體入口(T01)、閥體中部(T02、T03)、出口管根部(T06、T07)、閥體兩端和閥體出口(T04、T05、T08、T09)、支撐桿中部(T12、T13)、安裝座(T10、T11),對稱點溫度變化情況相似。
實驗進行到80 s時,閥體入口、閥體中部、出口管根部的最高溫度均達到了1050 ℃,閥體兩端和閥體出口溫度均達到了900 ℃,支撐桿中部最高溫度達到了375 ℃,安裝座表面溫度達到了75 ℃。
將閥體模型導入ANSYS軟件中,利用Fluent模塊進行流體仿真,利用Transient Thermal模塊進行瞬態(tài)熱力學仿真,王澤等在研究減速器穩(wěn)態(tài)溫度場時運用了ANSYS軟件[2]。閥體材料設定為高溫合金,導熱系數(shù)如圖3所示,比熱容如圖4所示,表面自然對流傳熱系數(shù)設定為10 W/(m2·K)。
圖4 高溫合金比熱容變化
壁面?zhèn)鳠嵯禂?shù)關系式h=f(u,l,ρ,η,λ,cp),壁面?zhèn)鳠嵯禂?shù)與流體速度、壁面結構、流體密度、動力粘度、導熱系數(shù)、比定壓熱容等因素有關[3]。因此首先對閥體內壁燃氣進行流體仿真,獲得閥體內燃氣速度跡線圖(圖5)和絕對壓力分布圖(圖6)。
通過圖5可以看出,閥體內部燃氣流速較快,最大流速達到262 m/s,閥體入口和中部流速較快,閥體兩端流速較慢,最大流速在出口位置。
圖5 閥體內燃氣速度跡線圖
通過圖6可以看出,閥體內部的絕對壓強由入口到出口逐漸降低,入口段的絕對壓強最大,其次是閥體中部的絕對壓強,然后是閥體兩端和出口管中的絕對壓強。
圖6 絕對壓強分布圖
因此,在進行閥體熱仿真設置內壁換熱系數(shù)時應根據(jù)流體仿真結果對不同區(qū)域的壁面復合傳熱系數(shù)進行相應的參數(shù)設置。設置原則為綜合考慮燃氣流速、壓強、流道內徑等因素變化情況,復合傳熱系數(shù)總體變化趨勢為逐漸減小。
根據(jù)閥體內部燃氣流速、絕對壓強等因素的變化,將閥體內壁面分為入口段、閥體中段、閥體兩端、出口管路,如圖7所示。
圖7 閥體內壁復合傳熱系數(shù)分區(qū)設置示意圖
首先設置初始壁面復合傳熱系數(shù),從入口內壁到出口管內壁逐漸減小,分別為4000 W/(m2·K)、3000 W/(m2·K)、2000 W/(m2·K)、1000 W/(m2·K)。將環(huán)境(燃氣)溫度設定為1050 ℃,設定仿真結束時間為80 s,進行瞬態(tài)熱仿真。初始溫度仿真結果如圖8所示,各監(jiān)測點溫度變化與實驗測定結果變化規(guī)律相同,各點溫度逐漸升高,在實驗進行至80 s時達到最高,但是匹配度不高,說明溫升速率不正確,因此需要進行溫度匹配熱仿真。
圖8 初始熱仿真結果
進行溫度匹配仿真,首先需要根據(jù)仿真結果與實驗測定結果進行比對,若仿真溫升速率高于實驗測定結果,則需要減小相應部位壁面的復合傳熱系數(shù),若仿真溫升速度低于實驗測定結果,則需要增大相應部位壁面的復合傳熱系數(shù)。使得仿真結果與實驗結果匹配良好,則可獲得較為準確的壁面?zhèn)鳠嵯禂?shù)。如圖9所示,是通過匹配仿真后,各部位表面溫度變化仿真結果與實驗測定結果的匹配圖(由于對稱點溫度變化基本相同,為便于觀察,取對稱點中的一個進行對比,點位號后帶字母F為仿真組,不帶F的為實驗組)。
圖9 閥體表面溫度變化仿真結果與實驗測定結果的匹配圖
由圖9可以看出,溫度仿真數(shù)據(jù)與實驗測定數(shù)據(jù)匹配良好,說明相應的閥體復合傳熱系數(shù)值接近真實值。通過匹配仿真獲得的各部位壁面復合傳熱系數(shù)見表1。
表1 通過匹配仿真獲得的各部位壁面復合傳熱系數(shù)
利用仿真獲得的壁面復合傳熱系數(shù),進行溫度計算驗證。
首先將閥體模型進行簡化,計算入口、閥體中部、閥體兩端、出口管路四處外表面溫度。
通過牛頓加熱公式(1),可計算閥體內壁熱流量。
Φ=AhΔtm
(1)
式中:Φ—熱流量,W;A—壁面面積,m2;h—壁面復合傳熱系數(shù),W/(m2·K);Δtm—換熱面A上流體與固體表面平均溫差,℃。
通過公式(1),計算出各閥體內部各部位的熱流量,然后通過穩(wěn)態(tài)傳熱方程(2),計算出表面溫度。
(2)
式中:to—表面溫度,℃;t∞—內壁溫度,℃;δ—壁厚,m;λ—閥體導熱系數(shù),W/(m·K)。
聯(lián)立公式(1)、(2)可得到表面溫度計算公式(3),即溫度由燃氣經(jīng)閥壁傳至壁面的溫度公式。
(3)
將閥體上四部分簡化成如下四部分圓柱體,如圖10所示。
圖10 閥體各部位簡化模型示意圖
計算第10 s時各部分表面溫度,10 s時各部分內壁溫度(t∞)分別為859.4 ℃(入口)、630.8 ℃(閥體中部)、504.1 ℃(閥體兩端)、611.3 ℃(出口管),如圖11所示。
圖11 工作10s時閥體各部位溫度分布
導熱系數(shù)取對應的平均值30、21、16、17,復合換熱系數(shù)見表1,換熱面A上流體與固體表面平均溫差516 ℃,壁厚分別為9.5×10-3m、8.5×10-3m、12.5×10-3m、7×10-3m。
通過公式(3)計算出各部位表面溫度為:676.1 ℃(入口)、424.5 ℃(閥體中部)、143.5 ℃(閥體兩端)、390.5 ℃(出口管)。計算的表面溫度與實驗測定的溫度指標吻合(實驗測定的分別為:682 ℃、398 ℃、145 ℃、385 ℃),準確率為97.6%,說明通過匹配熱仿真所得到的壁面復合傳熱系數(shù)可以用于溫度場計算。
通過傳熱實驗、熱仿真和計算,對某3D打印高溫燃氣閥體在高溫高壓燃氣下的壁面復合傳熱系數(shù)進行了研究,獲得如下結論:
1)燃氣閥壁面復合傳熱系數(shù)隨絕對壓強和燃氣流速的減小而逐漸減小,隨著流速的增加會有所增加,流速對壁面復合傳熱系數(shù)的影響能力大于燃氣壓強對壁面復合傳熱系數(shù)的影響能力。
2)在入口壓力為4~11 MPa,燃氣溫度1050 ℃,燃氣流量為0.33~0.66 kg/s時,壁面復合傳熱系數(shù)為950~1058 W/(m2·K)。
3)通過實驗獲得閥體表面溫度數(shù)據(jù),對ANSYS仿真軟件中的參數(shù)進行修改和匹配仿真,可以得到難以通過實驗獲得的壁面復合傳熱系數(shù)參數(shù),用該方法獲得的參數(shù)進行溫度場計算,平均準確率達到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