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榮 王虹媛
摘 要:高校圖書館是學校文獻信息資源中心,具備文獻資源豐富、信息資源豐富等多種優(yōu)勢。隨著社會讀者對知識需求量的與日俱增,提高高校圖書館的社會服務,對提升區(qū)域文化軟實力起著積極促進作用。文章通過分析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現(xiàn)狀,提出相應的發(fā)展對策,旨在發(fā)揮圖書館的社會職能,從而提升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價值。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現(xiàn)狀;發(fā)展對策
全民閱讀作為一項提高國民文化素質的基礎工作,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綜合國力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將“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納入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將全民閱讀作為增強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舉措,體現(xiàn)了我們黨對全民閱讀的高度重視。為響應國家號召,各省市也紛紛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高校圖書館是學校文獻信息資源中心,具備文獻資源豐富、信息資源豐富等多種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高校圖書館的社會服務職能,對促進全民閱讀、提升區(qū)域乃至國家文化軟實力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提供社會化服務是高校圖書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1.政策導向方面
教育部2002年發(fā)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 ( 修訂) 》第四章“讀者服務”中提出:“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圖書館應盡可能向社會讀者和社區(qū)讀者開放”。這是我國首次以法規(guī)的形式把社會性納入高校圖書館定位的范疇。教育部2015年對上述《規(guī)程》進行修訂并印發(fā)《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新規(guī)程第六章“服務”中提出:“圖書館應在保證校內服務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發(fā)揮資源和專業(yè)服務的優(yōu)勢,開展面向社會用戶的服務”。這就要求新形勢下高校圖書館的讀者服務面向的不僅是本校師生讀者,還要面向社會讀者并為其提供服務。
2.社會需求方面
目前我國公共閱讀環(huán)境中存在著閱讀網點數(shù)量不足、閱讀基礎設施布局不合理、閱讀設備落后等問題。隨著社會讀者對知識需求量的與日俱增,全民閱讀的軟硬件環(huán)境與群眾需求還不相適應,閱讀公共資源相對于貧乏。而高校圖書館藏書體系相對完備,館藏信息資源豐富,不論是從資源總量上還是從學科類別上,都是公共圖書館不能比擬的。因此,高校圖書館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可滿足社會公眾對各種文獻信息資源的需求,將會推動社會文化、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
二、高校圖書館提供社會化服務的意義
1.重塑公共服務精神,承擔社會責任感
教育部2002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修訂)》規(guī)定,將高校圖書館定位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學術機構,高校圖書館的工作是學校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傳統(tǒng)的理念使學校各級領導和圖書館職工在思想認識上就把圖書館的職能定位到為本校讀者服務上。因此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意識淡薄,主動服務社會的職能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隨著社會的日益發(fā)展,高校以其人才優(yōu)勢、學科優(yōu)勢和資源優(yōu)勢與社會經濟生活中高層次領域有著越來越密切的接觸,并參與到經濟建設中去。對此,高校圖書館必須認清自身的社會價值,不但要滿足本校師生的需求,還要關注和了解社會讀者的信息需求,要樹立社會化公共服務意識,承擔社會責任感,把圖書館的信息服務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緊密聯(lián)系起來,推動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2.提升深層次服務能力
隨著網絡化、信息化、數(shù)字化的新技術發(fā)展,高校圖書館的傳統(tǒng)服務模式已發(fā)生改變,越來越多的讀者希望接受實時、便捷、高效的服務,通過互聯(lián)網為讀者提供便捷的服務和豐富的資源是圖書館順應新技術環(huán)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圖書館館員在圖書館工作中的角色也發(fā)生著變化,由傳統(tǒng)的被動服務,轉變?yōu)橹鲃臃?,從而引導讀者正確利用各類型資源,為讀者提供實時快速又準確的信息資源服務。高校圖書館作為信息交流的場所,是科研信息咨詢交流中心,具有圖書情報專業(yè)知識的工作人員相對集中,人員素質和自動化程度較高。在保障日常教學輔助工作外,圖書館應盡可能收集各類科研資料和信息,與各院系、各領域的專家或者專業(yè)負責人員進行定期溝通,主動提供相應的檢索服務、專題信息報告,以此提高圖書館深層次的服務能力。
3.提高館藏資源的使用率
高校圖書館服務對象是在校師生,服務群體比較固定而且單一,受專業(yè)設置、學習興趣等因素的影響,讀者對文獻資源的選擇有一定的傾向性,這使得圖書館的文獻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一定程度上出現(xiàn)文獻資源使用率不高,造成資源浪費的現(xiàn)象。高校圖書館有著成熟的功能體系,具有文獻信息資源豐富、服務水平理念先進、開展業(yè)務類型多樣化等諸多優(yōu)勢,若將高校圖書館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用于社會公眾,滿足其對各種文獻信息資源的迫切需求,使高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源覆蓋率進一步擴大,文獻資源利用率將得到極大的提高。
4.發(fā)揮特色資源優(yōu)勢
各高校圖書館根據學校的專業(yè)特色,在多年的辦學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館藏文獻體系。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最吸引讀者的就是地方特色資源。對社會公眾開放特色資源,不僅可以彌補公共圖書館無法提供更專業(yè)的多學科文獻服務,滿足社會上不同專業(yè)需求讀者的閱讀需要,還能提高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資源的使用價值。
三、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現(xiàn)狀
近些年,由于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和學界的高度關注,我國高校圖書館在向社會開放這個問題上不僅在理論上達成了共識,在具體實踐中也逐漸落實。學者祖力納選取108所“211”高校圖書館,對其圖書館主頁的相關信息,如規(guī)章制度、讀者服務、個性化服務等內容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已有75.9%的高校圖書館對外校讀者提供圖書館借閱服務,70%的高校圖書館通過設立咨詢部、情報部對讀者開展定題服務、跟蹤服務、代查代檢、課題查新等服務”。由此可見,規(guī)模較大、資金充裕的重點高校圖書館已普遍向社會公眾提供了開放服務。但此調查結果僅為重點高校圖書館提供社會服務的數(shù)據,不具有普遍性。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進程仍舊緩慢,制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傳統(tǒng)思想觀念的束縛
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文獻信息資源中心,在學校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中起著的重要作用。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基地,高校圖書館的定位一直為高校服務,為高校所用。這樣的思想觀念嚴重阻礙了高校圖書館拓展社會服務的能力和行使社會教育的權利,不利于發(fā)揮社會服務職能。
2.資金投入不足
高校圖書館的正常運行和持續(xù)發(fā)展,所需的經費和物質條件主要來源于學校。與學校對一線教學部門的經費支持力度相比,高校圖書館普遍存在面臨學校經費投入不足的問題。高校圖書館提供社會服務,要具有一定的設備、空間和適合于社會讀者的文獻信息資源,而這些只靠圖書館每年的固有經費是不夠的。社會大眾一般都是在需求時才會想到圖書館,不太關注圖書館經費短缺問題,從而缺少圖書、設備及資金等捐助。
3.人力資源短缺
從我國高校圖書館的人員配備來看,學校是根據本校的教學和科研需要來設定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編制,并沒有考慮到社會化服務層面的需求。當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必然會造成高校圖書館人力資源短缺,人員補充與培訓等方面的投入都要增大,在不影響高??蒲泻徒虒W的情況下,還要保障社會大眾需求的滿足,勢必需要招納越來越多的或熟悉圖書情報知識,或精通某學科和專業(yè)的高素質人才加入到高校圖書館隊伍建設中來。
4.管理體制相互分割
長期以來,我國圖書館處于分行業(yè)、按系統(tǒng)的多元分散管理。按高校類型劃分,可分為部屬院校和省屬院校,也有市屬地方院校;既有公立院校,還有民辦院校。這些高校的圖書館由于學校本身隸屬關系不同,它們之間的差距很大,且各自為政。大部分高校圖書館很少或者幾乎沒有與社會方面的往來,其對外開放、服務社會的意識還比較淡薄。
5.館藏文獻的專業(yè)性不適應
高校圖書館根據學校的性質不同,文獻資源收藏的方向也有所不同。圍繞學校教學、科研發(fā)展而購置的文獻信息資源,具有較強的學術性和專業(yè)性。高校圖書館如向社會開放,就要面對不同類型的讀者,讀者層次不一,需求不同,這就對高校圖書館收藏的文獻資源的類型提出多樣化需求。在多樣化資源的要求下,高校圖書館的資源供應顯得遠遠不夠,這就導致無法為不同行業(yè)和讀者服務。
四、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的策略
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是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圖書館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如何開展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使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讀者,滿足社會讀者的多元化需求,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1.完善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相關法律法規(guī)
雖然在《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中能直接或間接地找到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的相關條款,但這些條款都只是引導性的,并不具有明確性、可操作性,也不具有強制性。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要想持續(xù)運行,離不開法律和法規(guī)的保障。相關部門應結合近年來我國高校圖書館在社會化服務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和總結的經驗,把高校圖書館如何進行社會化服務寫進立法,制定出統(tǒng)一的具有操作性的章程和規(guī)則,以規(guī)范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行為,使高校圖書館在提供社會化服務的過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轉變傳統(tǒng)思想觀念,樹立對社會開放的大局意識
要進一步推進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工作,就必須從各方面轉變觀念,解放思想,打破高校圖書館只服務于在校師生的傳統(tǒng)思想,提高正確認知。要從全社會的信息資源共享來看,應正確認識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設備資源和人力資源是通過國家投資建設而成的,不僅僅是某一單位的資源,而是全社會的資源。只有樹立對社會開放的大局意識,向社會讀者開放資源,滿足社會公眾對多層次信息服務的需求,才能最終融入整個社會大環(huán)境。
3.加大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資金投入
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經費來源主要依靠財政撥款,經費由所屬高校權衡各部門用款后,由行政統(tǒng)一預算分配,僅僅維持教學和科研的需要。當圖書館面向社會提供服務后,資源建設、設備引進的投入將增加,現(xiàn)有的經濟基礎無法平衡需求與供應之間的矛盾。高校圖書館一方面要積極爭取政府和所屬高校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要大膽嘗試拓寬資金獲取途徑,以科研成果轉化為社會化服務成果,爭取政府給予更多的財政支持。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可以考慮以有償?shù)男问介_展,針對不同的服務項目和服務內容收取適合的費用。同時,高校圖書館還可以向社會籌集資金,通過這些途徑加強資金保障,才能順利地開展社會化服務,不斷提高社會化服務的質量,資金取之于社會也必將用于社會。
4.加大宣傳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職能
在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職能的宣傳過程中,應采取盡可能多的宣傳手段與形式。首先,各級政府通過各種媒體對高校圖書館進行宣傳,包括政策、資源、服務項目、注意事項等,讓社會公眾了解和關注高校圖書館。其次,雖然高校圖書館的體制決定了其服務對象不是直接面向社會公眾,但可以主動與當?shù)氐墓矆D書館聯(lián)合發(fā)揮文化傳播功能,通過借助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窗口和平臺,將高校的資源展示,并輸送到社會讀者手中。再次,高校圖書館還要主動聯(lián)合社區(qū),通過在社區(qū)發(fā)傳單、辦專欄的形式宣傳本校圖書館。最后,高校圖書館要加強自身的宣傳工作??赏ㄟ^學校和圖書館主頁進行宣傳,也可通過舉辦閱讀活動、資源使用培訓活動、編輯宣傳手冊、編輯宣傳片等進行宣傳。
5.探索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新模式
我國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實踐尚處于探索階段,在已開展社會服務的高校圖書館中,大多數(shù)高校圖書館對社會讀者也只提供基礎的閱覽服務和借閱服務。要實現(xiàn)社會化服務,需要高校圖書館對社會用戶進行基本劃分,根據用戶類型,可將用戶劃分為政府用戶、企業(yè)用戶、城市社區(qū)用戶、農村用戶及中小學用戶。高校圖書館還應當根據社會用戶的知識信息需求、圖書館的館藏特色、學科特點、服務手段、經費許可、空間承受能力以及政府支持力度等因素,根據本館的學科特點和服務基礎,尋找社會化服務的切入點,選擇有效的服務模式。社會化服務模式不是唯一的,可以多種模式并存并不斷完善與創(chuàng)新,以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五、結束語
社會的發(fā)展對高校圖書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在滿足本校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同時,還要力所能及地為社會用戶提供多種方式的信息服務。高校圖書館濃厚的文化氛圍,在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過程中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今天,高校圖書館要面向社會服務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遵循以人為本、校內有限、循序漸進、共建共享、需求導向、注重效益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逐步擴展服務內容和范圍。充分利用自身豐富的館藏資源,采用多種方式,全方位向社會公眾提供多樣化的信息服務,從而實現(xiàn)全民閱讀化。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職能的充分發(fā)揮,也將最終實現(xiàn)其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文件.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 ( 修訂). [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3/200202/221.html.2002
[2] 教育部文件.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2015
[3] 教育部文件.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修訂). [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3/200202/221.html.2002
[4]祖力納.高校圖書館面向公眾開放服務的現(xiàn)狀調查[J].現(xiàn)代情報,2013
(作者單位:海南政法職業(yè)學院圖書館;
海南省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與人才培養(yǎng)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