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迎春
[摘 要]黑河市第二小學注重書香校園建設,專門設置了校本課程——讀書課。教師列舉了學生在讀書課上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及對策,教會學生掌握恰當?shù)淖x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書香校園;共性問題;讀書方法;讀書興趣
黑河市第二小學伴隨著共和國的誕生而成立,七十年砥礪前行,幾代人薪火傳承,孕育出黑土大地上的知名學校。新時期的二小人沐浴著新課程改革的春風,沿著前輩堅忍不拔、追求卓越、不斷前行的足跡與時俱進,更新觀念興科研、課堂改革促創(chuàng)新,第二小學在發(fā)展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凸顯讀書特色。
第二小學秉承“為每一個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服務”的辦學理念,不斷提升教育品質,建設“以讀寫長知識,以讀寫生智慧,以讀寫促養(yǎng)成,以讀寫樹理想,以讀寫塑人格”的文潤致美的書香校園,努力打造“以書為友、讀寫生慧”的書香特色。
在第二小學,處處有讀書人、班班有讀書聲,書是孩子們的良師益友,書是孩子們形影不離的伙伴。為了讓孩子們愛讀書、會讀書、讀透書,引領孩子們事半功倍地讀好書,促進第二小學書香校園建設,第二小學特地班班設置了校本課程——讀書課。學校選派知識底蘊深厚的教師擔任讀書教師,旨在教會孩子們讀書方法,提高讀書效率,激發(fā)他們讀書興趣,提高讀書欣賞水平,從而潛移默化地實現(xiàn)“以讀寫長知識,以讀寫生智慧,以讀寫促養(yǎng)成,以讀寫樹理想,以讀寫塑人格”的教育目的。
筆者有幸成為第二小學的一名讀書教師,擔任三四五年組的讀書課,在指導學生讀書過程中,以下幾個問題在各班學生中普遍存在。
一是缺少讀書方法。這個學段的學生,已有一定的讀書經(jīng)歷和讀書方法,但是讀書方法少運用得不好,讀書方法不夠清晰和系統(tǒng),許多書讀過了如過眼煙云,沒有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是不會選擇圖書。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種各類的圖書讓人眼花繚亂,書店和圖書館的圖書琳瑯滿目,學生在讀書選擇上有時反而無所適從。在圖書的選擇中,往往是教師推薦什么書就讀什么書、家長買什么書就看什么書,閱讀比較被動,真正的閱讀動力沒有被激發(fā)。
三是部分學生讀書興趣不高。讀書對個別學生來說,對書籍缺少閱讀興趣,往往眼睛盯著書本,心思早就飛到教室外面,對教師安排的讀書任務敷衍應付。在圖書室自由選擇讀書閱讀時,我還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偏愛看漫畫類的書籍,這類的圖書最受這類學生歡迎。
各個班級普遍存在的以上現(xiàn)象是正常的,學生年齡小,生活體驗少,在讀書時讀書體驗和感悟難以生成,加之缺少有效的閱讀方法,閱讀后難免浮光掠影、興致不高。我把教給學生讀書方法,教會學生學會選擇圖書,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作為我的讀書課堂的重要任務。幾年的讀書教學經(jīng)驗證明,我任教班級的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讀書方法,讀書興趣得到了激發(fā),讀書能力和讀書效率有明顯的提高,選擇閱讀的圖書時有目的、隨興趣、重感受。下面,談談筆者的做法。
一、指導讀書方法
對學生來說,掌握了恰當?shù)淖x書方法,就如同前行的船多了船槳,如同飛行的鳥兒順風而翔,借助恰當?shù)淖x書方法,讀書效率高,內(nèi)容領會更全面,學生才能更多地體會到讀書益處,得到人生的啟迪。以《魯濱孫漂流記》為例,我指導學生運用“速讀”和“精讀”相結合的方法讀書,速讀了解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和內(nèi)容梗概,精讀細節(jié)(某章節(jié))體會魯濱孫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頑強樂觀、不向厄運低頭、堅韌不拔的性格和精神;在教學《三國演義》讀書方法時,我指導學生運用先“序例讀”、后“選讀”、最后“通讀”的讀書方法,序例讀是讀《三國演義》的序言和目錄,對這本書的時代背景和大致內(nèi)容有基本的了解。選擇讓學生選讀這種方法,是因為《三國演義》中的許多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孩子們早就通過電視劇和課本等渠道略有了解,比如“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章節(jié)讀,順應學生的讀書欲望,學生才能樂讀好讀。最后的通讀是讓學生對整本書有整體的回顧和串聯(lián),促進學生對整本書的內(nèi)容、情節(jié)、人物加深理解、升華感悟。
有效的讀書方法,教會學生快速的瀏覽抓住要點,讓學生學會品讀感悟,學生得法于課內(nèi),受益于課外和終生,為孩子讀書增長知識、拓展視野助力,為他們塑造良好的人格、修身立己、完善自我、提升語文素養(yǎng)打下堅實的底色。
二、選擇圖書因勢利導
記得我教過的一個孩子,她特別喜歡沈石溪的動物系列小說,她把學校圖書館里沈石溪的動物系列小說都看過了,自己還買了一些。她聽說圖書館最近要進幾本沈石溪的書,就天天去圖書館問書什么時候到。書到了,她捧著書雀躍的興奮勁兒讓我至今難忘。
所以,每當家長問我該給孩子選擇什么樣的圖書,我總是說,只要是有益的,建議根據(jù)孩子的讀書興趣買。孩子是有獨特個性的個體,有的孩子喜歡讀探秘考古類的文章,有的孩子喜歡讀軍事戰(zhàn)爭類的文章,有的喜歡讀勵志怡情的散文……開卷有益,興趣是最好的讀書動力,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讀書興趣,當孩子燃起讀書的欲望,體會到讀書的快樂時,我們再因勢利導,引導孩子開拓視野、拓展讀書類別,就能收到較好的效果。一些家長在孩子選擇圖書的問題上,功利心嚴重,孩子喜歡的他們說對學習沒用;他們選擇的書,孩子讀起來興味索然,弄得家長和孩子都苦惱。在孩子選擇圖書時,我們不妨尊重孩子的愛好,順勢而為地鼓勵孩子讀書的熱情。
三、利用讀書課堂激發(fā)學生讀書興趣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眾所周知,讀書可以增長見識、陶冶情操、錘煉品質、推動文明。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作為讀書教師更是責無旁貸。
第二小學為了凸顯書香特色,多年來、在讀書課的類型上做了許多探索和教學實踐。筆者充分利用各種類型的讀書課,以不同形式的讀書課引導孩子們會讀書、樂讀書,體會讀好書的喜悅,激發(fā)他們體會讀書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比如,利用“群文閱讀讀書課”,把相關連的文章一起讀,拓展學生的閱讀層面和閱讀視野;還利用“讀書交流課”,讓學生交流共讀一本書后的感受,讓學生思想的火花在一起碰撞,讓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交流中提升,閱讀興趣的小火苗在爭辯中助燃;在“讀書感悟課”上,引導學生品析詞語、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感悟人物的精神世界,學生們通過精讀感受語言不只是單純的方塊字,還是有溫度、能傳達情感、有力量的無聲語言;在“好書推薦課”上,當學生眉飛色舞地介紹自己讀的書的內(nèi)容,侃侃而談自己的讀書感受時,既是自己讀書興趣的激發(fā),也是在引發(fā)他人的讀書欲望,一旦樂于讀書的種子在學生心田生根發(fā)芽,學生的閱讀興趣就會開花拔節(jié),語文素養(yǎng)就不愁不會提升。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爭取家長的助力,筆者還鼓勵學生、家長進行“親子共讀”。比如在讀朱柏廬的《朱子家訓》時,筆者就倡議家長和孩子一起讀這本書。現(xiàn)在的學生家長基本都是80后、90后,他們接受的傳統(tǒng)教育很少,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怎樣教育孩子,從哪些方面教育孩子,許多年輕的家長缺少具體的教育孩子的方法。這本書是一篇經(jīng)典家教名著,不僅教育孩子怎樣做人做事,對家長教子治家修身有著諸多裨益。許多家長和孩子共讀完《朱子家訓》后,和我談讀書感受,有的家長說看到這本書太晚了,讀完許多事情豁然開朗了;有的家長說自己讀完這本書很受教育,讀完這本書真切地感受到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都要有章有法。通過親子共讀,家長和學生一起領會到“書是良師益友”這句話的意義,家長更加支持孩子讀書,并能積極督促孩子讀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讀書可以增智慧、懂事理、明禮儀,是為社會催生文明和進步,讀書最終是為繼承、弘揚民族文化。第二小學在建設“以書為友”的書香校園時,語文教學團隊在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上一直做著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作為一名校本開發(fā)課程——讀書課的老師,我也一直在積極努力在探索前行,愿裊裊書香為每一個學生的人生發(fā)展奠基。
參考文獻:
[1]莫提默·J·艾德勒.《如何閱讀一本書》[J],商務印書館.
[2]黑河市第二小學語文讀書校本課團隊經(jīng)驗交流.
(責任編輯 武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