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辰,房 芳,高夢麗,劉華群,王亞囡,宋文廣
(華北理工大學附屬唐山市工人醫(yī)院腫瘤內一科,河北唐山063003)
CA19-9是一種黏蛋白型的糖類蛋白腫瘤標志物,它含有一種五糖表位,即乳糖-n-巖藻糖戊糖II[1],可由多種腫瘤細胞產生,并進入血液循環(huán),故可在血清中檢測到,常應用于消化系統腫瘤的輔助診斷,特別是對胰腺癌的診斷價值廣為人知[2]。研究發(fā)現,肺癌患者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也可檢測到CA19-9的存在[3]。研究發(fā)現在一定比例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可檢測到CA19-9血清水平異常,特別是病理類型為肺腺癌的患者[4-5]。肺癌是發(fā)病率、死亡率均居于全球首位的惡性腫瘤[6-7],其診斷和治療日益精準化和精細化。CA19-9作為一項檢測非常便捷的腫瘤標志物,其與肺癌的臨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預后方面的關系,還未引起足夠的關注和深入研究,特別是其與NSCLC的分子病理或基因改變的關系有待探討,這正是本研究的意義所在。
1.1.1 納入標準 以“肺惡性腫瘤”為診斷檢索詞于我院電子病例系統檢索2017年1月1日—2020年8月1日期間就診患者的病歷資料,參照WHO(2015版)肺部腫瘤組織分型診斷標準[8],將通過痰細胞學檢查、支氣管鏡、胸膜或淋巴結活檢、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或者手術等方法獲得的病理診斷依據確診為NSCLC的患者納入研究。
1.1.2 一般資料 按照上述納入標準共獲得非小細胞肺癌(NSCLC)病例189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77例,年齡范圍32~84歲,平均(60.96±10.48)歲,79例有吸煙史;病理類型為腺癌137例,鱗癌及其他類型共52例(其中鱗癌41例,大細胞癌2例,異型細胞癌1例,肉瘤樣癌1例,類癌4例,腺鱗癌3例);臨床分期為Ⅰ期29例,Ⅱ期24例,Ⅲ期48例,Ⅳ期88例;檢測到血清CA19-9水平增高者55例,占NSCLC患者的29.1%;具備EGFR基因檢測結果的患者110例,其中陽性患者44例;KRAS檢測27例,突變5例。
依據病歷詳細記錄納入患者的性別、年齡、吸煙史、組織病理學類型、基因狀態(tài)、腫瘤標志物(包括CA19-9)、臨床分期、臟器轉移等臨床特點及診治經過和生存預后,至少1名影像學副主任醫(yī)師以上職稱的醫(yī)生協助復閱影像資料以確認臨床分期;CA19-9檢測采用瑞士巴塞爾Roche公司試劑盒在同一平臺進行,血清中CA19-9的正常值為〈34 U/mL,以CA19-9血清檢測值34 U/mL為臨界值,將納入病例分為2個隊列,小于該值為正常組,大于或等于該值為升高組。對病歷無生存終點記錄的進行電話隨訪以獲得生存狀態(tài)。本研究經唐山工人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使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和分析,兩組樣本臨床病理特征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χ2檢驗,并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用Kaplan-Meier法繪制生存函數曲線,采用logrank檢驗比較兩組患者生存期,檢驗水準為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89例NSCLC患者中CA19-9升高者55例,正常者134例。在CA19-9升高組中87.27%(48/55)的患者為腺癌,其他病理類型共同分享其余的12.73%;正常組中腺癌占66.42%(89/134),其他病理類型共占33.58%;兩組腺癌所占比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504,P=0.004),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病理分型與CA19-9升高呈弱相關性(r=0.2098,P〈0.05)。結果見表1。
CA19-9升高組中Ⅰ~Ⅲ期患者共占23.64%(13/55),76.36%(42/55)為Ⅳ期患者,而CA19-9正常組中相應占比分別為65.67%(88/134)和34.33%(46/134),CA19-9升高組中Ⅳ期患者的比例顯著高于正常組(χ2=32.169,P=0.000),相關性分析顯示,CA19-9水平與分期程度有相關性(r=-0.395,P〈0.01)。CA19-9升高狀態(tài)與年齡、性別及有無吸煙史等則未顯示出相關性(P〉0.05)。結果見表1。
入組的137例肺腺癌患者中,具備EGFR、KRAS基因檢測結果的患者分別為110例和27例,升高組中39例進行了EGFR檢測,10例同時有KRAS檢測;正常組中71例具備EGFR檢測結果,17例同時有KRAS檢測結果。CA19-9升高組和正常組中分別有33.33%(13/39)和43.66%(31/71)的患者具有EGFR基因突變,兩組KRAS基因突變的比例分別為20.00%(2/10)和17.65%(3/17),統計學分析顯示,血清CA19-9水平與肺腺癌的EGFR和KRAS基因狀態(tài)無明顯相關性(P〉0.05)。結果見表1。
表1 CA19-9與一般臨床特征的相關性
結果見表2。共有88例患者臨床分期達到Ⅳ期,其中CA19-9升高組中Ⅳ期NSCLC患者42例,CA19-9正常組中Ⅳ期NSCLC患者46例。在CA19-9升高組中,肝轉移發(fā)生率33.33%(14/42),高于正常組的15.22%(7/4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其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CA19-9水平與肝轉移呈弱相關性(r=0.212,P〈0.05)。在骨、肺、腦、腎上腺轉移及胸腔積液等方面,兩組之間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CA19-9與IV期NSCLC患者臟器轉移相關性(例)
Kaplan-Meier生存函數曲線如圖1。截至撰稿,189例患者中64例出現了生存終點,其中CA19-9升高組29例,正常組35例。CA19-9升高組平均總生存時間為(38.80±4.43)個月(95%CI:30.12~47.49個月),正常組平均總生存時間為(71.09±4.98)個月(95%CI:61.32~80.86個月)。對兩組樣本之間的生存分析比較采用log-rank檢驗,結果P=0.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圖1 兩組患者生存曲線圖
血清腫瘤標志物一直是受臨床醫(yī)生青睞的協助腫瘤診斷、選擇治療和評判預后的重要工具,但在非小細胞肺癌中至今仍未發(fā)現一個令人十分滿意的標志物。CEA、SCC、CYFRA21-1、CA19-9、CA12-5等血清腫瘤標志物在肺癌患者的檢查中較為常用,但是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均不高[9]。研究發(fā)現,CEA對原發(fā)性肺癌患者的敏感度僅有42.04%[10-11];SCC和CYFRA21-1對肺鱗癌的特異性較高,但其敏感性依然不夠理想[12];CA19-9在消化系統腫瘤中的診斷價值高,但對NSCLC的診斷價值有限,本研究顯示,本組患者中總體CA19-9陽性率僅29.1%,即使在陽性率較高的肺腺癌中也僅有35.0%(48/137),這些結果與多數研究一致[3,13]。不過,在臨床實踐中我們注意到,伴隨CA19-9升高的肺癌患者似乎有較早發(fā)生轉移、化療抗拒和預后不佳的現象。在我們的研究中可以看出,76.36%(42/55)CA19-9升高的患者為臨床Ⅳ期NSCLC的病人,提示CA19-9升高可能與快速轉移相關。既往已有類似發(fā)現[13-14],但其背后的分子病理基礎至今仍不清楚。
有報道顯示,血清CA19-9、CEA水平與EGFR突變顯著相關[10],并且EGFR-TKI的療效也與CA19-9水平顯著相關(P〈0.05)[11],但也有研究結論相反[14]。我們的研究結果則顯示兩者之間無明顯關聯性,但是似乎EGFR突變與CA19-9升高有負相關趨勢,有待更大樣本的數據說明。關于NSCLC患者KRAS基因突變與血清CA19-9水平關系的研究更少,Noonan SA等[15]的一項研究顯示二者無相關性,而牛虹等[16]研究顯示在賁門癌患者中KRAS突變與CA19-9表達呈正相關。我們對肺腺癌患者進行的關于KRAS突變與CA19-9表達水平的相關性分析,結果是二者無相關性,當然,由于本研究中具備KRAS檢測結果的病例太少,可能不具代表性。
骨骼、腦、肝臟和腎上腺是晚期肺癌常見的遠處轉移臟器,有研究顯示,CA19-9的血清檢測值在腦轉移和骨轉移患者中有明顯升高,與其他臟器遠處轉移也具相關性[17-18]。我們的研究結果與之有所不同,雖然統計結果顯示在CA19-9升高組中各個臟器的轉移率均高于正常組,但是僅在肝轉移方面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至于血清CA19-9升高與肝轉移之間的因果關系如何,還有待進一步探討。既然臨床分期較晚和遠處轉移與CA19-9水平相關,那么就不難想象其生存預后較差的結果,這與大多數研究結果一致[19-22]。
綜上所述,CA19-9雖然不能作為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性標志物,但伴隨CA19-9升高的NSCLC患者的確具有一些明顯的臨床病理特征,且與不良預后相關,其深層次的機理機制值得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