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焱
2021年5月4日,美國華盛頓,國會大廈附近,一臺建筑起重機正在工作。圖/人民視覺
大約20萬億美元的美國經濟要依賴龐大的基礎設施網絡,從道路、橋梁到貨運鐵路和港口,再到電網和互聯(lián)網服務。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20世紀對基礎設施的強勁投資為美國在二戰(zhàn)后的強勁增長奠定了基礎。基礎設施薄弱會給美國經濟帶來巨大的成本,投資于新的基礎設施并維護已有的基礎設施則會刺激經濟,提高美國的長期競爭力,使經濟免受沖擊,并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
6月24日,美國參議院兩黨對1.2萬億美元基建計劃達成一致協(xié)議。這份計劃旨在8年內共計投入1.2萬億美元翻新美國的道路、橋梁和高速公路, 這相較于3月31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提出的2.3萬億美元的盤子、“美國就業(yè)計劃”(the American Jobs Plan)已大幅縮水。
安德森是專注于全球基礎設施項目開發(fā)的CG/LA Infrastructure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也是拜登推出2.3萬億美元基建方案背后的關鍵人物之一。針對拜登基建方案太貴、戰(zhàn)線太長的抱怨,他在接受《財經》記者專訪時說,“我們需要政策制定者通過先進的數字技術對美國的基礎設施進行全面的數字化轉型,而不是僅僅重復美國自1920 年以來一直沿用的過時方法上花錢。拜登的這個計劃很好,只是他們必須找到支付方式——美國有30萬億美元的債務是一大問題,是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大的政治問題?!?/p>
國會參議院跨黨派小組就部分基建投資支出達成一致的數額是1.2萬億美元,符合安德森的預期。在最新方案中,整體新增基建支出規(guī)模在8年的維度中為5790億美元,其中交通運輸相關的支出3120億美元,其他基礎設施投資2660億美元。當前5790億美元的基建投資規(guī)模,如果按照每一項可比口徑對比3月底提出的最初2.3萬億美元版本,對應規(guī)模為9310億美元,縮水37.8%左右。
針對電動車的相關投資減少尤為明顯,降幅達91.4%,從此前的1740億美元將至150億美元。白宮和民主黨人希望先將這部分能與共和黨人達成共識的縮水版走正常立法程序通過,然后將其他難以形成共識的部分放到另一個法案中在10月新一財年后動用預算調節(jié)程序繞開共和黨強行通過。
美國的基礎設施支出在20世紀60年代末達到一個頂峰,約為2300億美元。由于大部分基礎設施建成于60年代,許多已經達到最大使用期限,如美國70%的電力變壓器和輸電線路已運行了25年以上,大壩的平均使用壽命為56年,城市管道沉睡了數十年也從未升級等。
對此,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發(fā)布的最新報告稱,美國的基礎設施總體評分是C-,即“有重大缺陷”的“平庸水平”,而且這個評分還是20年來的最高得分。
包括新能源投資在內的大規(guī)模基建計劃是拜登總統(tǒng)在競選期間便提出的一個重要政治主張,也是其就任以來的主要努力方向。今年美國發(fā)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得州停電斷水的悲劇到因遭遇網絡襲擊,美國大型成品油管道系統(tǒng)運營商科洛尼爾管道運輸公司臨時關閉設備等,都放大了美國基礎設施破敗脆弱的整體生態(tài)。
2月,得克薩斯州遭遇寒潮和暴雪,超430萬戶家庭斷電,1400萬人停水。這場百年一遇的寒潮風暴導致近400萬人在零下10攝氏度的寒風中瑟瑟發(fā)抖,無數民眾只能撿木頭生火取暖,近60多人死于一氧化碳中毒??坡迥釥柟艿肋\輸公司受到的則是美國關鍵基礎設施迄今遭遇的最嚴重網絡攻擊。為此,美國宣布17個州和華盛頓特區(qū)進入“緊急狀態(tài)”,以解除針對燃料運輸的各種限制。
根據白宮發(fā)布的一份清單,這些支出將通過重新規(guī)劃現有的聯(lián)邦資金、公私合作以及美國國稅局(IRS)加強執(zhí)法所獲得的收入來支付。這份清單上還列出了出售戰(zhàn)略石油儲備和無線頻譜拍賣等其他創(chuàng)收方式。
拜登稱,這一基礎設施投資計劃是與全球對手競爭的關鍵。“我們正與中國和全球其他國家進行21世紀的競賽,”拜登表示,“這項協(xié)議是向世界發(fā)出信號,表明我們可以運作、兌現并完成一些重要事項?!?h3>真正棘手的是如何銜接
基礎設施是一個國家的象征,它意味著你是誰以及你想成為誰,因此它承載了很多關于國家、國民的信息
《財經》:拜登政府提出的基建方案明確對標中國,拜登在公布這一計劃時曾六次提到中國,稱要與中國及其對基礎設施和關鍵行業(yè)的巨額投資一爭高下。放眼全球,你如何看待中國的基礎設施?
安德森:我愿意把基礎設施看成是一個國家的象征,它意味著你是誰以及你想成為誰,因此它承載了很多關于國家、國民的信息。也正因為如此,中國的基礎設施令人刮目相看,無論是從硬件上,如北京機場,還是相關的體驗——我們從一個火車站賣雞蛋的女士那里買到去哈爾濱的高鐵票。在基礎設施方面中國成就卓著。當人類進入第四次工業(yè)革命、數字化電氣化的時代時,必須弄清楚如何繼續(xù)前進,如何構筑未來的世界來適應所有人想要的生活,這是當前大量沖突的根源。
《財經》:在弄清如何繼續(xù)前進的前提下,基礎設施的定義會有所不同嗎?
安德森:對我而言,基礎設施的基本定義是使經濟有更高生產率的事物。這是個廣義的定義,包括水、能源、交通、電信等等。如今正在發(fā)生的變化是基礎設施不再是生產力的物質基礎,借助于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5G等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基礎設施實際上已成為經濟的大腦。中國在這點上在某種意義上處于領先地位。美國基礎設施的模式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因此從一種模式轉換為另一種模式很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對于中國來說更容易,因為中國沒有美國這樣的舊的基礎設施架構。
拜登-哈里斯政府的“重建更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計劃實際上沒有著重于回歸過去,注意力也越來越少地集中于傳統(tǒng)的高速公路和鐵路,而是更多地關注于機器學習和5G、電氣化、數字化等,讓人看到美國基礎設施市場的飛速向前推進。
《財經》:公眾對拜登公布的2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計劃褒貶不一,但看起來,你很喜歡這個計劃?
安德森:我認為拜登的這個計劃很好,只是他們必須找到支付方式——美國有30萬億美元的債務是一大問題,是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大的政治問題。我認為關鍵在于使用養(yǎng)老金資產來投資基礎設施,因為它是長期的、部分資產的運作周期達30年以上,有合理的回報。美國是養(yǎng)老基金的超級大國,有很多只公共養(yǎng)老金,但投資者卻被拜登的基礎設施計劃拒之門外。
拜登的基建計劃在快速的演進中,我認為它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拜登對各種意見和建議似乎持開放態(tài)度,我們拭目以待。
《財經》:美國土木工程師協(xié)會(American Society for Civil Engineers)在其最新的《美國基礎設施工作報告》(Report Card for Americas Infrastructure)中說美國投入在機場、公路、鐵路和其他基礎設施運維上的資金只有所需資金的一半左右,缺口近2600億美元。在17種基礎設施中有11種評級為D。許多傳統(tǒng)運輸和水資源系統(tǒng)得到了最低評級。這些都是強調美國基礎設施危機的佐證,你認同這些數據嗎?
安德森:這個協(xié)會的數據相關性不大,沒太大意義?;旧掀涿磕甓挤磸蛷娬{一個問題,就像告訴你,你家孩子年復一年還是很差,卻從不談論如何改進和向陽而生。其問題是,把重點完全放在老舊的基礎設施上,說這些設施老舊掉渣——這些設施多是美國50年前修建的,當然會頹敗。真正棘手的問題是如何銜接,比如制造業(yè),如何用新的基礎設施來促進美國的高端制造業(yè)、智能制造業(yè),完全使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來打造從端口到端口的物流體系,同樣的問題也適用于高端農業(yè)。這樣才會發(fā)展出一個截然不同的經濟體系。
對技術的談論意味著今后30年或40年定義美國的基礎設施,是戰(zhàn)略性的基礎設施,它應該是人們集中精力的地方,而不是傳統(tǒng)基礎設施
《財經》:美國兩黨無法就拜登研發(fā)提案的所有細節(jié)都達成一致,實際上盡管兩黨對基礎設施問題都很感興趣,但一到落實就變成了黨爭的主題。
安德森:確實如此,這一點我不能茍同。我認為美國需要的是對基礎設施的新視野——基礎設施背后真正的話題是如何創(chuàng)建一個全新的世界?也就是現在是第四次工業(yè)革命,是自內燃機問世以來這120年我們將看到的巨大變化,它才應是人們要關注的重點。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制定一項大規(guī)模、大膽且專注的計劃,只有將基礎設施討論置于政治之上,這種情況才會發(fā)生。
《財經》:共和黨內部普遍反對拜登計劃的規(guī)模以及為其支出計劃提供資金的增稅方案。在過去的70年中,美國推出過幾個不同的基礎設施法案,從歷史的角度怎么看待拜登的版本?
安德森:最近我和白宮官員交談時,談到幾年前、甚至十幾年人們談論氣候變化和可再生能源時會認為那些是通過加大對生產率沒有增值作用的東西的投資來推動經濟增長?,F在再談論可再生能源、電氣化等,這些已是所有創(chuàng)新的源泉??梢娺@是完全不同的對話,和老舊的設想及相關的賬單等都沒有關系。
美國在新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每年僅占GDP的1.3%左右。國會的人會說是2.5%,但其中大部分、占一半多用于運營和管理,所以實際只有1.3%,這樣有效性就打折。拜登的基礎設施計劃越來越專注于投資新的基礎架構,而不是修復舊的東西。如果監(jiān)管得當,投資效應會翻倍。
基礎設施計劃成功與否取決于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是否成功擴大美國國內(也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供應鏈。如果不能把供應鏈移到美國就要支付20%-30%的外包費用。準確地說,如果現在拜登的計劃是投入2.3萬億美元在基礎設施上,其中1萬億美元將直接流出美國。用以購買美國不再生產的東西。
《財經》:有人把拜登的基建計劃分解發(fā)現,其中向橋梁、道路、公共交通、港口和電動汽車開發(fā)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入6210億美元,只有不到5%是針對道路和橋梁等傳統(tǒng)意義上的基礎設施。
安德森:對我來說,他們分解的方式有點蠢——這個計劃畢竟在不斷發(fā)展。舉例來說,就投資于現有的基礎設施資產而言,美國在水庫、水力發(fā)電、高速公路等方面大概有40萬億美元的資產。但在州際高速公路系統(tǒng)上設置5G自動駕駛,就變成了智能基礎設施。這種智能基礎設施大多數是綠色的,其自然投資者不是公共部門,而是長期的私人投資。
這種分解存在語義上的問題。對技術的談論意味著今后30年或40年定義美國的基礎設施,是戰(zhàn)略性的基礎設施,它應該是人們集中精力的地方,而不是傳統(tǒng)基礎設施。
如今正在發(fā)生的變化是基礎設施不再是生產力的物質基礎,借助于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5G等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基礎設施實際上已成為經濟的大腦。中國在這點上在某種意義上處于領先地位。圖/視覺中國
《財經》:拜登在討論芯片短缺的會議上向企業(yè)高管推銷他的基建計劃,最終這個基礎設施方案是為加強美國的科技競爭力?
安德森:確實如此,它也是真正重要的。那是美國的比較優(yōu)勢。比較而言這是一個會影響幾代人的法案,在重要性上無與倫比。美國老一輩、嬰兒潮一代的人做基礎設施的方式是用祖父母留下的錢財進行基礎設施投資,結果背負了30萬億美元的債務。拜登提出的計劃會創(chuàng)建一種全新的基礎架構而不產生新的債務,這是考量這一計劃的方式。僅用“基礎設施”一詞來概括這個法案就被誤導了——它把人們的參考點轉向陳舊的東西。實際上同以往不同,現在談基礎設施投資意味著第四次工業(yè)革命投資,拜登的法案也在迅速調整推進,幾乎所有的指向都集中于未來世界的走向,即新型基礎設施和傳統(tǒng)基礎設施的數字化、電氣化以及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將人類向前推進的能力及其他與提高生活質量的事情。
《財經》:拜登在其計劃中撥出1000億美元用于建立高速寬帶等來支持新興的寬帶趨勢,你認為這足以彌合美國存在的數字鴻溝嗎?
安德森:我本人致力于高速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現在高速寬帶幾乎像水和電一樣成為必需品,沒有高速連接,就不可能進行遠程醫(yī)療、遠程學習,也就無法在遠離市區(qū)的地方發(fā)展高端制造業(yè)。我不知道1000億美元是否夠用,但它是一個好的開始,拜登政府在考慮的事情之一就是在整個州際公路系統(tǒng)上鋪設光纖電纜,如果私營部門能夠參與其中會更有效,也會產生更好的結果。
《財經》:最大的難題是投資的錢從哪里來。很多人質疑拜登的計劃能否獲得足夠的財政支持。
安德森:基礎設施融資的方法有七種,私人部門對基礎設施投資是基礎設施投融資的重要來源之一,還有公私合營(中國稱為“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從特許權、履約合同到土地、土地價值獲取等各個方面來考察,我認為公私合營可能是最糟糕的一種方式。
中國香港建造地鐵是通過土地價值的運營和維護來融資,通過港鐵沿線車站或車庫周邊土地的“開發(fā)權”,根據無地鐵情況下的土地市場價值向政府支付土地出讓金。在新加坡情況相似。我建議美國的基礎設施融資先要弄清楚資產的狀況,厘清如何產生收入,然后將長期養(yǎng)老基金的資金作為這些投資的權益,避免大量的債務。所以要對私人投資開放市場,美國基礎設施市場的84%拒私人投資于門外。
《財經》:拜登的做法可能是通過提高資本利得稅率、征收新的遺產稅和改善稅收征管措施來籌款;然而,所有這些措施要么被人堅決反對,要么難以施行。
安德森:其實人們應該關注的是拜登提出的實際上是另一種類型的基礎設施,要達到的目的也不同,因此投資的動力也將有所不同。國會和白宮的官員要么還沒理解這個事實,要么是等大眾能在思想上有所超越。比如提高天然氣稅稅率產生收益,從而支持基礎設施的資本需求。
基礎設施過去在美國的重要性屬于第三等級,交通運輸部的部長沒有資格參加內閣會議。拜登政府可能會有大量的機構創(chuàng)新,如果實現會創(chuàng)造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務
《財經》:以拜登推出基礎設施計劃為標志,人們越來越相信美國走向了大政府時代,實際上美國重要的基礎設施大部分都由私有企業(yè)控制。
安德森:記者有時候愿意把事物簡單化。我相信拜登是反對全能政府的。如果觀察美國的運作方式。與私營部門相比,公共部門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我認為拜登政府真正想做的是找到公共部門的最佳角色,比如在基礎設施中,不是政府的角色大還是小,而是政府必須改換角色——70%的基礎設施支出來自美國的州政府,而非聯(lián)邦政府。州政府需要新的構架、新的方式來考慮公共部門的作用,這是一方面。
另外,若專注于自動駕駛或電動汽車的發(fā)展,那么負責這方面的辦公室應隸屬具體的哪個公共部門?能源部,交通運輸部,還是負責軟件和寬帶通信的美國聯(lián)邦通信委員會(FCC)?可見伴隨而來的問題是大量的機構變更。也許政府的基礎設施銀行不可或缺。這是公共部門的急劇擴張嗎?這實際上是制度、體制的創(chuàng)新。我過去就讀于哈佛的肯尼迪學校。所以我是那種側重于公共部門創(chuàng)新的人。在白宮也需要設個基礎設施辦公室?;A設施過去在美國的重要性屬于第三等級,交通運輸部的部長沒有資格參加內閣會議。拜登政府可能會有大量的機構創(chuàng)新,如果實現會創(chuàng)造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務。
《財經》:拜登3月31日宣布總額約2.25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希望國會今年夏天批準,但遇到共和黨方面的巨大阻力。拜登一再警告,中國和其他國家就基礎設施而言正“變得更成功”。你怎么看拜登一出手就如此“規(guī)模龐大”,是單純對標中國的原因嗎?中國的體系是自上而下,而美國相反,拜登用基建計劃和中國競爭,勝算如何?
安德森:疫情期間我集中注意力于對基礎設施進行全新的審視,從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轉移到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拜登政府似乎也在朝這個方向飛快推進。我一直和白宮以及國會的人聊這件事,發(fā)現越來越多的人對新創(chuàng)意和想法有更高的接受度。這是范式的轉變。范式一變,事情就變得有意義,預算的優(yōu)先選項也變得有意義了。美國的官僚們開始著手弄清什么是最需要的。談到中國,中國的基礎設施一旦發(fā)動,參與構建的各個部分,無論是公共部門、財務部門還是技術部門彼此間是有信任的。
如你所說,中國和美國的體系不同,所傾向的官僚模式也不同。兩國都面臨如何最好地利用各自資源的問題,面對基礎設施投資的挑戰(zhàn),讓其服務于社會并產生創(chuàng)新的創(chuàng)造力。我認為把同中國競爭作為出發(fā)點沒有任何意義,就像某個人一輩子都把精力放在與對手爭吵上一樣,那不是什么好日子。
《財經》:早在2016年的競選期間,特朗普就曾提到要推行總額為1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但是直到他卸任,這個計劃也沒推行?
安德森:特朗普在基礎設施上沒什么建樹,他是房地產商,他理解垂直意義的建筑,但這和基礎設施無關,基礎設施是存在于水平意義上的,它要經過社區(qū),必須得到人們的允許。特朗普對此都不擅長。另外基礎設施是公共產品的創(chuàng)造,不是私人產品,這也是特朗普不了解的。
《財經》:你的著眼點是全球的基礎設施建設。在疫情之前與之后,你認為人們心目中的基礎設施優(yōu)先項會有不同嗎?
安德森:是的,我在世界各地工作,也花了很多精力在拉美國家,幫助人們參與決定基礎設施的優(yōu)先事項、使用信息技術確?;A設施使人們受益。在新興市場,幾年前我們在巴西調查“基礎設施投資對個人意味著什么”?對1500名巴西人的問卷調查中,4%的巴西人表示基礎設施意味著公路建設,2%的人表示是港口和機場,37%的人表示是健康,36%的人表示基礎設施意味著移動。因此巴西人真正關心的是干凈的水、衛(wèi)生醫(yī)療以及工作往返的安全快捷——這就是大多數人所需要的基礎設施。
巴西和美國的問卷結果的數字非常相似。人們真正關注的是水、高速公路和運輸以及廢水處理始終是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四件事,基礎設施與其相聯(lián),事關人們的生活質量。
疫情是思考基礎設施問題的一個有趣的角度。疫情后很多事情都在調整,人們在討論華盛頓特區(qū)或者紐約的城中心永遠不會像過去那樣,人們遠程工作,可以在任何地方居住而沒必要再到城中心的辦公室上班了。這從側面說明基礎設施投資于寬帶網絡的建設會更有意義,隨之而來的是,美國人與交通的關系、與汽車的關系、與能源的關系等都會徹底改變。這也會改變制造業(yè)的布局,使制造業(yè)成為令人難以置信的動態(tài)增長引擎。疫情向我們展示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