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穎
生活中總有那么一些人,他們似乎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比起與人相處,他們更樂意獨處。但獨處并不意味著孤獨,而是自由。
王爾德曾說過:“大多數(shù)人都是屬于別人的人。他們的思想是他人的觀點,他們的生活是一種模仿,他們的激情是一種引證。”總是混跡在人群中的人,他們也許并不孤獨,但是他們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去思考,去認識自己。要知道,人是一種群居動物,人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漸漸地,你就會失去自己的思考。你為什么會這樣做?因為別人也是這樣做的。
失去自我與思考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社會中總有很多規(guī)則,給一個東西下定義就意味著限制了它。所謂正常,只是大部分人認為正確的東西,前提是符合自己的利益。而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從來就不是真理。
獨處,給了你自由活動、思考的空間。你可以不斷地深入挖掘,去認識你自己。不斷地認識、了解自己是一件既愉悅又痛苦的事。你的所有優(yōu)點、缺點、敏感、脆弱,都會赤裸裸地展現(xiàn)在你的面前,毫無保留。當你真正認識自己后,你就不會再被別人的評價所左右。你自由了。
蔡崇達曾說過:“這世上最美的風(fēng)景,是一個個活出各自模樣和體系的人。”
梵高不被世人所理解,世人自認為他是孤獨的,其實他是自由的。當他獨自一人揮舞著手中的畫筆時,沒有人阻擋他如癡如狂的激情,在這個世界里,他是自由的。他將不被世人所理解的憤慨和對繪畫的熱愛一股腦地傾瀉在眼前的這方畫布上。雖然畫被限制在這方畫布上,但他的自由卻一直延伸到深邃遼遠的天際。
梵高在孤獨中找到了自己的自由,活出了自己的個性。
因為孤獨,你可以自由地馳騁在自己的一方世界里,毫無顧忌。你了解自己,明白自己所追求的,不必去迎合那些你不喜歡的人或事,也不必為了獲得別人的贊揚去限制、去隱藏你自己。你是自由的。
獨處,不是孤獨,而是自由。
【作者系江蘇省泗洪中學(xué)2022屆高二2班學(xué)生,指導(dǎo)老師:石月勤】
點評
本該是青春迷茫的年紀,本該是奮斗與苦惱相隨的歷程,難得的是有這樣一份清明與清醒,難得的是這一份清明與清醒能這樣干凈而簡潔地表達出來,更難得的是干凈簡潔的表達又能鞭辟入里,不矜不夸,不蔓不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