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
摘 要:一些留守兒童長期缺乏父母的關心關愛,不利于心理健康發(fā)展,因此,他們的心理問題需要引起重視?;诖耍园l(fā)展留守兒童體育核心素養(yǎng)為出發(fā)點,在全面了解留守兒童體育心理狀況的基礎上,提出讓留守兒童通過體育鍛煉這一重要手段,在增強體質的同時在活動中逐步改善自身不良的心理狀況,實現(xiàn)全面和諧發(fā)展。
關鍵詞:體育鍛煉;留守兒童;心理健康
一、留守兒童參與體育鍛煉有關情況調查
1.留守兒童參與體育鍛煉時常見的心理問題
(1)性格孤僻,不愿意參與體育活動
由于缺少父母必要的關心愛護,一些留守兒童常常表現(xiàn)出孤僻、不合群、社交能力差、不喜歡與人溝通、缺乏溝通技巧等現(xiàn)象,也不喜歡參與體育運動。
(2)膽小、自卑心理強、抗壓能力較弱
有的留守兒童在參與體育鍛煉時時常表現(xiàn)出情緒低落、膽小、注意力渙散等心理特點。尤其是在比賽競爭這一環(huán)節(jié),容易表現(xiàn)出緊張、怕輸、怕參與競爭以及抵抗壓力的能力較弱等情況。
(3)缺乏集體主義思想
有的留守兒童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有時會故意破壞規(guī)則,喜歡獨來獨往,不喜歡團隊合作,在遇到集體活動時,經常找借口不參加或偷偷躲在暗處觀察。
2.留守兒童參與體育鍛煉喜歡的項目調查
有的留守兒童內向、喜歡獨處,不善于與人溝通,這些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跳繩、跑步等單人完成的項目,而不喜歡合作性強、競爭性強的集體項目,這就需要重視學校體育,充分發(fā)揮學校體育的優(yōu)勢,加大對留守兒童參與體育鍛煉意識的引導力度,探索出有效促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方法。
二、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體育鍛煉促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方法
1.提高認識,把引導留守兒童加強體育鍛煉當成一項重要工作
學校要考慮到一些留守兒童的特殊情況,在思想上、源頭上高度重視和關心這一群體,這就要求廣大教師不要戴有色眼鏡看待留守兒童,在平常生活中多給予關心、愛護,引導他們在思想上重視體育鍛煉。
2.創(chuàng)造寬松的鍛煉環(huán)境,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參與運動
相關研究表明,寬松的鍛煉環(huán)境有利于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加鍛煉。創(chuàng)造寬松的鍛煉環(huán)境,利用一切資源,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盡最大能力幫助他們勇敢邁出第一步,才能在內心體驗到體育鍛煉的樂趣。
3.以興趣為切入點,考慮個體差異性,做到區(qū)別對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fā)留守兒童堅持參與體育鍛煉的內在因素。針對一些留守兒童存在的不良體育心理特點,結合他們的個體差異性,在開展體育活動時,教師應當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本著“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的原則,多開設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項目。
4.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項目,滿足留守兒童的需求
體育項目具有娛樂性強和合作性強的顯著特點,所以能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吸引更多的留守兒童參與。適當開展一些趣味性強的團體項目,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與人相處的能力,理解競爭的真正含義,樹立規(guī)則意識,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
三、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體育鍛煉促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成效
1.克服自卑心理,逐漸融入集體的懷抱
一些留守兒童其實是渴望參與體育鍛煉的,但因為有的學生膽小、害怕失敗等種種原因害怕參與運動。學生應通過參與一些簡單的、力所能及的項目,逐步克服自卑心理,培養(yǎng)他們自覺主動鍛煉的勇氣和自信心。
2.學會與他人合作,培養(yǎng)集體主義意識
在體育鍛煉中要引導學生逐步學會與人合作,體驗到成功的樂趣;面對失敗時,鼓勵他們正確勇敢面對,能認識到“失敗是成功之母”的真正含義。當遇到困難想要放棄時,及時鼓勵他們要有克服困難的決心和勇氣,發(fā)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此培養(yǎng)他們堅強的意志力。
3.逐步樹立規(guī)則意識,增強人際交往能力
在體育活動中首先要讓學生知曉遵守規(guī)則的意義,然后通過反復強調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使學生加深印象,最后鼓勵他們學會尊重對手和享受比賽,在潛移默化中教會他們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增強人際交往能力,這將有利于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實現(xiàn)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四、結語
有的留守兒童在日常體育鍛煉中表現(xiàn)出一些心理問題,應當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長期進行體育鍛煉不僅能強身健體,還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最終實現(xiàn)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張玲.城鄉(xiāng)接合部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的研究[J].教學研究,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