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晉
摘要: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護岸防護工程,施工期間要充分結合施工環(huán)境條件,采取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克服施工過程中包括導流圍堰、岸墻施工、河道護坡等施工技術難點,提高護岸防護施工的質(zhì)量水平。河道治理能夠?qū)崿F(xiàn)對洪澇災害的有效防治,對水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對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保護,推動河道的生態(tài)化發(fā)展。如何實現(xiàn)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效果的提升,達成對環(huán)境的有效保護,是當前水利相關部門需要研究的重點內(nèi)容。河道堤防護岸,作為水利工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水利工程防洪重要前提。只有高度重視對河道堤防護岸工程的管理,運用先進施工工藝,提高施工質(zhì)量,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否則會給城市的建設與發(fā)展造成不良影響。
關鍵詞: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護岸;防護;施工技術
1河道治理工程
近幾年,河道治理工作不斷開展,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為水利現(xiàn)代化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河道治理是以對水資源的合理運用為出發(fā)點開展的,相關施工部門需要將多種先進的技術進行整合,為水利工程的有序開展提供技術方面的保證。在開展河道治理的工作中,要融入生態(tài)水利理念,積極利用本地資源,注重對河流區(qū)域中相關環(huán)境的保護,有效維護河道內(nèi)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全面優(yōu)化河道的改造和提升,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同時,還要加大對河道的改造,盡可能地拓寬河道,最大程度規(guī)避水災的出現(xiàn)。
2河道堤防護岸具體作用分析
通過河道堤防護岸的建設能夠積極加大對水資源有效保護,控制水流,避免出現(xiàn)洪澇災害的發(fā)生,而且還可以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調(diào)節(jié)與控制,確保水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效率顯著增強,滿足城市用水需求。河道堤防護岸工程,主要分為堤防工程和護岸工程兩部分,堤防工程起到一定防護效果。通過河道堤防護岸的建設,能夠積極改善農(nóng)業(yè)種植的用水條件,促進農(nóng)村經(jīng)濟的全面發(fā)展,目前河道堤防護岸建設最主要的目的是有效抵御洪水,因為河道本身就對水流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而通過堤防護岸的建設,也能夠確保河道不偏離主線,增強河道的通行安全和穩(wěn)定,通過河道與居民點之間建設堤防護岸,還能夠保護居民點減少因為洪水災害而導致的各種經(jīng)濟損失。
3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護岸防護施工技術
3.1導流圍堰技術
該項施工內(nèi)容,以分期方案對左岸和右岸施工,首先完成左岸邊坡和支流施工,將橫向的圍堰拆掉,將整個河道的左岸區(qū)域打通,形成過流斷面。在此道工序完工后,開始進行右岸邊坡施工。在導流施工基礎上,分析施工區(qū)域內(nèi)的地質(zhì)條件。經(jīng)勘查,確定施工區(qū)域范圍內(nèi)河道面積比較大,屬于感潮的河段,須在河道的正中央,縱向布設大概 1 m 寬度左右的圍堰,再橫向圍堰上游和下游。圍堰技術通常有土袋圍堰、槽鋼樁圍堰、鋼板樁圍堰,工程的支流圍堰,主要利用土袋圍堰和鋼槽樁圍堰相結合的方案。
土袋圍堰施工,要求在填筑圍堰前,將基底的淤泥和雜土清除干凈,目的是保證后期結合位置的防滲功能正常。在開挖土方的同時,推碾填筑,填筑后,在坡面位置,鋪設一層厚度2 mm的土工膜,土工膜的銜接位置,用沙袋壓腳。在土袋圍堰時,還需要密切關注水位的變化情況,本次施工含浪高的最高水位是 0.5 m 以上,對此專門安排人員維護和檢查,以保證高水位時減少對圍堰施工的負面影響。至于槽鋼樁圍堰施工,選擇規(guī)格為 25#b 的槽鋼,將其插打施工,隨后將槽鋼樁周圍的淤泥清除干凈,再安裝好擋板和覆蓋塑料薄膜。
3.2河道疏浚及堤岸整修加固
受到外界因素以及河道內(nèi)部因素的影響,容易出現(xiàn)河道淤泥堵塞,而且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重金屬,如果不能及時清理并用這些水體進行農(nóng)田灌溉,不僅會對河流水體造成污染,還會對河內(nèi)生物正常生長造成影響,人們吃了被污染的水體澆灌的農(nóng)作物,還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在河道施工中,應該清理河道中堆積的淤泥及泥沙。除了以往的人力以及機械等施工外,也可以通過現(xiàn)代化手段進行處理,如真空預壓法。定期進行河道清淤,保證河道底部的干凈,增加河道水流量,這樣才能夠提升河道的泄洪功能。在清淤過程中,對河面的漂浮物,河底的沉淀物進行集中清理,確保河道的通暢。在河道清淤工作結束后要進行檢查,以保證工程質(zhì)量。
3.3堤防堤身填筑技術
在堤防堤身填筑中對地基進行全面清理,保證 DG 結凍后不出現(xiàn)明顯的動障或者進水等問題,在填筑作業(yè)中,需要對起伏不平的地面開始逐層填筑,并不得在斜坡進行鋪,填在堤防橫斷面上,需要對陡坡血管,通過分段作業(yè)面能夠保證分段施工的效果,整個作業(yè)面需要采用統(tǒng)一鋪土統(tǒng)一碾壓的方法并加強地面的平整,避免出現(xiàn)界溝,而在軟土堤基填筑時,如果兩側設有壓在平臺,則需要對斷面同部分注填筑。相鄰施工段作業(yè)面呈上升趨勢,如果段與段之間出現(xiàn)明顯的高差問題,則應該以斜坡面相連接按照堤身接縫施工要點進行分析,同時要保證鋪土料表面灑水濕潤光面碾壓的墻逐層做好拋錨處理。在檢驗合格后才能夠填筑新土,而軟土地基上的筑堤需要采用較高的填土材料,嚴格控制施工的速度,并結合不同的觀測資料結果進行分析,加強填筑材料的安全施工效果。施工人員在第 1 層土料填充時,需要按照由低到高的順序,避免起伏不平的河道,給堤防護岸工程施工造成明顯的干擾,同時還要注意防護截面的地面坡度應該小于 1:5 坡度斜率控制在 0.25 以內(nèi),要保證填入速度勻速。
3.4合理選擇施工土料
在河道堤防護岸施工中,土料的選擇對施工非常重要,應結合施工的需求及情況來進行選擇。在選擇的時候,施工單位應按照以下要求開展工作,第一,應選擇防滲效果好的土料,第二,應按照就近的原則來對土料進行選擇使用。可結合工程的建設情況及需求,分析土料的水分及土質(zhì),明確開采的土料,結合建設的情況分析,一般粘性比較大的土壤可在心墻、鋪蓋施工中應用,河堤的重蓋任務可使用砂性土,其中雜質(zhì)含量比較高的膨脹土等不符合建筑施工的要求。在進行河床清淤的時候,可使用以截流為主的排水方式,對河道堤防護岸工程施工的土料強度進行嚴格的計算,使土料的施工能夠達到實際的要求,為水利工程的建設帶來幫助,提升施工質(zhì)量。
3.5仿木樁護岸技術
這種護岸技術是用鋼筋混凝土仿制成木樁,在測量放線后,開挖出工作面和樁位放樣,將仿木樁打入護岸區(qū)域,背后再放竹籬片和土工布,形成仿木樁與護岸之間的擋土結構,再用卵石嵌樁。由于仿木樁是鋼筋混凝土預制的成品,在施工時要保護好樁體,盡可能避免沖擊和振動。在施工過程中,仿木樁的放樣精準度要求比較高,通過測量標記好每個樁的位置。仿木樁使用振動捶打樁基施工,按照設計好的垂直度、入土深度和穩(wěn)定性等,處理好護腳。
結束語
本文通過研究,基本明確了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護岸防護施工的技術方法,經(jīng)研究,羅列出了重點護岸防護技術,這些技術適用于本工程。本文所總結的技術經(jīng)驗,可供其他工程參考借鑒,但需要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予以靈活應用,同時還需要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歸納和總結出更多的護岸防護技術經(jīng)驗,作為本次研究補充和完善的內(nèi)容。
參考文獻:
[1]馬洪野.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護岸防護施工技術[J].工程技術研究,2020,5(05):121-122.
[2]張蕾.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護岸防護施工技術[J].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2019(27):114-115.
[3]黃澤星.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護岸防護施工技術[J].門窗,2019(12):77+79.
[4]樂迪成.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護岸防護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9(13):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