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情緒表達;積極情緒;心理輔導課;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50-0063-04
【作者簡介】董周羽,江蘇省淮陰中學開明分校(江蘇淮安,223001)教師,一級教師。
【設計理念】
隨著年齡的增長,初中生的情緒體驗越來越豐富和復雜,他們既會體驗到積極情緒,也會體驗到消極情緒。如何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收獲更多的積極情緒,為生活繪就美好底色,是每個人的追求。本課從體驗情緒、認識情緒、轉化情緒的角度,運用游戲、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了解每一種情緒都很重要,任何情緒的體驗和表達都要適度,掌握收獲積極情緒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題
教師:今天非常高興,又可以和同學們一起上心理課了。如果給此刻的心情賦一個值的話,我覺得是3(mi),代表開心、高興。那么,你現(xiàn)在的心情怎樣呢?請在學習任務單——情緒坐標圖(見圖1)中標注。
學生1:我選擇1(do),我現(xiàn)在的心情比較平靜。
學生2:我選擇6(la),我現(xiàn)在有點激動。
教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做一個大膽的嘗試,將課上出現(xiàn)的情緒記錄下來,譜寫每個人的情緒變奏曲。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引導學生體察自己的情緒,激發(fā)學習的興趣。情緒坐標圖將情緒這種主觀感覺可視化,提升學生對當下情緒的感知。
二、體驗情緒
教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鋼琴”(運用希沃白板的樂器功能),我彈奏哪個音,請選擇這個音的同學站起來。如我彈奏中音do,請標注中音do的同學起立;我再彈奏低音si,請標注低音si的同學起立,標注中音do的同學坐下。
師生互動游戲。
教師:你在游戲時的情緒是怎樣的?
學生1:開心。
學生2:激動。
學生3:緊張。
教師:標注了中音mi的同學,你們的情緒一樣嗎?
學生:不一樣,有的代表高興、有的代表激動。
教師:面對同樣的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情緒體驗。即使是同一種情緒,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情緒表達方式。
設計意圖:通過音樂游戲,讓學生體驗情緒,感受到情緒的多樣性。
三、認識情緒
教師:情緒坐標圖被橫坐標分成了上下兩部分。通過剛才的活動,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橫坐標上面,我們的標注大多代表開心、愉快、高興等積極情緒,橫坐標下面則多是一些難過、傷心、憤怒等消極情緒。
教師:開心、快樂等情緒給人帶來愉悅的感受,激活我們的行為,被稱之為積極情緒。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做什么事都覺得提不起精神,這樣一類阻礙行動的情緒被稱之為消極情緒,如傷心、憤怒等。
教師:現(xiàn)在,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之間有些小矛盾,它們都認為自己的作用更大。你能為它們辯護嗎?
學生1:我為積極情緒辯護,積極情緒更重要。積極情緒給我們帶來愉快的感受,讓我們更自信,做事情更有動力。如果每天生活在消極情緒中,人會意志消沉,沒有斗志。
學生2:我為消極情緒辯護。雖然失敗了會很難受,但能促進我們進行反思。
學生3:我為積極情緒辯護。雖然難過這種情緒能促進我們反思,但最終還是奔著積極情緒去的,還是在追求開心、快樂,這就說明積極情緒更重要。
學生4:我為消極情緒辯護。很多消極情緒是在保護我們的,如害怕會讓我們更謹慎,保證我們的安全等。如果過度沉浸在積極情緒中的話,何談“居安思危”呢?
教師:只有在適度的前提下,每一種情緒才能為我們服務。適度的恐懼是保護站,適度的焦慮是加油站,適度的憤怒是勇氣站,適度的憂傷是休整站。積極情緒也要適度,過分開心、高興,也可能會對我們的生活產(chǎn)生消極影響,如“樂極生悲”。
設計意圖:通過“為情緒辯護”的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到,過度的情緒體驗和表達會給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只有在適度的前提下,每一種情緒才能更好地為我們服務。
四、轉化情緒
1.集思廣益。
教師:我們都希望生活中的積極情緒更多一些。那么,我們能否將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你都嘗試過哪些方法?
學生1:轉變思維。
學生2:朝積極樂觀的方向去想。
學生3:心情煩悶時,做一些能夠轉移注意力的事情,如聽音樂、運動、閱讀等。
學生4:生氣想發(fā)火的時候,盡量不傷人傷己,不損害公共利益,可以用“定格”的方式,如倒數(shù)十個數(shù),先讓自己冷靜。
教師:同學們分享的方法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改善認知的方法和改善行為的方法。今天,老師也分享一種方法。
師生學習韻律操《你笑起來真好看》(見表1)。
教師: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1:挺開心的。
學生2:很激動。
教師:有時候,開心、快樂的表情和動作也會改善我們的心情,你學會了嗎?請把你現(xiàn)在的情緒記錄在“情緒坐標圖”里,看看你的情緒變奏曲是什么樣的。
學生1:我從開心到興奮到緊張到開心再到興奮。
學生2:我的心情值是12126,轉換成音樂簡譜是do re do re la。
2.問題解決。
學生1:我在學習韻律操的時候害怕出錯,有些緊張。
教師:這位同學有緊張的情緒。我們如何幫助他呢?他可以想什么,還可以做什么?
學生2:可以想開點,錯了也很正常,重在享受過程。
學生3:接受緊張的情緒,帶著緊張情緒學習韻律操,改變對消極情緒的看法。
學生4:我們還有其他擅長的事情。打節(jié)奏不一定要做到最好,參與就好!
學生5:可以增加小組自由練習環(huán)節(jié),大家相互幫助,在集體中成長。
教師:同學們把剛才分享的方法都用起來了。
3.能力遷移。
教師:生活中,你有過將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的經(jīng)歷嗎?你是如何轉化的?
學生1:在練習舞蹈的時候,我經(jīng)常被老師批評,心情很不好。我會想象自己登臺演出的那天,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這樣心情會好很多!
學生2:歷史課上,我沒回答上老師的提問,感到很羞愧。我覺得這是一次提醒,回家后我認真復習、預習。第二天,我積極舉手回答問題,重新收獲了自信。
教師: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改變想法,也可以嘗試轉移注意力,如通過音樂放松、參與集體活動等。
設計意圖:通過分享,讓學生體驗和學習轉化消極情緒的方法,指導學生嘗試解決生活中的情緒問題。
五、總結提升
教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1:我收獲了好心情。
學生2:我知道了如何調節(jié)情緒。
學生3:我了解到情緒是可以轉化的,可以收獲更多的積極情緒。
學生4:我明白了可以通過改善認知和行為的方式轉化情緒。
教師:現(xiàn)在,我們把今天的課堂收獲凝練成歌詞,填到學習任務單——我的情緒變奏曲(見表2)中。
教師將學生的情緒變奏曲拍照上傳到屏幕上,邀請會演奏、會演唱的學生進行表演。
教師:唱得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看見”了自己的情緒。我們當下產(chǎn)生的情緒就像一個個小音符,它們共同譜寫了一首情緒變奏曲,無論中間有怎樣的旋律,都是屬于我們的青春贊歌!
設計意圖:通過音樂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再次體驗當下的情緒。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以“情緒變奏曲”為主線,通過音樂游戲、分組辯論、韻律操等方式引導學生體驗情緒、認識情緒和學會轉化情緒。音樂游戲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體察自己的情緒,對情緒進行外化,讓學生體會到情緒的多樣性及其起伏變化。分組討論環(huán)節(jié),學生認識到每種情緒都在為成長服務,但是情緒的體驗和表達要適度,過度的情緒體驗不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長,還會給生活帶來困擾。轉化情緒環(huán)節(jié),同伴之間分享了調節(jié)情緒的方式,教師分享了用音樂韻律操的方式來調節(jié)情緒。同時,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分享了如何調整認知和行為來收獲更多的積極情緒。結束環(huán)節(jié),學生現(xiàn)場表演課上生成的“情緒變奏曲”,留下美好的回憶。不足之處是課堂容量較大,可以進行適當刪減,留給學生更多思考的時間。
【點評】
本節(jié)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特點鮮明。首先,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吨行W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指出,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情緒體驗與表達,并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有效管理。隨著年齡的增長,初中生的情緒情感體驗越來越豐富,本課引導學生體驗情緒的同時,讓學生認識到每一種情緒都很重要,都在為成長服務,學會接納情緒、調節(jié)情緒、轉化情緒,在生活中更多地體驗積極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其次,課堂以體驗、游戲為主。本課有較濃厚的“心理味”,旨在通過游戲、活動等方式加強學生的內心體驗。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創(chuàng)設安全的課堂環(huán)境,讓學生從內心感受出發(fā)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最后,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較高,在回應學生時做到了共情,能夠體會學生的情緒情感,保證學生在課堂上坦然真誠地展現(xiàn)自我。
(點評嘉賓:侯一波,江蘇省淮安市教學研究室心理健康教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