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科學圖像敘事研究

2021-08-02 02:45姚鵬崔之進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2021年3期

姚鵬 崔之進

摘 要:基于米歇爾的批判圖像學理論,以藝術符號闡釋科學圖像的“陌生化”敘事、“元圖像”指涉,以及“視知覺”等特征。厘清圖像視閾下藝術和科技之間的“陌生化”敘事模式:傳統(tǒng)與科學的間離、神話與科學的互文;以及“元圖像”的象征敘事、矛盾空間的科學隱喻的敘事關系,突破文字敘述的局限,建構科學圖像可視化傳播模式。

關鍵詞:科學圖像;圖像轉向;敘事關系;科學可視化

中圖分類號:J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444X(2021)03-0033-05

國際DOI編碼:10.15958/j.cnki.gdxbysb.2021.03.005

一、圖像視域下藝術與科學的敘事關系

“讀圖時代”的到來,意味著當代文化從“語言學轉向”跨越到“圖像轉向”的審美時代。隨著科學相關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科學圖像成為科學傳播的符號闡釋空間?!爱敶x圖時代的圖像符號,已不再是傳統(tǒng)相似性符號范式,它越來越趨向于能指自我指涉的仿像的新結構?!盵1]M.J.T.米歇爾在《圖像理論》中首次提出“圖像轉向”,闡明圖像的“說話”功能優(yōu)于客觀的文字敘述,通過構建特定的“說話”體系,揭示圖像意義,實現(xiàn)圖像敘事。

“圖像轉向”理論在科學圖像中表現(xiàn)為:借助科學圖像,構建與受眾之間的感性交流空間,摒棄文字的理性主義說教,轉向感性藝術符號,并將藝術符號與科學研究成果結合,用“感性原則”取代語言文字的“理性原則”。根據美國學者艾布拉姆斯和阿瑟·丹托的文藝理論闡述模式,本雅明的論斷說明科學圖像作為“符號闡釋空間”,為科學研究成果提供感性的、符號化的圖像語境,使受眾獲得一種“沉浸式”的審美體驗。由此,受眾與科學圖像的距離逐漸消除。

基于米歇爾的批判圖像學,科學圖像敘事跨越語言文字的理性壁壘,通過視覺語言建立科學語境和文本的交互關系,兩者之間的相互轉化實現(xiàn)藝術符號意指的延伸,即突破科學語境下的“蘊意結構”,實現(xiàn)科學圖像敘事。因此,科學圖像借助“符號闡釋空間”實現(xiàn)從編碼到解碼的橫向貫通,跨越科學傳播語境下圖像符號的“蘊意結構”,探究科學圖像在形式、修辭、審美、觀念四個層次的縱深。形式符號是科學圖像中最基本的構成,借助色彩和線條的敘事功能和審美特性,受眾形成對科學圖像的直接感官體驗。修辭符號是基于形式符號的升華,科學圖像通過符號化修辭而進入審美和觀念領域,在科學語境中表現(xiàn)為能指的表象符號,對科學內涵進行基本的視覺呈現(xiàn)。進入審美領域的科學圖像,將藝術和科學融合于圖像中,借助“蘊意結構”的美感營造,使科學圖像具有更深層次的藝術內涵,并進一步構成科學圖像的語言符號系統(tǒng)。觀念符號是基于審美領域和科學語境兩者的交融碰撞,形成具有藝術性、普適性的科學圖像,實現(xiàn)科學內涵的“可視化”。由形式向觀念的動態(tài)演進過程中,科學圖像超越了語言文本、色彩線條等形式符號,從而達到藝術符號在科學語境中的升華。圖像視閾下藝術與科學圖像兩者之間具有共生和動態(tài)的敘事關系。

第一,圖像視閾下藝術與科學的共生敘事關系??茖W圖像將藝術和科技融合于“符號闡述空間”,通過藝術符號的審美意蘊、能指和所指意義的延伸,圖像視閾下藝術與科技的敘事關系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藝術圖像被賦予科學內涵,使其本身具有多維語境下的“陌生化”敘事;另一方面,科學內涵借助藝術圖像實現(xiàn)“知識可視化”,可從作者、語境、文本和受眾四個維度對“知識可視化”進行解碼。從作者之維看科學圖像,作者通過編碼程序將真實意圖隱藏于圖像中,亞瑟·丹托的“真實論”認為現(xiàn)代藝術是作者借助作品的自我表達,同時福柯提出“作者功能”,肯定作者在圖像生產、轉化和解讀中的主體地位,推動從作者角度構建科學圖像的“符號闡釋空間”,促進受眾解讀作者的真實意圖??茖W圖像的語境之維不僅是語境與文本的關系,而且還是語境與作者及受眾的關系。語境之維包含多重語義:一是借助語境考察科學圖像的真實含義;二是語境的多重指涉性,不同受眾對同一圖像由于科學素養(yǎng)差異形成不同解讀;三是語境的“互文性”,將符號置于龐大的科學語境中,形成對具體科學內涵的指涉。文本之維將圖像闡釋轉向文本本身,基于內在的視覺形式將作者、語境和受眾相聯(lián)系,揭示科學圖像的審美本質。受眾之維則是基于受眾自身解讀科學圖像,并在“符號闡釋空間”中將作者、語境、文本和受眾四者相互貫通,為研究藝術與科技關系構建契合點,創(chuàng)設藝術和科學之美的感知空間,說明兩者之間是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的關系。

第二,圖像視閾下藝術與科學的動態(tài)敘事關系。通過科學圖像的“元圖像”指涉、矛盾空間等視知覺原理,建立受眾與科學內部交流的感知空間,使受眾成為藝術符號的編碼者和解碼者,借助特定的“蘊意結構”,即“圖像文本”,使原有科學圖像的所指含義得以延伸,并構建科學圖像的“作者——語境——受眾”的內在互動模式。這一內在互動模式在科學圖像敘事中表現(xiàn)為:作者根據科學內涵改編或創(chuàng)造圖像,作為科學圖像文本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借助科學語境連接受眾和作者的圖像闡釋關系,使受眾成為符號編碼和解碼的主體,在“符號闡釋空間”內形成“作者——語境——受眾”的互動關系。同時以米克·巴爾的符號理論中的“框架”“裝框”“換框”理論對科學圖像進行解碼,“框架”是指以受眾為主體結合科學素養(yǎng)賦予圖像科學內涵,目的是使受眾進入預設的圖像闡釋中?!把b框”則是受眾根據科學圖像的表層含義,對其進行反復重讀的反思,借助“元圖像”的象征敘事、矛盾空間的科學隱喻,對科學圖像產生更深層次的闡釋和重構??茖W圖像的預設闡釋和重讀反思本質上是一種“換框”行為,拋開圖像原有語義和解讀,裝入科學語境中的“符號闡釋空間”,受眾對科學圖像產生新的圖像解讀,突出受眾在科學圖像解讀中的主體性地位,激發(fā)受眾內心的探索欲和閱讀興趣,實現(xiàn)科學傳播。

二、科學圖像的“陌生化”敘事

“陌生化”理論由俄國文藝理論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他認為“陌生化”就是審美主體打破原有思維定勢,運用藝術手法賦予日常事物“奇異化”內涵,將藝術形式轉向艱深化,增加對日常事物的感知時間和難度。這一理論運用于科學圖像的“陌生化”敘事表現(xiàn)為:剔除藝術圖像本身“所指”,改編部分傳統(tǒng)圖像范式,融合陌生的科學語境和文本,賦予藝術圖像新的科學內涵,產生“舊瓶裝新酒”的圖像敘事效果??茖W圖像的“陌生化”敘事沖擊受眾原有的慣性思維,使受眾獲得陌生化的審美體驗,激發(fā)受眾深入了解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一)傳統(tǒng)與科學的間離

德國戲劇革新家布萊希特提出藝術的“間離效果”,主要是指觀眾在欣賞戲劇的同時卻不融入劇情情節(jié),產生空間和情緒上的“距離感”,這種戲劇表演中的“間離”在科學圖像中表現(xiàn)為“陌生化”敘事,“間離”的過程就是與日常生活化的事物逐步“陌生化”的過程。這種“間離”效果在科學圖像中表現(xiàn)為:作者通過改編具有普適性的傳統(tǒng)圖像,置換圖像內的某個或多個元素,賦予其新的科學內涵,將作者真實意圖隱蔽地設置于圖像中,使傳統(tǒng)圖像產生“陌生化”的視覺效果,增加受眾進行圖像闡釋的難度和趣味性,形成科學語境下的“符號闡釋空間”。受眾在“陌生化”科學圖像闡釋的過程中,產生與傳統(tǒng)思維定勢的矛盾或異化,激發(fā)受眾對科學圖像的欲望和訴求,使受眾與科學圖像產生“陌生化”互動關系,并進一步使其產生審美快感。

在科學語境和科學圖像改編的雙重作用下,加上“符號闡釋空間”中作者、語境、文本和受眾間的互動和貫通,科學語境和圖像文本共同構成科學圖像敘事的“間離”效果,使受眾對傳統(tǒng)元圖像的改編產生情感和空間的“陌生化”。科學圖像借助“傳統(tǒng)與科學間離”的“陌生化”手法,從視覺心理學角度,使受眾心理產生傳統(tǒng)思維與科學語境的矛盾,拋開傳統(tǒng)語境中的思維定勢,造成受眾在圖像闡釋中的不適感,激發(fā)受眾解讀科學圖像的欲望和訴求,結合科學語境對圖像進行客觀合理的闡釋,進而使受眾產生心理快感;從藝術符號學角度,“傳統(tǒng)與科學的間離”表面上是對傳統(tǒng)符號與科學語境的割裂,實際上是拓寬傳統(tǒng)符號指涉的外延,并進一步擴展到科學語境中作為科學傳播的符號載體。在“符號闡釋空間”內部結構的作用下,以視覺語言形式將傳統(tǒng)與科學融合為相互闡釋的符號系統(tǒng),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受眾對于科學圖像指涉意味的思考和探索。

(二)神話與科學的互文

“互文性”概念由法國符號學家朱麗婭·克里斯蒂娃最先提出,她認為圖像文本存在于更為龐大的語境中,圖像文本和語境文本之間存在相互指涉、相互解碼的共生性關系。在克里斯蒂娃看來,“互文性”理論重點在于圖像文本的生產過程,

任何圖像文本都是對其它圖像文本的吸收與轉化,包括對經典圖像的改寫。圖像文本的多重語義指涉是藝術圖像和科學語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從作者、語境、文本、受眾四個維度,將圖像文本的多重指涉交織于“意義之網”中,溝通圖像文本在藝術與科學、歷史與社會、神話與傳統(tǒng)之間的多維聯(lián)系。作者通過有意識、有目的的圖像文本創(chuàng)作,使得圖像與他圖像在共同語境的作用下產生多重語義,由此產生圖像自身的獨立性和對話性。

在藝術符號自身指涉和科學語境下產生多重語義。從作者之維看,作為符號的編碼者,借助神話形象有目的、有意識地對科學知識進行可視化呈現(xiàn)。神話和科學本質上是感性和理性的交融,作者將兩者融合于科學圖像,用感性的神話形象闡釋抽象的、理性的科學知識。從文本之維看,對經典神話形象的改寫,是作者將科學語境和神話形象相結合的圖像呈現(xiàn),神話形象具有反映歷史與傳統(tǒng)的功能,將觀念化的神話形象以個別化或實體化的形象呈現(xiàn)。從語境之維看,科學語境成為連接作者和受眾的中介。在科學圖像中,神話形象與科學語境具有相互闡釋的關系,分析兩者的關系可得出:神話形象的多重指涉、結構分布、符號編碼都與科學語境形成相互闡釋的互文關系,神話形象在科學語境作用下具有新的科學內涵,并成為多重指涉性的藝術圖像,而科學知識以神話形象為載體,使科學圖像闡釋和傳播更形象生動,推動受眾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從受眾之維看,受眾通過神話形象對科學知識形成直觀的感知,借助科學語境對神話形象的理解進一步深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闡釋關系。

基于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神話形象具有多重圖像指涉,主要表現(xiàn)為:

一是歷史語境下神話形象本身的藝術意蘊。神話形象是基于自然崇拜和理想崇拜的虛構,通過色彩和線條形成具有歷史和科學價值的符號系統(tǒng),為科學圖像敘事提供“符號闡釋空間”;二是科學語境下神話形象的雙重指涉作用。作為符號系統(tǒng)的神話形象受到科學語境的修辭,形成具有神話和科學意味的圖像。其雙重指涉作用為:一方面是自身圖像的指涉,對神話形象自身的符號解讀;另一方面是對科學語義的指涉,科學語境下的神話形象作為“蘊意結構”,推動符號“能指”和“所指”的實現(xiàn)和延伸。神話和科學的互文性結合,為科學圖像敘事的多重指涉增加可能,將科學圖像置于歷史、社會、科學等多重語境中考慮其真實內涵,為受眾營造“陌生化”的審美體驗,使受眾獲得多維語境中的科學和藝術價值。

三、科學圖像的空間性敘事

“符號闡釋空間”理論是華人學者段煉基于美國學者艾布拉姆斯和阿瑟·丹托模式提出的,其理論由具有闡釋效能的“符號闡釋空間”和圖像文本生產及運作的“蘊意結構”組成,兩者在科學圖像中形成語境和文本的動態(tài)轉化關系,這種轉化關系使科學符號意指得以延伸,也使“符號闡述空間”具有科學和藝術價值。也就是說,“符號闡釋空間”之所以能夠有效運作,是基于作者、語境、文本和受眾四個維度與“蘊意結構”的互動而產生,即空間語境與圖像闡釋的互動。因此,“正是‘符號闡釋的空間從編碼到解碼的橫向貫通,穿透了傳播語境中圖像符號的‘蘊意結構,方使‘蘊意結構內部四層符號的縱向升華和深化成為可能?!盵2]160科學圖像作為空間性藝術,通過科學圖像空間立體結構中的元圖像指涉和視知覺感知,搭建了藝術與科學圖像的空間敘事關系。

(一)元圖像的象征敘事

米歇爾認為:“‘元圖像是視覺上、想象上或物質上得以實現(xiàn)的超形象的形式”[3],元圖像是關于圖像的圖像,是某個類型圖像的基礎隱喻或類比,基于元圖像指涉,結合空間語境和圖像闡釋的雙向互動,生發(fā)出多重符號意指。米歇爾認為元圖像具有三種不同類型:一是自我指涉的圖像,例如索爾·斯坦伯格的藝術作品《螺旋》,伴隨圖像文本的生產而形成,是關于描述繪畫的繪畫圖像,具有“沉浸式”的語境和圖像互動的情感體驗;二是對某一類畫作的指涉,通過圖像再現(xiàn)圖像,是一種包含與被包含的圖像所屬關系;三是具有多元穩(wěn)定性的圖像,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研究》中援引鴨兔圖論證元圖像的雙重性,突出不同語境的自我指涉。圖像視閾下,科學圖像在科學語境中通過改編基礎隱喻圖像,塑造“視為”和“描畫為”的雙重符號指涉,增強科學圖像的敘事效果。

元圖像的“視為”和“描畫為”的雙重性,在科學圖像中主要表現(xiàn)為“能指”和“所指”,借助元圖像指涉實現(xiàn)模糊、隱蔽的科學圖像敘事。元圖像的“視為”是最原始、最直接的圖像解讀,即圖像脫離語境而客觀實在的表層含義,受眾通過考察元圖像瞬時產生的“初印象”,而“初印象”并非是科學圖像的真實內涵,只是局限于表層的、思維定勢的圖像解讀。在科學語境的情感營造中,元圖像的“視為”內涵被逐步消解,轉而進入科學領域的圖像敘事范疇,即通過對元圖像的改編和語境置入,元圖像被“描畫為”科學語境下的象征性圖像,科學內涵通過受眾多層次的合理解讀,揭示元圖像“描畫為”的真實內涵。元圖像的象征性敘事一方面使受眾產生熟悉的視覺效果,促進受眾對科學圖像的初步闡釋;另一方面置入新的科學語境,元圖像本身的含義被科學內涵所取代,轉而實現(xiàn)象征性圖像敘事。

根據米歇爾“圖像轉向”理論,元圖像的指涉功能超越文字文本的闡釋功能,元圖像作為“圖像的圖像”,其本身具有自我指涉和符號隱喻功能,通過對初始圖像隱喻的考察,為受眾解讀科學圖像敘事提供最原始的參考。圖像視閾下,科學圖像借助元圖像指涉和受眾自我闡釋,將情感性、藝術性和科學性融合于科學圖像,超越靜態(tài)語言文本的理性闡釋功能,使受眾成為符號編碼和解碼的主體,構建起一條“作者——語境——受眾”的內在互動模式。這一互動模式在元圖像象征敘事中表現(xiàn)為:作者將科學內涵隱蔽地置于圖像中,通過元圖像指涉和空間隱喻,在“符號闡釋空間”內各要素的共同作用下,結合具體科學語境,在作者、語境和受眾的三者互動中賦予元圖像新的科學內涵。因此,元圖像通過科學語境和情感營造,借助 “符號闡釋空間”激發(fā)受眾對科學圖像的闡釋和解讀,塑造受眾對科學圖像的情感認同,從而實現(xiàn)科學圖像的象征敘事。

(二)矛盾空間的科學隱喻

俄羅斯文藝理論家洛特曼基于索緒爾、皮爾斯和雅格布森的符號學理論,提出“符號域”概念,并將其定義為“文化疆域內的‘共時的符號空間”[4],注重時間和空間的雙重語境,“使空間內的個體符號系統(tǒng)得以有效運作?!盵2]232-233洛特曼指出符號域的一大特征就是共時性,因此科學圖像中的個體符號系統(tǒng)具有畫面的共時性。然而符號域內的各個子系統(tǒng)間的關系并非是靜止的,而是動態(tài)的漸進演變過程。圖像視閾下,科學圖像運用矛盾空間營造出空間對立的視覺關系,同時個體符號系統(tǒng)的空間排列使矛盾空間趨向于和諧,這種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空間關系在封面圖像中交替存在,使受眾產生視覺游走的藝術效果。洛特曼認為“人與周圍世界的互動,對應著編碼和解碼程序的互動”[5],具體表現(xiàn)為受眾和科學圖像之間的互動,受眾作為科學圖像解碼和編碼的主體,借助特定的“符號闡釋空間”和“蘊意結構”,解構符碼秩序所包含的觀念和內容的二元關系、矛盾空間和線性時間的對立統(tǒng)一,以此增強科學圖像的敘事表現(xiàn)力。

科學圖像借助大量個體符號系統(tǒng),運用矛盾空間實現(xiàn)科學敘事,其隱喻性敘事表現(xiàn)為:矛盾空間分布及時間靜止的有序排列,處于“符號域”中的個體符號系統(tǒng)通過由遠及近、由上到下的矛盾空間,在科學圖像中形成折疊化、立體化的空間視幻,與具體符號“所指”的空間排列布局相契合,同時也通過大量科學圖像預示具體科學符號“所指”的龐雜性和有窮性。運用和諧對立的矛盾空間關系,實現(xiàn)殊途同歸的藝術效果。在科學圖像的空間視覺呈現(xiàn)上,作者著眼于“符號域”中的個體符號系統(tǒng),各符號系統(tǒng)的相互運作使“符號域”得以運轉,即實現(xiàn)科學圖像敘事。各符號系統(tǒng)間既存在外部運作,也存在內部關聯(lián)。科學圖像作為個體符號系統(tǒng),在科學圖像中不規(guī)律地進行空間排列,營造出三維視幻空間,借助各符號系統(tǒng)和科學圖像整體的互動,使藝術作品的編碼成為可能,也使“作者——語境——受眾”的內在交流模式得以進行。

結 語

“讀圖時代”的發(fā)展和成熟,使科學圖像的敘事模式和大眾傳播迎來新機遇。圖像視閾下,藝術和科學圖像的敘事關系對科學圖像國際化傳播具有參考價值,即通過科學圖像的“陌生化”敘事和空間性敘事,打破受眾固有的思維定勢,增加受眾圖像解讀的難度和時間,使受眾產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藝術審美體驗。

圖像文本正逐步超越語言文本成為“科學可視化”背景下科學傳播的主要媒介,科學圖像溝通了作者、語境和受眾的互動模式。然而,圖像文本的崛起并不意味著語言文本的衰退,科學圖像和語言文本基于特定科學語境能實現(xiàn)相互闡釋、相互補充的交互關系,兩者的有機結合能推動知識的普適化傳播。

藝術與科學兩者的獨特敘事關系為:作為靜態(tài)呈現(xiàn)的科學圖像,通過傳統(tǒng)與科學的間離、神話與科學的互文研究,得出圖像視閾下藝術與科學的共生敘事關系;作為空間立體的科學圖像,通過“元圖像”的象征敘事、矛盾空間的科學隱喻研究,總結出作者、語境和受眾間存在的互動關系,并得出圖像視閾下藝術與科學的動態(tài)敘事關系。對圖像視閾下藝術和科學的敘事研究,有助于受眾更好地承擔符號的編碼者和解碼者角色,使受眾的圖文關系解讀能力在多元語境和多重語義指涉中處于主導地位。

參考文獻:

[1] 周憲.“讀圖時代”的圖文“戰(zhàn)爭”[J].文學評論,2005(06):136-144.

[2] 段煉.視覺文化:從藝術史到當代藝術的符號學研究[M].南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8.

[3] W.J.T.米歇爾.圖像何求?——形象的生命與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4-5.

[4] 尤里·米哈伊洛維奇·洛特曼.思維的宇宙:文化符號學理論[M].伯明頓:印第安納大學出版社,2000:3.

[5] Ann Shukamn. Literature and Semiotics:a study of the Writing of Yu.M.Lotman[M].Amsterdam: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1977:120-129,177-179.

(責任編輯:涂 艷 楊 飛)

A Study on Iconological Narratives of Science

YAO Peng, CUI Zhijin

(School of Art,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89,China)

Abstract:Based on Mitchells critical iconology theory, this essay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narrative modes of “defamiliarization” between arts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ages that covers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ly, it is the separations between tradition and science and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myth and science. Secondly, it is the symbolic narrative of “meta image”. Thirdly, it is the narrative relations between scientific metaphors of contradiction space. By thus it can construct the visual communication mode of scientific images by breaking the limitations of text narrative to interpret the “defamiliarization” narrative of the scientific images with artistic symbols, the reference of “meta image” and the features of “visual perception”.

Key words:scientific image; pictorial turn; narrative relation; scientific visu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