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文
觀瞻天波府
劉蘭芳的《楊家將》評書深入人心。于是,在開封,天波楊府,已然成了牽引神經(jīng)的一根線,只要輕輕一抖,腳步就跟著心靈踏上通往愿望的目的地。
盡管,這里是復建的北宋抗遼民族英雄楊業(yè)的府邸?!扒屣L無佞天波滴水樓”也好,宋太宗趙光義親筆御書“天波楊府”匾額也罷,散淡的光線里,依舊醒目。這,不由得想起太宗的那道御旨:凡經(jīng)過天波府門前的滿朝官員,文官落轎,武官下馬。對忠良的敬仰,從北宋延至現(xiàn)在,丹心昭昭耀乾坤。
肅然起敬的楊府官邸后殿,殿內的楊家將忠心報國的大型群雕,歷史與傳說融為一體時,眼前便是雁門關外的烽煙:七郎八虎闖幽州、血戰(zhàn)金沙灘、穆桂英掛帥、楊門女將十二寡婦征西、佘太君百歲掛帥……
孝嚴祠里祭祀楊家將。那一尊尊塑像向世人展示:楊家,世代忠良,忠心報國?!案缸咏悦麑?,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兒野豎,皆能道之”。歐陽修對楊業(yè)和楊延昭的盛贊,讓思緒在歷史和傳說不停的折返中,擦亮了目光。
游清明上河園
張擇端的一張圖,把汴水的碧波回放為明媚的春色,讓千古的夢境再入大宋的云樓。一個繁盛的朝代,在一張紙上精巧構思為畫,讓千年的風情在明朗的時代盡顯輝煌。
北苑的皇城啊,依然是千年的瑰瑋姿態(tài),更具風骨。南橋與紫閣,留存了一百六十八載北宋的不盡韻味兒。在這里,北宋的民間藝術,儼然千年不曾更迭的渾涵。人頭攢動,人聲鼎沸,共享一段回望中的美好時光。
“八荒爭奏,萬國咸通”,那繁華,那榮光,在千年的巧手構思下,入詩入畫;在新時代神工的建造中再現(xiàn)了北宋國際化都市的風采。不信,你看,繡球閣下集聚的游人,張望樓上拋下彩頭;獅子樓的一端,好漢們的振臂一呼,引來更多驚奇的目光……
在歷史的文脈里,清明上河園,亭臺樓閣,茶坊酒肆,勾欄瓦子……大宋繁華,一次次呈現(xiàn)于紙上。一園子的古都神韻和筋骨,寫下汴梁的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