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變異是語言學中的一種常見概念,指的是同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下所展示出來的不同含義,這一現(xiàn)象在生活中頗為常見,也會隨著社會發(fā)展而不斷變化,在文學作品翻譯過程中,這一語言變異很容易給相關從業(yè)者帶來困擾。本文通過相關文獻進行查閱,對語言變異的概念進行了闡述,結合部分文學作品中語言變異的例子,提出了文學作品翻譯過程中對于語言變異的解讀策略。希望本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國整體翻譯水平。
◆關鍵詞:文學作品;翻譯;語言變異
文學語言與語言的其他表達形式存在本質上的區(qū)別,在大多數(shù)文學作品中,作者通常會對傳統(tǒng)語言表達方式進行藝術加工,即有意識地異化,通過這種方式,往往能夠傳遞給讀者別樣的閱讀體驗與美學感受。不同時代、不同語言之間的變異表現(xiàn)是不同的,因此,在文學翻譯領域,譯者必須準確識別文學作品中詞語變異的實際內涵,并在譯文中通過科學策略將原文內容成功復刻,并賦予其相應的美學內涵,使其完成語境之間的詩學連貫。
一、語言變異內涵
語言變異是指文學作品作者由于文體的特殊需要或者是出于其他目的,作者有意完成的偏離常規(guī)語言使用方式或內涵的語言表達形式,這一現(xiàn)象在文學作品中極其普遍,在眾多文學作品作者眼中,這是對語言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一種重要方式,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作者選擇過去曾經(jīng)被應用過,已經(jīng)成為定式的語言變異形式。(2)作者超越了所有的語義形式,有意創(chuàng)造出了新的異化形式。
在實際翻譯過程中,譯者所遇到的語言變異方向包括很多種,包括但不限于句法、詞匯、方言等,這也是文學作品翻譯從業(yè)者必須要克服的重要難關。
二、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變異與連貫解讀
連貫是一種獨特的心理現(xiàn)象,根據(jù)有關專家所下的定義,連貫在文學作品層面被定義為讀者可以通過自身的認知能力在閱讀過程中賦予文學作品一定的連貫性。連貫性在文學作品中廣泛存在于各種語句要素之間,能夠通過各種銜接手段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文學本身是眾多語言要素的集合體,而連貫是一種貫穿在這些要素之中的、將這些要素相互串聯(lián)起來的一種網(wǎng)格結構,其目的是為了呈現(xiàn)一個具備整體意義的語篇。從這一角度講,一個文學作品的意義來源其實源自于其內部語句之間的關聯(lián)性與讀者認知結構之間的契合程度。因此,在大多數(shù)的文學作品中,作者往往都會通過語言或者非語言的形式對文章結構進行處理,最終達到強化其連貫性的目的[1]。
語言變異在文學作品中是為了滿足作者實現(xiàn)作品文學性要求而誕生出來的,從本質而言,與傳統(tǒng)語句表現(xiàn)形式有所區(qū)別的陌生化語言變異手段就是強化作品文學化程度的最佳手段。然而,在使用語言變異方式對文學作品進行藝術性包裝的同時,其語言表達形式一定會與大多數(shù)人的固有認知結構產(chǎn)生沖突,從而影響整個作品的連貫性,其內在聯(lián)結方式從外顯性轉化為內隱性,這在我國傳統(tǒng)文學作品——詩詞中最為常見。因此,語言變異并不只是起到簡單的修飾作用,而是真正成為了文學作品美學因素的一份子,具備一定的文學修辭價值。在實踐中,作者通常會有意識的通過語域變體、年齡變體等方式對文辭進行修改,最終實現(xiàn)自身文學作品獨有的連貫性。
翻譯行為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依據(jù)譯文閱讀者語境要求,對原作品內容進行合理轉化的重構活動。從概念角度來講,翻譯活動主要重視的是在譯文讀者認知范圍內將原文學作品進行適當修訂與轉化。因此,翻譯從業(yè)者應該在連貫原則的指引下,認真領會文學作品的實際含義,進而再現(xiàn)原文的詩學意圖。
三、文學作品翻譯過程中對于語言變異的解讀
由于語言變異在文學作品中有很多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無法進行全面分析,因此本文選取了比較典型的社會語言變體形式進行連貫解讀。
根據(jù)社會語言學相關研究顯示,人們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對人們的實際語言使用往往會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各個階層、各個社會組織成員、各個年齡段的個體在實際生活中都會有不同的語言使用特點,這也成為了文學作品中塑造人物特點的重要手段。
本文以毛姆的作品Cakes and ale中的一段經(jīng)典內容為例:
原文::Lord George sayse never knew they was broke, ande makes oute was as surprised as anybody[2].
譯文1:喬治勛爵說他一點不知道這對夫婦是窮光蛋,還裝著鵝(和)別人一樣吃驚。
譯文2:喬治老爺竟說他一點不知道那兩口子是窮人,還裝著和別人一樣沒想到哩。
本文所引用的原文是傭人瑪麗在原文中說的一句話,瑪麗的原生家庭貧窮,受教育程度不高,文中的語言表達形式明顯突出了這一特點,將語法、單詞有意弄錯,說話時將“h”音漏掉等。在譯文1中,譯者處理明顯比較生硬,將其中的語言變異部分直接改成中文的諧音字,這種方法并不合理,因為中文中的諧音字并不能夠體現(xiàn)出英語語境中諧音的效果,且采用了一些本不應從瑪麗口中說出的書面稱呼——如“勛爵”。而譯文2中的處理就比較科學,將勛爵一詞巧妙的轉化成了老爺,契合了原文中“l(fā)ord”一詞所隱含的諷刺意味,且在語言變異部分的翻譯十分科學,并沒有拘泥于其表現(xiàn)形式,而是考慮到了整體語境的含義,采用漢語的方式對這段文字進行了整體重構,能夠顯著提升讀者觀賞體驗。
四、結論
縱觀全文,語言變異由于其獨特的藝術性被眾多文學作品作者所青睞,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文學作品翻譯難度。針對這種情況,相關文學作品譯者應該以連貫性為原則,在譯文讀者的語言環(huán)境內對原文進行重構,不應拘泥于其外在表現(xiàn)形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語言變異部分內容與形式完全統(tǒng)一,進而提升翻譯質量。
參考文獻
[1]高巖. 英語文學翻譯中藝術語言的處理原則探究[J]. 英語廣場, 2019(7).
[2]上官雨桐. 分析英語文學翻譯中藝術語言的處理原則[J]. 中華傳奇, 2019(10):159-160.
作者簡介
包斯琴(1979.10-),性別:女,民族:蒙古族,籍貫:內蒙古自治區(qū),學歷:本科;現(xiàn)有職稱:助理翻譯;研究方向: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