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含
摘 要:吳青霞先生的鯉魚以“鯉魚吳”聞名于畫壇,善于寫生的她將鯉魚題材作為一生藝術追求的精華所在。融合現(xiàn)實中的鯉魚形象以及宋人工筆鯉魚,廣涉日本畫鯉魚以及西畫的觀察方法和明暗法則,獨創(chuàng)出自己一套完整的創(chuàng)作手法,形成逸美的鯉魚國畫風格,成為雅俗共賞的鯉魚王。
關鍵詞:吳青霞 鯉魚 繪畫風格
常州地區(qū)自古才女輩出,民國時期更甚。被劉海粟夸贊為“常州出了一位女將軍”{1}的吳青霞就是其中之一,家學深厚的她從小就耳濡目染,沉浸在她的父親——吳仲熙營造的書畫世界中。吳青霞也常說她的父親就是她的繪畫啟蒙老師。吳青霞的繪畫題材豐富:人物、山水、花鳥無一不畫,其中最常見,最被大家認可的是她的鯉魚題材,因為鯉魚畫的惟妙惟肖,吳青霞還被冠以“鯉魚王”的稱號,更是被畫界同行美譽為“碧塘紅鯉半邊天”{2}。
一、吳青霞特有的國畫鯉魚風格形成原因
1.揮動雙鎬的掘進工
吳青霞先生曾在王維友采訪她的時候說過,畫家好比掘進工,每天揮動雙鎬,在傳統(tǒng)領域和生活領域里不斷挖掘。誠如她自己所說,吳青霞先生一輩子都是這么辛勤耕種在國畫藝術的田地里的。
(1)傳統(tǒng)領域里的挖掘
吳青霞先生年少時就有著深厚的筆墨功力,19歲時在有著賀天健、王個簃、張善孖、張大千等一眾高手的秋英集會上,面對張善孖的補畫邀請不曾畏懼,揮毫潑墨,技驚四座。
通過對吳青霞先生的訪談和自述的梳理,以及對她的鯉魚題材的國畫作品的分析??梢园l(fā)現(xiàn)吳青霞先生在博采眾長的同時,在傳統(tǒng)領域中,對她鯉魚題材影響頗深的是同為常州人的清初六家的常州畫派創(chuàng)始人:惲南田。沒骨花鳥畫是以惲南田為首的常州畫派的主要面貌。惲南田在技法上立了一座高峰,在繪畫理論上強調寫生,表達“逸”格。具有一定的高度,這也是惲南田的沒骨花鳥能別具一格,能開宗立派的原因所在。無疑,從技法上看,沒骨法是吳青霞先生用來刻畫鯉魚的最主要的技法。從繪畫格調上看,明麗俊逸是吳青霞先生畫作的主要特征。難怪吳青霞先生不止一次強調說她自己受惲南田影響很大,常州畫派就是哺育她以藝術的乳汁{3}。
從吳青霞鯉魚題材的國畫作品分析,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寫意一類,如《春江迎赤鯉》;沒骨兼工帶寫一類,如《花港觀魚》;以及沒骨偏工一類,如她的代表作《九鯉圖》(見圖1)。其中沒骨偏工一類的作品數(shù)量較多,而這一類鯉魚作品的配景,可以看出基本承繼于惲南田,尤其是水草、浮萍、小魚、睡蓮的畫法,常州畫派的面貌一脈相承。
(2)生活領域里的挖掘
吳青霞先生一直秉承父親的教誨,在生活領域里深耕挖掘。天天觀察父親買給她的魚,日日寫生。中年后還常到杭州、花港、富春江、太湖等地觀察大鯉魚戲水的場景,不僅現(xiàn)場觀看還買回家養(yǎng)著看,為了更好地了解魚兒的習性,還常向養(yǎng)魚專家請教,真正做到與魚物我同心。
通過對江河湖中的大鯉魚的戲水波間的深入觀察,《春江迎赤鯉》(見圖2)中的赤鯉昂首向上在浪花中翻騰,通過恰當?shù)乜鋸埡毤棒~鰭魚尾,生動地反映出欲化龍的氣概。同樣是在江河湖中的鯉魚,《魚躍萬里》中的兩條鯉魚就與《春江迎赤鯉》中的赤鯉不同,沒有夸張?zhí)幚眙~的結構,而是通過一黑一赤兩條鯉魚的動態(tài)對比,凸顯出魚躍的動態(tài)美:剛剛騰出水面的黑鯉魚動態(tài)呈近90度角,眼睛望向赤鯉,畫面主角赤鯉則是躍出水面,動態(tài)呈近“S”形。眼睛望向天空,氣勢貫穿,呼應主題。一般在江河湖中的鯉魚題材,吳青霞先生大都處理成這種魚躍的形式,通過表現(xiàn)在大風大浪里的騰躍鯉魚,以彰顯生命力的旺盛。
不同地點觀察到的鯉魚所呈現(xiàn)出的畫面效果也不同,與上述兩張江河湖中觀察到的鯉魚不同,《花港觀魚》表現(xiàn)的是在西湖十景之一中的鯉魚,微風和煦,三條鯉魚從蓮花水草間緩緩游過。吳青霞先生在處理這一類鯉魚題材的畫面的時候,大都表現(xiàn)為幾尾鯉魚游于或睡蓮或水草或浮萍間,點綴以小魚小蝦。一派祥和之氣,顯示出鯉魚的悠閑自在。
2.融通與創(chuàng)新
吳青霞先生自述認為宋元人畫在絹本上的魚缺乏精神氣,顯呆板。日本人畫的魚小尾巴,沒有力量感,顯示不出鯉魚的潑剌。于是她融合了前人的優(yōu)點,并進行了改進創(chuàng)新。
首先從材料上,改絹本為紙本,且是凈皮生宣。長期的觀察和練習,吳青霞先生摸索出適合表現(xiàn)鯉魚的筆法,大筆點垛,四五筆下去,胸有成竹,鯉魚的大致走向和動態(tài)基本定下,且水墨潤韻,魚身的靈動頓時顯現(xiàn)。
其次造型上,改小尾巴為大尾巴,以凸顯鯉魚運動起來的潑剌勁;改瘦長魚身為圓肥,易凸顯鯉魚的鮮活肥美。
再者繪畫工序上,改勾線渲染為點垛—勾線—渲染—罩粉。吳青霞先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在魚身上不上金粉而是選用植物色藤黃,先薄薄地上一層,這樣墨色透過藤黃,使魚身顯得金光燦燦而清透,在墨色未全干之際,用衣紋筆仔細地勾魚鱗片和魚鰭,這一過程中,吳青霞先生還運用了西畫中的透視法,同時注意國畫中的疏密對比和虛實對比,魚身舒展的地方魚鱗片疏而大,魚身運動轉折處鱗片密而小,魚肚魚尾處淡而虛,魚背處深而實,而在勾勒魚鰭的時候,雖小但也富有變化,收緊的魚鰭用線細密,展開的魚鰭用線則舒朗些,正是通過這種豐富的變化,將鯉魚的各種動作表現(xiàn)的活靈活現(xiàn)。再染魚鱗片,染時注意陰陽向背,有時,為突顯鯉魚的鮮活,在魚嘴、魚鰭、魚尾和魚鰓處挑染幾處淡淡的曙紅。為了顯出“魚肚色”,吳青霞先生創(chuàng)造性地在生宣上使用白粉,薄薄的輕敷在魚肚上,使墨色更顯烏黑透亮,而鯉魚更具特色。
不難看出,吳青霞先生在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借鑒了西式畫法和理念,她雖然沒有接受過正統(tǒng)的西畫訓練,但是敏思好學的她在進入上海畫院工作之后,經(jīng)常向林風眠請教,尤其是在用光和用色的技法上。其烘染、透視等技法對吳青霞先生具有一定影響。林風眠“以光色改變筆墨的傳統(tǒng)”{4}、“善于利用水墨作底,再上顏色”{5}這些標志性的特征無一不深刻地影響著吳青霞先生:將光感引入到繪畫中,淡淡的花青和白粉薄薄的烘染出水光,根據(jù)鯉魚不同的動態(tài)所帶來的不同水紋變化,而變化烘染的手法,形式豐富而生動。
所以說,吳青霞先生是一個海納百川的女畫家,正如她晚年最喜愛的一方印文所說:好學老人。她從開始學習繪畫起,自始至終都是一位勤奮好學的女畫家。
3.性格原因
吳青霞先生之所以選擇兼工帶寫的方式去刻畫鯉魚,與她的性格也有一定關系,她曾說過她最喜歡畫魚與她的個人性格有關,喜歡生動活潑的、充滿精力的小動物。
二、吳青霞的國畫鯉魚的風格特征
1.動
動字最能概括吳青霞先生的國畫鯉魚的風格特征。通過魚身漫游、轉頭、嬉戲、跳躍、啄食等動作的刻畫,魚活動帶動的水紋變化的表現(xiàn),水草、柳條、蘆葦?shù)扰渚暗臄[動,每一幅鯉魚都跟隨主題的變化表現(xiàn)出不同的動感,這種動感不僅通過刻畫對象的造型表現(xiàn)出來,還通過構圖表現(xiàn)出來,吳青霞先生的鯉魚主題的國畫構圖大都選擇極具律動感的“S”型和回環(huán)型構圖,這種構圖形式強化了魚的律動感。
2.活
吳青霞先生在刻畫鯉魚的時候對魚的眼神捕捉也是耐人尋味的,以及現(xiàn)實中的真鯉魚,可以看出吳青霞先生將鯉魚的眼睛放大了,同樣結合了西方繪畫中的方法,不僅給魚眼留白似是高光,還在魚眼勾線內部淡墨暈染一圈,立體感頓現(xiàn),這種擬人的手法畫活了鯉魚,不同角度的鯉魚眼神也隨之變化,讓畫中的鯉魚之間似有對話。
3.美
吳青霞先生筆下的魚不是艷美更不是嬌美,而是“逸美”。受到惲南田“逸”格的影響,吳青霞先生的鯉魚具有瀟灑出塵的野逸之趣。這種“逸美”不僅通過鯉魚的造型、畫面氛圍的渲染表現(xiàn)出來,最主要的是通過設色表現(xiàn)出來。以力作《九鯉圖》為例,畫面中心最大的主角是一條黑色鯉魚,順勢而上的第二主角是一條赤鯉,畫面中心“S”線上緊隨大黑鯉的同樣是三條黑鯉,不同的是比主角的黑降低了純度,大黑鯉右邊是三條赤鯉和一條藍色鯉魚,巧思的是,雖然藍色鯉魚不僅純度高明度也高,但是放在了最下面,上面是一條淡淡的赤鯉,尾部緊隨兩條顏色較深的赤鯉。這樣的顏色布局極具匠心:黑色放畫眼中間,不僅平衡左右的冷暖對比,而且起到去除火氣沉著畫面的作用,而且通過尾部的三條淡淡的小黑鯉,調節(jié)虛實,不至于產(chǎn)生黑氣。左邊雖然只有一條赤鯉,但是純度很高,設色較重,卻沒有用曙紅或者朱膘,而是使用胭脂,一來不搶主角,二來這種偏冷的紅色與藍鯉魚的冷色更容易融合與畫面中而不會過于艷俗。最妙的是藍鯉魚,不僅與畫面左下角的蓮葉呼應冷色調,還破了右邊三條赤鯉的暖調,同樣,畫家沒有用花青而是大膽地使用了酞青藍,這種偏暖的冷色調,不僅豐富畫面色調而且不會產(chǎn)生臟色也更融合。正是這樣處處顯示出畫家藝術追求的隨類賦彩,“逸美”的格調便突顯出來。
注釋:
{1}{2}{3}篆香映霞:吳青霞藝術研究,常州吳青霞藝術院編[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11).
{4}{5}孔六慶.中國畫藝術專史,花鳥卷[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