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馥薇
何為閩臺文化?我想,這應(yīng)是和區(qū)域劃分相關(guān)的。福建和臺灣在地域上相近,兩地的人文、地理、氣候也相近,所以在文化上統(tǒng)稱為“閩臺文化”,就如齊魯文化、巴蜀文化、荊楚文化、中原文化、吳越文化等。大學時期,學校每逢暑假、寒假,都會組織學生前往各個線路,通過閱讀《論語譯注》《楚辭》等,感受祖國的壯麗河山和悠久的歷史文化。
從那時之起,只要有機會,我一定爭取前往。在這過程中,我很享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前人流傳下來的智慧與手藝。這些留給我的,有震撼、有敬佩,也能讓我感受各地不同的美景、歷史和文化,擴寬我的眼界。因此,我很感謝第四屆海峽兩岸青年共享閱讀季的主辦方,在離開校園后,讓我還能和大家閱讀同一本書,一同探尋其中的文化。
我們前往了漳州龍人古琴文化村和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shù)中心,這是一次有書香和琴音交織相融的“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活動。因為近一年來的艱難處境,我毫不猶豫地決定參與,去感受自然和文化。潺潺流水、悠悠琴音、郁郁古樹,我想,這是一次放空靈魂、治愈心靈的好機會。
最先吸引到我的是“琴學啟蒙課程”。從小,我們就經(jīng)常聽到“琴、棋、書、畫”四個字,但日常中比較能接觸到的就只有弈棋、寫字和繪畫。學生時期,我便有聽過“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的故事,于是,古琴那渾厚、堅定又洪亮的琴音似乎縈繞在心中。我對古琴的神秘充滿了向往,前人究竟是如何用智慧、用怎樣的手藝制出古琴的?
從龍人書院的老師們對古琴文化、發(fā)展的講解與介紹,到參觀斫琴工藝展示廳、百琴堂、滕派蝶畫等,我了解到一床古琴需要經(jīng)歷七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后來,我們又參觀了斫制古琴全過程的上百道工序。目睹那一道道復雜的工序,我更加敬佩前人的智慧與手藝,這也說明了每一床手工古琴都來之不易。
琴學啟蒙課程中,從看譜、基礎(chǔ)指法、再到簡單地彈撥《登鸛雀樓》,每一弦、每一弄、每一音都更加震撼我的心,我才理解了何為“余音繞梁”。正是每一聲琴音都耐人尋味,雖練得手指疼、發(fā)麻,但是古琴音的韻味使我欲罷不能。再次感謝此次活動的主辦方、承辦方、協(xié)辦方及各合作單位,讓我們兩岸青年有探尋、認識和學習的機會。
希望將來還有這樣的機會,能夠再次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