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浩月
全國新高考Ⅰ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917年4月,毛澤東在《新青年》發(fā)表《體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論及“體育之效”時指出:人的身體會天天變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聰可以聰。生而強者如果濫用其強,即使是至強者,最終也許會轉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鍛煉,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會變而為強。因此,“生而強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誘我以至于強,未可知也”。
以上論述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我青少年時身體瘦弱,那時候常聽到一句話:“到中年后自然就胖了。”果然,過了30歲,體重日益增加,但即便如此,也與強壯無關。
雖然不強壯,但由于是鄉(xiāng)下人出身,小時候在麥地、稻田里摸爬滾打過的,養(yǎng)就了身體的一股韌勁,后來在工作上再怎么折騰,也不覺得比下地種田勞累,俗稱“抗造”。
對于身體上的強弱,還有精神上的強弱,我一向懶于分辨,有著隨波逐流的惰性。強者有多強?弱者有多弱?我相信強弱之間,永遠都會存在一個不小的流動空間。至于流向哪端,固然有大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但個體必須要努力,躺著就能贏的人再多,也不是放棄讓自己變強的借口。
我見過很強(有見識、有文化、有胸懷)的人,時常在人群中示弱。不是低調,也不是謙卑,就是故意地將自己放得很低,就是為了讓人覺得舒服。讓別人覺得舒服,是一種很強大的能力。這不是討好型人格,真的是一種見過世界之后的豁達、放松、沉靜。
有的人不懂,把別人的示弱,當成了軟弱可欺,還沒打幾個照面,庸俗的嘴臉就暴露了出來,開始說三道四、指手畫腳,冒充老大哥,假裝真行家,甚至用自己那套可笑的價值觀去指導別人。這樣的傻瓜,軟墻硬墻,每天都會撞上,撞得暈頭轉向之后,還不知道原因在哪里,把無知與愚蠢當成了“懵懂”。
遇強則強,遇弱則弱,這是我喜歡的處理社交關系的一種方式。這類人身上流動著一種讓人覺得自在的氣質,無論是與強者交流,還是與所謂的弱者打交道,都有一種看不見的平衡度在起作用。他們尊重別人,也獲得別人的尊重。彼此之間,不會讓強弱關系得到凸顯,不會讓功利、勢利搶占位置,不會讓氣氛變得尷尬。
說到底,能讓一個人可以與所有人融洽相處的基因,在于他們內心始終秉持著對自由與平等的推崇。
社會上存在著戾氣,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太多人想當強者。當不了強者就假裝弱者。有些對抗是事實存在的,但也有些對立是假想出來的,別被假想的這部分對立情緒裹挾了。
我不當強者,也不當弱者,只想當一個真實的、努力的、值得被尊重的人。當你走在這條路上,自然就無暇顧及四處飛來亂貼的強弱標簽了。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敏寶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