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讀到一則故事,《一個孩子的清白》。這樣的故事生活中常有,當孩子疑似闖了禍時,家長如何處理問題,背后其實蘊含著不同的文化模式,值得解讀。
故事的主人公是劉濤和小新父子。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是:車庫里一輛黑色奧迪車的車門和后備箱有好幾處深淺不一的劃痕,損傷嚴重。現(xiàn)場監(jiān)控顯示,在奧迪車停放的幾天里,只有小新曾近距離經(jīng)過這輛車,并且有伸手碰車的舉動。車主說進入車庫之前,這輛車一切完好。在眾人圍觀、議論時,劉濤通過觀察及與兒子小新簡單的對話,心里推測這些劃痕不是一個孩子使力能劃出來的。但他沒有辯解,而是迅速決定讓家人先把小新帶走,并先墊付車主損失費3500元。
后來,劉濤與民警多次提取監(jiān)控錄像,終于發(fā)現(xiàn),那輛奧迪車緩緩駛向車庫門口時,左側后門上有兩條大約8厘米的劃痕清晰可見,證明奧迪車進車庫前就有了劃痕。于是,民警通知車主退回了3500元。劉濤回家后,像以往任何一個普通的日子一樣,飯后聊起這件事才告訴兒子:“事情搞清了,解決了,不是你干的?!边^后,還給民警送去一面錦旗,上面寫著:“還得清白少年笑,鐵漢柔情衛(wèi)士心?!?/p>
小新對爸爸說,他當時只是喜歡車,才走過去看了看,并不是像大人說的那樣,在逗一只蒼蠅……看到這里,我真希望大家都想一想,我們該怎么對待孩子的執(zhí)著與純真?該怎么保護孩子的清白?該怎么做個真正懂孩子的家長?
38歲的劉濤是一名程序員,“辦事講究邏輯合理性”,“在他看來,許多事情都可以用一些邏輯模型去評估策略的合理性”。我深以為,這是好家長的特質,是處理問題的關鍵,家長要有愛的浩浩蕩蕩,還要有心態(tài)的沉靜從容。說得通俗點,要愛孩子,更要懂孩子,還要理性地處理孩子的偶發(fā)事件,別錯怪他,更別冤枉他。
所謂“邏輯模型”,指家長要構建自己的行為模式,時時評估自己處理孩子問題策略的合理性。劉濤處理孩子問題的行為模式有幾點值得肯定。
其一,劉濤發(fā)現(xiàn)孩子辯解的聲音里帶著煩躁,情緒越來越沮喪時,立即意識到自己問話的方式不對,孩子回答時可能分不清“不確定”和“沒有”的區(qū)別,必須立即改變策略。由此我們領悟到,處理孩子的問題,應有個基本立場,這個基本立場應當由孩子而不是成人決定。站在成人立場上很可能帶有偏見,而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才會讓孩子有安全感,講出實情、真相,而不至于因為膽怯說謊。站在孩子的立場,是相信孩子,不是溺愛、姑息,應當是家長行為模式的基石。
其二,當圍觀、指責的人過多時,劉濤迅速做出第二個決策:讓家人先把孩子帶走。他的理念是:“如果孩子做了錯事,應該由家長承擔責任,并在孩子有安全感的情況下進行教育?!比绻⒆記]有做錯事,“在這種場合,我也不能用‘鬧的方式解決”,因為“這樣會給孩子留下錯誤的印象,以為解決問題就是鬧?!闭\然,家長應當勇于擔責,讓孩子看到什么是責任感,并感受到責任的分量。但擔責絕不是攬責,絕不是無原則地息事寧人,而是不讓“鬧”的方式誤導孩子。責任擔當,應當是家長行為模式的核心。
其三,當孩子被多人指責陷于焦慮、無奈時,劉濤仍然沒著急,他內心很篤定:如果不是孩子干的,就得找出證據(jù);如果是孩子干的,就賠償、教育。他沒有把孩子撒謊這件事想得過于嚴重,而是用另一種視角來審視:“在沒有形成完備的道德觀念之前,撒謊這種行為,或許是他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意味著他開始權衡利弊。”懂得孩子成長的心理特點和規(guī)律,是家長行為模式的科學依據(jù)。
其四,事情搞清楚后,劉濤沒有欣喜,沒有馬上告訴孩子真相,而是像平常那樣聊天,只告訴孩子處理結果卻沒有提及那些努力尋找證據(jù)的細節(jié)。他沒有宣揚自己多么不容易,是想讓孩子知道,不必深究過程,不要拘于細節(jié)。父親風輕云淡,孩子開始自信:一切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家長的行為模式應當充滿文化意義,它是沉浸式的、感悟式的,從容不迫,猶如雨露滋潤,隨風潛入。
真正愛孩子的家長,是真正懂孩子的家長,會用邏輯、理性與文化修養(yǎng)構建處理孩子問題的行為模式。
(《中國教育報》2021年2月6日 ?成尚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