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恩
2021年3月的蘇伊士運河堵塞事件,讓這一條大名鼎鼎的黃金水道再一次成為“頂流”。這條運河自開通之日起就繁忙無比,直到現(xiàn)在,其貨運量還占到全球貿(mào)易量的12%。有人開玩笑說,蘇伊士一感冒,全世界都要打噴嚏。埃及每年要靠蘇伊士運河賺近50億美元,“黃金水道”絕不是浪得虛名。然而,蘇伊士運河開鑿之初,卻并不被各方看好。
在近代,首先提出要開鑿蘇伊士運河的是拿破侖。不過,由于拿破侖遠征埃及失敗,他開鑿運河的計劃沒能得到實施。后來,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也有過開鑿蘇伊士運河的計劃,但是由于英國人從中作梗,也沒能落實。真正啟動這一計劃的,是法國外交官雷賽布。
雷賽布1805年出生于法國馬賽的一個外交官世家,后曾任法國駐亞歷山大港領事館的副領事。在此期間,他從亞歷山大圖書館中找到一些之前的專家所寫的開鑿蘇伊士運河的計劃書,對在亞歐交界處開鑿一條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時,他和阿里的一個兒子穆罕默德·賽義德關系非常好,就經(jīng)常跟他談這件事情。
后來,雷賽布奉調(diào)回國,就逐漸把這件事淡忘了。1854年9月15日,雷賽布收到一封信,是他的老朋友賽義德寫給他的,原來,賽義德子承父業(yè),成為新任埃及總督。他在信中熱情地邀請雷賽布前往埃及擔任自己的私人顧問。雷賽布馬上打點行裝,直奔埃及。
到了埃及之后,雷賽布又開始琢磨起他的運河開鑿計劃。經(jīng)過多次游說,賽義德終于同意了他的計劃。這條運河因為南端靠近蘇伊士灣而得名。
雷賽布和賽義德簽了一份合同,規(guī)定埃及將運河開鑿權(quán)與管理權(quán)交給雷賽布,由埃及無償提供土地和建筑材料,雷賽布則要募集所需資金。1856年,雷賽布奔赴歐洲,游說歐洲投資者購買蘇伊士運河公司的股票。然而,歐洲投資者對此并不感興趣,他們覺得雷賽布是個騙子,那么大的工程,能修好嗎?萬一修不好,投的錢豈不打了水漂?
于是,雷賽布打算走上層路線。他先是去爭取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的支持。拿破侖三世倒是表示支持,但是投資者卻仍然緊捂錢包。接著雷賽布又去英國,拜會英國首相帕麥斯頓和外交大臣克拉倫登,這兩個人對他的計劃同樣反應冷淡,覺得這個工程開支浩大,且用時太長,在這個過程中很可能會出現(xiàn)問題,這不但會威脅到英國在埃及的宗主國地位,而且運河開鑿完畢之后,管理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就這樣,雷賽布使出渾身解數(shù),原計劃第一期募集的2億法郎資金,截至1858年底,還只募集到56%,這其中有一部分還是賽義德幫助雷賽布撐場面認購的。
剩余的44%該怎么辦呢?雷賽布絞盡腦汁。突然,他想到賽義德曾經(jīng)給了他一些自己簽字蓋章的空白支票,走投無路之下,雷賽布竟然用這些空白支票替賽義德認購了剩余的全部股票,數(shù)額達到9000萬法郎。賽義德知道之后非常惱火,認為雷賽布辜負了自己對他的信任,一度拒絕支付這一筆巨款。但是雷賽布苦苦求情,并不斷地給賽義德描繪將來蘇伊士運河的美好“錢景”,所以賽義德后來還是同意了??墒撬矝]有這么多錢,于是只好以苛刻的貸款條件從巴黎和倫敦的銀行中借得了這些錢。
1859年4月25日,蘇伊士運河的開鑿正式動工。歷時10年,至1869年11月17日,蘇伊士運河才開通。在整個工程期間,埃及投入的勞工數(shù)量高達150萬人,死亡人數(shù)則有12萬。后來的埃及第二任總統(tǒng)納賽爾說:“這條運河是用我們的生命、血汗、尸骨換來的。”
然而在運河開通之后的近一個世紀里,埃及人民卻沒有從中獲得好處,這里反而成了英、法等列強的搖錢樹。二戰(zhàn)后,埃及人民強烈要求收回蘇伊士運河的主權(quán)。他們在納賽爾的領導下,于1957年打敗英、法侵略軍,最終蘇伊士運河才回到埃及人民的懷抱。
(責任編輯:葉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