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晨 彭夢琦 宗曹佳 焦雨辰
摘 要 以文化再生產(chǎn)理論為框架,通過對20名在華留學生的深度訪談,旨在剖析這個日漸壯大的群體在社交媒體使用中的跨文化傳播習慣、動機與效果,以理解新媒體語境下的跨文化傳播實踐。
關(guān)鍵詞 “一帶一路”;在華留學生;社交媒體;跨文化傳播;文化再生產(chǎn)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21)10-0016-04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依靠中國與有關(guān)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以經(jīng)濟合作為基礎(chǔ),以人文交流為重要支撐,高舉和平發(fā)展的旗幟,積極發(fā)展與沿線國家的經(jīng)濟合作伙伴關(guān)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jīng)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本項目選取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與中國簽定“一帶一路”相關(guān)合作協(xié)議的國家的在華留學生為研究對象(下文統(tǒng)稱為在華留學生),聚焦于在華留學生這個特殊群體在新媒體使用尤其是社交媒體使用中體現(xiàn)出的跨文化傳播效果分析。
本研究將基于布迪厄20世紀70年代初提出的文化再生產(chǎn)理論,聚焦于這些在華留學生在各個新媒體平臺上呈現(xiàn)出的文化生產(chǎn)者的身份,分析其文化再生產(chǎn)的內(nèi)容與習慣,來給予跨文化傳播實踐以美好的啟示。
布迪厄認為,文化通過“再生產(chǎn)”維持自身平衡,使社會得以延續(xù)。但與此同時,文化以再生產(chǎn)的方式不斷推進,促進社會、文化發(fā)展。他認為結(jié)構(gòu)和行為之間具有一種辯證關(guān)系,實踐作為文化再生產(chǎn)的途徑,是社會體系和個人的溝通中介[ 1 ]。
2.1 研究問題
本文分析“一帶一路”國家在華留學生的社交媒體使用情況,探究社交媒體應用在留學生跨文化傳播中所演的角色,并結(jié)合相關(guān)理論,探究在華留學生社交媒體使用跨文化傳播效果。
基于對相關(guān)文獻的系統(tǒng)梳理,本研究提出三個研究問題:1)在華留學社交媒體使用情況如何?2)在華留學生社交媒體使用的跨文化傳播效果如何?3)在華留學生社交媒體使用對于中國的跨文化傳播與中國文化再生產(chǎn)有何影響?
2.2 調(diào)研模型
本研究使用技術(shù)接受模型來設(shè)計深度訪談提綱,通過深度訪談來獲取一手資料。技術(shù)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為目前國際上在新媒體用戶研究方面最常用的理論模型之一,它主要由六個變量組成,即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外部變量、態(tài)度、行為意向和使用行為。該理論主要是對用戶持續(xù)使用信息系統(tǒng)的接受程度進行解釋和預測[2]。深度訪談方法被廣泛應用于跨國流動群體的研究之中,主要原因在于這種方法可以從被訪者的個人視角出發(fā),來審視跨國流動群體的生活境遇,進而獲得更加深層次的理解和洞察[ 3 ]。
2.3 抽樣調(diào)查
本研究對20位“一帶一路”國家在華學生進行60~90分鐘的半結(jié)構(gòu)深度訪談。訪談自2021年1月開始,至2021年4月結(jié)束。受訪者首先包括與研究者團隊相識的7位留學生,之后還通過研究者朋友、在華留學生和國際學院老師的推薦,陸續(xù)訪談了后13位留學生。為保護受訪者隱私,一些具體信息不在文中呈現(xiàn)。被訪者在留學目的地、教育程度、性別、年齡等指標方面具有多樣性,這避免了因為被訪者同質(zhì)化而導致的研究結(jié)論偏差。具體而言,本研究基本涵蓋了“一帶一路”在華留學生目前的主要國家,其中包括馬來西亞(1人)、韓國(4人)、加納(3人)、巴基斯坦(2位)、烏克蘭(2位)蘇丹(1位)、尼日利亞(1位)、中非共和國(1位)、阿拉伯(1位)、哈薩克斯坦(1位)、烏茲別克斯坦(1位)、阿塞拜疆(1位)、利比亞里(1位);被訪者中包括12名本科生、7名碩士研究生、1名博士研究生。其中有10名男性、10名女性;年齡范圍從18歲到30歲;被訪者在中國生活時間從10個月到10年不等。
對于在合肥上學或生活的受訪者,訪談安排在安徽大學留學生宿舍的一樓休閑區(qū)進行,對于居住在海外或中國其他地區(qū)的受訪者,訪談則通過微信語音或視頻通話進行。訪談使用語音為普通話,所有訪談均在被訪者同意的前提下進行錄音,并通過訊飛軟件轉(zhuǎn)為逐字稿,再由訪談者對照錄音進行修正。訪談時長總計1 840分鐘,逐字稿總計30 633字。
3.1 社交媒體的易用性分析
感知易用性指的是:“使用者相信使用特定系統(tǒng)可以不需要身體或心智努力的程度?!盵 4 ]本文結(jié)合在華留學生社交媒體使用議題,將其定義為功能的使用難度與理解難度。留學生普遍認為微信的支付功能十分便利;簡潔,操作簡單;便于溝通。訪談發(fā)現(xiàn),來華之前,在華留學生使用最普遍的新媒體有Facebook、Instagram、Twitter、WhatsApp。來華后,大多數(shù)留學生出于工具性目的使用的中國新媒體。比如為了與師友保持聯(lián)系而下載使用社交應用軟件,例如微信與QQ,受訪者3就表示:“剛來到中國時Facebook不能用了,為了和朋友交流、聯(lián)系就下載了微信。”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在來到中國之后,留學生開始使用了更多中國的新媒體應用,但其媒介技術(shù)接受程度有所差異,部分留學生由于自身中文水平局限問題,在軟件使用上出現(xiàn)障礙。其障礙分為兩類,一類是社交媒體接入障礙,一類是社交媒體使用障礙。接入層面,部分留學生表示由于自身中文能力與性格等因素影響,除了常規(guī)的微信、QQ以外,并不知道別的社交媒體;使用層面上,跨文化的場域也為留學生的社交媒體使用添加屏障,比如受訪者4說:“我們會使用淘寶購買我們國家的醬料,但是在使用淘寶的過程中,因為是中文,看上去比較吃力?!?/p>
3.2 社交媒體的有用性分析
在感知有用性層面,不少留學生表示:社交媒體能夠幫助其進行社交;了解中國時事熱點;融入中國文化;使生活更加便利。
而一些社交媒體也因其搭載的功能非常之多,使得留學生們贊不絕口,正如受訪者2所言:“我在中國的生活有一個微信就夠了,買車票、點外賣、交水電費、看新聞、刷視頻等。”
至于他們對中國的文化的接受與適應也因為社交媒體應用而加快進程。受訪者7表示:“我在抖音上看到了中國不同地方的方言,覺得東北方言很有趣,比馬來西亞的方言更豐富,我也很想學方言。我還喜歡上了郭德綱的相聲。”
多位留學生表明,自己最愛的中華文化是美食文化,火鍋還成為被安利給沙麥德家人的頂級美食。留學生艾倫表明,李子柒是他最愛的兩個博主之一,每期視頻都會看。除此之外,還有中華的書法文化,也通過新媒體平臺將其魅力傳給了在華留學生,大山便是一個例子,至今都還堅持練習中國的軟硬筆書法。還有的留學生愛上了中國的傳統(tǒng)樂器,古箏、二胡等。還有漢服文化也吸引了部分留學生。
3.3 外部變量——在華留學生社交媒體使用分配分析
在華留學生的社交媒體使用還會受到平臺特性、社交、時差等因素影響。隨著對中國更深入的了解,留學生大多融入中國人的新媒體使用習慣,例如用嗶哩嗶哩看長短視頻,用微博追星看熱搜,用小紅書學穿搭和美妝,用抖音看短視頻等,其中大部分留學生(90%)會使用短視頻軟件,主要為抖音(80%),也有留學生會使用快手、微視。(數(shù)據(jù)來源于訪談對象情況統(tǒng)計,下文同上。)
受訪者6表示:“我會用抖音看跳舞、唱歌、美妝類的視頻;我很喜歡中國的化妝風格,喜歡看女性怎么打扮?!?/p>
留學生的社交媒體使用與其社交圈層也存在一定聯(lián)系。由于其大多接觸的是大學生群體,往往會接觸到一些年輕人常使用的社交媒體。
受訪者13表示:“我朋友會給我分享微博上的內(nèi)容,所以我下載了微博?!?/p>
受訪者5表示:“我的室友向我推薦了快手,我在上面看一些搞笑類的視頻?!?/p>
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留學生對中國文化適應程度高,所以能夠緊跟中國年輕人的潮流,認識了giao哥,學會了很多流行用語,或者追著中國的明星,并會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等平臺實時發(fā)布自己的追星動態(tài),或是不時來一句東北話玩笑梗。
與此同時,大部分留學生保留著使用外國社交媒體的習慣,并根據(jù)生活作息與社交媒體特點在國內(nèi)外社交媒體間切換。比如受訪者12就說:“因為時差,中國的白天是我國家的夜里,所以我現(xiàn)在不用Facebook這些,因為他們睡覺了沒人和我聊天,也沒有有意思的東西,所以主要用QQ和微信。晚上他們起床,我就用Facebook?!?/p>
3.4 使用態(tài)度——在華留學生對于中國社交媒體的看法感受
在使用社交媒體的態(tài)度上,由于社交媒體上的人際關(guān)系與在華留學生的社會慣習密切相關(guān),留學生普遍對常用的社交媒體如微信、QQ、WhatsApp、Facebook持有積極態(tài)度。也有留學生表示,即使以后回國,也會保留使用中國社交媒體的習慣,即使他的朋友也能夠在Facebook上找到,但由于微信承載著與中國的朋友共有的慣習與文化特征等因素,其仍是最適合雙方交流的場域。
也有留學生表示,由于在中國使用外國社交媒體的易用性低,轉(zhuǎn)而以中國的社交媒體使用為主,乃至影響其本國人的社交媒體使用習慣。
受訪者4表示:“我的家人為了和我聯(lián)系下載了微信?!?/p>
對于部分受訪者而言,社交媒體成為其情感的調(diào)和劑與生活的重要幫手,在他們留華經(jīng)歷中扮演著重要作用。
受訪者8表示:“現(xiàn)在我的室友已經(jīng)回家,我一個人很寂寞,沒人和我說話,所以我就在朋友圈看一些有意思的東西,然后我就開心起來?!?/p>
受訪者10表示:“我在完成畢業(yè)論文時用同胞推薦的問卷星在微信發(fā)問卷,對我的學業(yè)有很大幫助?!?/p>
3.5 行為意愿——在華留學生社交媒體使用頻率及內(nèi)容偏好
絕大部分受訪留學生表示每天都會接觸中國社交媒體,而不同的軟件使用頻率不同,比如微信基本每天使用,主要是用于和中國的老師、朋友的交流,以及日常打車等功能性應用,而嗶哩嗶哩、小紅書、抖音等娛樂性質(zhì)為主的社交媒體則要視空閑時間而定。
留學生在社交媒體使用中偏好的內(nèi)容則根據(jù)專業(yè)、個人愛好的不同而有所差別??偟膩碚f,除了普遍的社交需求外,留學生們的主要用途包括娛樂休閑(42.21%)、知識學習(26.2%)、社會新聞獲取(13.31%)、美妝穿搭(9.51%)、影視影音(8.37%)。
3.6 使用行為——在華留學生文化再生產(chǎn)行為
在“一帶一路”國家在華留學生群體中,根據(jù)其文化再生產(chǎn)行為所影響的范圍大小,本研究將其分為小范圍分享互動與大范圍創(chuàng)作分享這兩大類別。
1)小范圍分享互動人群中,既有積極生產(chǎn)、點贊、評論、轉(zhuǎn)發(fā)各社交媒體平臺內(nèi)容,分享給自己本國與中國親朋好友的,也有基本不發(fā)布內(nèi)容,不發(fā)表態(tài)度,只是偶爾分享一些重要或者有趣的內(nèi)容給特定者的。部分留學生表示他們經(jīng)常在朋友圈給朋友們點贊,以此維護社交關(guān)系。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看到喜歡的內(nèi)容就會點贊甚至轉(zhuǎn)發(fā)分享,目的有的是作為觀眾支持作者、鼓勵繼續(xù)生產(chǎn);有的僅僅是為了能夠再次找到自己喜歡的視頻。而受訪留學生樣本中互動行為的發(fā)生頻率明顯相對小于點贊、轉(zhuǎn)發(fā)行為。
愿意在中國媒體上分享生活的留學生也不在少數(shù),在微信朋友圈的使用中,大部分受訪留學生表示會積極的為微信好友們的朋友圈點贊,并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
有一部分留學生還會通過對社交媒體進行“文化反哺”,即將在中國媒體平臺看到的或者自己生產(chǎn)的內(nèi)容分享給自己國家的朋友和家人。
受訪者16表示:“我的家人還為了和我聯(lián)系下載了WeChat。我會和他們分享我在中國的見聞,比如吃了什么看到什么,但是很少發(fā)從中國媒體平臺看到的其他內(nèi)容?!?/p>
受訪者7表示:“我偶爾會把自己聽中文歌的感受、看的中國電影分享到WhatsApp上。”
他們國家的朋友和家人對他們的分享做出了反饋。
受訪者8表示:“老師上課放了《剛剛遇見你》這首歌,我覺得很好聽,就分享給我媽媽了,她也很喜歡?!?/p>
受訪者15表示:“疫情時我在中國,家人很擔心我。我用Facebook發(fā)視頻給家里人看,證明自己很安全。我發(fā)了三個,一個是疫情期間的超市采購物資情況,一個是疫情期間空蕩的街道,一個是合肥政府在安大的座談會。發(fā)了過后,我收到了很多朋友的點贊;他們評論說中國政府很安全,相信中國政府,中國很好很安全,糾正了外國人對中國疫情的誤解?!?/p>
由于留學生擁有兩個場域的文化特征與慣習,他們在社交媒體上進行人際傳播具有天然的優(yōu)勢。他們能將傳播方的文化精髓與特征保留下來,另一方面又能將傳播方的文化本土化,減少跨文化傳播中的障礙,實現(xiàn)文化的再生產(chǎn)。比如邁克在介紹黃燜雞時,將其與加納的一種美食進行類比;溫詩韻在提到中國的城市發(fā)展時,提及馬來西亞的發(fā)展以幫助朋友更好理解中國現(xiàn)狀。
2)大范圍創(chuàng)作分享來說,意味著主動開啟并運營一個公開固定的新媒體賬號,對于這些在華留學生來說并不算很容易,但是有不少的人都有這個想法。受訪者18是個留學生干部,他坦言,以后想在中國做個企業(yè)家,而這些公開的社交媒體賬號平臺很利于他宣傳自己,有時間是一定會做起來的,而且要好好想想發(fā)布些什么內(nèi)容,要堅持去做好。來自馬來西亞的受訪者就表示,自己看了很多小紅書的穿搭、美妝類視頻,會把自己的妝容發(fā)在小紅書上,未來自己也會想要更好地經(jīng)營賬號。其中有一個烏克蘭留學生,在抖音更新自己生產(chǎn)的短視頻,半年多就收獲了40多萬的粉絲。她的內(nèi)容也經(jīng)歷了一些變化,從一開始的陪聊,到中途多談論中國與其祖國烏克蘭的差別,再到現(xiàn)在基本穩(wěn)定的合肥美食探店?,F(xiàn)在她的抖音賬號共有三個欄目,分別是“烏克蘭姐妹花探店”“帶你玩安徽”和“中烏文化共進”。其間她也與傳媒公司合作過一段時間,也接過一些廣告,而目前她表示并不好做,沒有什么廣告收入,只是與朋友在拍著玩。她還表明,運營抖音主要是因為自己感興趣,再加上可以學習中文,所以有空就會拍一條。在談到運營賬號過程中的心得與問題時,她也較為專業(yè)地告訴我們,這與我的受眾定位有關(guān),因為她的受眾基本都是20歲到40歲的男性,所以底下的評論反饋常出現(xiàn)“美女”“外國人”“趕緊結(jié)婚”等,偶爾也會有一些比較粗俗的評論。
總的來說,在華留學生通過社交媒體的使用,更加認識與理解中國文化了。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由于身上同時存有兩種或以上的文化印記,所以深諳兩個及以上的文化場域慣習,能夠起到一個中介橋梁的作用,進行一種更具包容、多元的跨文化傳播。即在華留學生能夠更好地將兩種文化進行轉(zhuǎn)化再生產(chǎn),是因為其處于兩種文化場域夾角的特殊經(jīng)歷?!拔磥韺儆谇嗄辍保@個群體在華的跨文化傳播與文化再生產(chǎn)值得學者與社會更多的關(guān)注。
而在華留學生也應積極了解中國文化,樹立積極的跨文化傳播理念,避免因暫時的交流不暢而放棄和中國人交流交往的機會,培養(yǎng)跨文化思維,有意識地總結(jié)中國和本國的文化差異,提高跨文化使用的能力,提升跨文化傳播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宗曉蓮.布厄迪文化再生產(chǎn)理論對文化變遷研究的意義:以旅游開發(fā)背景下的民族文化變遷研究為例[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2):22-25.
[2]F.D.Davis.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ofUse,and User Acceptanceof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1989,13(3):249-255.
[3]Peng,Y..Student migration and polymedia: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communicationmedia use in Hong Kong[J].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2016,42(14):2 395-2 412.
[4]Davis,F(xiàn).D,Bagozzi,R.P,and Warshaw,P.R..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onology: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J].Management of Science,1989,35(8):216-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