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匡笑余 編輯 | 王芳麗
自貢牛佛古鎮(zhèn)
直到上了初中,我才知道外婆原來姓金?,F(xiàn)在,順著解放街73號從鎮(zhèn)口一直走出去幾里遠,在公路邊的山坡上有塊石碑,上面刻著“金氏老孺人”名諱,外婆就躺在那里。她的旁邊是外公,他們攜手走出了解放街73號,再也沒有回來。
外公外婆的家在沱江邊的一個古鎮(zhèn),古鎮(zhèn)有座山,名曰“牛王山”,傳說有牛王在此成道,于是古鎮(zhèn)就叫牛佛。牛佛據(jù)說有九街十八巷,解放街73號就在其中一條青石長街上。街上還有一座王爺廟,小時候經(jīng)常從王爺廟的石階一路向下,就跑去了江邊。那時候的王爺廟美得很,廟墻高聳,上面畫滿了五彩斑斕的壁畫,但我一直不知道王爺廟里供奉的什么王爺,按蜀人的傳統(tǒng),應(yīng)該是修治都江堰、給了蜀人千年平安的李冰父子。有一晚我喝多了酒,醉倒在王爺廟門口,還是外公打著手電找到了我。最后一次進廟,卻是隨做法的道士們一起在廟里廣場上為外公跑獄關(guān)了。跑獄關(guān)是鄉(xiāng)下火居道士為過世的人做的一種法事。
是的,外公去世了。而在外公去世前數(shù)年,外婆已更早地謝世。
這是條寬敞的青石長街,逢趕場的日子,數(shù)不清的鄉(xiāng)親就背著背篼從這條街上進入集市。他們守著蜀人的古禮,頭上纏著為諸葛武侯戴孝而傳下的白色長布,嘴里叼著各種式樣的煙桿。他們好像互不相識又好像和所有人都熟稔得不得了,一路打著哈哈擁擠而過。每次都會有和外公外婆相熟的或遠房親戚,趕完場就把裝滿貨物的背篼寄放在外公外婆家,然后甩著手去泡茶館。他們身上都有濃重的煙葉子味道或者燒酒味道,每張臉都黝黑且布滿屬于土地的溝壑。外公是個很斯文的人,每次他都笑瞇瞇、輕言細語地和他們打著招呼,指點著堆放背篼的地方。他們說話的嗓門都很大,一口一聲“聶二爺”,讓小小年紀的我總是懷疑他們都要借此留下來一起吃飯,并且還要喝很久很久的酒。
從那塊刻著“解放街73號”的門牌下跑出去,就是林立著各種店鋪的、有著各種名字的街道。街道上布滿了豆花飯店和羊肉湯館,當然肯定還有眾多的茶館。在老碼頭的街上,有間茶館已逾百年,里面還坐著那些頭裹白布抽著葉子煙的人們,他們像是已經(jīng)在這里喝了一千年的茶,但是不知道他們還能喝多久了。
牛佛古鎮(zhèn),老民居與封火墻。
以前是沒有自來水的,鎮(zhèn)子上的人們都在沱江里洗衣服。即使冬天,嬢嬢們赤著腳站在江水里,一邊洗衣服一邊指著對岸的牛王山給我講牛王菩薩的故事。據(jù)說,牛王他老人家得道后并未離開,還一直住在山腹里。山腹處有個像螃蟹肚皮的凹處,那就是他老人家的家門,側(cè)耳傾聽還能聽見他在里面紡線的聲音。但他老人家為什么要紡線呢?這可能和他成道前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吧。有很多很多的汽劃子從江面駛過,它們冒著煙從很遠的地方來又向很遠的江面駛?cè)?。更多的是漁民們自己的小木船,他們在船上喂魚鷹撒漁網(wǎng)。那時候的沙灘廣闊平坦,陽光下有細細的金光在沙面一閃一閃,大人都說那就是沙里的金片。確實有!比米粒還小,薄薄的金片,我曾經(jīng)熱愛翻撿它們,因為我相信搜集到一定數(shù)量肯定就能像金子那么值錢。沙灘上曬滿了漁網(wǎng),白白的,曬在竹三角上。有時候還有游走江湖的各種雜耍團,他們將沙灘的一部分用帷幔圍起來,一個人坐在門口收門票,表演在帷幔里進行。沙灘上還有廢棄的漁船,找不到小伙伴的我經(jīng)常爬進去玩,但里面已沒有它主人的一丁點兒痕跡。
牛佛鎮(zhèn)小巷民居
牛佛古鎮(zhèn)老建筑屋頂細節(jié)
江對岸牛王山下有一塊兩三米高的石頭,以前我們回外公外婆家,就從縣城坐班車到對岸下車,然后在那塊大石頭下等渡船。還有時候就從縣城直接坐船過來,但那樣會很久,半天功夫才能搖到牛佛。公路修通之后,渡船也就退出了歷史。很多時候我會看著江面出神,懷念以前等渡船,和隔著江岸跟來接船的長輩們互相招手呼喝的時代。
從刻著“解放街73號”的門牌走進去,是外公外婆三進式的家。一進門是個小小的客廳,然后是舅舅的臥室,再里是外公外婆的臥室,里面有個很老式的木頭柜子,我哭鬧的時候外公就會從那個柜子里翻出他珍藏的糖果餅干給我,長大以后,外公還從里面翻出過一瓶白酒給我;最里面是廚房。好像每個四川男人都燒得一手好菜,而在飯館做了一輩子的外公更是厲害,他給大家做粑粑皮,給我做我最愛的酒米飯,好多年沒再吃到的酒米飯。外公一生熱愛摸牌,就是打麻將。舅舅說,某夜十點過,早早躺下的外公竟又抱著麻將走出家門,一邊念念叨叨:沒打牌硬是睡不著喲。
外婆沒讀過書,她一生去過最遠的地方可能就是成都。外婆有很典型的鄉(xiāng)下發(fā)音,比如她說“二”念的是近似于“累”的音,每天早上她就“小累小累”的把我叫醒。外婆去世后,她的口音就失傳了,于是再也沒有人這樣叫我。
我的母親是他們的老大,她從這里走出去遇見了我爸。她的弟弟妹妹們也一個接一個從這里走出去,好像開連鎖店一樣,給解放街73號建了六七個連鎖店。這些連鎖店都很興旺,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他們就都回到這個總店來,探望留守的兩個老董事長。而我在門外的長街上奮力奔跑,有時拿著節(jié)日的煙花,有時呼扇著秋天的衣袖,跑著跑著,跑出了這個家門,跑出了這條長街,跑出了牛佛,跑出了四川,一個人跑去了最遠的地方。
在嶺南回望西南,耳邊傳來三十年前沱江水浪的聲音,傳來那些汽劃子孤獨的汽笛聲,傳來外公摸牌的麻將聲,傳來外婆說既然還在唱歌為啥沒在電視上看到我的疑問,傳來九街十八巷里凝固的多少年以來人們的打趣謔笑,傳來只有深情的游子才會聽見的無可抑制的回響。而那塊刻著“解放街73號”的門牌,像一個小小的放音機,它播放著這些不成曲調(diào)的音符,任其自然地奔碌回蕩在這匆促的世間,那些深情的游子們有他們獨特的耳機,一連上線,他們就再不孤獨。
牛佛古鎮(zhèn)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