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銀麗
午后的春暉園,風(fēng)拂綠柳舞纖枝。流動的綠,靜謐的聲,相得益彰,滿目清新。只見樹影婆娑葉如剪,只曉樹姿綽約碧漫園,再聞漁舟清江水,古寺書香漾,一派雅致!
下午的驕陽透過葉梢落到堆積得十分厚重的枯葉上,于是慵懶春光埋下一個夢想,與它一起迸發(fā)。
一葉漁舟看似漫無目的地漂浮在江上,它行得極為緩慢,卻速度均勻。捕魚人如運(yùn)掌般掌控著小舟。駐足江邊,我仿佛看到了水鄉(xiāng)烏篷,恍惚間想到了紹興古鎮(zhèn),久違的愜意摻雜著漁舟的腥味愈飄愈遠(yuǎn)。
一旁是春暉園里最具特色的名人故居。
豐子愷先生最令我敬仰欽佩,所以“愛屋及烏”。豐老先生的“小楊柳屋”自然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濃濃的綠藤恣意蔓延,古老陳舊的門牌被裝點(diǎn)得生氣十足,漸漸凸顯出它的別致來,讓人一見便印象深刻。室內(nèi)陳設(shè)簡潔大方,可以清晰地從墻壁照片中看到屋內(nèi)主人從前的模樣。也許因年代變遷的緣故,一股濃重的潮氣與陳腐味倒給小楊柳屋平添了幾分神秘。
漫步春暉園,只覺朝氣蓬勃,我的心中溢滿了美好的憧憬。老樟樹靜佇在春暉園中央,蒼翠欲滴,枝繁葉茂,它根基穩(wěn)固,寄托希望,讓枝葉向碧空迅猛生長,永不枯竭。
清風(fēng)拂面,甚是舒心。同一束驕陽下,同一片藍(lán)天下,同一方土地上,另一叢新葉,會在三年后的融融秋陽熏陶下長成一片樹林。
一年之計(jì)在于春,此次旅程讓我們飽覽了春暉園秀麗的春光,感受了名人故居深厚的內(nèi)涵,也讓我們懷揣美好的憧憬,從春天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