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0日至23日,《青海湖》雜志開展了“知史礪初心,闊步新征程”祁連采訪活動,十余名省內作家走進祁連縣,通過實地探訪、座談交流等形式,近距離感受祁連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近年來在生態(tài)保護方面的工作與成效。說來很難令人相信,在青海生活了四十多年,這竟是我第一次到祁連,在此之前對于祁連的所謂了解,也僅限于聽說過它“天境祁連”“東方小瑞士”的美名,以及隔河相望的卓爾山、牛心山,還有祁連山國家森林公園。為期四天的采訪中,活動密集,行色匆匆,很多內容來不及深入了解消化,腦海中留下的更多是一些片段與細節(jié),對祁連也仍然是浮光掠影的印象。但我很明確地知道,第一次來祁連,我就深深地愛上了這個祁連山腳下美麗的地方,以后只要有機會,我還會再來的。
八寶鎮(zhèn)
20日,經過了四個小時、近300公里的車程,我們于中午到達祁連縣,入住八寶鎮(zhèn)的一家酒店。我首先被“八寶”這兩個字吸引,連忙百度,得知八寶鎮(zhèn)是祁連縣城所在地,位于縣境中部,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八寶”的名稱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祁連縣盛產鹿茸、麝香、蘑菇、大黃、金、銀、銅、鐵這八種資源而得名:一說是祁連縣有著廣闊茂密的原始森林,藏語音譯“八本”即“森林”之意,“八本”發(fā)音接近于漢語“八寶”,久而久之,“八寶”名稱流傳下來。
祁連縣素有“青海的北大門”之稱,古絲綢之路南線經過此地,同時也是北上新疆、南下進藏的重要門戶。獨特的地理位置、經濟往來中人員流動頻繁,決定了這里多民族交匯、多種宗教并存、多元文化碰撞融合。資料顯示,祁連縣主要生活著漢、藏、回、蒙古、土、撒拉、裕固等14個民族,人口多分布在八寶河、黑河、默勒河流域的河谷地帶,尤以八寶、扎麻什兩個農業(yè)區(qū)人口較為集中。在祁連的四天里,我切身體會到了這種很有意思的文化現象:一桌子吃飯的10個人,很可能分屬于七八個民族;說著一口流利藏語的人,其實并不是藏族人,反之,有些外表看起來很像少數民族的人,其實是漢族。同行者告訴我,在祁連縣的很多村子里,都是多民族聚居,在長久的群居生活中,既保留著各自的民族傳統(tǒng),也不可避免地互相影響、互相學習。各民族之間和睦相處、互幫互助,“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澆灌民族團結之花。多民族聚居的特色很鮮明,街上不時走過穿著各式民族服裝的人們,說著我聽不懂的民族語言。建筑物往往帶著藏式風情,街邊的酒店、飯館、商場、網吧,很多都用漢、藏兩種文字標識。出售民族用品、民族服裝的店鋪琳瑯滿目、五彩繽紛。清真飯館、藏餐館很多,是品嘗美食的好去處。
八寶河自東向西穿城而過,牛心山和卓爾山隔河相望。牛心山,藏語稱為“阿咪東索”,意為“千兵哨卡”。因其山體四周地形自然呈現吉祥八寶之象,世居于此的裕固族稱其為“奈曼額爾德尼”,意為“吉祥八寶山”;又因俯瞰其山形宛若牛心,所以俗稱“牛心山”。牛心山海拔4667米,是一座終年不化的四季雪山,它巍峨高聳、偉岸高大,是藏族百姓心中的神山,“眾山之神”,也是祁連的象征。卓爾山是4A級景區(qū),屬于丹霞地貌,由紅色砂巖、礫巖組成,藏語稱為“宗穆瑪釉瑪”,意為“美麗的紅潤皇后”?,F在是初春時節(jié),春寒料峭,乍暖還寒,卓爾山還未綻放出美麗的風姿。若是在夏天,卓爾山各種山花爛漫,金黃的油菜花宛若油彩,站在山頂遠眺,對面是“一山盡覽四季”的牛心山,左右兩側分別是拉洞峽和白楊溝風景區(qū),背面是連綿起伏的祁連山,山腳下的八寶河就像一條白色的飄帶,風景絕佳,猶如仙境,令人心情舒爽。傳說中,卓爾山與牛心山是一對相愛卻不能相守的情侶,默默守護在八寶河兩岸,共同庇佑著這里的人們。牛心山與卓爾山都有著優(yōu)美的傳說,分別與格薩爾王和“龍界公主”宗穆瑪釉有關。時間緊張,來不及細細傾聽他們的故事,留待下次再來探索吧。
山中一日
嚴格說來,我們的“巡山”只有大半天,并非整整一天。大概“山中一日,世上一年”,在遠離人群、靜謐無聲的大山里,時間過得似乎慢了許多。我喜歡這種“慢”,如今的一切都太“快”了,快得讓人眼花繚亂,身心疲憊。
生態(tài)管護員李金魁也說:“一天?你們受不了的,會累死的。我們真正巡山的話,一天得走20公里左右?!?0公里?管護員真不容易。
上午八點半,扎麻什生態(tài)管護站的副站長張永柱開車來接我們。打開手機上的高德地圖,顯示我們沿著“二尕公路”向西行駛,大約半小時就到了。這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qū)祁連山境內設置的18個管護站之一,距離八寶鎮(zhèn)二十多公里。除了這18個生態(tài)管護站,祁連縣境內還有3個護林站。管護站位于山腳下,是一排平房,五六間房子分別是廚房、辦公室、宿舍,每間房子的墻上都貼著《生態(tài)管護員管理辦法》《生態(tài)管護員職責》《森林管護管理辦法》等,也掛著各種珍稀動物的照片。張永柱告訴我們,平時只有五六個職工在這里上班,站長楊國林前幾日巡山時傷了腳,打著石膏在家休息,其余幾個去附近村莊入戶宣傳了。正是林草防火期,防火宣傳幾乎每天在搞,管護員們的主要職責也是防火?!扒迕鞴?jié)那幾天我們全體出動,守住各個入口,就怕村民攜帶香燭紙錢進山祭掃引發(fā)火災。我們這片有110座墳,每次有人上墳,我們就一路跟著,‘陪同祭掃,生怕有人用火,簡直就像在監(jiān)視人家?!睆堄乐话霟o奈、一半調侃地說?!安贿^經過這幾年我們不斷加大宣傳力度,村民們也知曉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基本沒人燃燒紙錢了?!痹捳Z里透著欣慰。
扎麻什鄉(xiāng)下轄鴿子洞村、地盤子村、郭米村、河北村、河東村、河西村、棉沙灣村、夏塘村8個行政村,扎麻什鄉(xiāng)生態(tài)管護站的管護面積近1.56萬公頃,共有生態(tài)管護員200多名,分布在各個村子里。2020年,這個管護站被祁連縣林草局評為“優(yōu)秀管護站”。今天帶我們進山的是河西村管護隊的隊長李金魁。今年55歲的李金魁是土族人,2010年開始擔任隊長,“手下”有22名管護隊員,在他的安排下,每天3人一組進行巡視,每人每月巡視不少于22天。能騎摩托的地方騎摩托,不能騎的地方就徒步,常常是大清早出去,天快黑回來。尤其是在每年長達9個月的林草防火期,他們走得更早,回得更晚。還有新造林,就像嬰兒一樣嬌弱,每天都要觀察有無發(fā)生病害,及時清理枯苗,補栽樹苗。河西村共207戶744人,除了擔當管護隊的隊長,李金魁還擔任村里的宣傳員,挨家挨戶宣傳生態(tài)保護、防火防盜、法律法規(guī),還要與每家每戶簽訂防火協議,排查“三無人員”,填寫《走村串戶表》,還負責村里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督促村民們及時清掃……一年到頭都在忙。今天他本該休息,他打算和妻子一起種洋芋,我們到他家時,妻子正在切洋芋塊。李金魁換下沾滿灰土的外套,穿上新夾克,手腕戴上GPS定位裝置,帶我們進山。我心里稍有些歉疚,但李金魁說:“就算你們不來,我晌午也要去山里看看,不然不放心?!?/p>
初春的祁連山,冰雪仍未完全融化,撲面的風仍帶著寒氣,草色仍是枯黃,云杉和圓柏仍不見新芽。但春的氣息四處涌動,遠處的鳥鳴少了清寒多了潤澤,雙腳踩在冰雪上,是地毯一樣的柔軟彈性,鞋子陷下去再抬起來,鞋幫子是濕的,細小的水流從冰面上緩緩流過去。河水在山中流淌著,兩邊近水處似翻漿的田野,泥土新鮮,草色遙看近卻無。
李金魁的手機微信不時響起,我湊過去看,原來是“河西村護林群”,群里有29名成員。大家在群里隨時上傳自己的位置、所巡視片區(qū)的情況、發(fā)現的異常情況等等。一個隊員說,對面山腰上2017年栽種的那片青海云杉,有幾棵樹苗發(fā)現蟲害,可能得打藥。又一個隊員上傳一張照片,是一只漂亮的鳥兒,正在一棵柏樹下休息,華麗的羽毛,高昂的腦袋。李金魁說,這是藍馬雞,祁連山里很多。我問他認識多少種動物,他笑了,仿佛我問的是“你認識你的幾個家人”一樣,他扳著手指如數家珍:“雪豹、棕熊、藏狐、兔猻、巖羊……”幾乎這座山里所有的動物,他都認識。他還講起了救助一只小巖羊的故事,清油、消炎藥、繃帶、青稞炒面,就是這些簡單的物品,救活了一只傷口潰爛生蛆的、奄奄一息的小巖羊。當他講到他在掌心里放上拌了白糖的青稞炒面,小巖羊一口一口舔著吃完,我心里忽然柔軟地觸動了??煽晌骼锏男〔亓缪蛞彩沁@樣,對人類格外信任,一雙大大的、萌萌的眼睛,毫無戒備地與人類“親密接觸”。這是經過了多少互相試探、互相防備,才最終放下了戒心,彼此完全信任!萬物有靈,愿人與動物之間和諧相處,永無殺戮,共建美好生態(tài)。
確實,這些年,通過強有力的生態(tài)保護措施,祁連山的生態(tài)日益恢復、向好,動植物種群更加豐富,一些珍稀瀕危物種得到了很好的保護,生態(tài)鏈更加完整。據李金魁回憶,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的生態(tài)保護意識不強,生活方式沿襲祖輩的“靠山吃山”,砍柴、打獵、放牧,都取自祁連山。但是,即使是在那個年代,淳樸的人們心中還是存有樸素的理念,砍柴只砍枯枝,打獵不打懷孕的母獸,放牧也會定時轉場,讓草原有休養(yǎng)生息的機會。后來,政府出臺一系列舉措,退耕還林還草、設置禁牧區(qū)、成立祁連山國家公園、治沙治水……荒山變森林,沙漠成綠洲,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生態(tài)保護成果顯著。
“我們擔任生態(tài)管護員,就在家門口工作,不需要跑到外地打工,也不耽誤農活,每月還能有一千多元的收入,我們都很愿意干。”巡山路上,遇到兩個管護隊員,問起他們?yōu)樯对敢猱敼茏o員,他們這樣回答。其實這也是政府實施扶貧攻堅的舉措之一,除了牛羊養(yǎng)殖、無息貸款、產業(yè)扶貧、教育扶貧、消費扶貧等方式,組織村民們成為管護隊員,也是給他們增加收入的一個辦法。李金魁說,村里的年輕人都爭著當管護隊員,每個人也都很盡心。雖然是這樣,但對于管護隊員們的管理還是很規(guī)范很嚴的,要簽訂用工合同,要培訓考試,要辦理上崗證并且攜證上崗,每次巡視結束要填寫記錄并簽字……
巡山即將結束時,在一片新造林邊,我們遇到了蘇金明、學義、馬金蓮三位管護隊員。他們剛剛把新造林里大風吹進去的一些塑料袋、碎紙片之類的清理掉。李金魁又進去轉了一圈,俯身細看幾棵樹苗。“看,這就是蟲害?!彼钢﹁咎幍膸讉€黑點,“得趕緊打藥了,這種蟲害會傳染?!?/p>
站在高處四下遠眺,最遠處是白雪覆蓋的山頂,一座山后又是一座,群山連綿。近些,是正在播種或即將播種的田野,春耕的人們在地里忙碌,紅色的頭巾格外鮮艷。腳下無邊無際鋪展開又延伸到連綿祁連山的,是被無數人守護、呵護的土地,是我們深愛的家園。
仁青卓瑪
見到仁青卓瑪時,我們剛結束與祁連縣林草局幾位同志的座談采訪,準備回去了。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同志風風火火地進門,找林草局某位領導匯報工作。我注意到,她腳上的運動鞋沾著泥土,口唇顯得干燥,說話時語速很快,嗓音有些沙啞。我猜,她應該剛剛“下鄉(xiāng)”回來。——在很多需要經常離開辦公室去跑現場、走鄉(xiāng)串戶開展工作的單位,“下鄉(xiāng)”就像吃飯一樣正常。我想起此前在座談中,林草局領導提起過一個名字“仁青卓瑪”,“你們真應該采訪一下她,一個女同志,在草原監(jiān)理單位干了十幾年,干一行愛一行,比男同志還能吃苦,干得更好,好幾年的各種大大小小數據,她就像電腦一樣儲存在腦子里,隨問隨答,準確無誤,真叫人佩服!”難道她就是仁青卓瑪?
我猜對了。于是,在短短的20分鐘里,我與她有了一次毫無準備的對話,一次非常倉促的采訪。
語速很快,說話時每個詞就像機關槍的子彈一樣噠噠噠地射出,不全神貫注就難以完全聽清楚;隨意的一個問題,她都認真地、詳盡地回答,各種術語名詞、各種數據對比張口就來??梢钥闯?,她是一個極為認真而急性子的人。認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急性子的人往往直率爽朗。我問她,工作這些年,有無發(fā)生不愉快的事?她笑了,說,當然有啊,很多,比如我去給牧民宣傳減少放牧、保護草原,不理解的人會和我吵架,覺得我管得太寬,有的還不配合,沒辦法,一次一次跑唄,多跑幾次、多講幾次,他們也就慢慢理解了。
1980年6月,藏族姑娘仁青卓瑪出生于青海省化隆縣,2001年7月畢業(yè)于青海省電力學校后,在化隆縣群科鎮(zhèn)工作,2008年9月調入祁連縣草原監(jiān)理工作站,現在是草原監(jiān)理站辦公室主任。12年來,她在草原監(jiān)理崗位上刻苦學習,攻堅克難,從一個“門外漢”成長為“土專家”,祁連縣境內所有草場情況都了然于胸。厚厚一疊榮譽證書見證著她這些年的努力和成績:全國草原防火實戰(zhàn)技能大比武優(yōu)勝獎、全省草原監(jiān)理信息優(yōu)秀信息員、連續(xù)6年單位先進個人、2019年全省林草系統(tǒng)優(yōu)秀共產黨員……“祁連縣草地資源豐富,草地畜牧業(yè)已成為全縣支柱產業(yè)。多年來,我們立足祁連實際,積極探索草原保護與建設新技術、新方法,在草原鼠蟲害防治、草原生態(tài)獎補、草原執(zhí)法及草原征占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態(tài)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闭劦骄唧w工作,仁青卓瑪說,她個人的力量很有限,主要是草原監(jiān)理站的同事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鼠蟲害防治和鼠疫防控,對于維護草原質量和草場生態(tài)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仁青卓瑪帶領全站職工,收集全縣各處草場鼠蟲害情況,全面掌握鼠蟲害發(fā)生期、發(fā)生密度、發(fā)生面積、發(fā)育進度、危害面積、危害程度、動態(tài)趨勢等情況,積極開展預測預報,詳細整理第一手資料,為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為做好草原生態(tài)獎補工作,督促各鄉(xiāng)鎮(zhèn)成立由主管鄉(xiāng)(鎮(zhèn))長、村“兩委”、管護員組建的禁牧執(zhí)法大隊,將禁牧減畜和草畜平衡納入村規(guī)民約范疇,完善村民自治禁牧工作體系,形成以村民自主禁牧為主、監(jiān)督管護為輔,相互監(jiān)督、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和監(jiān)管機制。全縣聘用的310名草原生態(tài)管護員與鄉(xiāng)政府簽訂草原管護合同,村委會、管護員與牧戶層層簽訂草畜平衡責任書。成立由鄉(xiāng)(鎮(zhèn))政府、村委會、管護員組成的草畜平衡工作組,核實管護區(qū)域牧戶的牲畜基本情況,及時反饋草畜平衡區(qū)牧戶信息,每年10月底管護員清點核查管護區(qū)域牧戶牲畜數量,準確掌握管護區(qū)域牧戶的牲畜情況,及時上報牲畜超載情況,全面掌握草原流轉情況,督促牧戶簽訂流轉合同,并配合鄉(xiāng)(鎮(zhèn))政府、村委會考評牧戶草畜平衡落實情況,依據考評結果,兌現牧戶30%的草畜平衡獎勵資金。同時,不斷加強對草原資源與生態(tài)監(jiān)測工作,根據天然草原生產力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核定合理載畜量,為逐步實施草畜平衡制度提供科學理論依據,祁連縣每年的草原生態(tài)獎補為全縣脫貧攻堅增加了一層“防護衣”,第三方績效考評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
草原監(jiān)理站始終把查處草原違法案件、嚴厲打擊破壞草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行為作為核心工作來抓,進一步建立健全草原監(jiān)理機構,加大草原執(zhí)法隊伍建設,不斷加強草原執(zhí)法人員業(yè)務學習和培訓力度,提高草原執(zhí)法人員的素質。對草原征占用、植被恢復、生態(tài)管護等進行執(zhí)法檢查,嚴厲查處草原違法案件。同時,協調國土、環(huán)林、各鄉(xiāng)鎮(zhèn)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聯合執(zhí)法工作組,深入工礦企業(yè)、項目一線,對草原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并向企業(yè)宣傳講解草原法律法規(guī)的有關規(guī)定,提高企業(yè)對草原法律法規(guī)的認識。截至目前,共發(fā)現違法占用草原案件7件,占用草原面積5.61公頃,立案7件,結案7件,結案率100%,破壞面積5.61公頃,進行行政處罰10.49萬元。
近年來,祁連縣草原監(jiān)理站先后獲評“文明單位”“農牧黨組優(yōu)秀黨支部”“全縣模范職工之家”“農牧系統(tǒng)先進集體”等榮譽。仁青卓瑪說,草原是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一環(huán),今后要在“生態(tài)大省”的站位,在做好草原監(jiān)理工作、維護生態(tài)平衡、促進生態(tài)持續(xù)向好方面多思考、多創(chuàng)新,探索推進草原生態(tài)治理,讓祁連這個美麗的地方更加山青水秀、生機盎然!
作者簡介:權芳,青海省作協會員,2014年魯迅文學院浙江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學員。2010年起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有短篇小說、散文等約60萬字發(fā)表于各文學期刊。出版隨筆集《親愛的胖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