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薇
“不倒翁實驗”視頻畫面
心理學作為一個學科,歷史并不長。20世紀有一些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將一些人生經(jīng)驗或古老的諺語轉(zhuǎn)化成理論。其中有3個心理學實驗,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的沖擊,都可謂觸目驚心。
阿爾伯特·班杜拉于20世紀60年代,在斯坦福大學進行了一系列的“不倒翁實驗”,研究對象是學齡前兒童。1961年,他在斯坦福幼兒園3-6歲的孩子們中間,選取了36個男孩和36個女孩。
實驗開始前,研究人員就在幼兒園觀察這72個孩童的言行,將他們按攻擊性的強弱,分成三組。正式實驗時,每個孩子被單獨帶進一個房間,研究人員隨后離開,留下孩子單獨在房中玩玩具。房間另一邊有不倒翁。研究人員在單向鏡子后觀察、記錄孩子們行為舉止。
“藍眼睛/黑眼睛”實驗被拍成紀錄片《分裂的課堂》
10分鐘后一個成年男性或女性進來,用桌子上的工具敲打不倒翁,或者把不倒翁扔到空中、踢不倒翁、把不倒翁按在地下揍,還用言語辱罵不倒翁。不論男孩、女孩,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大人行為的影響,對大人的行為逐一模仿,有的甚至選擇玩具槍攻擊不倒翁。
第二個是著名的“藍眼睛/黑眼睛”實驗。生于1933年的簡·艾略特是美國艾奧瓦州的小學教師。1968年4月4日晚上,她打開電視,看到馬丁·路德·金當日被刺殺的消息。
屏幕上一個白人記者在采訪一個黑人領導人:“幾年前我們的領導人約翰·肯尼迪被刺殺后,他的遺孀將我們凝聚在一起。誰又在管你們?”這一情景激發(fā)了簡·艾略特作為老師的使命感。第二天她問學生們:“我們應該對待每個人都如同兄弟姐妹,但事實上,黑人和原住民是被不同對待的。你們知道身為有色人種是什么感受嗎?如果你們是有色人種,你們會是什么樣的感受?”她問同學們是否想了解被歧視的感受,同學們齊聲說想。
“藍眼睛/黑眼睛”實驗中,戴上假領子的學生
1970年,該實驗被拍成一部紀錄片。片中第一天,她向三年級的同學們宣布了一個“事實”:“藍眼睛人種優(yōu)于黑眼睛人種?!泵鎸谘劬ν瑢W的質(zhì)疑和反對,她舉例說服了同學們。
于是,藍眼睛同學被她賦予一些特權:課間能多休息5分鐘;可以先去吃午餐;可以使用飲水機。而黑眼睛同學不允許與藍眼睛同學在操場上一起玩;他們只能用紙杯喝水;還必須戴上假領子,以便從遠處就能被認出“低人一等”的身份。
最后孩子們又抱作一團,都說以后再也不會以貌取人。
黑眼睛同學一臉落寞和沮喪,說自己“瞬間掉到了底層,所有的壞事都正在發(fā)生在我們身上”。一個黑眼睛小男孩說:“艾略特老師將我們的好朋友從我們身邊奪走了。”課間,“黑眼睛”就成了侮辱性、攻擊性、侵犯性的代名詞。兩個小男孩還因攻擊對方和捍衛(wèi)自己的身份,發(fā)生了肢體和語言沖突。艾略特說:“我眼見天真無邪的孩子們瞬間變成具有攻擊性、中傷他人的三年級小學生。而這一巨大的轉(zhuǎn)變僅僅發(fā)生在15分鐘之內(nèi)。”
第二天,一個一直戴近視鏡的藍眼睛小男生不再戴眼鏡了。被老師問道時,他靦腆卻又驕傲地說,自己忘記了。老師又問,為什么兩個黑眼睛的同學沒忘記戴她們的眼鏡。接下來她告訴孩子們:“我昨天說錯了。實際上黑眼睛人種優(yōu)于藍眼睛人種。”
斯坦?!扒舴负酮z警”實驗的影像
斯坦福“囚犯和獄警”實驗的影像
斯坦?!扒舴负酮z警”實驗的影像
她讓黑眼睛的孩子們摘掉脖子上的假領子,給藍眼睛同學們戴上。黑眼睛的孩子們立刻雀躍地站起來,執(zhí)行老師的指令。艾略特老師又宣布,因為黑眼睛的孩子更優(yōu)秀,比藍眼睛的孩子們更聰明,所以黑眼睛的同學獲得了前一天藍眼睛同學的特權—而藍眼睛同學任何時間都不得使用操場上的任何器具,而且不得與黑眼睛的孩子們一起玩。
課堂上,前一天還趾高氣揚的藍眼睛同學,捂住耳朵拒絕聽到“現(xiàn)實”。接下來,艾略特又在課堂上,向同學們“證明”了黑眼睛同學更強、更快的學習能力。于是,兩組孩子的各種行為舉止完全發(fā)生了對調(diào)。
前一天動作緩慢的黑眼睛同學,整理卡片的速度比前一天快了一倍。她問黑眼睛的孩子們,為什么昨天做得那么慢,孩子們紛紛回答,因為戴著假領子,腦子里想的都是領子。
而遭到了否定的藍眼睛同學,變得唯唯諾諾和膽小,即使是非常簡單的題目都會出錯,而且在課間也變得孤僻,包括從前在班里愛主事兒的同學。藍眼睛的孩子動作變得遲緩,也回答是因為戴著假領子。而黑眼睛的同學開始變得傲慢、愛發(fā)號施令,對藍眼睛的同學非常不友好。
在最后總結(jié)實驗的討論過程中,孩子們描述,被歧視時,自己仿佛被拴著繩子的狗,又仿佛在牢獄中的囚犯。最后孩子們又抱作一團,都說以后再也不會以貌取人。老師問怎么處理假領子時,所有的孩子異口同聲地說扔掉。一個男孩站在垃圾桶旁邊,費盡力氣直到把假領子撕成碎片。
艾略特的實驗引起軒然大波。很多家長指責她對孩子進行這樣的實驗太過于殘忍。后來艾略特干脆離開學校,成為多元化教育的創(chuàng)始人。
第三個是備受指責的斯坦福“囚犯和獄警”實驗。1971年,斯坦福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津巴多設計了一個為期兩周的實驗,卻在第六天因為各種始料不及的因素而將其叫停。
起先,他在報紙上招募志愿者,篩選出24個健康、有知識、來自中產(chǎn)白人家庭的大學生。這些人得到的酬勞是每天15美元。根據(jù)翻硬幣的結(jié)果,這些人被分為“囚犯”和“獄警”兩組,每組9個人,外加3個候補人員。
他又請來了專業(yè)指導,將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大樓地下室改造得跟監(jiān)獄一模一樣。為了使場景更加逼真,真警察上門,協(xié)助將這些“囚犯”“逮捕”,給他們戴上眼罩,并送至“斯坦福監(jiān)獄”。
當天深夜,“囚犯”就被“獄警”用哨子吹醒,并被要求報數(shù)。囚犯反抗時,被懲罰做俯臥撐??此撇粔驀绤柕捏w罰,卻是德國納粹集中營中懲戒猶太人的慣用手段?!扒舴浮备┡P撐時,后背還被“獄警”踩踏。
只有經(jīng)歷過被歧視,才能懂得其痛楚。
“囚犯”不服,回到自己房間后,用床把門頂住,謾罵詛咒“獄警”。早班“獄警”來換班時,晚班“獄警”自動要求留下來協(xié)助,另外三個中班“獄警”也立即趕來支援。
他們以暴制暴,先用滅火器對著“囚犯”噴,強迫他們把門打開。門開了以后,“獄警”將“囚犯”身上的衣服剝光,把床搬出去,將帶頭鬧事的“犯人”單獨關在一間屋子里。
有一名“獄警”在之前的性格測試中,絲毫沒有顯示出任何虐待傾向,卻在實驗過程中老想出點子懲罰“囚犯”,顯示出強烈的敵意,和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當有“囚犯”提出想退出實驗時,研究人員以為他只是找借口。相反,卻沒有一個“獄警”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沒有一個“獄警”遲到、早退、請病假,或要求加班工資。
“獄警”也并不知道,他們半夜只因無聊就對“囚犯”濫用權力的行為,被設置在暗中的攝像頭記錄下來—他們以為是實驗人員的下班時間。短短幾日內(nèi),事態(tài)發(fā)展已經(jīng)完全失去了控制。包括研究者自己,也已深深地陷入角色中難以自拔,還在聯(lián)系警察局,將實驗對象轉(zhuǎn)入真正的監(jiān)獄。
這三個實驗讓我聯(lián)想到威廉·戈爾丁的《蠅王》:一群孩童和青少年因飛機失事,被困在孤島上。最終雖然孩子們得救了,但成人世界的權力游戲,以及人性中的殘暴、冷酷,在孩子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令人膽寒。
這三個里程碑式的心理學實驗的主持人,都背上了“非人道”的罪名。第一個實驗研究了成人行為對孩童的影響力,結(jié)果毋庸置疑。第二個實驗說明,個人對沒有經(jīng)歷過的事情缺少共情能力;只有經(jīng)歷過被歧視,才能懂得其痛楚。
第三個實驗中,得到的方方面面的數(shù)據(jù),比當時設想的復雜太多。其中一方面是,所處環(huán)境對個體的影響之巨大,所謂的“身不由己”不過如此。不到特定場景,我們意識不到對自己、對他人了解的局限性。一旦條件形成,隱藏在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惡魔,不再受到任何束縛。
“好人”或“壞人”的單純描述,已然不再適合當今世界的復雜和多樣性。這些實驗在不同的人群中進行,并沒有顯示出明顯的差別。當我們把人性尤其是惡的一面,當成一個課題來研究,結(jié)果令我們自己也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