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復(fù)興
日近中午,我坐在天壇長廊入口的椅子上,畫對面打牌的人,畫完這張,就準(zhǔn)備起身走人。這些人的牌局始終戰(zhàn)火紛飛,各自帶著水杯和干糧,殺得昏天黑地,中午也不鳴鑼收兵。
站在那里觀戰(zhàn)的人,卻不會戀戰(zhàn),其中一個老爺子看了一會兒,移步換景般,走到我跟前,看我畫畫。
他夸我畫得不錯,像那么回事。然后,又說:看你的歲數(shù)和我差不多,你多好啊,還會畫畫。
我趕忙說:我這是瞎畫,上不得臺面的。
他說:瞎畫也能給自己解悶。不像我,除了每天到天壇瞎轉(zhuǎn)悠那么一圈,什么也不會。
我對他說:天天來天壇轉(zhuǎn)一圈,也需要定力!
他笑了:什么定力!就是不來,心里像缺點(diǎn)兒什么。我也笑了,打趣他:有點(diǎn)兒像年輕時候搞對象,一天見不著,心里還鬧得慌!
還真是!還是你會說!他笑得更厲害了。
就這么聊了起來。
我畫完了,收拾好本和筆,起身走人。我們兩人一起走下臺階,向東門走去。他問我回家?我說是,問他也回家?他說先去王老頭兒那兒買點(diǎn)兒栗子。
我知道,王老頭兒的栗子店在蒲黃榆橋北。原來在欄桿市,街邊擺個攤,他家的栗子炒得好吃,我也常騎自行車到那兒買。修兩廣路的時候,王老頭兒搬到了蒲黃榆,不僅注冊了“王老頭”的商標(biāo),還有了自己的店鋪,雖然門臉不大,也算是鳥槍換炮。
說起王老頭兒的發(fā)家史,他連連點(diǎn)頭說:我也是從欄桿市那時就買他家的栗子。我家住廣渠門,離得不遠(yuǎn)。越說我們兩人關(guān)系越近,同在欄桿市時買過王老頭兒的栗子,仿佛我們是同科進(jìn)士一般,止不住興奮起來,也親熱起來。
現(xiàn)在,離得遠(yuǎn)了點(diǎn)兒,專程去買栗子?我問。
怎么說呢?我家那口子愛吃這一口!所以,逛天壇的時候,會隔三岔五來買一回。
我對他說:不瞞您說,我也愛吃這一口!
他像遇到知音一樣,向我推薦:我愛吃他家的杏干,30塊錢一袋。他們家的花生也不錯,帶殼的,原味的,十塊錢一袋,沒壞的,不是陳的。
行??!您愛吃杏干和花生,您家那口子愛吃栗子,您這一趟天壇逛得,兩不耽誤,值了!
他呵呵笑了起來,連說:一趟活兒,一趟活兒,要不一上午自個兒光顧著逛天壇,回家不好交代。
我們走出東門,一起走到公交車站,無論來哪趟車上去就行,兩站,下車走兩步就是。老遠(yuǎn)就聞見了栗子撲鼻的香味。
想起放翁的一聯(lián)詩:不饑不寒萬事足,有山有水一生閑。稍改幾字,再加上兩句,湊成一首打油:不饑不寒萬事足,有山有水有天壇。買斤栗子回家轉(zhuǎn),還有杏干解解饞。
寫給這位老爺子正合適。尋常百姓人家,一點(diǎn)兒栗子和杏干就能打發(fā)了,圖的從來都是這樣簡單。越是簡單的生活,越是容易滿足,自得其樂,而忘記其他煩擾。就像啤酒杯上的泡沫,雖然只是掛杯的那么一點(diǎn)兒,也是從啤酒里冒出來的,又是和啤酒不一樣的色彩——便是冒出來的那一點(diǎn)樂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