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簡論范源廉的“師道”思想

2021-09-06 12:05:09魏書亮
文學教育 2021年8期
關(guān)鍵詞:師道

魏書亮

內(nèi)容摘要:“師道”傳統(tǒng)是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的一個重要方面。范源廉倡導“師道”精神,視“師道”為廣大教師應當保存和光大的“國粹”,他身體力行并施行于民國時期的北京師范大學。范源廉的師道思想對新時代弘揚中國優(yōu)良教育傳統(tǒng)有重要的啟示。

關(guān)鍵詞:范源廉 師道 文化使命

范源廉是清末教育新政和民初學制規(guī)劃的重要領(lǐng)導人之一,他長期在清廷學部和民國教育部任職,先后擔任學部郎中、參事,三次出長北洋政府的教育總長,晚年擔任北京師范大學的校長。與他有著師生之誼的梁啟超用“斯文垂廿載”來評價他的重要貢獻,曾任北洋政府國務總理的靳云鵬以“師表重寰區(qū)”來稱頌他的偉大人格。他倡導的“師道”思想,承續(xù)了中國悠久的“師道”傳統(tǒng),是推動中國教育從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轉(zhuǎn)型的重要思想資源,對于我們在新時代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教育傳統(tǒng)有重要的啟示。

“師道”是應當保存和光大的“國粹”。清末民初,中國社會劇烈動蕩,新舊遞嬗,內(nèi)憂外患,對傳統(tǒng)抱有敬意又對變革充滿期待,是那一代有識之士的一個共有特征。范源廉早年茹苦課讀,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濡染。青年時期進入引領(lǐng)一代風尚的時務學堂學習,開始接受維新思想和新學西學。戊戌變法時期,范源廉積極投身南學會的活動,希望能夠推行“合群力、牖民智”的“救時”宏愿。戊戌變法失敗后,范源廉受梁啟超的感召,東渡日本求學。日本因明治維新一躍成為世界強國、整個社會充滿活力的新氣象,使范源廉受到了強烈的刺激,這堅定了他興學報國的追求和信心。歸國后,他由清廷學部繼而進入北洋政府教育部,逐漸堅定了“興學圖存”的報國情懷。作為實干型的教育家,他深知,辦學涉及方方面面,主體無外乎政府和人民。而當時的中國,政府缺乏“統(tǒng)一強毅之力”,人民不具“獨立自營之性”,兩者“力有未逮”,所以興辦新學、發(fā)展新式教育常常裹足難行,事倍功半,是困難而不討好的事。范源廉殫精竭慮,他以“此道自任” 的擔當精神,“降大任于斯人”的責任意識,自己率先垂范同時又推己及人,將教師作為實現(xiàn)“興學圖存”大任的直接依靠。1914年2月,他發(fā)表《教師之大任》一文,文中指出:“今即斷言,謂吾國必興學始能圖存,茍學不興,則終必亡?!薄皩W之興廢,視乎風氣之開塞,而能開塞風氣者,莫若教師之自身也?!苯處煛皩嵕佑陂_發(fā)風氣、轉(zhuǎn)移國運之地位”,要“自尊、好學、盡職”。范源廉用“師道”來萃取和提升對教師的期望和要求,他指出,“我國師道盛于古昔,師道也者,實至可寶貴之國粹,當求所以保存之,更當有以發(fā)揮而光大之者也。”從中可以看出,范源廉對中國師道傳統(tǒng)的高度珍視,對光大中國師道傳統(tǒng)的真誠愿望。當然,他心目中的師道,不同于《學記》中“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的“師道尊嚴”思想,也不同于韓愈《師說》中的“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為師、求師之道。相對于二者,他顯然有更高的期許,“即吾今以興學圖存之大任歸諸教師者,亦不過期其本悲天憫人之懷,以盡覺世牖民之責而已?!边@個道,是與國家安危、民族興衰、民眾福祉聯(lián)系在一起的?!坝袨檎咭嗳缡?,舉國中多數(shù)之教師,安見無踴躍興起、當仁不讓而振起師道之精神,以新此學荒道敝之天地者乎!”范源廉不單單是傳統(tǒng)的 “守護者”,面對“舊者多已破壞,新者未至完成”的時代危機,他心中擔憂的是“學荒道敝”,追求的是布新和出新,希望的是通過以教師為先導的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推動中國社會、中國教育能夠展現(xiàn)新的面貌、新的氣象。這是他異常珍視、大力褒揚“師道”傳統(tǒng),并為之賦予新的內(nèi)涵的根本所在。

師大師生要以振立“師道”為已任。范源廉對師范教育的重視由來已久。戊戌變法失敗后,中國青年赴日留學不絕于途。在日的中國留學生群體,趨之若鶩地學習法政。范源廉卻學師范、講教育,迥異眾流,以至于被大家稱為“范師范”。首任教育總長期間,他推動了全國高等師范教育的分區(qū)規(guī)劃。對于全國教育問題的整頓,他的一個重要主張是“首重師范之養(yǎng)成,以正本清源”(見《范源廉集》37)。1923年,范源廉以三任教育總長之尊就任北京師范大學校長之請。表面上是因為北師大師生對其有如甘霖的渴盼,但從根本上說,這個職位也有利于施行他對于師范教育的主張。就任北師大校長不久,北洋政府再一次任命范源廉為教育總長,面對兩個職位的選擇,他堅辭總長之任,給出的理由之一是,“居校長地位,尚可對于教育事業(yè)踏實辦理。”(見《范源廉集》251)范源廉是在北師大辦學經(jīng)費沒有著落、教師隊伍不穩(wěn)、學潮不斷的艱困處境下,到校就職的。開學典禮上,范源廉面對全校師生發(fā)言,“無論政局如何紛擾,只要我們個人精神不亂;無論經(jīng)濟如何困難,只要我們大家志氣不餒;那么,前途便有無窮的希望。”作為全國第一所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應該秉持什么樣的精神,堅持什么樣的志氣?范源廉很快給出了答案,他親自給學校撰寫了校歌:“往者文化世所崇,將來事業(yè)更無窮,開來繼往師道貫其中。師道,師道,誰與立?責無旁貸在藐躬?!胛医袒?,昌我民智,共矢此愿務成功?!痹谶@首校歌中,“師道”被三次提及,與1914年他對師道的闡釋有所不同,他賦予師大的“師道”責任,有著宏大而深遠的文化關(guān)懷。這與《論語》中孔子發(fā)出的感慨,“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有著異曲同工之義。在范源廉的思想深處,文化關(guān)乎民智的通達和國家的興旺,師道維系著文脈的延續(xù)和文化的光大,師范大學必須高揚師道的旗幟,引領(lǐng)教育的時代潮流,“振立師道”是師大人責無旁貸的使命,必須一以貫之地堅持。當然,這個師道,不僅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為師者的職責,更重要的是報國為民的師大責任、“弘我教化,昌我民智”的師大志向。1924年6月,范源廉為畢業(yè)同學題詞“以身作則”,并注解為,“師范大學畢業(yè)諸君以教育為職志,特本‘言教不如身教之旨,為書四字與同學錄,共勉之?!痹诖撕蟮暮荛L時間里,“以身作則”被奉為北師大的校訓,這是“師道”精神在日常、在行動的落實。范源廉終生就是這樣做的,熊希齡評價他“本孝悌以模范國民,施于有政,人無間言”“視教育為終身事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所主張的師道,在他是身體力行的,在師大是得到認同和推行的。

范源廉“師道”思想的啟示。中國的師道傳統(tǒng)源出孔子,兩千多年來,綿延不絕。這一傳統(tǒng)以“師”與“道”的關(guān)系為主軸,在中國數(shù)千年的社會變革中不斷得到新的闡發(fā)??鬃铀幍拇呵锬┢?,禮壞樂崩,由夏商周創(chuàng)造并得以傳承的禮樂文化面臨存續(xù)危機,孔子以“斯文在茲”的使命意識,整理文化典籍,廣收門徒,開壇講學。其子弟把他喻為“木鐸”,后人尊他為“萬世師表”。中唐時期,西來佛教一時盛行,代表中國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根基發(fā)生動搖,儒家價值體系和主流觀點受到?jīng)_擊,韓愈疾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并和柳宗元一起發(fā)起了古文運動。時至清末,中國出現(xiàn)了“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受到廣泛的質(zhì)疑。面對前所未有的危機,梁啟超在《論師范》一文中,發(fā)出了“師道不立,而欲學術(shù)之能善,是猶種稂莠而求稻苗,未有能獲也”的警語。范源廉的師道思想明顯受到了老師梁啟超的影響,他的就學東京高等師范學校、重視師范教育、就任北京師范大學校長,都脫離不了梁啟超的直接影響。面對中國的艱危政治局面,他和梁啟超有“學荒道敝”的危機感,他們都主張“重師范”“興新學”“以新教育造就新國民”。但與老師相比,范源廉的師道情懷更為濃烈,也更為現(xiàn)實。中國兩千年來對教師地位的推崇,對教師“制之以嚴”“教之以正”“垂之以范”行為規(guī)范的強調(diào),其根本的目的是為了使“民知敬學”、“道得以傳”,進而實現(xiàn)“道行天下”。與此前不同的是,中國幾千年來來對于自己文化的高度自信,在清末民初經(jīng)受著全面的檢討,受到了根本性的沖擊。范源廉正是在中國文化主體性危機的背景下,在回答中國文化如何“開來繼往”的存續(xù)上,提出他的“師道”問題和“師道”要求的。今天,我們在展示自己“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同時,我們的“理論自信”“文化自信”進一步得到了加強,我們也由此對于自己的悠久歷史、文化傳統(tǒng)、教育傳統(tǒng)鼓起了信心。當然,我們在弘揚中國“師道”傳統(tǒng)上,也同樣有一個“開來繼往”問題,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師生界限”“報生于死”等僵化主張當然應該摒棄,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進而“重視教育”“尊重教師”的社會風尚仍然不應弱化,教師“獻身教育”“報國為民”“開發(fā)風氣”“傳承與創(chuàng)新文化”的傳統(tǒng)使命仍然需要扛在肩上。

中華民族有著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傳承和光大“師道”是傳承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的集中體現(xiàn)?;仡櫡对戳摹皫煹馈彼枷?,梳理它承傳的基本義,挖掘他順應時代要求的新內(nèi)涵,對于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結(jié)合時代要求繼承創(chuàng)新中華文化”,建設“四有”好老師隊伍等方面的重要講話精神,有現(xiàn)實的必要性和啟示意義。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校史研究室)

猜你喜歡
師道
從教師的稱謂看師德、師風、師道的建設
師道·教研(2024年7期)2024-07-25 00:00:00
“樹”的師道
當代陜西(2021年17期)2021-11-06 03:21:36
中國“師道”的跌宕命運
新民周刊(2018年15期)2018-04-27 01:42:17
淺談《易經(jīng)》謙卦的思想對高校要有“大先生”的啟示
祖國(2017年24期)2018-01-27 17:35:31
《學記》與中國古代教育之道
以“師道”重塑社會風尚
淺議“師道”
從《師說》看唐代“師道不存”的現(xiàn)象
《師道》,促進教師成長的“搖籃”
師道(2014年9期)2014-10-10 20:36:45
讀《燃燈者》談為師之道
文學教育(2014年6期)2014-07-15 16:06:30
社旗县| 沙田区| 新龙县| 焉耆| 政和县| 杭锦旗| 大名县| 尉犁县| 宝兴县| 深圳市| 余江县| 连平县| 伊宁市| 灵璧县| 平乐县| 高淳县| 华安县| 高青县| 理塘县| 东城区| 天镇县| 滨州市| 南阳市| 图木舒克市| 太原市| 牙克石市| 绥化市| 苏尼特左旗| 房产| 南木林县| 河池市| 张家港市| 灵丘县| 沙坪坝区| 义乌市| 新宾| 泉州市| 长宁县| 灵丘县| 绥宁县| 巨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