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千里背母上學”的劉秀祥嗎?
4歲那年,劉秀祥父親因病去世,母親因傷心過度患上了間歇性精神失常,失去自理能力。再后來,哥哥姐姐們都因不堪家庭重負,相繼離家出走。曾經(jīng)的六口之家,在劉秀祥10歲那年,只剩下他和母親兩人相依為命。
年幼的他,一邊照顧沒有自理能力的母親,一邊想方設法賺錢維持生計,劈柴、做飯、種菜,他一樣一樣去學。中學時期,他帶著母親在縣城讀書,由于沒錢租房,劉秀祥就用稻草在學校旁的山坡上搭了個草棚,母子倆就在小草棚中生活了3年。
因為長期的營養(yǎng)不良,身體透支,劉秀祥第一次高考遺憾落榜。難過之余,他翻開從前的日記,看到自己曾經(jīng)寫的一句話:“當你抱怨你沒有鞋時,你回頭一看,發(fā)現(xiàn)竟然有人沒有腳?!彼硇那橹匦麻_始學習,第二次高考,他考上了理想的學校。
2008年9月,他帶著母親千里北上山東,到大學報道。也是那個時候,他的事跡被全國人民知曉,登上各報刊的頭版頭條,每天有無數(shù)人聯(lián)系說要幫助他。只要他點頭,他的生活立馬就能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可是他統(tǒng)統(tǒng)拒絕了。他說:“一個人的困難或挫折并不是你向社會索取的資本。”
大學四年,他一邊照顧母親,一邊做著各種兼職來維持生活,將打工所得的收入一部分用于母親的住院治療。一部分寄回貴州,資助初中撿廢品時認識的三個弟弟妹妹上學。
但故事到這里并沒有結(jié)束。
貴州省望謨縣地區(qū)95%以上的土地是山谷丘陵,深山區(qū)的老百姓對教育也不夠重視,當時,10余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6%。劉秀祥想通過教育影響更多的人,幫助他們擺脫貧困。2012年,大學畢業(yè)的劉秀祥拒絕了城市里年薪55萬元的工作,毅然選擇帶著母親回鄉(xiāng)任教。8年間,為了勸說家長讓娃娃們讀書。劉秀祥跑遍了每一個村子,跑壞了幾輛摩托車。有人問他:你努力考大學,不就是為了擺脫貧困嗎?為什么又回去了?他說:“我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擺脫貧困,而是讓家鄉(xiāng)擺脫貧困?!?/p>
在他的感染下,這里的人們被“喚醒”了。現(xiàn)在他所在的望謨縣實驗高中已經(jīng)從8年前的70個大學生變成了1270個大學生,他說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數(shù)字,而是1200多個家庭的希望。如今,劉秀祥仍致力于助力貧困學子圓大學夢,截至2020年9月,資助金額共計290多萬元。記者問他:“你怎么能讓那些孩子相信知識真的可以改變命運?”他說:“因為我就是個例子。”
2020年,劉秀祥先后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和全國“最美教師”稱號。讀書渡己,教書渡人。這個曾行走在黑暗中的少年,又成為了別人生命里的光。
人物角度
劉秀祥曾在采訪中說過這樣兩句話:“走出大山,不是為了逃離大山,而是為了更好地回到大山、反哺大山?!彼米约旱挠H身經(jīng)歷給這句話做出了最好的詮釋。他寒門出身,卻擁有廣闊的視野,選擇回到基層奉獻自己,幫助更多像他一樣的寒門學子完成夢想,追求更高的人生價值。他的故事不僅讓大家看見了普通人自強不息、逆天改命的奮斗歷程,也傳遞出了教育的超功利價值觀。人生實苦,唯有自渡,但你吃過的苦,終將照亮前行的路。
學生運用示例
“他曾在井底仰望過天空,現(xiàn)在他甘愿成為井中的梯子?!痹趧⑿阆樯砩?,我看到了光,民族之光。女有張桂梅,男有劉秀祥,正是因為有很多這些“了不起的中國人”,我們的國家才能變得越來越美好。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他們的精神已經(jīng)成為一種力量源泉,我們這樣的螢火,也能被他們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