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玲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成語教學在小學語文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小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應當按照要求掌握相應數量的成語,對成語的意義做到準確的理解,同時又能在寫作、口語等語言表達中熟練應用。小學階段屬于接受新事物速度較快、學習能力較強的時期,因此在小學階段應加大對學生成語知識的教學力度,制定科學有效的成語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成語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6-203
成語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語言的結晶,因為有更為廣泛的應用價值,深受人們的青睞。在教學操作中,教師要注意整合成語資源、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歸結學生生活、構建展示平臺,讓學生有更適合的學習環(huán)境,促使學生自然建立成語學習認知。
一、整合成語資源,促進成語積累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成語教學主動意識,發(fā)動學生對成語資源展開全面搜集,給學生提供更多接觸成語的機會。教材中有成語、教輔材料中也有成語、學生生活中常常碰到成語,這些都屬于成語資源的重要搜集渠道,教師要給學生做出學習布設,讓學生自覺養(yǎng)成成語學習積累的良好習慣,以全面提升學生學科綜合素質。
教材中有不少成語應用,教師在組織學生展開搜集整理時,需要給出必要的引導,讓學生能夠有明確的操作方向,對成語應用作用有一定感知和體驗。例如,教學語文第十冊《牧場之國》,教師先要求學生展開梳理性閱讀,將文本中的所有成語都找出來,體會其語境意思。學生根據教師設計,快速進入文本閱讀環(huán)節(jié),很快就找到一些成語。例如:“膘肥體壯、悠然自得、成群結隊、默默無言、成千上萬”等。教師讓學生對找到的成語進行語意解讀,學生在文本閱讀中給出個性觀點展示。有學生說:“膘肥體壯”是對成群的駿馬進行描繪的,說明這里有肥沃的草原,這些駿馬獲得了豐富的營養(yǎng),自然長得健碩起來。
教師讓學生搜集文本中的成語,成功調動學生成語積累的積極性。學生對成語有一定敏感性,在文本閱讀時,很容易能夠找出成語來,教師抓住學生閱讀實際展開教學設計,給學生提供難得學習體驗的機會。學生搜集解讀成語,都有助于解讀和積累,對豐富學生語匯也有一定幫助。
二、設置學習情境,促進成語理解
教師為學生設計適宜的成語學習情境,可以有效激活學生學習主動性,提升成語教學品質。成語信息搜集、成語圖片展示、成語語言鑒賞、成語故事切入、成語接龍等,都屬于成語學習形式,學生對這些活動有特殊參與興趣,自然能夠順利進入活動之中,并在不斷地搜集感悟理解基礎上形成成語認知積累。
學生對成語有一定積累,教師對此需要有一定了解,在文本涉及到成語時,要注意啟動學生學習思維,讓學生結合具體語境展開成語解讀,以便對成語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教學《童年的發(fā)現》這篇課文時,教師為學生設計了學習任務:在這篇課文中,有幾個成語發(fā)揮了關鍵表達作用,你能夠快速找到這些成語嗎?通過聯系上下文展開分析,這些成語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學生拿到任務后,都能夠快速行動,開始了探尋操作?!敖g盡腦汁”“一本正經”“默不作聲”“情不自禁”……學生不斷發(fā)現,課堂學習進入高潮。教師讓學生分析這些成語的運用作用,學生開始了深入閱讀和探究。經過閱讀思考和集體討論,學生對這些成語的作用有了一定認知。
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文本中的成語,還要結合文本內容進行精細解讀,給學生提供成語內化的機會,這樣才能確保成語的語意和文本高度契合。教師讓學生對成語表達作用進行探究,這屬于語言鑒賞內容,給學生帶來的學習觸動也會更為劇烈一些。
三、接軌生活認知,促進成語內化
小學生生活認知基礎不是很豐富,但接觸成語的機會并不少,在平時交流和課外閱讀過程中,都會遇到大量的成語資源,在對教材進行梳理性閱讀時,教師要對學生成語積累情況進行總體控制。學生對成語認識還比較模糊,很容易將更多四字短語都納入成語行列,教師需適時給出指導,讓學生科學區(qū)分成語類型,在對比學習中建立成語認知基礎。
學生對成語的認識大多比較膚淺,成語是固定的語言結構形式,也有多種含義和內涵,教師要借助教材內容展開具體解讀,讓學生接軌生活認知形成學習體悟。在教學《刷子李》時,教師先讓學生展開梳理性閱讀,將課文中的成語找出來。學生閱讀行動順利啟動,很快就找到一些成語。如“半信半疑”“天衣無縫”“一模一樣”等,教師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積累的成語,與課文中的成語形成匹配。學生開始了獨立思考,很快就找到了門路。如“半信半疑”,可以匹配上“半真半假”“半山半水”“半生半熟”這是一種形式上的匹配。再如“天衣無縫”,可以匹配上“嚴絲合縫”“密不透風”等,這是意義上的匹配。
教師結合學生生活認知展開成語延伸性學習,讓學生進行“點點碰”式的展示,給學生提供難得學習體驗機會,學生對這樣的學習形式特別感興趣,自然能夠給出積極回應。學生在生活中有不少成語積累,自然能夠形成更多成語內化性認知。
四、構建展示平臺,促進成語應用
成語學習是一項常規(guī)性任務,教師不僅要在教材閱讀中讓學生展開積累認知,還要讓學生在生活學習過程中,借助多種媒介手段,進行拓寬性學習和訓練,讓學生在實踐應用過程中建立成語學習認知。成語學習展示平臺,應該是成語應用的展覽,教師組織成語應用展示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互動交流,對應用適合性進行探討,以提升成語運用的合理性。教師要深入到學習互動交流之中,與學生一起討論,給學生一些必要的指導,這對全面提升學生成語應用品質也有一定幫助。
《自相矛盾》是一則成語故事,這樣的課文是對成語的來源進行解析和展示的,教師要正視學生對成語故事的掌握實際,對成語形成過程展開深入發(fā)掘,讓學生在多重學習體驗中建立學習認知。為豐富學生成語學習視角,教師為學生設計一個成語故事展示活動:在我們的閱讀經歷中,已經積累了很多成語故事,這些成語屬于歷史典故范疇。展開回憶搜集,將你想到的成語典故進行展示,看誰積累更為豐富。學生聽說要集中展示典故成語,頓時有了參與熱情?!褒斖觅惻堋薄笆刂甏谩薄昂倩⑼薄熬字堋薄翱讨矍髣Α薄叭~公好龍”……學生積累典故成語極為豐富,課堂學習氣氛濃重起來,教師對學生展示情況進行歸結,對學生的良好表現給出積極評價,課堂學習進入良性互動之中。
教師為學生設計一個典故成語展示活動,將學生帶入特定學習情境之中,學生在展示過程中,能夠對這些典故成語進行回顧,也是一種認知鞏固性學習。教師讓學生自覺積累成語,也促使學生自覺建立積累認知,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也有一定幫助。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豐富成語資源,學生生活中也會接觸大量成語內容,都能夠為成語學習積累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教師要有整合意識,對成語資源展開搜集整理,為學生設計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自覺展開成語學習和積累,并結合生活認知進行實踐應用,促進成語學習認知的順利內化。
參考文獻
[1]陳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成語教學創(chuàng)新例談[J].小學教學參考,2010(34).
河南省汝南師范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