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學術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策略探析

2021-09-10 07:22:44胡彥波于雷黃崇亞
傳播與版權 2021年4期
關鍵詞:影響力學術期刊英文

胡彥波 于雷 黃崇亞

[摘要]文章以Frontiers出版集團系列期刊為例,分析其稿件質(zhì)量控制、刊文策略和出版模式。Frontiers出版集團系列期刊采用開放獲取出版、“獨立式+交互式評審”、研究專題的組織形式獨具創(chuàng)新。開放式組織、評審和刊發(fā)文稿,是Frontiers出版集團系列期刊國際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快速提升的有效途徑。文章通過研究國際優(yōu)秀學術期刊辦刊的核心策略,為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高質(zhì)量發(fā)展和提升其國際影響力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Frontiers系列期刊;研究專題;開放獲取;期刊國際化;國際影響力

中國是科技期刊出版大國,截至2019年,學術期刊總數(shù)約6300種[1],其中,英文期刊有556種(含大陸地區(qū)439種、港澳臺地區(qū)117種)[2]?!吨袊萍计诳l(fā)展藍皮書(2018)》指出,我國科技期刊總量已穩(wěn)居世界前列,但其學術質(zhì)量和國際影響力均不夠強;英文期刊規(guī)模較?。▋H占科技期刊總數(shù)的4%左右[3],且新創(chuàng)辦的期刊比例較高,2010年以后創(chuàng)刊數(shù)所占比例超過30%),具有較高國際影響力的品牌期刊則更少[4]。此外,多個學科領域仍沒有中國出版的英文學術期刊[5]。根據(jù)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2020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簡稱JCR),被SCI收錄的中國學術期刊有276種,其中,影響因子(IF)>5的期刊39種,IF>3的86種,IF>1的216種,分別占被SCI收錄期刊總數(shù)的14%、31%和78%;多數(shù)期刊的各項引證指標較上一年均顯著提高。但是,與國際一流期刊相比,中國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在國際化水平、國際影響力以及市場競爭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6]。突出的問題包括以下幾點:一些英文期刊所刊文章的中國作者比例偏高;國外來稿較少且集中在亞洲或者非洲的幾個國家;稿件投審、出版多依賴于Springer、Elsevier、Wiley等國際出版集團構建的載體或平臺。此外,近年來,新創(chuàng)辦的英文期刊面臨辦刊資源受限、稿源不足、國際稿件比例偏低和國際影響力小等困局。

如何突破期刊發(fā)展瓶頸,破解階段性難題,是國內(nèi)學術期刊同仁一直思考的問題。本文介紹了Frontiers出版集團在期刊創(chuàng)辦和期刊建設方面采取的核心策略,重點闡述Frontiers出版集團系列期刊的出版模式(開放獲取)、組稿形式(研究專題)和開放式評審(交互式評審),及其在提高期刊國際化水平、國際影響力方面的核心作用。本文通過介紹Frontiers出版集團系列期刊先進的辦刊理念、獨特的運營模式,以期為我國英文學術期刊的創(chuàng)辦、發(fā)展提供借鑒與思考。

一、Frontiers出版集團期刊群建設情況

2007年,F(xiàn)rontiers出版集團(由Frontiers Research?Foundation發(fā)起,總部設在瑞士洛桑)開始創(chuàng)辦Frontiers系列期刊;2013年開始與Nature出版集團(Nature Publishing Group)合作出版。截至2020年6月,F(xiàn)rontiers系列期刊共有86種,涵蓋600多個學科,其中,被SCI收錄期刊有42種;已刊發(fā)文章161188篇;均為開放獲取方式(Open Access,簡稱OA)出版。此外,F(xiàn)rontiers出版集團系列期刊擁有學科編輯、客座編輯累計10萬余人,來自1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目前,F(xiàn)rontiers出版集團通過短短十幾年的發(fā)展,已成為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學術出版機構之一。

(一)Frontiers出版集團系列期刊實施開放獲取出版(Open Access Publishing)

開放獲?。∣A)出版是Frontiers系列期刊的顯著特點之一。2007年,F(xiàn)rontiers系列期刊首刊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創(chuàng)刊,自2008年起該刊采用OA出版;隨后創(chuàng)辦的85種系列期刊均采用OA出版。2006年以前,Thomson ISI收錄的OA期刊較少,僅有270種,且多為醫(yī)學類期刊。2004年,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簽署了《關于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資源的開放獲取的柏林宣言》。自此,中國科學界和科研資助機構開始支持開放獲取出版;但截至目前,中國主辦的學術期刊多以傳統(tǒng)出版為主。

OA出版是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傳播學術成果的網(wǎng)絡出版模式,其特征主要包括:(1)出版付費由作者一次性支付,讀者可以免費下載、利用;(2)作者擁有文章的版權;(3)時效性和交互性強。與傳統(tǒng)出版模式相比,OA出版大幅度地降低了文獻資料獲取的成本,并提高文獻資料利用的時效性;但OA出版還存在很多問題和爭議。隨著OA出版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一些負面效應(如營利性和壟斷性)逐漸顯現(xiàn)。

(二)Frontiers出版集團系列期刊開設研究專題(Research Topics)

以研究專題形式出版是Frontiers出版集團系列期刊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截至2020年6月,F(xiàn)rontiers系列期刊組織的研究專題總數(shù)排在前三位的期刊分別是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90個、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940個、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918個。以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為例,2017—2019年,其刊發(fā)的高被引文章總數(shù)分別是49篇、25篇和22篇,其中,出自研究專題的高被引論文分別占高被引文章總數(shù)的45%、52%和64%(表1)。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和Frontiers in Psychology在2018年度JCR分區(qū)中分別位列Q1和Q2;2017—2019年,F(xiàn)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刊發(fā)的高被引論文中出自專題的文章比例分別為75%、56%和83%;Frontiers in Psychology在2017和2019年度高被引論文中出自專題的文章比例均在50%以上。上述三種期刊,出自專題文章的高被引論文中綜述文章居主導地位。組織研究專題對Frontiers期刊群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化水平提升,以及展示和促進同領域內(nèi)的學術團體交流與合作方面發(fā)揮了核心作用。

與國際或國內(nèi)的其他英文期刊組織的專(特)刊、專欄或研究專題相比較,F(xiàn)rontiers出版集團系列期刊組織的研究專題具有三個鮮明的特點。

1.期刊設置多個科學板塊,各板塊單獨設置編委會

以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為例,該刊設置21個固定的學科板塊,每個科學板塊均設有編委會(由主編、編輯和客座編輯構成)。這種方式使每個學科板塊的編輯數(shù)量以及整個期刊編輯的數(shù)量大增。而其他的國際英文期刊,一個期刊雖然設置多個不同的學科,但每個板塊并未單獨設立編委會,而是整個期刊設置一個編委會。國內(nèi)的英文期刊如Cell Research、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也設置多個學科,但只有一個編委會。對含有多學科的期刊來說,每個學科板塊均設置編委會有助于擴大審稿專家、作者群和讀者群,對提升期刊的綜合影響力也是有益的。

2.設置多個研究專題

一年當中,F(xiàn)rontiers出版集團系列期刊隨時招募研究專題組織人,或者隨時接收和評估專家及學者向期刊推薦的研究專題;一經(jīng)學科板塊的主編審核通過后,即刻發(fā)布該研究專題。而其他的國際英文期刊,每年只圍繞某一個或少數(shù)幾個主題,組織1—2期專題,集中刊發(fā)到某一期上。表1顯示,F(xiàn)rontiers出版集團系列期刊的研究專題極大地提高了期刊的整體質(zhì)量和國際影響力。

3.鼓勵跨國學者共同主持研究專題

國際或者國內(nèi)其他英文期刊組織的??蛘哐芯繉n},組織人多為1—2名期刊編輯或特邀的專家,而Frontiers出版集團系列期刊則鼓勵研究專題由多個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專家共同主持,實現(xiàn)研究專題的多樣化和多元化發(fā)展格局。以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的學科板塊Plant Physiology為例,該板塊2011—2013年共發(fā)布51個研究專題,其中,由跨國專家、學者共同主持的研究專題有36個,占發(fā)布研究專題總數(shù)的70.57%。

(三)Frontiers出版集團系列期刊實施交互式評審(Interactive Review)

同行評議是期刊學術質(zhì)量控制和品牌建設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其公正性、透明性、有效性和時效性,是國際學術界和出版界關注的焦點之一[7]。Frontiers出版集團系列期刊對同行評審環(huán)節(jié)做了改進和創(chuàng)新,即在獨立評審(Independent Review)基礎上,增設交互式評審(Interactive Review)環(huán)節(jié)。在此環(huán)節(jié),作者、評審專家和學科編輯通過期刊在線投審稿系統(tǒng)就稿件評價和相應的答復或修改進行實時交流、直接研討。此外,對于最終被接受的稿件,文章的作者、審稿專家和學科編輯信息均在正式刊發(fā)的文章中有所體現(xiàn)。與之相比,國內(nèi)英文期刊大多采用“單盲”或“雙盲”評審模式?!皢蚊ぁ痹u審指在稿件評審環(huán)節(jié),審稿專家可通過被評審的稿件知曉作者的姓名、工作單位等信息,而作者則不知道文稿的評審專家信息;“雙盲”評審則指在稿件評審環(huán)節(jié),審稿專家和作者彼此之間均不知道對方信息。截至目前,學術界和期刊界對稿件評審采取“單盲”或“雙盲”評審模式仍存在較大爭議:“單盲”評審模式有其評審的偏見性,而“雙盲”評審模式也有其偏見的隱蔽性和不可控性。近期,關于稿件評審模式的研究結果表明[8]:期刊出版機構國際排名越靠后,越傾向于選擇“雙盲”評審;此外,“雙盲”評審模式下投遞的稿件被送審并最終被接收的概率遠小于采用“單盲”評審模式的投稿。與之相比,F(xiàn)rontiers出版集團系列期刊采取的交互式評審模式,在稿件評審的時效性、互動性、靈活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再者,對同行評價的公開性、公正性具有更大的監(jiān)督和警示作用。

(四)Frontiers出版集團系列期刊廣泛開展國際合作

自2007年創(chuàng)立以來,F(xiàn)rontiers出版集團一直致力于打造高效、便捷、創(chuàng)新型在線運營平臺;目前已投入運營的在線平臺包括Online publishing platform、New submission system、Digital Editorial Office、Community Platform、Frontiers Research Network等。2014—2019年,F(xiàn)rontiers出版集團陸續(xù)將Altmetric(2014)、CrossRef和ORCID(2015)、Figshare(2018)、Chronos和BioRxiv(2019)等最具國際影響力的信息發(fā)布平臺、數(shù)據(jù)存儲平臺和評價分析平臺整合到期刊群在線平臺。上述在線平臺的設立和運營,極大地推動了Frontiers期刊群在稿件投審和出版以及數(shù)據(jù)存儲、再利用的數(shù)字化、信息化、全球化,對建設Frontiers期刊群,提高其國際傳播力、知名度具有重要作用。此外,2013—2018年,F(xiàn)rontiers出版集團陸續(xù)與Nature Publishing Group和Springer Nature以及120多個國際排名靠前的學術機構和團體開啟戰(zhàn)略合作;還設置多項與稿件質(zhì)量控制、遴選和出版相關的獎項,如ALPSP Gold Award for Innovation in Publishing(Gold Winner)、Stevie Entrepreneur of the Year(Gold Winner)、Ernst and Young Entrepreneur of the Year(Finalist)等。開展形式多樣的國際合作,對Frontiers期刊群提升學術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意義重大。

二、啟示與思考

Frontiers系列期刊在辦刊理念、運營模式、發(fā)展策略等方面特色鮮明,如辦刊起點高,網(wǎng)絡化平臺建設完善、穩(wěn)定、高效,組織的研究專題具有很大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出版周期短等,在期刊國際化水平、國際影響力提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Frontiers系列期刊采取的一些策略和措施,特別是在擴大作者、審稿專家、編輯群體方面,值得國內(nèi)英文期刊特別是一些準備創(chuàng)辦或新創(chuàng)辦的英文學術期刊借鑒和學習。但是,國內(nèi)英文期刊與Frontiers系列期刊在所屬學科領域、期刊定位、辦刊環(huán)境和具備的資源等方面具有顯著差異。

長期以來,一些國內(nèi)英文學術期刊,由于受辦刊起點低、分屬學科領域(如農(nóng)林類期刊)窄、語言能力水平不高和辦刊資源匱乏等因素的限制,發(fā)展策略、模式也受到了束縛和影響。(1)一些國內(nèi)英文期刊由于辦刊經(jīng)費不足,導致一些好的思路或策略無法實施。(2)一些國內(nèi)英文期刊還存在編輯人員數(shù)量和質(zhì)量問題,一些英文期刊編輯部只有1—3名英文編輯,且語言能力和專業(yè)背景沒有保障。這就給期刊編輯、加工、出版環(huán)節(jié)帶來了挑戰(zhàn)。(3)一些國內(nèi)英文期刊的投審稿系統(tǒng)和出版發(fā)布平臺建設、宣傳推廣渠道不完善、不暢通。目前,國際較為流行的期刊在線投審稿系統(tǒng)包括Scholar One和Editorial Manager,其工作效率、布局、穩(wěn)定性得到國際公認,采用該系統(tǒng)每年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這對經(jīng)費有限的英文期刊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甚至根本無法籌措到所需經(jīng)費,只能選擇國內(nèi)公司開發(fā)的期刊在線投審稿系統(tǒng)。

組織研究專題無疑是Frontiers系列期刊取得巨大成功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能否將此方法直接嫁接到國內(nèi)英文期刊有待探討。國內(nèi)一些英文學術期刊如Fungal Diversity(2019年影響因子15.386、JCR分區(qū)Q1),該刊在2015—2019年組織三個特刊,特刊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影響力;例如,該刊在2017年組織的特刊[9]:Special Issue on the Ranking of Fungi:A Tribute to David L. Hawksworth on His 70th Birthday,刊發(fā)文章7篇,其中4篇為高被引文章。從提升期刊國際影響力角度考慮,國內(nèi)英文學術期刊在期刊群建設階段,組織更多的高質(zhì)量特刊或?qū)n}對提升期刊學術質(zhì)量以及期刊群的國際影響力是非常有利的。然而,國內(nèi)對組織特刊或研究專題的做法及效果仍存在爭議。多數(shù)中國主辦的英文期刊采取定期定量出版模式,如果過多地刊發(fā)專題稿件,勢必影響刊發(fā)進度及自然來稿的處理。因此,在組織特刊或?qū)n}時,英文期刊要統(tǒng)籌考慮自然來稿與特刊組稿數(shù)量、刊發(fā)比例、優(yōu)質(zhì)稿件遴選等環(huán)節(jié),以最有利于期刊發(fā)展的方式為核心。

目前,包括Frontiers出版集團在內(nèi)的國際主流出版機構均高度重視期刊群建設,并不斷拓展其所覆蓋的學科,提升期刊群的國際影響力和綜合競爭力。然而,國內(nèi)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集群數(shù)較少,且集群化程度偏低[10]。一方面,現(xiàn)有的英文期刊分屬于多個學科,每個學科擁有的英文期刊數(shù)較少,且其主辦單位歸屬于不同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另一方面,各個期刊采用的稿件處理平臺、流程、出版模式等均有所不同[11]。近年來,由“雙一流”建設高校陸續(xù)發(fā)起并組建以學科為基礎的大學聯(lián)盟,比如,2018年10月,由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9所高校發(fā)起的醫(yī)學“雙一流”建設聯(lián)盟。在此背景下,以學科專業(yè)為基礎,通過所屬行業(yè)協(xié)會或高校聯(lián)盟召集并組建一系列學術期刊群,將極大地推動國內(nèi)英文學術期刊集群化建設和發(fā)展。此外,創(chuàng)辦一批基礎好、起點高的英文學術期刊,可以彌補我國英文學術期刊總量少的問題。我國英文期刊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創(chuàng)辦交叉學科、新興學科、邊緣學科期刊,從而辦出特色,打造品牌,不斷提升學術期刊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中國學術文獻國際評價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圖書館.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2019年)[R].北京: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2019.

[2]陸建平.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英文學術期刊的發(fā)展和展望.出版發(fā)行研究[J].2019(09):68-73,7.

[3]范愛紅,梅潔,肖宏,伍軍紅.中國英文學術期刊影響力評價及發(fā)展對策研究[J].科技與出版,2017(06):86-91.

[4]任勝利,肖宏,寧筆,謝曉琳,伍軍紅,韓浩.2018年我國英文科技期刊發(fā)展回顧[J].科技與出版,2019(02):30-36.

[5]王繼紅,劉燦,鄧群,駱振福,張貴芬,王彩云.建設SCIE空白學科期刊提升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12):1336-1343.

[6]National Science Boar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8. Alexandria,VA: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B-2018-1)[EB/OL].[2021-03-10].https://www.nsf.gov/statistics/2018/nsb20181/report/sections/overview/research-publications.

[7]馬瀚青,周小玲,侯春梅,田欣,黃愛華.基于社交網(wǎng)絡的同行評議新模式—基于Peerage of Science與Frontiers平臺的案例研究[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09):935-940.

[8]McGillivray B,De Ranieri E. Uptake and outcome of manuscripts in Nature journals by review model and author characteristics[J]. Res Integr Peer Rev,2018(03):1274-1277.

[9]Hyde KD,Maharachchikumbura SSN,Hongsanan S,et al. The ranking of fungi: a tribute to David L. Hawksworth on his 70th birthday[J].Fungal Diversity,2017(01):1-23.

[10]趙少飛.科技期刊學科集群發(fā)展模式研究—以英國皇家化學會刊群為例[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8(04):417-422.

[11]王曉峰,鄧迎,徐雁龍,楊蕾.新時期科技學術期刊英文出版平臺建設[J].編輯學報,2019(02):200-203.

猜你喜歡
影響力學術期刊英文
學術期刊引證指標
學術期刊引證指標
天才影響力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40
河海大學學術期刊創(chuàng)辦百年
黃艷:最深遠的影響力
人大建設(2017年11期)2017-04-20 08:22:49
英文摘要
鄱陽湖學刊(2016年6期)2017-01-16 13:05:41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財經(jīng)(2016年19期)2016-08-11 08:17:03
英文摘要
3.15消協(xié)三十年十大影響力事件
彰化市| 石渠县| 台中市| 喀什市| 天水市| 凉山| 龙山县| 长岭县| 通江县| 达尔| 临澧县| 武清区| 启东市| 沂源县| 宾川县| 民丰县| 合作市| 梅河口市| 疏勒县| 吉木萨尔县| 四子王旗| 枣强县| 普洱| 随州市| 邓州市| 青阳县| 伊宁县| 安阳市| 奉化市| 弥渡县| 德清县| 萨嘎县| 当涂县| 廉江市| 伊春市| 定日县| 寿阳县| 洞头县| 固阳县| 青河县| 南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