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摘要】 劉邦在漢中筑壇拜韓信為大將一事始見于《史記》,但《史記》等漢代文獻并未提及拜將壇的具體位置。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首次提出韓信壇拜將遺址在城固縣,后世文獻多沿襲此說。至唐宋時期出現(xiàn)了拜將壇在南鄭縣的說法,明清時期,拜將壇遺址城固、南鄭兩說并存;此后南鄭說逐漸占據(jù)主導(dǎo)地位,城固說漸被后世遺忘。本文盡可能搜集拜將壇相關(guān)史料,并從中考察拜將壇遺跡的認定與變遷。
【關(guān)鍵詞】 拜將壇;韓信臺;城固;南鄭
【中圖分類號】G127? ? ? ? ? 【文獻標(biāo)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13-0052-03
漢中是連接巴蜀和關(guān)中地區(qū)的重要交通樞紐,自古就是軍事重鎮(zhèn),漢元年(前206),劉邦在漢中稱王拜將,北出散關(guān),開疆拓土,最終開創(chuàng)了輝煌的漢王朝。蕭何月下追韓信、劉邦筑壇拜將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上廣為流傳?!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穼Υ艘灿蟹浅T敿毜挠涊d,但拜將壇地址位于何處,《史記》并未明確指出,這為后人尋訪歷史發(fā)生地、憑吊歷史帶來了些許困擾。當(dāng)代學(xué)者對于漢中拜將壇的具體位置多有討論,大致形成兩種觀點,其一為拜將壇自古以來都是在南鄭縣;其二為拜將壇從始至終都是在城固縣。以上觀點史料選擇上多采取可支持作者觀點的史料,對于不支持其觀點的史料,作者并沒有詳細列出,或者論證部分史料的不可取性。本文盡可能全面的羅列相關(guān)史料,從中窺探拜將壇遺跡變遷的原因。
一、史籍中的“韓信拜將”
蕭何月下追韓信、韓信拜將的歷史記載始見于《史記·淮陰侯列傳》載:
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shè)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1]
《漢書》卷三四《韓信傳》的記載與《史記》基本一致[2]。此后歷代史籍均沿襲這一記載。如《資治通鑒》所載蕭何與劉邦之對話、韓信拜將之經(jīng)過,與《史記》《漢書》的記載如出一轍[3]。因此,從文獻源頭分析,韓信拜將皆源自司馬遷的記述。本意則在凸顯拜將儀式的莊重,表示對韓信的高度重視。劉邦在何處設(shè)壇拜將,筆者可以搜尋到的漢代史料并無明確記載。但就《史記》相關(guān)記載可窺探一二?!妒酚洝ろ椨鸨炯o(jì)》:“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 [4]可知漢王劉邦的政治中心在南鄭。又前引《史記·淮陰侯列傳》至南鄭時,韓信逃亡,蕭何將其追回,劉邦封壇拜將。由上述可知,劉邦極大可能在南鄭封壇拜將,不必舟車勞頓到城固筑壇拜將?!妒酚洝h高祖本紀(jì)》中并未提及封壇拜將一事,只說四月“諸侯各就國”,劉邦到南鄭后,將士多散亡,八月聽韓信計,襲擊章邯,北上走陳倉道,期間,本紀(jì)中并沒有提到劉邦東進城固,但并不能由此盲目斷定拜將臺的位置。
二、韓信臺城固說
關(guān)于拜將壇遺址具體位置的記述,始見于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端?jīng)注》卷二七《沔水》載:壻水“又東南徑大成固北,城乘高勢,北臨壻水。水北有韓信臺,高十余丈,上容百許人,相傳高祖齋七日,置壇設(shè)九賓禮,以禮拜信也。”[5]此“成固”即今城固縣的古名。《水經(jīng)注》稱其為“韓信臺”,與拜將壇名稱不同,但都說是劉邦拜將之處,可知韓信臺即是拜將壇。此后文人學(xué)者均認為拜將壇之遺址在城固縣。但是要明確一點,酈道元并未到過漢中進行實地考察,且酈道元距封壇拜將間隔數(shù)百年,所以其對拜將壇的記載有很大可能性出現(xiàn)誤差。但唐代詩人岑參作《赴嘉州過城固縣尋永安超禪師房》可與此互證,詩云:“滿寺枇杷冬著花,老僧相見具袈裟。漢王城北雪初霽,韓信壇西日欲斜。門外不須催五馬,林中且聽演三車。豈料巴川多勝事,為君書此報京華。”[6]岑參路過城固縣,看到韓信壇前夕陽西下,不免感傷。此詩亦可佐證唐人認為拜將壇確在城固縣境內(nèi)。此詩與《水經(jīng)注》可互證的最大因素是岑參見《水經(jīng)注》記載拜將壇在城固,所以路過拜將臺時會認為這是封壇拜將之地。
宋代基本沿襲此說。北宋歐陽忞《輿地廣記》卷三十二《利州路·興元府》“城固縣”載:“有韓信臺,即漢高祖筑壇,設(shè)九賓之禮,以拜信為大將?!?[7]南宋王象之《輿地紀(jì)勝》卷一八三《興元府·古跡》記載:“韓信壇,在城固縣東六里?!?[8]又《輿地紀(jì)勝》卷一八三興元府:樊噲臺“在城固縣北五里,上容百余人?!杜f經(jīng)》云,樊噲所筑也”。[9]同時期著名學(xué)者王應(yīng)麟《通鑒地理通釋》卷七《名臣議論考》亦云:“興元府城固縣有韓信臺,即高帝置壇,設(shè)九賓之禮,拜信為大將(處)?!盵10]對于其中所言韓信臺的位置及規(guī)模與樊噲臺相近,而樊噲臺為樊噲所筑,那么韓信臺也極有可能為韓信所筑。
自宋以后,明清文獻多征引《水經(jīng)注》中有關(guān)韓信臺的記載,沿襲舊說。明人陳禹謨《駢志》卷十一《己部上》“樊噲臺、韓信臺”載:“ 《水經(jīng)注》:壻水徑樊噲臺南,臺高五六丈,上容百許人。又壻水北有韓信臺,高十余丈,上容百許人?!盵11]再如明末清初地理學(xué)家顧祖禹《讀史方輿紀(jì)要》卷五六《陜西》“漢中府城固縣”載:“樊噲臺。在縣北五里。《水經(jīng)注》:‘壻水徑樊噲臺南,臺高五六丈,上容百許人;又東南徑城固城北,水北有韓信臺,高十余丈,上亦容百許人,即高祖置壇拜信處?!盵12]
入清以后,嘉慶《大清一統(tǒng)志》依然沿襲《水經(jīng)注》乃至唐宋明以來的成說,并無變化。卷二三八《漢中府》“古跡”載:“韓信壇,在城固縣北?!端?jīng)注》:‘大城固北臨壻水,水北有韓信臺,高十余丈,上容百許人。相傳高祖齋七日,置壇設(shè)九賓以禮拜信也?!盵13]
以上可見拜將壇城固說多沿襲《水經(jīng)注》,而沒有提到其他史料,而《水經(jīng)注》記載拜將壇的具體位置時也只用了“相傳”,所以其并不具有確定性。
三、拜將壇南鄭說
北宋以前,關(guān)于韓信拜將的具體地點僅一種記載,即在城固縣。但自北宋以后,出現(xiàn)了第二種說法:拜將壇遺址在興元府南鄭縣。
北宋初年編纂成書的《太平寰宇記》卷一三三《山南西道一》首次將“拜將壇”記在“興元府南鄭縣”下:“拜將壇。漢高祖初為漢王,欲東下,拜韓信為將,因筑此壇受命?!盵14]至此之后,南鄭說成為明清以來較為流行的說法,且吟詠南鄭拜將壇的詩文不斷涌現(xiàn)。
明正統(tǒng)年間李賢主持編纂的《大明一統(tǒng)志》卷三十四“漢中府·古跡”記載:“拜將壇,在府城內(nèi)西南。漢高祖拜韓信為大將處,遺址尚存。宋張少愚詩:漢用亡臣策,登壇授鉞時,須知數(shù)仞土,曾立太平基?!盵15]張少愚詩初見《輿地紀(jì)勝》,但《輿地紀(jì)勝》指韓信拜將遺址在城固縣。同樣是征引張少愚詩,但拜將原址的認定已然發(fā)生了變化。
明人康海《拜將壇記》記載:“漢中故有高帝拜將壇,在郡城南外附城塹,實淮陰侯決策之地也?!?[16]靳學(xué)顏《登壇賦》有“小序”亦云:“漢南郭外有土一簣,云是淮陰拜將壇也?!盵17]陸應(yīng)陽《廣輿記》卷八《陜西》“漢中府古跡”載:“拜將壇,府城內(nèi)。漢為韓信筑。”[18]
由此可見,雖然明代文獻一直存在拜將壇城固說與南鄭說并存的問題,但南鄭說逐漸占據(jù)了主導(dǎo)地位。為了彌合拜將壇分屬兩地的矛盾說法。地方志書往往對舊說逐步修正,如明嘉靖《漢中府志》卷十《叢紀(jì)·古跡》“城固縣”載:“韓信臺,東五里。漢將韓信所筑。”把劉邦筑壇拜韓信為將,改為韓信筑臺。這一說法直接影響到了明末清初大學(xué)問家顧炎武。顧炎武在《肇域志》“漢中府城固縣”載:“韓信臺,在縣東五里。韓信所筑?!盵19]“南鄭縣”又云:“拜將壇,在城內(nèi)南。漢高祖拜韓信為大將軍處,故址尚存?!?[20]顧炎武所指城固韓信臺為韓信所筑,南鄭拜將壇則是韓信拜將之處。
入清以后,拜將壇南鄭說逐漸得到認同,而城固說漸漸不為人所知。即使畢沅在《關(guān)中勝跡圖志》中將《太平寰宇記》有關(guān)南鄭縣拜將壇的內(nèi)容,移至“韓信臺”之下,征引《水經(jīng)注》,再度明確指出韓信臺“在城固縣東六里”的正統(tǒng)地位。[21]也沒能改變后世對拜將壇在南鄭縣的基本認知。
四、試析拜將壇“位移”原因
拜將壇位置隨時間推移,從城固縣“位移”到了為人熟知的南鄭縣今址,原因大致可歸納為三點:
其一,由于年代久遠,拜將壇的原始坐標(biāo)并不是非常明確,在今人所見的漢代文獻中確實沒有明確的記載。這就為后人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
其二,城固的韓信拜將遺址,一直被稱為“韓信臺”,《水經(jīng)注》也僅說“相傳”云云;而韓信臺又與樊噲臺相對,樊噲臺是樊噲所筑,那么,韓信臺也會被認為應(yīng)該是韓信所筑,這就與韓信拜將的說法越走越遠了。而且劉邦封壇拜將之隆重,怎可能讓下屬將士修筑同等規(guī)格的“臺”。這些疑點為南鄭說提供了一些可信的依據(jù)。
其三,劉邦被封漢王,都南鄭,南鄭具有封壇拜將的地理政治優(yōu)勢。自唐宋代以來,漢中的地理位置愈發(fā)重要,無論是唐宋興元府的設(shè)置,還是明清的漢中府,漢中一直是連接關(guān)中與蜀地的交通樞紐、軍事重鎮(zhèn)。
官員學(xué)者、文人墨客甚至販夫走卒往來蜀道,至漢中必然想到劉邦在此奠定帝業(yè)、韓信在此拜將的千古往事,憑吊古跡,抒發(fā)懷古之情自然不可或缺。南鄭縣與漢中府同城,既然可以就近懷古,何必要去稍遠的城固呢。漢中城南門城塹外的拜將壇正好滿足了這一現(xiàn)實需求。南鄭縣特殊的地理位置與歷史文化底蘊使拜將壇南鄭縣說得到了更為廣泛的認同。
參考文獻:
[1][4]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63.
[2]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4.
[3]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2011.
[5]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jīng)注校證[M].北京:中華書局,2007.
[6]岑參.岑嘉州詩卷五[M].四部叢刊景明正德本.
[7]歐陽忞.輿地廣記[M].北京:國家圖書館,2017.
[8][9]王象之.輿地紀(jì)勝[M].北京:中華書局,1992.
[10]王應(yīng)麟撰,張保見校注.通鑒地理通釋校注[M].成都:四川大學(xué)出版社,2008.
[11]陳禹謨.駢志[M].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3.
[12]顧祖禹撰,賀次君,施和金點校.讀史方輿紀(jì)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5.
[13]穆彰阿撰.嘉慶大清一統(tǒng)志[M].張元濟編:四部叢刊續(xù)編.上海涵芬樓景印清史館藏進呈寫本.上海: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20.
[14]樂史撰,王文楚點校.太平寰宇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7.
[15]李賢.大明一統(tǒng)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16]康海著,金寧芬校點考釋.對山集[M].北京: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2016.
[17]靳學(xué)顏.靳兩城先生集[M].濟南:齊魯書社,1997.
[18]陸應(yīng)陽.廣輿記[M].濟南:齊魯書社,1997.
[19][20]顧炎武撰,譚其驤,王文楚,朱惠榮等校點.肇域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21]畢沅撰,張沛校點.關(guān)中勝跡圖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