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針對ICU人工氣道吸痰患者,探究舒適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錄的70例患者進行研究,分別實施常規(guī)護理以及舒適護理,對比應用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肺啰音停止時長、人工氣道置管時長以及留院時長較對照組更短,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護理后的SAS以及SDS評分較對照組均更低,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97.14%)較對照組(80.00%)更高,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 舒適護理能加快ICU人工氣道吸痰患者的身體恢復,緩解心理狀況,改善臨床體驗,值得在地方推廣。
關鍵詞:舒適護理;ICU人工氣道吸痰;效果觀察
人工氣道吸痰作為ICU治療過程中的常規(guī)操作,為減少患者吸痰過程中的不適,除了需要應用科學的吸痰方法以外,還需要搭配科學的護理措施,來幫助改善其預后的效果。本次研究通過我院收錄的70例患者為對象,分別開展不同護理方式,分析舒適護理的價值,闡述至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收錄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總計70例患者為對象,年齡為20~71歲,分為兩組各35例,兩組的一般資料如表1所示,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遵循ICU人工氣道吸痰的治療原則,嚴格執(zhí)行護理操作,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定期進行常規(guī)吸痰處理。
觀察組實施舒適護理。①護理方案。患者在進入ICU時,護理人員收集其各項信息,包括疾病類型、嚴重程度、身體狀況以及合并癥等,結合患者的意愿與合理需求,來為其制定舒適化的護理方案[1]。②環(huán)境護理。為患者提供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將ICU病房的室內溫度與濕度調整到適宜人體的程度,并保持燈光的柔和,控制病房周遭的噪音,來讓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同時每天開窗換氣,保證空氣的清新與通常,防止發(fā)生呼吸道感染等的不良情況[2]。③心理疏導。由于ICU人工氣道吸痰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患者容易發(fā)生焦慮、煩躁、抑郁、不安等心理問題,護理人員重視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多與其進行聊天,并對患者的隱私進行保護,并引導其家人朋友時常來探望,為患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撐。④吸痰護理。針對存在咳嗽、肺啰音情況的患者,需適當調整呼吸機壓力,在其血氧飽和度下降后再進行吸痰,同時吸痰過程中保持輕柔的造成,避免對患者造成刺激,并根據情況來選擇合適的吸痰管。。⑥生活護理。通過為患者播放輕柔的音樂,來轉移其注意力,從而減輕身心負擔,同時定期更換床單被褥,防止發(fā)生壓瘡等并發(fā)癥,并定期清理患者口鼻腔處的分泌物,來緩解其呼吸困難的情況。
1.3觀察指標
將兩組的臨床指標(肺啰音停止時長、人工氣道置管時長以及留院時長)做比較。
將兩組的心理狀況(SAS以及SDS評分)做比較。
將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做比較。
1.4統(tǒng)計學計算
該研究計算的統(tǒng)計工具為SPSS 27.0,以率(%)顯示并用x2檢驗計數,以(±s)顯示并用t檢驗計量,統(tǒng)計學意義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臨床指標
觀察組的肺啰音停止時長、人工氣道置管時長以及留院時長較對照組更短,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2.2心理狀況
兩組的心理狀況在護理前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護理后的SAS以及SDS評分較對照組均更低,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3。
2.3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97.14%)較對照組(80.00%)更高,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4。
3 討論
人工氣道吸痰是ICU患者的常見治療操作,通過導管經鼻、口部插入氣管,或者人工建立的氣道,來幫助患者排痰,從而防止其出現(xiàn)呼吸窘迫等情況。而為提高ICU人工氣道吸痰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在吸痰時需要搭配良好的護理,來幫助改善患者的臨床體驗。舒適護理通過針對ICU人工氣道吸痰的特點,通過科學的吸痰方式,來減少患者的不適感,并重視患者的整體體驗,輔以心理、飲食、生活方面的指導,在保證人工氣道吸痰效果的同時,緩解其身心負擔,從而幫助患者身體的早日康復。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得出,觀察組的肺啰音停止時長、人工氣道置管時長以及留院時長較對照組更短,并且觀察組護理后的SAS以及SDS評分更低,而護理滿意度更高,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果說明,實施舒適護理對該病患者的效果更為理想。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在ICU人工氣道吸痰患者中的,能夠加快身體恢復,緩解心理狀況,改善臨床體驗,具有地方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時安.觀察舒適護理在ICU人工氣道吸痰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9,14(7):177-178.
[2]朱婷婷, 何彬, 陳嫣紅,等. 改良淺層吸痰法在氣管切開患者氣道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8,34(20):3229-3231.
作者簡介:陳欣然 ,性別:女,民族:漢,籍貫:上海 出生年月:1991年12月27日,學歷:本科。工作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 職稱:護師 主要研究方向或者從事工作:臨床護理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 上海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