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恩
摘要:文學批評的“當代性”命題,具有歷史批判性的功能,須由歷史本身賦予它的正當性與合理性。這個正當性與合理性的根本體現,是人民性的立場,但它又必然地采取個性化的風格。真正堅持人民性立場進行文學批評,是一項極具挑戰(zhàn)性的工作,要求研究者和批評家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fā)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而研究者和批評家的個人修養(yǎng)及其實踐,明顯是落實當代性命題的更為積極、更為主動、更為活躍的方面,這就向研究者和批評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關鍵詞:文學批評;當代性;人民性;個性化;融通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樊駿先生提出中國現代文學的當代性問題,他說:“中國現代文學的當代性命題包含兩層含義:第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工作的歷史表明,這門學科的一切發(fā)展變化、進退得失總是受時代條件的制約;第二,因而我們必須從今天的時代高度對中國現代文學進行新的研究,自覺地追求本學科與新時代的結合,才能取得無愧于新時代的、超越前人的嶄新科學成果,開創(chuàng)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新局面?!盵1]樊駿敏銳地意識到了從新時期開始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時,也面臨著重要的考驗,即如何從新的時代高度對中國現代文學進行研究,把學科的發(fā)展與新時代結合起來,開創(chuàng)研究工作的新局面。換言之,新時期中國現代文學的當代性命題,是在中國現代文學學科領域內完成指導思想的撥亂反正任務,讓研究工作回歸學術的本位,并且無愧于新時代的使命。
仔細考察,這個影響很大的當代性命題,是樊駿對此前極左思潮影響下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一個批判性審視。他要求研究者解放思想,把握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把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推向新階段。不過,與特定的時代聯系在一起的“當代性”,是一個歷史性的范疇,樊駿也無意把它作為一個超時代的獨立批評范疇來使用。說得更明確一些,樊駿是著眼于新時期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和文學批評提出“當代性”的命題。它在新時期的文學研究與批評中的正當性和有效性,是因為新時期的文學研究與文學批評所依據“當代性”,已由歷史本身賦予了它正當性和合理性。研究者和批評家以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為指導來研究中國現代文學,開展文學批評,使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和文學批評成為新時期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樣的“當代性”與特定時代的歷史規(guī)定性結合在一起,難以成為一個能被不同時代的文學研究和文學批評所共用的批評范疇,比如它不可能在進行回溯式研究時,假定為被新時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和文學批評所超越了的“十七年文學”“文革”時期的文學研究堅持它們那個年代的“當代性”的理由。
“當代性”具備歷史批判性的功能,但是這種批判性又以當下的正當性為條件,這實際上會使“當代性”范疇失去批判的功能,成為證明當下合理性的工具。這是單純作為否定性思想工具的“當代性”范疇的內在悖論,注定這個范疇難以應用于超越特定歷史階段的一般性研究,比如不允許從過去了的那個時代的“當代性”看問題,像研究“文革”時期的文學,不能拿“文革”時期的那個“當代性”來為“文革”時期的文學研究進行合法性辯護。
樊駿先生提出“當代性”命題,當年還是年輕人的我們曾與他進行過討論。他主張文學研究與文學批評要體現“時代精神”,我們的問題是“時代精神”如何確保其自身的正義性?如果說新時期的改革開放,順應了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趨勢,那么此前的歷史曲折時期有沒有“時代精神”;如果有,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時代精神”?它能成為從事文學研究和文學批評所應遵循的原則?這樣的討論,當時不可能有結論,樊駿先生說要再深入地思考。但今天或許可以看得更為清楚:當代性的命題不僅僅是否定性的思維形式,它還應該包含價值的規(guī)定性,而這個價值規(guī)定性不能用“當代性”來自證,它必須有另外的標準,原因就在“當代性”的正不正當,與時代沒有必然的聯系,并不是每個時代都是正義占據上風的。
作為批判性思維形式的“當代性”,其正當性與合理性的價值規(guī)定是什么呢?我認為是人民性立場和個性化風格的融合與統(tǒng)一。
人民性立場,體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社會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批評的根本性原則和最高的標準。新時期以來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和文學批評,之所以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主要也是因為研究者和批評家遵循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澄清了被極左思潮搞亂了的思想觀念,糾正了此前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和文學批評中存在的失誤,特別是按照新時期的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深入總結中國現代文學的發(fā)展經驗,闡釋和發(fā)掘了現代文學經典的意義,不僅提升了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整體水平,而且使它成為新時期思想解放運動的重要一翼。
樊駿先生的文章《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當代性》,也證明了這一點。他說:“這種以糾正‘左’的錯誤為主旨的政治上的撥亂反正,正好對學科的健康發(fā)展起到了掃除障礙的作用。但政治畢竟不等于學術,政治上的平反也并非科學研究的主要任務和目的。相反,關于作家作品的政治上的重新評價,倒只有從文學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中和理論上作出充分的論證,才得以確立和具有說服力量。”“在徐志摩、沈從文等作家的評價問題上,過去無疑是有很多差錯的,但有關他們思想藝術得失的真正發(fā)現和準確判斷,卻不是簡單地否定原先的結論,或者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就能獲得的……我們的工作進入正常的學術建設階段以后,從‘破’到‘立’和以‘立’為主的演進,成了主要任務?!毙聲r期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正是這樣“從局部問題評價上的變動擴展而為對整個學科體系進行新的思考,從具體結論的立異深入到基本觀念的創(chuàng)新,從就方法論方法到新的研究方法與新的文學觀念統(tǒng)一起來——這一切的根本目的,都不再限于消極地糾正過去的失誤,而主要著眼于學科本身的正面建設和發(fā)展了。它們又殊途同歸地集中到對于中國現代文學的歷史發(fā)展、對于文學這一藝術形態(tài)提出新的理解,確立新的觀念這個總的課題上。這些探索也因此含有更為豐富的思想性和理論容量,在學科的發(fā)展史上具有更為積極的意義?!彼羞@些,都是研究者遵循時代精神的指引,解放思想、勇敢開拓所取得的成績,實質就是堅持人民性立場推動中國現代文學學科發(fā)展的重大成果。這時的“當代性”命題,就是人民性立場的集中體現。
不過今天考察人民性立場的貫徹落實,要從歷史的比較中來總結經驗。問題似乎又回到了三十多年前我們年輕人與樊駿先生討論過的那個“時代精神”上,即時代精神并不等同于某個時代占主導傾向的價值取向。新時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構成了激勵廣大人民意氣風發(fā)地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時代精神,創(chuàng)造了中國現代化的奇跡。但這是在糾正了此前一個時期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指導思想方面的失誤所取得的成就。換句話說,就是此前相當長一個時期里中國社會存在著一種“左”的傾向,它占據了主導地位,使社會主義事業(yè)遭受重大的挫折。這一曾占據主導地位的“左”的思想傾向,盡管當時掌握了成千上萬的大眾,但從歷史正義的觀點看,它不代表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因而也不應該成為我們用來研究文學的“當代性”的標準。
代表人民利益的思想,從發(fā)展的觀點看,必定被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所掌握,但從具體的過程看,它完全有可能在一個時期里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上。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早期受到過“左”、右傾機會主義路線的排擠,他是在革命實踐中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用實際的行動影響同志,爭取越來越多人的信任,終于領導紅軍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確立起了他在中國革命中的領導地位。他晚年的失誤,又是依靠一批老革命家的力挽狂瀾才糾正過來,從而拉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改革開放的序幕。
社會的發(fā)展不可能一帆風順。在機會主義占據主導地位的時期,真正堅持人民性立場進行文學研究和文學批評,是一項極具挑戰(zhàn)性的工作。它向研究者和批評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他們有足夠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yǎng),對基本國情和文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有深入了解,能夠透過錯綜復雜的現象準確理解人民性的內在要求,真正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fā)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不少時候,這需要獨立思考和大無畏的精神。這意味著人民性立場的落實,許多時候更多地依賴于研究者和批評家的個人素質。個人素質與時代主導思想有密切關系,但兩者不能簡單地劃上等號。個人素質更主要的是個人在歷史理解和現實關懷基礎上所做的一種選擇,其中有信仰的因素,認知能力的因素,更多的還是一個思想品質和文化修養(yǎng)的問題。
從個人與時代的這種關系看,文學研究與文學批評的當代性命題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它是社會性的規(guī)約,具有時代性的特點,為研究者和批評家所應共同遵守;另一方面,它的實現形式卻是個性化的。不僅如此,當代性命題的社會共性一面,還正有賴于眾多研究者和批評家的個體去自覺領會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需要,通過研究和批評的實踐來體現。它是社會性的價值規(guī)約和個性化的表達形式的融合和統(tǒng)一,是人民大眾生龍活虎的社會實踐在審美領域的生機盎然的反映,是自由的審美想象所匯集起來的大眾心聲。
在社會性規(guī)約與個性化的實現形式這一兩重性的內部關系中,研究者和批評家的個人修養(yǎng)及其實踐,明顯是落實當代性命題的更為積極、更為主動、更為活躍的方面。以新時期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和文學批評為例,它們之所以能取得突破,主要就因為眾多的研究者解放思想,勇敢地正視實際問題,從肅清和糾正學術領域里的極左思想影響開始的,進而從學科建設的角度重新思考曾經深刻影響了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一些重大理論課題,比如胡風的現實主義理論被置于新文學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和理論發(fā)展的歷史中,厘清它的特點,評估它的貢獻,使一大批作家和批評家的文學史地位得以恢復。鑒于思想領域里的教條主義和形而上學造成學科嚴重受害的沉重教訓,一些研究者和批評家根據馬克思主義的人是目的的思想,發(fā)出了尊重人、尊重人的主體性的人本主義呼聲,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理論體系,推動了新時期文學從傷痕文學、反思文學到改革文學的發(fā)展。新時期文學的繁榮,從根本上說,就是作家和批評家乘時代之東風,齊心合力、大膽探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此前已有深厚學術積累的一些領域,比如魯迅研究,新時期許多研究者發(fā)揮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同樣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魯迅研究,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里,被置于政治革命的思想框架里,魯迅的偉大被認為是因為他提出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些重大理論問題與實踐問題,諸如革命的領導權,革命與群眾的關系等。這樣的研究,實際上是著眼于中國革命自身的邏輯。中國革命的正確性和偉大功績需要通過魯迅研究來加以證明,這反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前后向廣大民眾進行宣傳教育的需要,而當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理已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充分理解和掌握時,這樣研究的價值就下降了,而且越來越顯露出它學術上的欠缺,因為這不符合魯迅前期創(chuàng)作的思想實際。雖然這樣做提升了魯迅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可是實際上又降低了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創(chuàng)建新民主主義思想的歷史功績。真正提出并解決中國革命這些根本問題的,是毛澤東等人,不是魯迅。魯迅的獨特歷史貢獻,是他解剖沉默的國民的靈魂,對國民劣根性進行深刻的批判,體現了中國現代啟蒙主義的思想高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并從學術上加以系統(tǒng)的論述,影響了1980年代中國現代文學學科發(fā)展的,眾所周知,是以王富仁為代表的一批魯迅研究者。[2]他們在魯迅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以其鮮明的當代性構成了新時期思想解放運動的重要內容。
新時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和文學批評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中國現代文學學科發(fā)展的歷史經驗表明,越是堅持當代性的原則,越是要發(fā)揮研究者和批評家的個性,沿著人民性的方向,理論聯系實際,解放思想,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掘中國現代文學的精神資源,大膽探索新問題,推動研究的深入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繁榮與發(fā)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背景,都是獨特的“這一個”,這意味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主要是歷史的局限和個人認知能力的局限。文學,又是復雜的精神產品,兼具審美屬性與社會屬性,尤其是文學經典,它要向讀者提供意外而銘心刻骨的經驗,其豐富的人文內涵是歷史性地展開的。因此,文學研究與文學批評這種以審美鑒賞為基礎的復雜的精神活動,研究者和批評家的不同意見許多時候并非對與錯的關系,而是個性化的感受和思考的表達,是文學本身復雜內涵的立體呈現。不同意見彼此互補,深化了對于文學以及文學現象的理解和認識。當然,由于主客觀的復雜原因,人們也會判斷失誤,甚至得出錯誤的結論。新時期的文學研究與文學批評,并非沒有這方面的教訓,比如整個80年代出現過或“左”或右的思想傾向,但重要的是這些問題通過思想碰撞和意見交鋒逐步得到了糾正。這是不是反過來證明了,學術討論要允許發(fā)表不同的意見,使之成為提高人的思想認識和審美判斷力的一條重要途徑?
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史上,曾經出現過一些批評家因為不能正確認識個人的局限性而陷于片面和獨斷的現象,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對《原野》的批評,就是一例?!对啊烦霭婧螅恍╊H有名望的批評家指責它是失敗之作,如楊晦認為曹禺對現實的農民復仇題材的處理是通過毫無根據的想象來進行的,歪曲了事實。[3]呂熒在《曹禺的道路》一文中也說《原野》是“純觀念的劇”,它的主題是非科學的、純觀念的,可以理解為“原始的憧憬——天之道的再現”[4]。這些批評家的理由,是《原野》給仇虎復仇的故事加上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結局——仇虎向惡霸地主焦閻王報仇,最后居然精神崩潰?可是人與人千差萬別,問題出在這些批評家忘了他們不是曹禺,不去理解曹禺的創(chuàng)作意圖,只根據他們自己片面理解的左翼文學觀念,認定仇虎與焦閻王的矛盾是農民與地主的矛盾,又根據農民與地主的一般沖突模式來要求曹禺,然而仇虎不是這些批評家所想象的農民。仇虎家有良田,被焦閻王看上,才受到禍害。他與焦閻王的矛盾是地主與地主圍繞財產而展開的矛盾。曹禺不是在寫一個農民向地主復仇的故事,而是要在極致狀態(tài)中考驗人性的復雜和尖銳,寫一個驚心動魄的人性悲劇。曹禺后來說過,“它(《原野》)是抒發(fā)一個青年作者情感的一首詩(當時我才26歲,十分幼稚?。K鼪]有那樣多的政治思想,盡管我寫時是有許多歷史事實與今人一些經歷、見聞作根據才寫的。不要用今日的許多尺度來限制這個戲。它受不了,它要悶死的”[5]。理解了仇虎與焦閻王的沖突是圍繞財產歸屬的血腥沖突,你才能理解曹禺為什么不給仇虎的復仇“創(chuàng)造”條件——他居然沒讓焦閻王活著,好讓仇虎回來一刀殺了;他也沒把大星寫成一個小惡霸,可以讓仇虎殺了他后沒有一點道德的負擔。曹禺本有充分的權利和想象自由來寫仇虎順利復仇的故事,可是他刻意為仇虎的復仇設置了各種難以克服的障礙。很顯然,他不是要寫一個階級斗爭的故事,而是要讓仇虎陷入困境,最后在其自我毀滅中完成一個驚心動魄的人性悲劇。
文學經典的意義,是向讀者提供意外而又銘心刻骨的經驗。這樣的經驗是讀者自己很難經歷的,然而又是他銘心刻骨的。一部作品的內容,如果盡在讀者的掌握之中,你看了開頭,就知道它的結尾,比如像批評《原野》的這些頗有文化修養(yǎng)的批評家所要求的那樣讓仇虎最后順利地報了仇,來向大眾宣示農民的階級覺悟和斗爭精神,這樣寫固然符合特殊年代文學的政治動員的功能,但作品肯定不是現在的《原野》了,更難以保證它的藝術生命力。這說明,當年批評《原野》不夠真實,說它僅僅是曹禺頭腦中一種觀念的產物,這一判斷是錯誤的。真相恰恰相反,是這些批評家自己陷入了一種觀念的幻影,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文學經典所提供的經驗,超出讀者和批評家開始時的認知和理解范圍,這非常正常。誰能夸口說自己活遍了世上的上下幾千年、縱橫幾萬里的各色人生,完全理解和把握了無數不同的個性?杰出的文學經典,是獨特而非凡的心靈的產物,后來者通過它感受到自己無法經歷的人生,讓自己的心靈豐富起來,擴大視野,深化了對歷史、對人、對社會也對自己的理解,他的人生由此變得更為精彩,這是文學經典最為重要的審美功能。對文學經典的超出讀者認知和理解范圍的屬性,我們應該有充分的認識,抱持謙虛和謹慎的態(tài)度,不能僅僅因為它們在自己經驗范圍之外就說它們不夠真實。這也就告訴人們,對文學欣賞和批評這樣復雜的精神活動中的個性化現象要有起碼的尊重,尊重不同的個性,尊重不同的意見,通過學術探討,讓不同意見發(fā)生碰撞和交鋒,來深化對研究對象的認識和理解,甚或糾正不正確的、錯誤的看法。學術討論,主要的不是對文學經典求得一個最終的統(tǒng)一結論,而是為了聯系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不斷地深化對文學經典的理解,不斷地從文學經典中發(fā)掘出新的意義,使之成為永遠的具有“當代性”的文學經典。
人民性立場與個性化風格的統(tǒng)一,使文學批評的當代性品格永遠充滿勃勃生氣,代表著歷史的正義。
[注釋]
[1] 樊駿:《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當代性》,《中國社會科學》,1986年第6期。
[2] 王富仁的《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鏡子——論〈吶喊〉〈彷徨〉的思想意義》發(fā)表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3年第1期,他博士學位論文《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鏡子——〈吶喊〉〈彷徨〉綜論》,1986年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3] 楊晦:《曹禺論》,《曹禺研究專集(上冊)》,海峽文藝出版社1985年版,第339—340頁。
[4] 呂熒:《曹禺的創(chuàng)作道路》,田本相、胡叔和編:《曹禺研究資料》,中國戲劇出版社1991年版,第281頁。
[5]田本相:《曹禺傳》,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第464頁。
本文系武漢大學“建國70周年、建黨100周年”研究專項“新中國七十年人民文藝的成就及歷史經驗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武漢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