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智力
摘要:近年來,國家越來越多地高度重視對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學校積極推出與勞動相關的課程。綜合實踐性活動課程,它們是勞動知識和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載體。近日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學校大多采用線上或線下微課等方式開展的教育和科研活動。本文簡述了創(chuàng)意社會勞動知識傳授對于學生的重要意義,微課的教學模式如何將其運用到綜合實踐活動的課堂,以及家校之間的合作對于勞動知識傳授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微課
引言
2019年,國家出臺政策明確指出:課程建設是加強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途徑和主渠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是主要載體。然而,近十年來,中小學在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問題,主要包括對課程價值和屬性的認識、課程體系的構(gòu)建、課程內(nèi)容體系的發(fā)展、課程內(nèi)容體系的創(chuàng)新、課程內(nèi)容體系的創(chuàng)新、課程內(nèi)容體系的創(chuàng)新等,課程指導教師隊伍建設。
一、回歸綜合實踐活動的本真
對于新時期的孩子來說,綜合實踐活動的意義尤為重要。綜合實踐活動不僅是身體的體驗,更是心靈的滋養(yǎng)。只有通過勞動,人們才能真正成長。每個人都離不開勞動。
我們今天所要強調(diào)的現(xiàn)代化綜合實踐活動,就是對于綜合實踐活動這一本質(zhì)的理解和認識。不單是為了使學生們能夠掌握如何洗衣做飯,打掃衛(wèi)生,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了使學生們懂得我們的生活都依賴于勞動來創(chuàng)造,美好的人生都依賴于勞動來創(chuàng)造?!秳?chuàng)意針線活》一課就遵循此理念設計了幾個教學目標:一、探究掌握幾種簡單手工縫合的方法。二、用我們所學會的工具手縫方法,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意,做出自己最喜歡的工藝?!皠?chuàng)意”即鼓勵大班學生運用所掌握的技藝,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精神,為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創(chuàng)造一種有趣的、有用手工藝術。這一教育目標深深地激勵著我們的學生們,他們也明白了如何讓孩子們掌握手縫的方法,可以親手縫制一個沙包或者一個錢包。沙包將會給你帶來無窮游戲的樂趣,錢包可以作為自己共同創(chuàng)造的日常生活必備物品為人們提供了很多便利。而且學生們自己利用勞動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作品不論是否完美,都凝聚著他們勞動的汗水,記錄著一段屬于他們的勞動記憶。在這個階段的學習中,綜合實踐活動的真諦會像滴水的石頭一樣慢慢滲透到孩子們的心里。
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微課程"又稱微視頻課程。微課教學的一個重要核心內(nèi)容就是"微視頻",也包括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實踐考核和對于學生的真實反映、老師的點評等其他具有輔助作用的教學資源。綜合實踐性的活動就是從廣大的大學生在社會實際中認真理解自己的人生、適應社會發(fā)展要求的角度出發(fā)入手,從自己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尋找到自己所存在的問題,轉(zhuǎn)化成為大學生成長活動的一個重要主題,通過對廣大大學生的探索、服務、產(chǎn)品、體驗,培養(yǎng)廣大大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zhì)而開設的一門跨領域、全面的綜合性實踐課。常用的課堂教學方法主要有情景式教學法、形象式教學法、歸納式教學法等。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選題,引導學生開展活動,及時地幫助和評估學生。課堂教學的方法也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從直接面對面的教學發(fā)展到微觀的課堂。我正在進入微格課程的初級階段,因此我還有很多不足。沒有線上的互動和面對面地教學,缺乏與其他同伴進行面對面的指導和交流,無法及時掌握其他學生在線上的學習狀態(tài),只能通過后期的反饋。在微格教學模式下,學生們主動參與探索的過程被弱化,也就是他們?nèi)狈屯檫M行合作交流的機會。然而,對于"創(chuàng)意針線"這門課程來說,微格教學的優(yōu)勢遠遠大于劣勢。在普通課堂上,無論是多媒體教學課件中的圖片和視頻實例,還是教師的親身示范,都有其弊端。由于教師和學生個體差異、經(jīng)驗的差異以及課堂上教學時間限制,學生在觀看多媒體課件進行學習縫紉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教師很難做到全方位、逐步指導。微課的形式具有更多的優(yōu)勢,學生可以更清晰地觀看視頻,并且不受時間限制,可以反復觀看、學習和練習。只要學生們努力學習,大多數(shù)人都能學會手工縫紉。因此,筆者認為微課的形式有利于本課的教學。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可以用微課堂輔助課堂教學。
三、家校合作重要性
綜合實踐活動需要家校配合。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不難看出,一些小班學生的家長自理能力強,獨立能力強,勞動能力弱,這與他們的家長和家庭教育密切相關。對于注重綜合實踐活動的家長和家庭來說,孩子的勞動意識、勞動工具、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以及對勞動的興趣,往往比不注重勞動的孩子要好得多。會工作一直伴隨著孩子的每一刻,會工作有機會活下去。在這種疫情下,“宅基地系列課程”拉近了學校與家庭的距離。學生的在線學習和微在線學習主要得益于家長的幫助和支持。以“創(chuàng)意針線”課件為例,在老師和家長的反饋中,我清楚地了解到學生們非常感興趣。家長成了老師,個人示范的任務往往落在他們的肩上。許多家長反映,他們已經(jīng)很久沒用針線了。雖然這段時間和孩子一起學習有曲折,但他們很開心,也很有意義。
結(jié)語
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jié)合的綜合實踐課程更具吸引力和意義,一直是學生最喜愛的課程。孩子們喜歡感知所有新事物。在綜合實踐活動的課堂上,他們用自己的大腦和雙手參與、享受和學習。作為一名從事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師,他任重道遠。他要時刻牢記自己的初衷,不斷努力改進自己的課堂,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更廣闊更好的天空。
參考文獻:
[1]鄭其瑞.德育、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建設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21(15):1-3+105.
[2]歐健,趙淵博,劉建勇,段志勇,羅鍵.基于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涯教育課程建構(gòu)的邏輯向度[J/OL].
瀘州開放大學 6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