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珍
教學基本標準要求教學中應包含以下環(huán)節(jié):開始有隊列、準備兼體能、教材三個一、復習呈環(huán)形、放松內容化、少講需多練、安全組織妥。這里既有“同一性”又有“關聯(lián)性”——“準備兼體能”。無論是安排一般性準備活動還是專項性準備活動,均要兼顧發(fā)展體能。如何把技術、運動能力、體能三要素融會貫通?達到技術、能力、體能、情感協(xié)同發(fā)展、順應人體的生長發(fā)育并促其良性的發(fā)展。針對“體能”這一詞理解得還不是很透徹時,筆者查閱了相關資料,結合日常教育教學得到以下信息。
1 關于體能的定義與練習的意義
《辭?!放c《體育大詞典》中對體能的定義大致相同,即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的機能在體育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靈敏、耐力和柔韌等基本身體素質,以及人體的基本活動和運動能力,如;走、跑、跳、投、擲、攀登、爬越、懸垂和支撐等?!陡鶕?jù)運動訓練學》將體能訓練分為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
2 體能練習措施
2.1 體能練習措施——巧妙利用組合練習
體育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課程,一個動作的掌握需要學習者自身的肌肉感受,這種感受不是可以用語言和觀察能得到的,而是必須由學習者在反復不斷的操練過程中肌肉受到不斷刺激,不斷感受中得到的,這是一種默會性知識,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多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糖衣藥丸”式的運動,用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教學內容與活動形式,使學生在喜歡、開心、有趣、新奇的體育教學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發(fā)展基本活動能力、掌握運動技能、提高學生體能是新時代體育教學的特征。
例如:在最近一次我區(qū)教研活動中,一位老師上的《小足球——腳內側傳球》一課,通過外扒走、后腳內側追著前腳后跟走……練習,讓學生無形的明白了什么是腳內側,而且在此練習基礎上,最后一環(huán)節(jié)設計了田徑+球類的組合練習,在兩點之間做腳內側傳球,踢中球者和守球者互換,沒踢中球者折返到隊伍后面,執(zhí)教教師從分解,逐步提高難度等練習,以此發(fā)展腿部力量、協(xié)調性、控制肢體的感覺等身體素質,使學生認識到這不僅是一個動作技術,而且還是一種鍛煉身體的方法;不僅是一項跑的練習,更是球類等項目中體現(xiàn)靈活性的一項技能。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是融合在技術的學練之中,都是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發(fā)展,都是在充滿樂趣的練習過程中得到了提升。
2.2 體能練習措施——創(chuàng)設輔助練習增加體能
輔助練習降低技能學習難度,不僅能輔助動作技能的形成,還能有效促進體能的發(fā)展。例如;二年級學生,他們正處于速度素質發(fā)展的敏感期,活潑好動,好模仿、易興奮,愿意參與游戲和比賽,對新異的動作和練習方法有很大的興趣,但自控能力欠缺。筆者在一次二年級籃球原地運球教學時,為了避免重復枯燥地對單一體育動作的學練,大膽嘗試同一項目不同技術的動作組合,采用易懂的情境,熱鬧的互動,有趣的游戲,如:手指操、朗朗上口的口訣配合運球到拓展原地運球“石頭剪子布”游戲,2人一組結合原地運球,誰贏了,往前跨一大步。通過練習的組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興趣,提高練習密度,完成練習任務,并在學練中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會運用已學動作的同時體能鍛煉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2.3 體能練習措施——課課練
體育教學中的“身體素質課課練”,指的是在每節(jié)體育課中都規(guī)劃出一個專門的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身體素質方面的練習,以促進學生體質的增強。
除了上述組合式方法外,我們還可以“課課練”,通過“課課練”的手段讓學生在體能上達到一定的強度,讓學生在課上掌握一些提高身體素質的方法和內容的同時,為課下的自主練習提供導向。準備部分宜多在柔韌性和靈敏性上下功夫,如:背靠背上肢拉緊下蹲、運動操等練習,結束部分的練習可以和主教材內容搭配,如,主教材內容中跑跳內容居多,結束部分就要以上肢的力量練習為主?!罢n課練”負荷的大小也應該和教學內容相結合,如果本課練習密度和強度較大,“課課練”的負荷安排就不宜太大,避免學生過度疲勞。相反,學生參與練習的負荷不大,這時在“課課練”中就要彌補強度不夠與不足,要讓學生在體育課中有適度疲勞感,以求達到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
2.4 體能練習措施——課外體育作業(yè)
發(fā)展體能的方式方法有很多,課堂上老師教給學生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因此課余時間鼓勵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很重要。對于這點教師課余采用課外作業(yè)的形式。比如一些技巧類項目,例如前滾翻、仰臥起坐等。再如跳繩、立定跳遠等不受場地限制的項目都課余鼓勵學生進行發(fā)展體能的練習。在布置課外體育作業(yè)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個既定的目標。在達到這么目標之前可以任何形式的進行鍛煉。學生之間相互監(jiān)督,教師不定期的抽查,以高效的達到增強體能的目的!
教學改革是“永遠的長征”,在教學中,教師應科學合理地調整教學思路,讓體能訓練真正落到實處。筆者認為,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是學校關注學生健康的首要任務,學校體育課教學是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
(作者單位:寧波市奉化區(qū)尚田街道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