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
NO.7踏莎行
【詞牌由來】踏莎行,原指春天于郊野踏青。作為詞牌,相傳為北宋寇準(zhǔn)創(chuàng)制。據(jù)說,北宋寇準(zhǔn)在一個暮春之日和友人們?nèi)ソ纪馓で啵鋈幌肫鹛拼娙隧n翃“踏莎行草過春溪”之句,于是作了一首新詞,名為“踏莎行”。注意:在這里“踏莎行”中的“莎”字讀suō,指莎草,亦稱“香附子”。
《踏莎行·寒草煙光闊》
宋·寇準(zhǔn)
寒草煙光闊,渭水波聲咽。春潮雨霽輕塵歇。征鞍發(fā)。指青青楊柳,又是輕攀折。動黯然,知有后會甚時節(jié)?
更進(jìn)一杯酒,歌一闋。嘆人生,最難歡聚易離別。且莫辭沉醉,聽取陽關(guān)徹。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NO.8菩薩蠻
【詞牌由來】原是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diào)。據(jù)《杜陽雜編》載:“大中初,女蠻國貢雙龍犀,明霞錦,其國人危髻金冠,纓絡(luò)被體,故謂之‘菩薩蠻’。當(dāng)時倡優(yōu),遂歌‘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詞?!碧茣r俗稱美女為菩薩,女蠻國的人梳有高高發(fā)髻,戴金飾帽子,掛珠玉項(xiàng)圈,故稱之為“菩薩蠻”。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唐·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
NO.9虞美人
【詞牌由來】相傳虞美人花與美人虞姬有關(guān)。楚漢相爭,西楚霸王兵敗烏江,聽四面楚歌,自知難以突出重圍,便勸所愛虞姬另尋生路。虞姬執(zhí)意追隨,拔劍自刎,香銷玉殞。虞姬血染之地,長出了一種鮮紅的花,后人把這種花稱作“虞美人”。后人欽佩美人虞姬節(jié)烈可嘉,創(chuàng)制詞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為曲名,訴一縷衷腸?!坝菝廊恕币蛞詾槊?,逐漸演化為詞牌名。
后主李煜將這個詞牌名演繹得最是深情。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NO.10浣溪沙
【詞牌由來】“浣溪沙”又名“浣溪紗”,出自“西施浣紗”。
西施是春秋末越國的浣紗女子,粉面桃花,楚楚動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魚兒看見倒影,忘了游水,漸漸沉到河底。歷史上因此以“沉魚”代稱西施。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dú)徘徊。
責(zé)編:何建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