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基于手機互動終端的學習行為分析

2021-09-10 07:22:44唐彤劉學敏
大學·教學與教育 2021年1期
關鍵詞:學習習慣師生互動

唐彤 劉學敏

摘要:學習數(shù)據分析已成為改進教學最重要的助力之一。本文主要采用個案分析法,對學習者在學習中使用手機互動終端產生的大量數(shù)據進行分析,挖掘數(shù)據中隱含的學習者的學習習慣、活動偏好和師生間的互動等重要信息。研究結果表明:學習者更偏好在白天的空閑時間和晚飯后進行學習,混合教學模式能讓學習者更充分地利用課余時間;學習者對測試活動的參與度最高,作業(yè)(小組任務)活動參與度最低;手機終端為師生提供了互動,增進了師生感情。學習數(shù)據分析對學習者學習行為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本文的研究結論可為教師的精準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學習行為分析;學習習慣;師生互動;手機互動終端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7164(2021)03-0024-02

基金項目院本文為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運用MOOC平臺創(chuàng)新地方高校教育模式與推進路徑研究”(項目編號:18EDE506)階段性研究成果。

通信技術的飛快發(fā)展與教育信息化的日益普及,使學習者的學習方式發(fā)生變化,從模擬學習到數(shù)字化學習再到移動互動終端學習[1]。尤其是近幾年,手機學習的硬件和軟件技術逐步完善,通過手機互動終端進行學習的方式受到許多大學生的歡迎,藍墨云班、學習通、知到等移動互動終端在大學課堂中發(fā)揮著重要的輔助作用[2]。這類平臺主要針對移動環(huán)境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而設計,為開展混合式教學提供了技術支持,實現(xiàn)了師生信息的及時互動?;谑謾C互動終端的混合式教學,相比于傳統(tǒng)學習環(huán)境呈現(xiàn)出了新的特征,對學習者也必然產生影響,對于學習者學習行為的影響尤為顯著,本研究以藍墨云班為例,通過個案分析法對其提供的數(shù)據進行分析,深入挖掘學生學習行為的內在規(guī)律。

一、學習行為分析的理論基礎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皮亞杰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在學習情境的交互和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學習資源,最終通過意義構建的方式完成的,而不是教師直接傳授給學生[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應用于教學可概括為:在特定的學習情境下,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引導和督促學習者利用相應的學習資源進行學習,最終對知識進行有效的意義建構。

(二)行為科學理論

行為科學是研究人類行為的新興學科,通過研究人的心理活動與行為規(guī)律,尋找處理人際關系、調動個體積極性的有效途徑[4]。行為科學理論認為心理活動對人的行為影響最大,在不同的學習情境下,學習者出于不同的動機和需求做出不同的學習行為[5]。本研究通過分析學習行為數(shù)據研究學習者的學習習慣和偏好,從而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

二、學習行為數(shù)據分析與個案挖掘

藍墨云班是一款免費的移動教學軟件,適用于移動端和PC端,深受高校師生的喜愛,目前可用的活動包括簽到、資源學習、課堂表現(xiàn)、投票問卷、頭腦風暴、答疑討論、測試、作業(yè)(小組任務)等。它可以獲取大量學習者學習過程中的數(shù)據,實現(xiàn)課上課下、線上線下師生間的互動和信息的及時反饋。本研究以佳木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16級心理學班級為個案,選取被試54人,以教育與心理統(tǒng)計學課程積累的數(shù)據為研究內容,對相關數(shù)據統(tǒng)計出的學習活動進行具體分析。

(一)學習時間分配

學習者的學習數(shù)據可視化是基于手機互動終端的網絡教學平臺的特征之一。研究者對學生的學習時間分配情況進行數(shù)據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使用手機互動終端的時間一般為課上教師布置學習任務后或課后使用學習資源自學;教師統(tǒng)計學生查閱資源的時間分配情況,有利于了解其學習習慣。

研究者統(tǒng)計了被試24小時內各時間段查閱資源的分布情況(如下圖1),發(fā)現(xiàn)學生查閱資源的高峰集中在10:00—11:00和14:00—15:00兩個時間段,在晚飯后18:00—19:00也出現(xiàn)一個小高峰,由此推斷學生通常在白天課后或晚上利用空閑時間查閱資源。從圖中可看出,在20:00到睡前,仍有學生使用平臺查閱資源?,F(xiàn)如今大學生普遍會在睡覺前玩手機,而利用閑暇時間進行學習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促進碎片化知識的學習。

整合后的可視圖表可以直觀反映學生的綜合資源學習情況,教師可監(jiān)控學生學習過程,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從而調節(jié)課堂的教學進度,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為深度學習中的反思行為提供強有力的數(shù)據支撐。

(二)學習活動偏好

基于手機互動終端的網絡學習平臺的活動主要有頭腦風暴、討論答疑、測試和作業(yè)(小組任務)。下面對學生學習活動偏好情況進行分析:

1.頭腦風暴

頭腦風暴的參與度為92%,例如教師在課間推送一道統(tǒng)計題讓學習者積極思考,此次任務參與度為91%,學習者的注意力從“手機娛樂”轉移到“手機學習”,從而提高了課程的學習效率。

2.討論答疑

討論答疑作為一種線上面對面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在教育與心理統(tǒng)計學課程中共進行了19次,其中包括答疑、知識分享和課堂練習三種形式,在三種形式中,課堂練習的參與度高達94.6%,因此教師應多開展此活動。

3.測試

課程共進行7次測試,參與度高達95%,教師借助“在線測試”功能對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驗。教師還可以通過平臺對學生作答的分析與本章答疑討論的結果相結合,從而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難點,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4.作業(yè)(小組任務)

在教育與心理統(tǒng)計學課程中,共布置6次作業(yè)(小組任務),但數(shù)據顯示,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完成質量都不高,可見此活動并不受學生喜愛,沒有很好地幫助學生形成相互協(xié)作并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調整作業(yè)(小組任務)的內容和形式,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

綜上分析,學生的學習活動偏好特點如下:學生對討論答疑中的課堂練習、測試和頭腦風暴參與積極性高,教師應在講授重難點內容時多開展此類活動,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學生在課上積極參與各項活動,但對課下進行的作業(yè)(小組任務)參與度較低,因此教師應及時調整活動安排,使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

(三)師生之間的互動深度

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互動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有效開展,在基于手機互動終端的網絡學習平臺的教學中,學生遇到難題時,可隨時通過平臺向同學或者教師提出疑問,教師進行及時解答,因此產生了濃郁的學習氛圍,實現(xiàn)了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1.課堂表現(xiàn)

課堂表現(xiàn)分為“舉手”“搶答”和“選人”三種互動形式,為了監(jiān)測學生課上參與互動的情況,教師可以使用“搖一搖”或者有目的地手動“選人”來回答問題。這種方式不僅簡單、有趣,還能加強師生間信息的雙向交流。以11月7日為例,該班級當日共進行20次搶答活動,活動結束后教師還對其進行評價或補充。搶答活動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從而調整課堂節(jié)奏,實現(xiàn)師生間的深度互動。

2.頭腦風暴

頭腦風暴深受師生喜愛,如在第一章《基本概念———推論統(tǒng)計》中,共48人參與,教師對13個回答點贊,活動結束后,教師分享發(fā)言,學生在答案列表中可以看到彼此的回答,從而促進師生、生生的互動。

3.答疑討論

答疑討論是師生通過答疑或討論進行互動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創(chuàng)建并開始活動后,可以隨時隨地地解答學生的疑惑,活動結束后在答疑庫中可查閱全部發(fā)言。在答疑討論中,學生可以看到彼此的討論結果,對贊同的觀點點贊,形成一種師生之間的互動。

三、結語

經過一學期的教學實踐,基于手機互動終端的網絡學習平臺所提供的各項數(shù)據對研究學習者的學習習慣、學習活動偏好和師生間的互動有很大幫助。第一,學習者除了在課上使用該平臺完成學習任務外,在課后也會使用學習資源進行個別化學習。學習者更偏好于白天空閑時間和晚飯后進行學習,充分利用課余閑暇時間。第二,通過手機互動終端提供的學習者參與各項活動的數(shù)據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測試活動的參與度最高,其次是頭腦風暴和討論答疑,作業(yè)(小組任務)的參與度最低,由于課后作業(yè)需要獨立完成,所以學習者的積極性不高。為了使學習者更好地參與活動,教師可以在講授重難點內容時開展參與度高的活動,以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第三,手機互動終端實現(xiàn)了師生間的有效互動,使師生在課堂的互動更加頻繁,教師應經常在課上使用答疑活動開展討論,解答學習者的疑問,手機互動終端讓師生之間的交流更便捷,同時也增強了師生的感情。

參考文獻:

[1]傅鋼善,王改花.基于數(shù)據挖掘的網絡學習行為與學習效果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35(09)53-57.

[2]徐延強.基于數(shù)據挖掘的網絡學習行為[J].計算機軟件與應用,2012,15(21):285+288.

[3]何克抗. 21世紀以來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的新發(fā)展[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9,19(10):5-14.

[4]彭文輝,楊宗凱,黃克斌.網絡學習行為分析及其模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6(10):31-35.

[5]閔倩.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3(21):132-133+136.

(責任編輯:淳潔)

猜你喜歡
學習習慣師生互動
淺談如何培養(yǎng)初中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數(shù)學教學探究
論中職生怎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
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27:20
強化師生互動, 保持課堂活力
考試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00:15
小學數(shù)學教學探究
南北橋(2016年10期)2016-11-10 17:22:09
試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率
南北橋(2016年10期)2016-11-10 17:09:34
初中英語教學漫談
南北橋(2016年10期)2016-11-10 16:18:07
新媒體技術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文教資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8:05
試論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38:19
論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29:02
铜山县| 会东县| 龙江县| 济源市| 封丘县| 长海县| 正定县| 汉中市| 横峰县| 巫山县| 绿春县| 寻甸| 个旧市| 陵川县| 闽侯县| 诏安县| 含山县| 牡丹江市| 南平市| 泗阳县| 宣城市| 阜新| 眉山市| 阳信县| 南皮县| 罗田县| 左权县| 焦作市| 贵南县| 吴江市| 渝北区| 江阴市| 尼木县| 新巴尔虎左旗| 乐陵市| 洛隆县| 西城区| 灵丘县| 桐城市| 启东市| 集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