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摘要:小學語文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重高效課堂的打造,高效課堂就意味著要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并且要保證教學質量,這是新課標的明確要求,也是每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做到的目標。提升課堂效率并不意味著降低課堂質量,教師要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本文主要通過對小學語文課堂現(xiàn)狀的分析,提出語文高效課堂打造的相關辦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小學語文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大的難題是教學效率低下,教學質量不過關,如何有效的構建高效課堂,并且保證教學質量是所有教師的頭等大事。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每節(jié)課只有40分鐘,如果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無法完成教學任務,那么勢必會使學生的聽課質量下降,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得不到培養(yǎng)。
一、語文課堂現(xiàn)狀分析
(一)教師教學理念出現(xiàn)問題
現(xiàn)階段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往往不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占據(jù)主導地位,并沒有把課堂交還給學生。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只是被動地接受語文知識,并沒有做到主動學習,自主探究。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保證學生的成績,但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以及核心素養(yǎng)。學生需要的是個性化的發(fā)展,并不需要千篇一律的語文教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為了提高成績,往往會忽視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這使得學生在小學階段結束后沒有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上也會刻意地讓語文課堂氛圍變得十分嚴肅,似乎在教師的觀念中,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如果不采取一些高壓政策,學生很難保持40分鐘的專注。但實際上現(xiàn)階段小學生的基礎素養(yǎng)已經(jīng)得到全面提升,雖然無法做到40分鐘百分百專注,但絕對不會像之前一樣擾亂課堂秩序。教師的這種高壓政策反而會讓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對語文課堂產(chǎn)生厭煩情緒。
(二)課堂時間管理不到位
一些小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注重對時間的管理,并沒有將課堂進行模塊化的處理,只會把知識點進行重復講解,這種講解方式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喪失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而且這種講解方式也容易讓教師感到厭倦。優(yōu)秀的課堂教學應該能夠調動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探究,教師不需要重復地講解,只需要做好引導工作即可。教師如果不會將課堂時間高效地利用起來,會使得40分鐘的教學時間被浪費。教學效率無法提升,教學質量也難以保障。
二、構建高效課堂方法
(一)明確教學目標
為了構建高效課堂,教師首先要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明確的教學目標是實現(xiàn)高校課堂的基礎,也是高校課堂開展的前提。教師如果能在課前有明確的教學導向和教學目標,能夠制定出與之相對應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使得教學更加高效。教師有條不紊地開展教學活動,才能構建出高效課堂,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他們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如果教師沒有明確的教學規(guī)劃,會使得學生在課堂上一知半解,在課后也無法做到有效復習。很多教師只會按照傳統(tǒng)的教案或者課件來進行教學,這使得學生在上完整堂課之后,沒有抓住教學的重難點,也不清楚這堂課所教授的知識點。
例如在教學《古詩三首》時,教師首先要對這三首古詩有明確的認知,這三首古詩都是描寫景色的,所以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手段來進行課堂導入,通過信息技術和各種圖像資料能夠很好的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當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教師要進行相關知識點的講解。要對古詩進行全面分析,對古詩中出現(xiàn)的各種意象要進行解釋,同時要讓學生對這首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全面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高效的完成教學活動。在教學完成之后,教師也要根據(jù)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制定不同的課后作業(yè)。小學生的接受能力不盡相同,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也大相徑庭。針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布置較難的課后作業(yè),對于還未理解基礎知識的學生,教師所布置的課后作業(yè)必須讓其能夠鞏固基礎知識。
(二)對課堂進行模塊化處理
要打造高效語文課堂,必須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同時要對課堂時間進行模塊化處理。將40分鐘的課堂時間分成不同模塊,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小學生不可能在40分鐘內都保持專注在上課初期小學生的注意力比較集中,教師要在這段時間講解比較重要的知識點。臨近下課階段,學生都期待著放學,注意力較為分散,所以教師可以采取一些小組活動來使得學生提高注意力。在模塊化處理課堂時間的同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引導,不能完全將課堂交給學生,任由學生為所欲為教師必須掌握課堂節(jié)奏。
例如,在教學《盤古開天地》時,教師在課堂初期要對這篇文章進行細致入微的講解,當時間進行到課堂中斷時,學生的注意力開始渙散,此時教師可以通過講解其他中國古典神話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視頻或者圖片,小學生對圖像資料的敏感程度,遠超文字信息。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穩(wěn)步進行。在課堂的最后階段,教師可以開展小組討論活動,讓同學分享自己所聽過的古典神話。小組討論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交際口語能力,也能夠使課堂最后階段變得有條不紊。
結語
高效課堂需要教師不斷在實踐當中探索打造高效課堂,也是語文教師教學的首要目標。教師必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真正實現(xiàn)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曹艷. 淺析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合[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9, 11(011):179.
[2] 黃潔. “讀圖時代”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 2020, 000(004):126.
[3] 劉明鴿.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J]. 學周刊,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