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曄
第一次在小區(qū)的活動場看到他,我有些吃驚。
他沒有左小臂和左手,胳膊肘處有縫合的疤痕。一只小水桶放在一旁,他右手拿著一支半人高的地書筆,在方格形的地磚上寫字。寫的都是一些人們耳熟能詳?shù)奶圃?,還有毛澤東詩詞的句子。我正巧開始練毛筆字,就站在旁邊多看了一會兒。老人問:你也寫字嗎?我說才開始學(xué),在臨《曹全碑》。他說從隸書入手啊,也可以,有時間來交流一下吧。我笑笑,因為買的菜太重,就離開了。
又一次看到他,是和丈夫一起。丈夫鼓動我也拿筆寫幾個,老人笑著把筆遞過來,我卻沒敢接,這如椽的大筆,我擔(dān)心自己沒有那個力量掌控,寫不好豈不是丟丑。
前天買完菜回來,又碰到他在寫字。他應(yīng)該是認(rèn)出了我,笑笑打招呼。我問他:您這筆是買的嗎?他說:買的筆不經(jīng)用,這是我自己做的,廢物利用。他把筆夾在左胳膊下,指著告訴我:筆桿是人家丟掉的釣魚竿,筆頭是用廢的海綿拖把頭,連接筆頭和筆桿的幾個大小不一的旋轉(zhuǎn)蓋,是不同的飲料瓶蓋子。我一邊聽一邊嘖嘖稱贊,問:海綿頭不好塑形吧?他笑道:簡單,等它干了硬了,用刀很好削的。
又聊到寫字的話題。得知老人在廠里上班時受傷,退休后到市區(qū)帶孫子,閑暇時間不愛打牌不愛閑逛,就寫寫字,消磨時間。他說:我也是自己琢磨,看到哪個字寫得好,就臨摹,家里的紙寫了幾大堆了。后來看有人寫地書,覺得這辦法好,就開始寫。我夸他寫得好,他謙虛地說:小區(qū)里有好些人寫字的,不過他們都不寫地書。我倒覺得寫地書好,省錢吧,還能下樓活動,呼吸新鮮空氣,還可以和別人交流,比悶在屋里好。說得我連連點(diǎn)頭,都想買一支地書筆試試了。
老人又邀請我寫幾個字,我還是不敢上陣,他哈哈笑著說:就是我喜歡出頭吧,我不怕丟丑,自己開心就好了。這話讓我有些羞慚,終究還是不能放下那一點(diǎn)面子,還要繼續(xù)往純凈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