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寧
(漯河市召陵區(qū)人民醫(yī)院,河南 漯河 462000)
后循環(huán)缺血是指后循環(huán)頸動脈系統(tǒng)出現(xiàn)供血不足,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大動脈內形成血栓,導致大動脈狹窄或閉塞,臨床常見眩暈等癥狀,嚴重者可能誘發(fā)危險事件[1]。中醫(yī)學將后循環(huán)缺血性眩暈歸于“眩暈”的范疇,認為病因以虛為本,因虛致眩,本虛標實、虛實夾雜為眩暈的基本病機,病位在腦竅,由于氣血不足或運行不暢,瘀血阻滯腦竅,失于濡養(yǎng)而發(fā)為眩暈。筆者運用補陽還五湯治療氣虛血瘀型后循環(huán)缺血性眩暈患者38例,效果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漯河市召陵區(qū)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氣虛血瘀型后循環(huán)缺血性眩暈患者,共76例,按隨機數字表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8例。治療組男17例,女21例;年齡43~73(53.2±5.5)歲;病程1~9(5.12±0.72)年。對照組男19例,女19例;年齡42~72(52.5±4.9)歲;病程1~9(5.42±0.65)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①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國后循環(huán)缺血的專家共識》[2]中后循環(huán)缺血性眩暈的診斷標準,且頭顱影像學檢查如MRI、MRA和(或)經顱多普勒超聲(TCD)檢查提示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供血不足。②中醫(yī)氣虛血瘀型辨型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擬定。辨證要點:頭暈目眩,無力納差,眼花,面色蒼白,舌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
1.3 納入標準 ①男女不限,年齡40~75歲,病程1~9年,無嚴重心、肝、肺、腎疾病,基礎?。ǜ哐獕?、糖尿病、高脂血癥)經治療控制穩(wěn)定,有自主行為認知能力;②符合上述西醫(yī)診斷及中醫(yī)氣虛血瘀型辨證標準;③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除后循環(huán)缺血外的其他類型的眩暈;②存在嚴重心、肝、肺、腎疾??;③妊娠及哺乳期婦女;④精神疾病、認知功能障礙者;⑤對治療藥物過敏者;⑥不能配合臨床治療者。
1.5 治療方法
1.5.1 對照組 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銀杏酮脂分散片(江蘇神龍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0670,規(guī)格:每片0.15 g),每次1片,每日3次,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衛(wèi)材(中國)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130,規(guī)格:每片6 mg],每次1~2片,每日3次,飯后口服;并根據患者后循環(huán)缺血程度酌情予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藥物(阿司匹林腸溶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及他汀類藥物(瑞舒伐他汀鈣片、辛伐他汀片)。療程為2個月。
1.5.2 治療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補陽還五湯,處方:黃芪60 g,當歸9 g,川芎9 g,桃仁9 g,紅花9 g,赤芍15 g,地龍9 g。中藥由本院中藥房提供,1劑/日,水煎服,早晚分服,療程為2個月。
1.6 觀察指標 ①運用眩暈癥狀量表評分[2]評價眩暈程度,無眩暈計0分;輕微眩暈計1分;較重眩暈計2分;嚴重眩暈計3分。②后循環(huán)動脈平均血流速度:采用TCD檢測儀(Siemens Plus Versa,德國)檢測基底動脈及雙側椎動脈的平均血流速度。③實驗室指標: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④治療期間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
1.7 療效標準 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4]制定。痊愈:眩暈等癥狀消失,證候積分改善指數≥90%;顯效:眩暈等癥狀明顯減輕,頭微有昏沉感,或頭暈目眩輕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旋轉感,可正常生活和工作,證候積分改善指數≥60%;有效:眩暈或頭暈減輕,僅伴有輕微自身及景物的旋轉感,雖能堅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影響,證候積分改善指數≥30%;無效:眩暈和頭昏沉等癥狀無改善或加重,證候積分改善指數<30%。證候積分改善指數=(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
1.8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11%,對照組為81.58%,治療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治療前后眩暈癥狀量表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后眩暈癥狀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組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眩暈癥狀量表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眩暈癥狀量表評分比較 (分,±s)
注:與同組治療后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5
組 別治療組對照組n 38 38治療前2.32±0.33 2.41±0.37治療后0.82±0.25①②1.26±0.28①
2.3 兩組治療前后椎-基底動脈平均血流速度比較 兩組治療后雙側椎動脈、基底動脈平均血流速度較治療前增快,且治療組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椎-基底動脈平均血流速度比較 (cm/s,±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椎-基底動脈平均血流速度比較 (cm/s,±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5
組 別治療組對照組n 38 38時 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左側椎動脈22.83±5.02 29.93±5.86①②23.01±5.23 25.62±5.36①右側椎動脈23.54±4.85 29.73±5.61①②22.23±5.45 24.75±5.11①基底動脈25.34±5.72 31.65±6.21①②24.87±6.01 27.25±5.45①
2.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后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組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較 (μmol/L,±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較 (μmol/L,±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5
組 別治療組對照組n 38 38時 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總膽固醇5.02±1.32 3.96±0.78①②4.96±1.23 4.85±1.30①低密度脂蛋白3.11±0.56 1.92±0.48①②3.25±0.64 3.13±0.59①同型半胱氨酸16.34±3.72 10.65±2.71①②15.87±3.01 14.25±3.45①
2.5 不良反應情況 治療組出現(xiàn)惡心1例,腹脹1例,均為一過性癥狀,繼續(xù)治療未再出現(xiàn)。對照組出現(xiàn)腹脹1例,心悸1例,亦均為一過性癥狀,繼續(xù)治療未再出現(xiàn)。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
后循環(huán)缺血是由于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對腦干、小腦、丘腦、枕葉、部分顳葉及上段脊髓的供血不足而產生的眩暈[2],其中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后循環(huán)缺血的主要因素,其他危險因素還包括抽煙、過量飲酒等不良嗜好、基礎疾?。ǜ哐獕翰 ⒏哐Y、糖尿病、心臟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等)[5]。歷代醫(yī)家對于眩暈病因病機的論述頗多,如《血癥論·陰陽水火氣血論》曰:“運血者,即是氣?!币虼耍瑲饽苄醒?,氣血充盈,氣機通暢,血液亦能正常運行;反之,氣虛弱則無力推動血液運行,筋脈失于濡養(yǎng),可導致脈絡瘀阻?!夺t(yī)宗金鑒》指出“瘀血停滯,神迷眩運,非純用破血行血之劑不能攻逐蕩平之”。故筆者認為眩暈病在清竅,氣虛無力推動血行,導致血液瘀滯脈絡,清竅失養(yǎng)發(fā)為眩暈。
補陽還五湯出自王清任《醫(yī)林改錯》,具有補氣、活血、通絡作用,用于治療氣虛血瘀所致病證。清代王清任[6]制定補陽還五湯治療中風時黃芪用量為一二兩,以后漸加至四兩,而微效時,日服兩劑,最大劑量至八兩,相當于現(xiàn)在的240 g。故本研究方藥重用黃芪為主藥,氣盛則血行,瘀去則絡通,能夠起到補氣行血的效果;當歸、川芎行氣活血;紅花、桃仁、赤芍配伍化瘀行血;地龍活血通絡,善行全身,以行藥力。諸藥合用具有補氣活血、化瘀通絡之效?,F(xiàn)代研究表明,補陽還五湯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作用機制包括促進腦血管新生、改善血液流變性、降血脂、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作用。儲利勝等[7]研究顯示,補陽還五湯不僅能顯著提高高脂血癥模型大鼠肢體放置實驗成績,減少錯步次數和縮短粘膠揭除潛伏期,而且能顯著增加缺血周邊區(qū)域血管生成和VEGF的表達。楊樺等[8]研究發(fā)現(xiàn),補陽還五湯與西藥聯(lián)合可明顯改善腦梗塞恢復期患者血液流變學及血脂各項指標,較單用西藥常規(guī)治療效果顯著。凌爽等[9]認為補陽還五湯可能是通過降低血液黏度和FN含量、改善血小板黏附性、增強纖溶活性、改善血小板聚集狀態(tài)、抑制凝血及血小板釋放亢進等途徑,來發(fā)揮對高脂血癥模型大鼠病理狀態(tài)的改善作用。袁磊等[10]對60例缺血性中風恢復期氣虛血瘀患者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補陽還五湯聯(lián)合常規(guī)治療可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本研究表明補陽還五湯治療氣虛血瘀型后循環(huán)缺血性眩暈患者癥狀明顯好轉,具有較好臨床療效,且能明顯改善患者后循環(huán)動脈血流速度,能明顯降低患者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且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應用。